一种内部散热均匀的重结晶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7430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部散热均匀的重结晶反应釜,包括外层釜体、内层釜体、顶盖和传动装置;所述外层釜体顶部设有沉槽,所述内层釜体位于外层釜体内部,所述顶盖与外层釜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内层釜体顶部固定连接有内齿轮,所述内齿轮外侧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外端固定连接于沉槽内,所述内层釜体的侧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波浪状的褶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内层釜体侧壁的褶皱使其换热面积大幅度提高,同样容积下,内部的待结晶液体与内层釜体的接触面积也就更大,散热也更加均匀;内层釜体持续转动,避免釜体内壁发生结晶;通过顶盖上的传动装置带动内层釜体转动,传动稳定且检修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部散热均匀的重结晶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部散热均匀的重结晶反应釜。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重结晶是有机合成中一项非常基本,但是又非常重要的技术,尤其是在医药领域,许多高纯度药品或化学原料都需要使用重结晶技术进行提纯除杂。现有重结晶设备是利用搅拌装置搅动内部待结晶液体并通过反应釜内壁面与外部冷水换热进行降温,由于反应釜一般呈圆柱状,换热面积较小,因此液体与反应釜壁面接触的部分降温较快,导致液体内外散热不均匀,而若是增大反应釜的换热面积,又容易导致反应釜内壁面结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反应釜散热面积小,内部待结晶液体散热不均匀。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部散热均匀的重结晶反应釜,包括外层釜体、内层釜体、顶盖和传动装置;所述外层釜体顶部设有沉槽,所述内层釜体位于外层釜体内部,所述顶盖与外层釜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内层釜体顶部固定连接有内齿轮,所述内齿轮外侧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外端固定连接于沉槽内,所述内层釜体的侧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波浪状的褶皱;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转动电机、主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所述转动电机固定连接于顶盖顶端,所述转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延伸至顶盖内部并与主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位于顶盖内部并与主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位于顶盖下方且与内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同轴设置且通过中心轴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内层釜体侧壁的褶皱使其换热面积大幅度提高,同样容积下,内部的待结晶液体与内层釜体的接触面积也就更大,散热也更加均匀;内层釜体持续转动,避免釜体内壁发生结晶;通过顶盖上的传动装置带动内层釜体转动,传动稳定且检修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内部散热均匀的重结晶反应釜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内层釜体俯视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外层釜体;11-沉槽;12-进水口;13-出水口;14-卡块;2-内层釜体;21-内齿轮;22-轴承;23-褶皱;3-顶盖;31-卡扣;4-传动装置;41-转动电机;42-主动齿轮;43-第一传动齿轮;44-第二传动齿轮;5-搅拌轴;51-管道;6-搅拌叶片;7-推力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内层釜体侧壁的褶皱使其换热面积大幅度提高,且不会发生反应釜内壁结晶的情况。参照附图1-3,本技术的一种内部散热均匀的重结晶反应釜,包括外层釜体1、内层釜体2、顶盖3和传动装置4;所述外层釜体1顶部设有沉槽11,所述内层釜体2位于外层釜体1内部,所述顶盖3与外层釜体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内层釜体2顶部固定连接有内齿轮21,所述内齿轮21外侧套设有轴承22,所述轴承22外端固定连接于沉槽11内,所述内层釜体2的侧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波浪状的褶皱23;所述传动装置4包括转动电机41、主动齿轮42、第一传动齿轮43和第二传动齿轮44,所述转动电机41固定连接于顶盖3顶端,所述转动电机41的动力输出轴延伸至顶盖3内部并与主动齿轮4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3位于顶盖3内部并与主动齿轮42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44位于顶盖3下方且与内齿轮21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44与第一传动齿轮43同轴设置且通过中心轴固定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将待结晶液体装入内层釜体2并盖上顶盖3,向外层釜体1和内层釜体2之间通入冷却液,将转动电机41与外部电源接通,内层釜体2开始相对外侧釜体缓慢转动。内层釜体2侧壁的褶皱23使其换热面积大幅度提高,同样容积下,内部的待结晶液体与内层釜体2的接触面积也就更大,散热也更加均匀,并且由于是内层釜体2带动内部待结晶液体转动,因此内层釜体2和待结晶液体直接具有较大的相对速度而不会发生内壁面结晶的情况。由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内层釜体侧壁的褶皱使其换热面积大幅度提高,同样容积下,内部的待结晶液体与内层釜体的接触面积也就更大,散热也更加均匀;内层釜体持续转动,避免釜体内壁发生结晶;通过顶盖上的传动装置带动内层釜体转动,传动稳定且检修便捷。进一步的,还包括搅拌轴5和搅拌叶片6,所述搅拌轴5固定连接于顶盖3底部,所述搅拌叶片6固定连接于搅拌轴5上。由上述描述可知,顶盖底部的搅拌轴和搅拌叶片由于相对内层釜体保持静止,能够起到对带结晶液体进行搅拌的作用,进一步保证待结晶液体各部位能够均匀降温。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轴5内部设有管道51,所述管道51一端与内层釜体2连通,另一端穿过顶盖3延伸至外部。由上述描述可知,在搅拌轴内设置管道能够在反应釜工作过程中,将结晶析出后浓度和温度降低的液体从内层釜体抽出,并注入新的待结晶液体,使重结晶过程能够持续进行。进一步的,所述外层釜体1和内层釜体2之间设置有有推力轴承7。由上述描述可知,推力轴承位于外层釜体和内层釜体的底部之间,能够对内层釜体起到支撑的作用,是内层釜体在转动时更加稳定。进一步的,所述外层釜体1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由上述描述可知,将进水口和出水口与外部的水循环装置连接,能够使冷却液持续循环,便于控制冷却液温度,进而控制内层釜体的降温速度。进一步的,所述外层釜体1侧壁上设有卡块14,所述顶盖3侧边设有卡扣31,所述卡扣31扣接于卡块14上。由上述描述可知,卡扣和卡块之间卡接较为便利,便于安装或拆除顶盖。进一步的,所述外层釜体1和顶盖3之间设有密封圈。实施例一一种内部散热均匀的重结晶反应釜,包括外层釜体1、内层釜体2、顶盖3和传动装置4;所述外层釜体1顶部设有沉槽11,所述外层釜体1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所述外层釜体1侧壁上设有卡块14,所述顶盖3侧边设有卡扣31,所述卡扣31扣接于卡块14上,所述外层釜体1和顶盖3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内层釜体2位于外层釜体1内部,所述外层釜体1和内层釜体2之间设置有有推力轴承7,所述顶盖3与外层釜体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内层釜体2顶部固定连接有内齿轮21,所述内齿轮21外侧套设有轴承22,所述轴承22外端固定连接于沉槽11内,所述内层釜体2的侧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波浪状的褶皱23;所述传动装置4包括转动电机41、主动齿轮42、第一传动齿轮43和第二传动齿轮44,所述转动电机41固定连接于顶盖3顶端,所述转动电机41的动力输出轴延伸至顶盖3内部并与主动齿轮4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3位于顶盖3内部并与主动齿轮42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44位于顶盖3下方且与内齿轮21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44与第一传动齿轮43同轴设置且通过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部散热均匀的重结晶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釜体、内层釜体、顶盖和传动装置;/n所述外层釜体顶部设有沉槽,所述内层釜体位于外层釜体内部,所述顶盖与外层釜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n所述内层釜体顶部固定连接有内齿轮,所述内齿轮外侧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外端固定连接于沉槽内,所述内层釜体的侧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波浪状的褶皱;/n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转动电机、主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所述转动电机固定连接于顶盖顶端,所述转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延伸至顶盖内部并与主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位于顶盖内部并与主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位于顶盖下方且与内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同轴设置且通过中心轴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部散热均匀的重结晶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釜体、内层釜体、顶盖和传动装置;
所述外层釜体顶部设有沉槽,所述内层釜体位于外层釜体内部,所述顶盖与外层釜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所述内层釜体顶部固定连接有内齿轮,所述内齿轮外侧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外端固定连接于沉槽内,所述内层釜体的侧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波浪状的褶皱;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转动电机、主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所述转动电机固定连接于顶盖顶端,所述转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延伸至顶盖内部并与主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位于顶盖内部并与主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位于顶盖下方且与内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同轴设置且通过中心轴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部散热均匀的重结晶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轴和搅拌叶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永堂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百草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