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逊专利>正文

一种护理科用护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925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护理科用护理设备,包括装置主体、控制面板、花洒、固定挂钩、固定卡件、护理盆、调节杆、固定架、第一排水管及第二排水管,装置主体包括第一主体,及固定连接于第一主体下端的第二主体,花洒、固定挂钩及固定卡件均设置于第一主体左侧,第一主体前端从右到左依次设置有控制开关、插孔、控制面板及挂杆,第一主体前端下侧设置有镜子,镜子与第一主体转动连接,排水管设置于第二主体左侧下端,调节杆套接于第二主体上端,调节杆侧面设置有固定卡板,固定卡板与第二主体固定连接,固定架设置于调节杆上端,固定架与调节杆螺纹连接,护理盆安装于固定架上,第一排水管一端与护理盆一侧套接,第一排水管另一侧与第二主体前端贯穿连接,第二主体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理科用护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护理科用护理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进步,现有医院头部清洗护理装置越来越趋向人性化设置,对于医院中行走不便的患者提供了便利,但现有的多数头部清洗护理装置体积较大,不便于挪动,高度固定,对于不同高度的病人,在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头部护理时,带来了不便,同时也使患者感到不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旨在提供体积小,便于移动,可调节高度,使不同身高的患者都能感到舒适,同时便于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护理的护理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护理科用护理设备,包括装置主体、控制面板、花洒、固定挂钩、固定卡件、护理盆、调节杆、固定架、第一排水管及第二排水管,所述装置主体包括第一主体,及固定连接于第一主体下端的第二主体,所述花洒、固定挂钩及固定卡件均设置于第一主体的左侧,所述第一主体的前端从右到左依次设置有控制开关、插孔、控制面板及挂杆,第一主体的前端下侧设置有镜子,所述镜子与第一主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排水管设置于第二主体的左侧下端,所述调节杆套接于第二主体的上端,调节杆侧面设置有固定卡板,固定卡板与第二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设置于调节杆的上端,固定架与调节杆螺纹连接,所述护理盆安装于固定架上,第二排水管的一端与护理盆的一侧套接,第二排水管的另一侧与第二主体的前端贯穿连接,所述第二主体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轮,所述护理盆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凹槽,护理盆内设置有凸起的垫块,护理盆的内侧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处设置有筛网。优选地,所述调节杆的形状为梯形。优选地,所述第一主体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放置槽。优选地,所述第二主体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放置槽。优选地,所述第二放置槽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优选地,所述固定卡板采用弹性塑料材质制成。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水管上端设置有挂钩。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护理科用护理设备由于装置主体包括第一主体,及固定连接于第一主体下端的第二主体,花洒、固定挂钩及固定卡件均设置于第一主体的左侧,第一主体的前端从右到左依次设置有控制开关、插孔、控制面板及挂杆,第一主体的前端下侧设置有镜子,镜子与第一主体转动连接,第一排水管设置于第二主体的左侧下端,调节杆套接于第二主体的上端,调节杆侧面设置有固定卡板,固定卡板与第二主体固定连接,因此使得本技术体积小,便于移动,可调节高度,使不同身高的患者都能感到舒适,同时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头部进行护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护理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护理科用护理设备,包括装置主体1、控制面板2、花洒3、固定挂钩4、固定卡件5、护理盆6、调节杆7、固定架8、第一排水管9及第二排水管10,所述装置主体1包括第一主体11,及固定连接于第一主体11下端的第二主体12,所述花洒3、固定挂钩4及固定卡件5均设置于第一主体11的左侧,所述第一主体11的前端从右到左依次设置有控制开关111、插孔112、控制面板2及挂杆113,第一主体11的前端下侧设置有镜子13,所述镜子13与第一主体1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排水管9设置于第二主体12的左侧下端,所述调节杆7套接于第二主体12的上端,调节杆7侧面设置有固定卡板14,固定卡板14与第二主体1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8设置于调节杆7的上端,固定架8与调节杆7螺纹连接,所述护理盆6安装于固定架8上,第二排水管10的一端与护理盆6的一侧套接,第二排水管10的另一侧与第二主体12的前端贯穿连接,所述第二主体12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轮15。所述护理盆6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凹槽61,护理盆6内设置有凸起的垫块62,护理盆6的内侧设置有出水口63,出水口处设置有筛网64,便于病人将头部放置在护理盆6中,同时筛网64可放置头发等肤屑造成管道B10堵塞。。所述调节杆7的形状为梯形,便于旋转改变护理盆6的位置,使患者感到舒适。所述第一主体11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放置槽16。所述第二主体12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放置槽17。所述第二放置槽17的数量为至少1个,便于放置护理时使用的药品。所述固定卡板5采用弹性塑料材质制成,便于将调节杆7固定。所述第一排水管9上端设置有挂钩91,便于放置,防止不使用使,造成乱放的现象。具体是,不便行走的病人需要清洗护理时,可将本技术推至病床旁,在使用本技术时,可通过控制面板2调节控制洒头3流水量的大小及水量温度,然后对病人进行护理,第一主体11的顶端的第一放置槽16可放置吹风机、手机及一些被水打湿易损坏的物品,第一主体11的前端设置有挂杆113,清洗护理时,可将衣物之类的物品挂置在挂杆113上,第二主体12的上端的第二放置槽17可放置一些护理药品,使医护人员对病人护理时,方便拿取,且本技术设置有调节杆7,可以调节高度及角度,使护理盆6的位置达到患者感到舒适的位置,护理盆6设置有弧形凹槽61,护理盆6内设置有垫块62,便于患者将头放置在护理盆6内,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护理,护理盆6的内侧设置有出水口63,便于将水排入一放置在第二主体12内的污水收集箱内,护理结束后,再将污水收集箱中的水通过第一排水管9排出,在出水口63处设置有筛网64,可防止患者掉落的头发之类的体屑造成第二排水管10的堵塞,在第一主体11上还设置有镜子13,便于病人在护理结束后,观察自己的护理状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理科用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控制面板、花洒、固定挂钩、固定卡件、护理盆、调节杆、固定架、第一排水管及第二排水管,所述装置主体包括第一主体,及固定连接于第一主体下端的第二主体,所述花洒、固定挂钩及固定卡件均设置于第一主体的左侧,所述第一主体的前端从右到左依次设置有控制开关、插孔、控制面板及挂杆,第一主体的前端下侧设置有镜子,所述镜子与第一主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排水管设置于第二主体的左侧下端,所述调节杆套接于第二主体的上端,调节杆侧面设置有固定卡板,固定卡板与第二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设置于调节杆的上端,固定架与调节杆螺纹连接,所述护理盆安装于固定架上,第二排水管的一端与护理盆的一侧套接,第二排水管的另一侧与第二主体的前端贯穿连接,所述第二主体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轮,所述护理盆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凹槽,护理盆内设置有凸起的垫块,护理盆的内侧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处设置有筛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理科用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控制面板、花洒、固定挂钩、固定卡件、护理盆、调节杆、固定架、第一排水管及第二排水管,所述装置主体包括第一主体,及固定连接于第一主体下端的第二主体,所述花洒、固定挂钩及固定卡件均设置于第一主体的左侧,所述第一主体的前端从右到左依次设置有控制开关、插孔、控制面板及挂杆,第一主体的前端下侧设置有镜子,所述镜子与第一主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排水管设置于第二主体的左侧下端,所述调节杆套接于第二主体的上端,调节杆侧面设置有固定卡板,固定卡板与第二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设置于调节杆的上端,固定架与调节杆螺纹连接,所述护理盆安装于固定架上,第二排水管的一端与护理盆的一侧套接,第二排水管的另一侧与第二主体的前端贯穿连接,所述第二主体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轮,所述护理盆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凹槽,护理盆内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逊冼莉刘香
申请(专利权)人:李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