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的脊椎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6858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9
一种便于调节的脊椎牵引装置,有效的解决了脊椎病患者无法在家中进行牵引治疗的问题;包括座板,座板下端设有多个呈矩形分布的支腿,座板上端面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上下方向的固定杆,两个固定杆后端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左右方向的支撑板,两个固定杆之间设有可上下滑动的背板,背板后端设有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的滑块,两个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且与滑块螺纹连接的螺杆,螺杆下端贯穿支撑板且同轴设有第一锥齿轮,右侧的固定杆后端经支撑块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转轴,转轴左端同轴设有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座板上端面和背板前端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带;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节的脊椎牵引装置
本技术涉及骨外科治疗器械
,特别是一种便于调节的脊椎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中老年人群中绝大部分都患有脊椎疾病,近年来,脊椎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在40岁以下的人群中有近一半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脊椎病,脊椎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引发各种并发症,如:吞咽障碍、视力障碍、颈心综合征、胸部疼痛、下肢瘫痪、猝倒等。临床上对脊椎病的治疗主要采用两种方法,即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其中牵引是非手术治疗中十分典型的一类。然而现有的大多数脊椎牵引器的结构比较复杂,患者通常需要去医院进行牵引治疗,这样会浪费患者大量时间,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脊椎牵引装置,有效的解决了脊椎病患者无法在家中进行牵引治疗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座板,座板下端设有多个呈矩形分布的支腿,座板上端面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上下方向的固定杆,两个固定杆后端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左右方向的支撑板,两个固定杆之间设有可上下滑动的背板,背板后端设有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的滑块,两个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且与滑块螺纹连接的螺杆,螺杆下端贯穿支撑板且同轴设有第一锥齿轮,右侧的固定杆后端经支撑块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转轴,转轴左端同轴设有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座板上端面和背板前端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有的两组固定带,可对患者的脊椎进行牵引,设有的书包扣,便于患者身体的固定,设有的滑块和螺杆,通过摇把和转轴带动,便于患者家属调节牵引力度,在患者家中即可进行牵引治疗,节省患者去医院的时间,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的全剖左视轴测图。图3是本技术的后视轴测图。图4是本技术的全剖俯视轴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座板1,座板1下端设有多个呈矩形分布的支腿2,座板1上端面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上下方向的固定杆3,两个固定杆3后端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左右方向的支撑板4,两个固定杆3之间设有可上下滑动的背板5,背板5后端设有位于两个支撑板4之间的滑块6,两个支撑板4之间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且与滑块6螺纹连接的螺杆7,螺杆7下端贯穿支撑板4且同轴设有第一锥齿轮8,右侧的固定杆3后端经支撑块9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转轴10,转轴10左端同轴设有与第一锥齿轮8啮合的第二锥齿轮11,座板1上端面和背板5前端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带12。为了使背板5只能上下移动,所述的两个固定杆3相对面上分别开设有上下方向的滑槽13,背板5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上下方向的导轨14,两个导轨14分别与其对应侧的滑槽13滑动连接。为了便于转动转轴10,所述的转轴10右端贯穿支撑块9且设有摇把15。为了防止螺杆7与上侧的支撑板4分离,所述的螺杆7上端贯穿支撑板4且同轴设有圆形挡板16。为了便于固定带12的使用,所述的每两个左右相对的固定带12之间均设有书包扣17。为了便于患者手扶,所述的座板1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扶手18。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打开两个书包扣17,使座板1和背板5上的两组固定带12分开,患者需要坐在座板1上,然后背部与背板5的前端面贴合,使背板5上的两个固定带12自由端分别绕过患者腋下到达患者身体前侧,将背板5上的书包扣17合上,使座板1上的两个固定带12自由端分别绕至患者大腿上方,将座板1上的书包扣17合上;由患者家属逆时针转动摇把15,摇把15带动转轴10在支撑块9上逆时针转动,转轴10带动第二锥齿轮11逆时针转动,第二锥齿轮11带动第一锥齿轮8顺时针转动,第一锥齿轮8带动螺杆7在两个支撑板4之间顺时针转动,螺杆7带动滑块6向上移动,滑块6带动背板5在两个固定杆3之间向上滑动,两个导轨14和滑槽13防止背板5滑动过程中发生偏移,背板5通过两个固定带12带动患者上半身向上移动,由于患者的腿部被固定,所以患者的脊椎被向上牵引,达到治疗的效果,治疗过程中患者可以扶着扶手18以防止身体左右偏移;圆形挡板16可防止牵引过程中螺杆7受力过大而与支撑板4分离,牵引完成后打开两个书包扣17,使患者站起来,然后顺时针转动摇把15,摇把15通过转轴10带动第二锥齿轮11顺时针转动,第二锥齿轮11通过第一锥齿轮8带动螺杆7逆时针转动,螺杆7通过滑块6带动背板5向下滑动,直到滑块6下端面与下侧的支撑板4上端面接触,停止转动摇把15,方便下次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有的两组固定带,可对患者的脊椎进行牵引,设有的书包扣,便于患者身体的固定,设有的滑块和螺杆,通过摇把和转轴带动,便于患者家属调节牵引力度,在患者家中即可进行牵引治疗,节省患者去医院的时间,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调节的脊椎牵引装置,包括座板(1),座板(1)下端设有多个呈矩形分布的支腿(2),其特征在于,座板(1)上端面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上下方向的固定杆(3),两个固定杆(3)后端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左右方向的支撑板(4),两个固定杆(3)之间设有可上下滑动的背板(5),背板(5)后端设有位于两个支撑板(4)之间的滑块(6),两个支撑板(4)之间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且与滑块(6)螺纹连接的螺杆(7),螺杆(7)下端贯穿支撑板(4)且同轴设有第一锥齿轮(8),右侧的固定杆(3)后端经支撑块(9)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转轴(10),转轴(10)左端同轴设有与第一锥齿轮(8)啮合的第二锥齿轮(11),座板(1)上端面和背板(5)前端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带(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的脊椎牵引装置,包括座板(1),座板(1)下端设有多个呈矩形分布的支腿(2),其特征在于,座板(1)上端面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上下方向的固定杆(3),两个固定杆(3)后端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左右方向的支撑板(4),两个固定杆(3)之间设有可上下滑动的背板(5),背板(5)后端设有位于两个支撑板(4)之间的滑块(6),两个支撑板(4)之间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且与滑块(6)螺纹连接的螺杆(7),螺杆(7)下端贯穿支撑板(4)且同轴设有第一锥齿轮(8),右侧的固定杆(3)后端经支撑块(9)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转轴(10),转轴(10)左端同轴设有与第一锥齿轮(8)啮合的第二锥齿轮(11),座板(1)上端面和背板(5)前端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带(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脊椎牵引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杰范永刚杨宁宁余杨可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