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状体赤道部上皮细胞清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883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晶状体赤道部上皮细胞清除器,包括操作柄,操作柄前端连接有伸出杆,操作柄的中部支撑连接有与操作柄轴向垂直的支撑轴,支撑轴的端部转动连接有带轮一,伸出杆的前端连接有与支撑轴平行的转轴,转轴两端分别延伸并凸出伸出杆的两侧,与带轮一同侧的转轴的伸出端固定连接有带轮二,轮轮一和带轮二通过传输带传动连接,带轮一的侧缘设有便于驱动带轮一转动的手柄;转轴另一侧的伸出端垂直连接有回转臂,回转臂的外端连接一椭圆形的金属丝环,金属丝环的环面与转轴位于同一平面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清除器通过带传动结构驱动回转臂及金属丝环回转运行,使金属丝环外缘与晶状体囊赤道部内壁接触刮除残余的细胞组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晶状体赤道部上皮细胞清除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白内障手述过程中使用的晶状体赤道部上皮细胞的清除器。
技术介绍
对于白内障患者进行晶状体摘除,更换人工晶状体的手术中,需要先将原有病变浑浊的晶状体乳化并吸除,再吸除皮质,注入粘弹剂,再将人工晶状体注入,吸除粘弹剂,最后再密闭手术切口。上述手术过程中,晶状体囊袋内乳化后的病变晶状体及皮质吸除后,在晶状体赤道部囊袋内壁仍然会残留部分晶状体上皮细胞,如果不进行彻底的清除,植入人工晶状后,手术后期的恢复阶段,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组织会沿着前囊内壁继续向后囊生长蔓延,最终影响晶状体的后囊透光性,造成术后后发障的发生。为防止这种后发障的发生,需要对晶状体赤道部囊袋内壁及赤道部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进行清除处理。这种清除用的手术器具要求即不能损伤晶状体囊袋,还要确保清除干净,并且对手术操作者医术水平要求极高,一不小心就会造成手术过程中的二次损伤,影响手术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白内障手术的器械需求,提供一种晶状体赤道部上皮细胞清除器,以方便彻底清除晶状体囊袋上残余的上皮细胞组织,降低手术后发症的发生率。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晶状体赤道部上皮细胞清除器,包括操作柄,所述操作柄前端连接有伸出杆,所述操作柄的中部支撑连接有与操作柄轴向垂直的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端部转动连接有带轮一,所述伸出杆的前端连接有与支撑轴平行的转轴,所述转轴两端分别延伸并凸出伸出杆的两侧,与带轮一同侧的转轴的伸出端固定连接有带轮二,所述轮轮一和带轮二通过传输带传动连接,所述带轮一的侧缘设有便于驱动带轮一转动的手柄;所述转轴另一侧的伸出端垂直连接有回转臂,所述回转臂的外端连接一椭圆形的金属丝环,所述金属丝环的环面与转轴位于同一平面内。本技术的晶状体赤道部上皮细胞清除器,手术操作者通过手柄驱动带轮一转动,带轮一通过传输带带动带轮二转动,同时转轴带动回转臂及金属丝环绕转轴的中心轴作圆周运动。手术操作中,将乳化后浑浊的晶状体除吸后,进行晶状体囊袋赤道部位的残余组织清除时,自角膜主切口将伸出杆前端及金属丝环、回转臂伸入囊袋内,使转轴中心居于囊袋中心,手术助手撑稳并旋转手柄,此时,金属丝环的外环缘在囊袋内作360°旋转,同时金属丝环与囊袋赤道部内壁发生摩擦以刮落囊袋赤道部内壁细胞组织;另外旋转过程中稍稍改变操作柄位置,以使金属丝环与晶状体前囊膜摩擦接触,将晶状体前囊膜上的晶状体上皮细胞也一并清除干净;清除完成后从眼部退出清除器,继续向晶状体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常规注/吸清除前房及囊袋内黏弹剂,结束手术。手术操作过程中,金属丝环与囊袋内壁均匀接触,通过丝环绕转轴的360回转,全方位的清除囊袋内壁残留的晶状体细胞,特别是赤道部位与椭圆形丝环的贴合接触,实现清除过程不留死角。为便于转轴与伸出杆的转动连接,所述伸出杆的前端安装转轴的部位配合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转动连接所述转轴。进一步的,所述金属丝环的环直径为2.5-3.5mm,所述金属丝环的外缘到转轴的中心距离为4.5-5mm。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晶状体赤道部上皮细胞清除器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其中,1操作柄;2伸出杆;3转轴;4回转臂;5金属丝环;6带轮一;7手柄;8传输带;9带轮二;10支撑轴。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晶状体赤道部上皮细胞清除器,包括操作柄1,操作柄1前端连接有伸出杆2,操作柄1的中部支撑连接有与操作柄1轴向垂直的支撑轴10,本实施例中支撑轴10与操作柄1固定连接,支撑轴10的端部转动连接有带轮一6,伸出杆2的前端连接有与支撑轴10平行的转轴3,转轴3两端分别延伸并凸出伸出杆2的两侧,与带轮一6同侧的转轴3的伸出端固定连接有带轮二9,轮轮一6和带轮二9通过传输带8传动连接,带轮一6的侧缘设有便于驱动带轮一6转动的手柄7;转轴6另一侧的伸出端垂直连接有回转臂4,该回转臂4的外端连接一椭圆形的金属丝环5,金属丝环5的环面与转轴3位于同一平面内。本实施例中,为便于转轴3与伸出杆2的转动连接,伸出杆2的前端安装转轴3的部位配合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可经轴承转动连接转轴;另外,为适应晶状体囊袋的尺寸要求,金属丝环5的环直径为2.5-3.5mm,金属丝环5的外缘到转轴3的中心距离为4.5-5mm,这样金属丝环5的最大回转外径为9-10mm,正好与囊袋赤道部内径相适应;另外用于转轴与金属丝环连接的回转臂可以是直线形,也可以是向伸出杆2前端的中心弯曲的弧形臂。转轴3与伸出杆2的转动连接形式也可以采用其它形式,例如在伸出杆前端固定设置一轴座,轴座内设置轴承用于转动连接转轴。在摘除更换人工晶状体的白内障手术中,常规完成晶状体前囊膜连续居中环形撕囊后,水分离和水分层,超声乳化吸除晶状体核和部分皮质,用注吸针头清除晶状体皮质;再向前房及晶状体囊袋内注入黏弹剂,撑开晶状体囊袋,自角膜主切口将本技术的晶状体赤道部上皮细胞清除器的伸出杆2前端及金属丝环5、回转臂4伸入囊袋内,使转轴3中心居于囊袋中心,手术操作者抓稳并旋转手柄,此时,金属丝环5的外环缘在囊袋内作360°旋转,同时金属丝环5与囊袋赤道部内壁发生摩擦以刮落囊袋赤道部内壁细胞组织;另外旋转过程中稍稍改变操作柄1位置,以使金属丝环5与晶状体前囊膜摩擦接触,将晶状体前囊膜上的晶状体上皮细胞也一并清除干净;清除完成后从眼部退出清除器,继续向晶状体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常规注/吸清除前房及囊袋内黏弹剂,结束手术。手术操作过程中,金属丝环与囊袋内壁均匀接触,通过丝环绕转轴的360回转,全方位的清除囊袋内壁残留的晶状体细胞,特别是赤道部位与椭圆形丝环的贴合接触,实现清除过程不留死角。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是在本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晶状体赤道部上皮细胞清除器,包括操作柄,所述操作柄前端连接有伸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柄的中部支撑连接有与操作柄轴向垂直的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端部转动连接有带轮一,所述伸出杆的前端连接有与支撑轴平行的转轴,所述转轴两端分别延伸并凸出伸出杆的两侧,与带轮一同侧的转轴的伸出端固定连接有带轮二,所述带轮一和带轮二通过传输带传动连接,所述带轮一的侧缘设有便于驱动带轮一转动的手柄;所述转轴另一侧的伸出端垂直连接有回转臂,所述回转臂的外端连接一椭圆形的金属丝环,所述金属丝环的环面与转轴位于同一平面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状体赤道部上皮细胞清除器,包括操作柄,所述操作柄前端连接有伸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柄的中部支撑连接有与操作柄轴向垂直的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端部转动连接有带轮一,所述伸出杆的前端连接有与支撑轴平行的转轴,所述转轴两端分别延伸并凸出伸出杆的两侧,与带轮一同侧的转轴的伸出端固定连接有带轮二,所述带轮一和带轮二通过传输带传动连接,所述带轮一的侧缘设有便于驱动带轮一转动的手柄;所述转轴另一侧的伸出端垂直连接有回转臂,所述回转臂的外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正高陈晖胡凯秦勤朱丹丹张文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鼓楼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