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电路及家用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643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供电电路及家用电器,其中该供电电路包括第一供电支路、第二供电支路、感应开关和反馈支路,感应开关设于第二供电支路上,反馈支路设于第一供电支路和第二供电支路之间;感应开关接收用户的触发操作;第一供电支路对预设电机进行供电;第二供电支路对显示屏进行供电;第二供电支路在感应开关接收到用户的触发操作时,向反馈支路发送电信号;反馈支路在接收到电信号时,将电信号发送至第一供电支路,以使第一供电支路停止或开启对预设电机进行供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在感应开关接收到触发操作后,第一供电支路停止对预设电机供电,预设电机停止工作,但是第二供电支路仍对显示屏进行供电,从而提升显示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电电路及家用电器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特别涉及一种供电电路及家用电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小家电已经进入了厨房,其中,破壁机能够瞬间击破蔬果的细胞壁,把平时难以被人体吸收的营养成分解出来,能够有效萃取植物生化素,有利用于人体吸收,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破壁机高端产品会使用彩屏,彩屏一般会带WIFI、带语音、蓝牙等硬件。工作电流比较大,软件带操作系统工作,需要持续供电。破壁机包括有杯体和底座,机底座内装有电机,安规要求杯体拿掉后电机必须物理停止,当杯子拿起时底座断电。按照这种方式工作,杯体拿起电机断电,彩屏也会断电,因彩屏带操作系统,断电后重启需要1分钟左右,重启时间长,降低了整机的显示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供电电路,旨在实现电机断电时,显示屏不掉电,从而提升显示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第一供电支路、第二供电支路、感应开关和反馈支路,所述感应开关设于所述第二供电支路上,所述反馈支路设于第一供电支路和第二供电支路之间;其中,所述感应开关,用于接收用户的触发操作;所述第一供电支路,用于对预设电机进行供电;所述第二供电支路,用于对显示屏进行供电;还用于在感应开关接收到用户的触发操作时,向所述反馈支路发送电信号;所述反馈支路,用于在接收到电信号时,将所述电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供电支路,以使所述第一供电支路停止或开启对预设电机进行供电。优选地,所述第一供电支路包括变频器,所述变频器与预设电机连接;所述第二供电支路还包括开关电源、充电电路、检测电路及电机储能电容;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感应开关的第一端还与所述变频器的电源端及电机储能电容的充电端分别连接;所述感应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检测电路的检测端连接;所述开关电源,用于为所述显示屏及变频器供电;所述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感应开关输出的目标电压;所述充电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电压调节所述开关电源输出至所述电机储能电容的充电电流大小。优选地,所述充电电路包括微控制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三极管及第二三极管;所述微控制器的检测端接收检测电路输入的目标电压,所述微控制器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开关电源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感应开关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优选地,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限流电阻,所述限流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限流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优选地,所述开关电源包括第一电源输出端及第二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电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与所述显示屏连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出一种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第一供电支路及及感应开关;所述感应开关与电机连接,其中所述感应开关,用于接收用户的触发操作;并在接收用户的触发操作时,停止或开启对预设电机进行供电;所述第一供电支路,用于对显示屏进行供电。优选地,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驱动电路;所述感应开关的第一端与市电连接,所述感应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预设电机的第一端端连接,所述预设电机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入端接收控制器输入的控制信号。优选地,所述第二供电支路包括整流电路及开关电源;所述整流电路输入端与市电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电源连接,所述开关电源与所述显示屏连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家用电器,所述家用电器包括如上所述供电电路。优选地,所述家用电器为破壁机。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供电支路、第二供电支路、感应开关和反馈支路,形成了一种供电端电路。其中,第二供电支路单独对显示屏进行供电,其供电不受感应开关的触发影响。同时第二供电支路能够根据感应开关的触发,通过反馈电路控制第一供电支路停止或开启对预设电机进行供电。本技术技术方案中在感应开关接收到触发操作后,第一供电支路停止对预设电机供电,预设电机停止工作,但是第二供电支路仍对显示屏进行供电,从而提升显示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供电电路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图;图2为本技术供电电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供电电路第二实施例的功能模块图;图4为本技术供电电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第一供电支路SW微动开关20第二供电支路21开关电源30感应开关22充电电路40反馈支路23检测电路50整流电路60第一供电支路R1~R6第一电阻至第六电阻MCU微控制器Q1~Q2第一三极管至第二三极管IPM变频器61整流电路80驱动电路62开关电源C1电机储能电容70感应开关Rs限流电阻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第一供电支路、第二供电支路、感应开关和反馈支路,所述感应开关设于所述第二供电支路上,所述反馈支路设于第一供电支路和第二供电支路之间;其中,/n所述感应开关,用于接收用户的触发操作;/n所述第一供电支路,用于对预设电机进行供电;/n所述第二供电支路,用于对显示屏进行供电;还用于在感应开关接收到用户的触发操作时,向所述反馈支路发送电信号;/n所述反馈支路,用于在接收到电信号时,将所述电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供电支路,以使所述第一供电支路停止或开启对预设电机进行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第一供电支路、第二供电支路、感应开关和反馈支路,所述感应开关设于所述第二供电支路上,所述反馈支路设于第一供电支路和第二供电支路之间;其中,
所述感应开关,用于接收用户的触发操作;
所述第一供电支路,用于对预设电机进行供电;
所述第二供电支路,用于对显示屏进行供电;还用于在感应开关接收到用户的触发操作时,向所述反馈支路发送电信号;
所述反馈支路,用于在接收到电信号时,将所述电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供电支路,以使所述第一供电支路停止或开启对预设电机进行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支路包括变频器,所述变频器与预设电机连接;所述第二供电支路还包括开关电源、充电电路、检测电路及电机储能电容;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感应开关的第一端还与所述变频器的电源端及电机储能电容的充电端分别连接;所述感应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检测电路的检测端连接;
所述开关电源,用于为所述显示屏及变频器供电;
所述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感应开关输出的目标电压;
所述充电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电压调节所述开关电源输出至所述电机储能电容的充电电流大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包括微控制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三极管及第二三极管;所述微控制器的检测端接收检测电路输入的目标电压,所述微控制器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江平王云峰梁显堂陈连城肖磊刘小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