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文兴专利>正文

一种简易温控截流的吸管沉球及使用该吸管沉球的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584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7
一种简易温控截流的吸管沉球及使用该吸管沉球的容器,涉及液体导流领域,包括吸管及与吸管连通的沉球,所述沉球包括沉球主体和设置在沉球主体内部的温度感应片,所述沉球主体设有进水通道和与吸管连通的出水通道;当温度感应片感应的温度不超过T时,温度感应片使得进水通道与出水通道导通;当温度感应片感应的温度超过T时,温度感应片堵住进水通道或出水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通过温度感应片感知实时温度来控制出水通道是否出水,且整体结构由三部分构成,结构简单,用户只需要吸取液体,不需要额外进行测温操作,极大的简化操作流程,能有效的防止烫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温控截流的吸管沉球及使用该吸管沉球的容器
本技术涉及液体导流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简易温控截流的吸管沉球及使用该吸管沉球的容器。
技术介绍
随着大家对健康和生活安全的认知不断加强,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预防老人或小孩烫伤,往往需要将滚烫的液体冷却到能入口的温度,冷却一段时间后,传统是采用品尝亲自试温的方式来感知温度是否合适,此种方式带来较大的健康隐患,存在交叉传染的风险;现代方式是采用辅助测温件,如温度计等进行测量后引用,此种方式是日常生活中较为不便。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婴幼儿使用的奶瓶等带吸管的容器来说,如果不能合理的控制入口液体的温度,更易引发烫伤,对身心造成巨大伤害,因此,亟需一种可以通过温度控制吸管或容器是否出水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简易温控截流的吸管沉球及使用该吸管沉球的容器,通过感知实时温度来控制吸管或容器是否出水,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防止烫伤。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简易温控截流的吸管沉球,包括吸管及与吸管连通的沉球,所述沉球包括沉球主体和设置在沉球主体内部的温度感应片,所述沉球主体设有进水通道和与吸管连通的出水通道;当温度感应片感应的温度不超过T时,温度感应片使得进水通道与出水通道导通;当温度感应片感应的温度超过T时,温度感应片堵住进水通道或出水通道。当用户采用本技术中的吸管沉球结构时,吸取液体时,液体从进水通道流入,经出水通道后,从吸管流出,优选地,为了吸管沉球结构的一体化,设置出水通道与吸管内径等大,也就是说,吸取液体时,液体从进水通道流入,从出水通道流出。期间,液体经过设置在沉球主体内部的温度感应片,温度感应片感知液体温度的高低,当液体温度不超过T时,温度感应片使得进水通道与出水通道之间的通路导通,适宜温度的液体就能从出水通道流出;当液体温度超过T时,温度感应片堵住进水通道或出水通道,温度过高的液体则不能从出水通道流出;如此设置后,可以实现通过温度感应片感知实时温度来控制出水通道是否出水,且整体结构由三部分构成,结构简单,用户只需要吸取液体,不需要额外进行测温操作,极大的简化操作流程,能有效的防止烫伤。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感应片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位置与进水通道对应、且与出水通道错位设置。当液体温度超过T时,液体从进水通道流入,经过通孔后,当液体温度高时,通过错位设置的通孔与出水通道,使得液体不能经过出水通道,实现阻止高温液体流出的目的。进一步地,所述沉球主体包括相互连接的沉球上部和沉球下部,所述沉球上部和沉球下部扣合后,二者之间存在空腔,所述温度感应片设置在空腔内;当温度感应片感应的温度不超过T时,温度感应片向下弯曲,通孔与进水通道导通;当温度感应片感应的温度超过T时,温度感应片向上拱起,通孔被沉球上部堵住。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温度的变化,使得温度感应片在空腔内产生形变,控制温度感应片是否堵住出水通道,实现出水通道是否导通。具体地,温度感应片为圆形金属温度感应片,所述空腔的水平截面为圆形,沿着吸管沉球轴线方向的截面为椭圆,温度感应片的周边固定在空腔的水平截面上,且能保证温度感应片在空腔内顺利的向下弯曲或向上拱起。当温度感应片感应的温度不超过T时,温度感应片向下弯曲,且弯曲后的曲面与沉球下部的空腔底面贴合,由于通孔位置、大小与进水通道对应,此时,进水通道依次与通孔、出水通道导通,液体可以顺利从进水通道进入后,再从出水通道流出。当温度感应片感应的温度超过T时,温度感应片向上拱起,且拱起后的曲面与沉球上部的空腔顶面贴合,由于通孔位置、大小与出水通道错位设置,此时,进水通道与通孔导通,但是温度感应片遮挡了出水通道,液体从进水通道进入后,不会从出水通道流出,阻止高温液体从出水通道流出而引起的烫伤。进一步地,所述沉球上部和沉球下部之间通过卡扣扣合或螺纹拧紧或焊接为一体。采用卡扣扣合或螺纹拧紧的可拆卸式结构,便于安装更换温度感应片;采用焊接为一体的整体式结构,使吸管沉球结构更为紧凑,避免水渍等进入沉球上部和沉球下部之间,从而避免由于干燥不彻底引起发霉等。进一步地,所述进水通道设有至少两个,通孔的数量与位置与进水通道对应,出水通道设有一个。由于出水通道的孔径D1与吸管的内径相等,一般来讲,吸管的内径尺寸有限,因此出水通道的孔径D1也有限,为了减小沉球的体积,要保证进水通道、通孔与出水通道错位设置,则需要进水通道的孔径D2较小,此时,若只有一个进水通道,一旦进水通道堵塞,则会导致吸管沉球不能正常使用,因此,设置至少两个进水通道,且通孔的数量与位置与进水通道对应;优选地,设置两个进水通道,且通孔也设有两个,其数量和孔径与进水通道的数量和孔径相同,可以保障吸管沉球的正常使用,减少故障的产生。进一步地,当设置两个进水通道、两个通孔及一个出水通道时,在尽量增大进水通道的孔径D2的同时也要保证进水通道、通孔与出水通道错位设置,设置两个所述进水通道的孔径D2与出水通道的孔径D1的关系为D2/D1=0.2~0.4。进一步地,为避免温度感应片反复弯曲或拱起时引起的变形,所述通孔与出水通道的错位距离L满足关系:L/D2=0.3~1、L/D1=0.1~0.3,保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当温度感应片感应的温度超过T时,温度感应片拱起后的曲面与沉球上部的空腔顶面均能贴合,阻止高温液体从出水通道流出而引起的烫伤。一种容器,所述容器设有吸管,所述吸管的下部设有沉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以实现通过温度感应片感知实时温度来控制出水通道是否出水,且整体结构由三部分构成,结构简单,用户只需要吸取液体,不需要额外进行测温操作,极大的简化操作流程,能有效的防止烫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导通时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下部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截止时的示意图。图4为图2下部的放大图。图5为图1及图2中的温度感应片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以下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实施例1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简易温控截流的吸管沉球,包括吸管1及与吸管1连通的沉球,所述沉球包括沉球主体2和设置在沉球主体2内部的温度感应片3,所述沉球主体2设有进水通道4和与吸管1连通的出水通道5;当温度感应片3感应的温度不超过T时,温度感应片3使得进水通道4与出水通道5导通;当温度感应片3感应的温度超过T时,温度感应片3堵住进水通道4或出水通道5。当用户采用本技术中的吸管沉球结构时,吸取液体时,液体从进水通道4流入,经出水通道5后,从吸管1流出,优选地,为了吸管沉球结构的一体化,设置出水通道5与吸管1内径等大,也就是说,吸取液体时,液体从进水通道4流入,从出水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易温控截流的吸管沉球,包括吸管(1)及与吸管(1)连通的沉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球包括沉球主体(2)和设置在沉球主体(2)内部的温度感应片(3),所述沉球主体(2)设有进水通道(4)和与吸管(1)连通的出水通道(5);/n当温度感应片(3)感应的温度不超过T时,温度感应片(3)使得进水通道(4)与出水通道(5)导通;/n当温度感应片(3)感应的温度超过T时,温度感应片(3)堵住进水通道(4)或出水通道(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温控截流的吸管沉球,包括吸管(1)及与吸管(1)连通的沉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球包括沉球主体(2)和设置在沉球主体(2)内部的温度感应片(3),所述沉球主体(2)设有进水通道(4)和与吸管(1)连通的出水通道(5);
当温度感应片(3)感应的温度不超过T时,温度感应片(3)使得进水通道(4)与出水通道(5)导通;
当温度感应片(3)感应的温度超过T时,温度感应片(3)堵住进水通道(4)或出水通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温控截流的吸管沉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感应片(3)上设有通孔(31),所述通孔(31)位置与进水通道(4)对应、且与出水通道(5)错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简易温控截流的吸管沉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球主体(2)包括相互连接的沉球上部(21)和沉球下部(22),所述沉球上部(21)和沉球下部(22)扣合后,二者之间存在空腔(6),所述温度感应片(3)设置在空腔(6)内;
当温度感应片(3)感应的温度不超过T时,温度感应片(3)向下弯曲,通孔(3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兴
申请(专利权)人:黄文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