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工污水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971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化工污水处理工艺,所述化工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化工污水加入到调节池中;步骤二、从调节池中出的污水在提升泵的作用下进入到厌氧池中;步骤三、从厌氧池中排出的污水进入到PVA凝胶池中,并在凝胶反应后进入到一级沉淀池中进行沉淀;步骤四、从一级沉淀池中排出的污水进入到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中,并在处理完成后将污水流向二级沉淀池;步骤五、从二级沉淀池排出的污水进入到超声波消毒池中进行消毒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化工污水实施了更加彻底有效的净化处理,使工业废水能够按照环保的要求排放,将环境污染降至最低;且化工污水处理工艺能够做到零污泥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工污水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污水处理
,具体是指一种化工污水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在化工污水中不仅存在多种化学离子,还存在很多的漂浮物、悬浮物、杂质等,在传统废水处理的过程中,很少将目光放置在对于废水中的漂浮物、悬浮物、杂质的去除上,进而造成许多处理后的工业废水虽然化学离子等去除干净了,但是排除的处理水中依旧存在较多的漂浮物、悬浮物、杂质,同样会造成环境污染。为了解决上述对化工污水净化出来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我们再次提出了一种化工污水处理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困难,提供一种能够对化工污水进行更加彻底的净化处理,保证化工污水对环境的污染降至最低,且能够实现零污泥排放的一种化工污水处理工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化工污水处理工艺,所述化工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化工污水通过调节池的进水口加入到调节池中,并向调节池中加入液碱、尿素和淀粉,从而促进调节池内的厌氧菌的生长;步骤二、从调节池中出来的污水在经过粗格栅后,并在提升泵的作用下进入到厌氧池中,并向厌氧池中添加活性污泥、淀粉、工业葡萄糖和尿素,促进厌氧池中的厌氧菌的生长;步骤三、从厌氧池中排出的污水在经过细格栅后,进入到PVA凝胶池中,并在凝胶反应后进入到一级沉淀池中进行沉淀;步骤四、从一级沉淀池中排出的污水进入到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中,利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中的颗粒化厌氧污泥的特殊处理效果,对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进行去除,并在处理完成后将污水流向二级沉淀池;步骤五、从二级沉淀池排出的污水进入到超声波消毒池中进行消毒处理;步骤六、消毒完后的污水进入到出水观察槽中进行在线监测,并在达标后排出。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池中的液碱、尿素和淀粉的比例控制在C:N:P=100:5:1,调节池中的PH值控制在8~10之间,一般是9。进一步的,所述厌氧池中的液碱、尿素和淀粉的比例控制在C:N:P=100:5:1,且每300m3的容量中放置150m3的活性污泥,废水在厌氧池中停留的时间大约需要300个小时。进一步的,所述PVA凝胶池中的PVA凝胶颗粒的平均粒径为5mm,且PVA凝胶颗粒的体积占PVA凝胶池有效体积的10%~13%。进一步的,所述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内设有布水均匀且不堵塞的布水器和能够保证其、水和泥顺利分离的三相分离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多道化工污水净化处理工序,对化工污水实施了更加彻底有效的净化处理,使工业废水能够按照环保的要求排放,处理后废水中的COD含量低于50毫克每升,将环境污染降至最低;且本专利技术的化工污水处理工艺能够做到零污泥排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化工污水处理工艺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一种化工污水处理工艺,所述化工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化工污水通过调节池的进水口加入到调节池中,并向调节池中加入液碱、尿素和淀粉,从而促进调节池内的厌氧菌的生长;步骤二、从调节池中出来的污水在经过粗格栅后,并在提升泵的作用下进入到厌氧池中,并向厌氧池中添加活性污泥、淀粉、工业葡萄糖和尿素,促进厌氧池中的厌氧菌的生长,厌氧池上设置有蒸汽管道,通过蒸汽管道向厌氧池内注入蒸汽,来将厌氧池内的温度控制在35℃,这个温度有利于厌氧菌的生长;步骤三、从厌氧池中排出的污水在经过细格栅后,进入到PVA凝胶池中,PVA凝胶池中的温度控制在30℃~35℃之间,在此温度下,凝胶材料对污水的处理效果最好,并在凝胶反应后进入到一级沉淀池中进行沉淀;步骤四、从一级沉淀池中排出的污水进入到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中,利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中的颗粒化厌氧污泥的特殊处理效果,对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进行去除,并在处理完成后将污水流向二级沉淀池;步骤五、从二级沉淀池排出的污水进入到超声波消毒池中进行消毒处理;步骤六、消毒完后的污水进入到出水观察槽中进行在线监测,并在达标后排出。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池中的液碱、尿素和淀粉的比例控制在C:N:P=100:5:1,调节池中的PH值控制在8~10之间,一般是9,这个比例和PH值有助于厌氧菌的生长。进一步的,所述厌氧池中的液碱、尿素和淀粉的比例控制在C:N:P=100:5:1,且每300m3的容量中放置150m3的活性污泥,废水在厌氧池中停留的时间大约需要300个小时。进一步的,所述PVA凝胶池中的PVA凝胶颗粒的平均粒径为5mm,且PVA凝胶颗粒的体积占PVA凝胶池有效体积的10%~13%。进一步的,所述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内设有布水均匀且不堵塞的布水器和能够保证其、水和泥顺利分离的三相分离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中含有大量的颗粒化厌氧生物活性污泥,其表面有大量活性很高的厌氧微生物,能够有效地把有机污染物降解为二氧化碳、甲烷和水等无害物质,且消耗的动力很少。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实施例,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工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工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将化工污水通过调节池的进水口加入到调节池中,并向调节池中加入液碱、尿素和淀粉,从而促进调节池内的厌氧菌的生长;/n步骤二、从调节池中出来的污水在经过粗格栅后,并在提升泵的作用下进入到厌氧池中,并向厌氧池中添加活性污泥、淀粉、工业葡萄糖和尿素,促进厌氧池中的厌氧菌的生长;/n步骤三、从厌氧池中排出的污水在经过细格栅后,进入到PVA凝胶池中,并在凝胶反应后进入到一级沉淀池中进行沉淀;/n步骤四、从一级沉淀池中排出的污水进入到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中,利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中的颗粒化厌氧污泥的特殊处理效果,对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进行去除,并在处理完成后将污水流向二级沉淀池;/n步骤五、从二级沉淀池排出的污水进入到超声波消毒池中进行消毒处理;/n步骤六、消毒完后的污水进入到出水观察槽中进行在线监测,并在达标后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工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工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化工污水通过调节池的进水口加入到调节池中,并向调节池中加入液碱、尿素和淀粉,从而促进调节池内的厌氧菌的生长;
步骤二、从调节池中出来的污水在经过粗格栅后,并在提升泵的作用下进入到厌氧池中,并向厌氧池中添加活性污泥、淀粉、工业葡萄糖和尿素,促进厌氧池中的厌氧菌的生长;
步骤三、从厌氧池中排出的污水在经过细格栅后,进入到PVA凝胶池中,并在凝胶反应后进入到一级沉淀池中进行沉淀;
步骤四、从一级沉淀池中排出的污水进入到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中,利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中的颗粒化厌氧污泥的特殊处理效果,对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进行去除,并在处理完成后将污水流向二级沉淀池;
步骤五、从二级沉淀池排出的污水进入到超声波消毒池中进行消毒处理;
步骤六、消毒完后的污水进入到出水观察槽中进行在线监测,并在达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加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新德福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