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云涛专利>正文

一种带加强筋截齿的锻造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6564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制造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带加强筋截齿的锻造成型方法;该锻造成型方法采用的锻压机包括底座、固定架、冲压柱、承重台、气缸和校正单元;校正单元包括推板、导柱、橡胶垫、卡块、连杆和冲压头;所述推板安装在气缸输出端;通过底座、固定架、冲压柱、承重台、气缸和校正单元的配合实现对导柱的校正效果;在冲压头发生倾斜时通过连杆对卡块施加压力,推动卡块在一号空腔内分别向远离承重台的方向和靠近承重台的方向发生相对远离的滑动,当卡块向靠近承重台的方向滑动时,橡胶垫对卡块的挤压力逐渐增大,从而通过卡块增强对导柱的推动力,有效避免柱塞在滑动过程中对导向套的磨损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加强筋截齿的锻造成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制造加工
,具体的说是一种带加强筋截齿的锻造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锻压(锻造与冲压)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通过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同时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属流线,锻件的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相关机械中负载高、工作条件严峻的重要零件,除形状较简单的可用轧制的板材、型材或焊接件外,多采用锻件。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带加强筋截齿的锻造成型方法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7103432316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加强筋截齿的锻造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下料→球化退火→制坯→抛丸→前处理→正挤→减径→去应力退火→抛丸→前处理→镦粗成形→机加工;本专利技术增加了一道减径工序,为成形提供足够的材料,并达到成品尺寸;使材料向截齿中部集中,在成形时更易流动并充形到加强筋根部处,使加强筋饱满,无缺肉现象;降低成型所需设备吨位,适用现有常用的吨位设备,形成批产条件;但是该技术方案未考虑在锻造过程中锻压机的损耗问题,在锻造过程中,由于产品自身的形状特征,使得锻压头底端的受力不能保证恰好位于中心处,从而导致锻压头在锻压过程中发生倾斜,导致柱塞在滑动过程中损坏导向套,从而产生“研伤”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以解决在锻造过程中,由于产品自身的形状特征,使得锻压头底端的受力不能保证恰好位于中心处,从而导致锻压头在锻压过程中发生倾斜,导致柱塞在滑动过程中损坏导向套,从而产生“研伤”现象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带加强筋截齿的锻造成型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带加强筋截齿的锻造成型方法,该锻造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先确定坯料的基本尺寸,并根据尺寸将原料切割成多个棒料,且保证棒料尺寸需要比基本尺寸多预留10%的加工余量;然后再将棒料进行打磨处理,去除棒料表面的毛刺及其他凹凸不平处;S2:将通过S1所得到的棒料进行加热处理,去除其内部应力;再对棒料表面进行抛丸处理,从而满足棒料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增大棒料表面的摩擦系数;待棒料表面粗糙度达到要求后再将其放入皂化液内进行浸泡,在棒料表面形成表面润滑层;S3:将通过S2所得到的棒料放入锻压机内,并通过锻压机对棒料进行锻压处理,棒料完成锻压后形成正挤料,再将正挤料重复进行加热处理,去除其内部由于变形产生的应力,最后再在正挤料侧壁加工形成加强筋截齿,从而得到成品;上述步骤中采用的锻压机包括底座、固定架、冲压柱、承重台、气缸和校正单元;所述固定架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冲压柱安装在固定架上,冲压柱内开有一号空腔;所述承重台安装在靠近冲压柱底端的底座上;所述气缸通过固定板安装在一号空腔顶端侧壁上;所述校正单元安装在一号空腔内,校正单元包括推板、导柱、橡胶垫、卡块、连杆和冲压头;所述推板安装在气缸输出端;所述导柱安装在推板底端侧壁上;所述橡胶垫对称安装在一号空腔靠近导柱的侧壁上;所述卡块滑动连接在橡胶垫内侧壁和导柱外侧壁之间;所述冲压头安装在导柱底端侧壁上;所述连杆一端铰接在卡块底端侧壁上,另一端铰接在冲压头顶端侧壁上;通过底座、固定架、冲压柱、承重台、气缸和校正单元的配合实现对导柱的校正效果;工作时,需要进行锻压加工时,对气缸通气,使得气缸输出端带动推板在一号空腔内向靠近承重台的方向滑动,在推板滑动时通过导柱带动冲压头进行锻压加工,在锻压过程中,当产品不位于冲压头的中心处时,冲压头会发生相对倾斜,使得冲压头的一端靠近承重台,另一端远离承重台;在冲压头发生倾斜时通过连杆对卡块施加压力,推动卡块在一号空腔内分别向远离承重台的方向和靠近承重台的方向发生相对远离的滑动,当卡块向靠近承重台的方向滑动时,橡胶垫对卡块的挤压力逐渐增大,从而通过卡块增强对导柱的推动力,加强对导柱的扶正效果,有效避免柱塞在滑动过程中对导向套的磨损情况,增强锻压机的整体使用效果,延长锻压机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橡胶垫内开有二号空腔;所述推板底端对称安装有活塞缸;所述活塞缸输出端与卡块相连接,活塞缸通过软管与其相对的橡胶垫连接,使得当橡胶垫受压后,二号空腔内的气体能够流动至与橡胶垫相对的另一侧活塞缸内;通过橡胶垫、二号空腔、活塞缸和卡块的配合进一步加强对导柱的扶正效果;工作时,在锻压过程中,当产品不位于冲压头的中心处时,冲压头会发生相对倾斜,使得冲压头的一端靠近承重台,另一端远离承重台;在冲压头发生倾斜时通过连杆对卡块施加压力,推动卡块在一号空腔内分别向远离承重台的方向和靠近承重台的方向发生相对远离的滑动,在卡块对橡胶垫的挤压过程中,橡胶垫内的气体受压传输至与橡胶垫相对的另一侧活塞缸内,从而使得活塞缸发生伸长运动,实现对活塞缸端部的另一个卡块进行推动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导柱的扶正效果。优选的,所述卡块内侧壁上通过弹簧安装有摩擦块,卡块内开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顶杆,使得顶杆的一端与橡胶垫接触,顶杆的另一端与摩擦块侧壁接触,滑槽侧壁对称设有多个定位槽;所述顶杆在靠近定位槽的侧壁上设有凸起;通过卡块、摩擦块、顶杆、定位槽和凸起的配合避免顶杆的复位;工作时,在锻压过程中,当产品不位于冲压头的中心处时,冲压头会发生相对倾斜,使得冲压头的一端靠近承重台,另一端远离承重台;在冲压头发生倾斜时通过连杆对卡块施加压力,推动卡块在一号空腔内分别向远离承重台的方向和靠近承重台的方向发生相对远离的滑动,在卡块对橡胶垫的挤压过程中,橡胶垫实现对顶杆提供挤压力,推动顶杆向靠近导柱的方向发生滑动,顶杆在滑动过程中实现对摩擦块进行挤压作用,从而加强卡块整体对导柱的扶正效果,同时在顶杆滑动过程中,通过定位槽和凸起的配合实现对顶杆的定位效果,避免顶杆端部和橡胶垫表面发生打滑后,影响顶杆对摩擦块的挤压力。优选的,所述二号空腔内在靠近顶杆的侧壁设有波浪形凹槽;通过二号空腔和波浪形凹槽的配合增强对顶杆推力的集中效果;工作时,在卡块对橡胶垫的挤压过程中,橡胶垫实现对顶杆提供挤压力,推动顶杆向靠近导柱的方向发生滑动,顶杆在滑动过程中实现对摩擦块进行挤压作用,从而加强卡块整体对导柱的扶正效果,当在二号空腔内靠近顶杆的侧壁设有波浪形凹槽后,改变了二号空腔的变形方向,实现了对二号空腔变形力的聚集效果,从而保证了对二号空腔变形力的有效利用,加强锻压机整体的使用效果。优选的,所述二号空腔内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二号空腔顶端相接触,支撑杆的另一端与二号空腔底端相接触;从而通过支撑杆增强橡胶垫的纵向强度;工作时,需要进行锻压加工时,对气缸通气,使得气缸输出端带动推板在一号空腔内向靠近承重台的方向滑动,在推板滑动时通过导柱带动冲压头进行锻压加工,在锻压过程中,当产品不位于冲压头的中心处时,冲压头会发生相对倾斜,使得冲压头的一端靠近承重台,另一端远离承重台;在冲压头发生倾斜时通过连杆对卡块施加压力,推动卡块在一号空腔内分别向远离承重台的方向和靠近承重台的方向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加强筋截齿的锻造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锻造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先确定坯料的基本尺寸,并根据尺寸将原料切割成多个棒料,且保证棒料尺寸需要比基本尺寸多预留10%的加工余量;然后再将棒料进行打磨处理,去除棒料表面的毛刺及其他凹凸不平处;/nS2:将通过S1所得到的棒料进行加热处理,去除其内部应力;再对棒料表面进行抛丸处理,从而满足棒料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增大棒料表面的摩擦系数;待棒料表面粗糙度达到要求后再将其放入皂化液内进行浸泡,在棒料表面形成表面润滑层;/nS3:将通过S2所得到的棒料放入锻压机内,并通过锻压机对棒料进行锻压处理,棒料完成锻压后形成正挤料,再将正挤料重复进行加热处理,去除其内部由于变形产生的应力,最后再在正挤料侧壁加工形成加强筋截齿,从而得到成品;/n上述步骤中采用的锻压机包括底座(1)、固定架(2)、冲压柱(3)、承重台(4)、气缸(5)和校正单元(6);所述固定架(2)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冲压柱(3)安装在固定架(2)上,冲压柱(3)内开有一号空腔(31);所述承重台(4)安装在靠近冲压柱(3)底端的底座(1)上;所述气缸(5)通过固定板安装在一号空腔(31)顶端侧壁上;所述校正单元(6)安装在一号空腔(31)内,校正单元(6)包括推板(61)、导柱(62)、橡胶垫(63)、卡块(64)、连杆(65)和冲压头(66);所述推板(61)安装在气缸(5)输出端;所述导柱(62)安装在推板(61)底端侧壁上;所述橡胶垫(63)对称安装在一号空腔(31)靠近导柱(62)的侧壁上;所述卡块(64)滑动连接在橡胶垫(63)内侧壁和导柱(62)外侧壁之间;所述冲压头(66)安装在导柱(62)底端侧壁上;所述连杆(65)一端铰接在卡块(64)底端侧壁上,另一端铰接在冲压头(66)顶端侧壁上;通过底座(1)、固定架(2)、冲压柱(3)、承重台(4)、气缸(5)和校正单元(6)的配合实现对导柱(62)的校正效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加强筋截齿的锻造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锻造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先确定坯料的基本尺寸,并根据尺寸将原料切割成多个棒料,且保证棒料尺寸需要比基本尺寸多预留10%的加工余量;然后再将棒料进行打磨处理,去除棒料表面的毛刺及其他凹凸不平处;
S2:将通过S1所得到的棒料进行加热处理,去除其内部应力;再对棒料表面进行抛丸处理,从而满足棒料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增大棒料表面的摩擦系数;待棒料表面粗糙度达到要求后再将其放入皂化液内进行浸泡,在棒料表面形成表面润滑层;
S3:将通过S2所得到的棒料放入锻压机内,并通过锻压机对棒料进行锻压处理,棒料完成锻压后形成正挤料,再将正挤料重复进行加热处理,去除其内部由于变形产生的应力,最后再在正挤料侧壁加工形成加强筋截齿,从而得到成品;
上述步骤中采用的锻压机包括底座(1)、固定架(2)、冲压柱(3)、承重台(4)、气缸(5)和校正单元(6);所述固定架(2)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冲压柱(3)安装在固定架(2)上,冲压柱(3)内开有一号空腔(31);所述承重台(4)安装在靠近冲压柱(3)底端的底座(1)上;所述气缸(5)通过固定板安装在一号空腔(31)顶端侧壁上;所述校正单元(6)安装在一号空腔(31)内,校正单元(6)包括推板(61)、导柱(62)、橡胶垫(63)、卡块(64)、连杆(65)和冲压头(66);所述推板(61)安装在气缸(5)输出端;所述导柱(62)安装在推板(61)底端侧壁上;所述橡胶垫(63)对称安装在一号空腔(31)靠近导柱(62)的侧壁上;所述卡块(64)滑动连接在橡胶垫(63)内侧壁和导柱(62)外侧壁之间;所述冲压头(66)安装在导柱(62)底端侧壁上;所述连杆(65)一端铰接在卡块(64)底端侧壁上,另一端铰接在冲压头(66)顶端侧壁上;通过底座(1)、固定架(2)、冲压柱(3)、承重台(4)、气缸(5)和校正单元(6)的配合实现对导柱(62)的校正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加强筋截齿的锻造成型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云涛程顺平
申请(专利权)人:徐云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