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感冒的养生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575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防感冒的养生枕。所述一种预防感冒的养生枕包括第一支架、内胆、震动电机和液压缸,所述第一支架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支架,且第二支架的下方与卡槽配合安装,同时卡槽开设在第一支架的上表面,所述内胆设置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外侧,且内胆的外侧设置有外套,同时外套的中部拉链的中部,所述震动电机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架的底部上方两侧,且震动电机的上方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方设置有活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预防感冒的养生枕设置有震动电机和按摩块,启动震动电机,震动电机会通过连接杆和活动杆带动按摩块进行震动,而按摩块在震动时会对使用者的风池穴进行震动按摩,让使用者不容易感冒,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防感冒的养生枕
本技术涉及养生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预防感冒的养生枕。
技术介绍
养生原指道家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养,即调养、保养、补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常见的养生枕不便于对人颈部的风池穴进行按摩,从而不具备防感冒的功能,且不便于对枕头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导致使用者不便于将枕头调节至舒适的高度。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预防感冒的养生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预防感冒的养生枕,解决了常见的养生枕不便于对人颈部的风池穴进行按摩,从而不具备防感冒的功能,且不便于对枕头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导致使用者不便于将枕头调节至舒适的高度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预防感冒的养生枕包括第一支架、内胆、震动电机和液压缸,所述第一支架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支架,且第二支架的下方与卡槽配合安装,同时卡槽开设在第一支架的上表面,所述内胆设置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外侧,且内胆的外侧设置有外套,同时外套的中部拉链的中部,所述震动电机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架的底部上方两侧,且震动电机的上方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方设置有活动杆,且活动杆的上方固定有按摩块,同时按摩块固定在内胆的内壁上方,所述活动杆的下方与凹槽配合安装,且凹槽开设在连接杆的上表面,所述活动杆的外侧与滑槽配合安装,且滑槽分别开设在连接杆的内壁两侧,所述液压缸设置在震动电机的外侧,且液压缸的上方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上方固定有升降板,且升降板安装在第二支架的底部下方。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架通过卡槽与第一支架为卡合连接,且第一支架的长度与第二支架的长度。优选的,所述外套的尺寸大于内胆的尺寸,且外套的宽度小于拉链的长度。优选的,所述震动电机关于第一支架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且震动电机与连接杆为垂直分布。优选的,所述活动杆通过凹槽与连接杆为卡合连接,且活动杆通过滑槽与连接杆构成滑动结构。优选的,所述按摩块与活动杆为垂直分布,且按摩块关于内胆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液压缸通过液压杆与升降板构成升降结构,且液压杆与升降板为垂直分布。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预防感冒的养生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一种预防感冒的养生枕,设置有震动电机和按摩块,启动震动电机,震动电机会通过连接杆和活动杆带动按摩块进行震动,而按摩块在震动时会对使用者的风池穴进行震动按摩,让使用者不容易感冒,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2、本技术提供一种预防感冒的养生枕,设置有外套和拉链,当长期使用后,将拉链拉开,再将外套从内胆上脱下,从而方便对脏了的外套进行清洗;3、本技术提供一种预防感冒的养生枕,设置有液压缸和升降板,启动液压缸,液压缸会通过液压杆带动升降板上升,升降板上升会将第二支架托起,从而拉长内胆,以便调节枕头的高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外观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卡槽,4、内胆,5、外套,6、拉链,7、震动电机,8、连接杆,9、活动杆,10、按摩块,11、凹槽,12、滑槽,13、液压缸,14、液压杆,15、升降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外观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预防感冒的养生枕包括第一支架1、内胆4、震动电机7和液压缸13,第一支架1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支架2,且第二支架2的下方与卡槽3配合安装,同时卡槽3开设在第一支架1的上表面,内胆4设置在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的外侧,且内胆4的外侧设置有外套5,同时外套5的中部拉链6的中部,震动电机7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架1的底部上方两侧,且震动电机7的上方固定有连接杆8,连接杆8的上方设置有活动杆9,且活动杆9的上方固定有按摩块10,同时按摩块10固定在内胆4的内壁上方,活动杆9的下方与凹槽11配合安装,且凹槽11开设在连接杆8的上表面,活动杆9的外侧与滑槽12配合安装,且滑槽12分别开设在连接杆8的内壁两侧,液压缸13设置在震动电机7的外侧,且液压缸13的上方安装有液压杆14,液压杆14的上方固定有升降板15,且升降板15安装在第二支架2的底部下方。第二支架2通过卡槽3与第一支架1为卡合连接,且第一支架1的长度与第二支架2的长度,升降板15上升会将第二支架2托起,使第二支架2上升,从而拉长内胆4,以便调节枕头的高度。外套5的尺寸大于内胆4的尺寸,且外套5的宽度小于拉链6的长度,将拉链6拉开,再将外套5从内胆4上脱下,从而方便对脏了的外套5进行清洗。震动电机7关于第一支架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且震动电机7与连接杆8为垂直分布,震动电机7会通过连接杆8和活动杆9带动按摩块10进行震动,以便使用按摩块10对使用者进行按摩。活动杆9通过凹槽11与连接杆8为卡合连接,且活动杆9通过滑槽12与连接杆8构成滑动结构,按摩块10会随着内胆4的抬高而上升,使得下方的活动杆9在凹槽11内滑动上升,以便使按摩块10随着内胆4的抬高而上升。按摩块10与活动杆9为垂直分布,且按摩块10关于内胆4的中轴线对称设置,而按摩块10在震动时会对使用者的风池穴进行震动按摩,让使用者不容易感冒。液压缸13通过液压杆14与升降板15构成升降结构,且液压杆14与升降板15为垂直分布,液压缸13会通过液压杆14带动升降板15上升,升降板15上升会将第二支架2托起,从而调节枕头的高度。本技术提供的预防感冒的养生枕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连接电源,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高度需求,启动液压缸13,液压缸13会通过液压杆14带动升降板15上升,升降板15上升会将第二支架2托起,使第二支架2上升,从而拉长内胆4,以便调节枕头的高度,同时第二支架2从第一支架1上的卡槽3内脱出,与此同时按摩块10会随着内胆4的抬高而上升,使得下方的活动杆9在凹槽11内滑动上升,以便使按摩块10随着内胆4的抬高而上升,调节枕头的高度后,停止液压缸13,再启动震动电机7,震动电机7会通过连接杆8和活动杆9带动按摩块10进行震动,而按摩块10在震动时会对使用者的风池穴进行震动按摩,让使用者不容易感冒,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当长期使用后,将拉链6拉开,再将外套5从内胆4上脱下,从而方便对脏了的外套5进行清洗,其中液压缸13型号为CDM2B25,这样就完成了该预防感冒的养生枕的使用过程,本技术涉及到的电路技术均为现有技术。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预防感冒的养生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设置有震动电机7和按摩块10,启动震动电机7,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防感冒的养生枕,包括第一支架(1)、内胆(4)、震动电机(7)和液压缸(1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支架(2),且第二支架(2)的下方与卡槽(3)配合安装,同时卡槽(3)开设在第一支架(1)的上表面,所述内胆(4)设置在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的外侧,且内胆(4)的外侧设置有外套(5),同时外套(5)的中部拉链(6)的中部,所述震动电机(7)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架(1)的底部上方两侧,且震动电机(7)的上方固定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上方设置有活动杆(9),且活动杆(9)的上方固定有按摩块(10),同时按摩块(10)固定在内胆(4)的内壁上方,所述活动杆(9)的下方与凹槽(11)配合安装,且凹槽(11)开设在连接杆(8)的上表面,所述活动杆(9)的外侧与滑槽(12)配合安装,且滑槽(12)分别开设在连接杆(8)的内壁两侧,所述液压缸(13)设置在震动电机(7)的外侧,且液压缸(13)的上方安装有液压杆(14),所述液压杆(14)的上方固定有升降板(15),且升降板(15)安装在第二支架(2)的底部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感冒的养生枕,包括第一支架(1)、内胆(4)、震动电机(7)和液压缸(1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支架(2),且第二支架(2)的下方与卡槽(3)配合安装,同时卡槽(3)开设在第一支架(1)的上表面,所述内胆(4)设置在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的外侧,且内胆(4)的外侧设置有外套(5),同时外套(5)的中部拉链(6)的中部,所述震动电机(7)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架(1)的底部上方两侧,且震动电机(7)的上方固定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上方设置有活动杆(9),且活动杆(9)的上方固定有按摩块(10),同时按摩块(10)固定在内胆(4)的内壁上方,所述活动杆(9)的下方与凹槽(11)配合安装,且凹槽(11)开设在连接杆(8)的上表面,所述活动杆(9)的外侧与滑槽(12)配合安装,且滑槽(12)分别开设在连接杆(8)的内壁两侧,所述液压缸(13)设置在震动电机(7)的外侧,且液压缸(13)的上方安装有液压杆(14),所述液压杆(14)的上方固定有升降板(15),且升降板(15)安装在第二支架(2)的底部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家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豫佩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