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和治疗癌症的中药药物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6382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药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预防和治疗癌症的中药药物及制备方法,组分由蒲公英根(炒)1‑4份和瓜蒌0.5‑2份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含蒲公英根(炒)、瓜蒌两味药材。本发明专利技术药制剂‑蒲瓜软坚散结颗粒,针对行气滞、散热结、消痈肿,除痰涎。治痰核瘰疬、疮疔痈肿,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作用,对于肺癌、肠癌等癌症的治疗有着药效明确,疗效好,蒲公英根(炒)和瓜蒌均是药食同源品种,食用安全,无不良反应的优势。其药源广泛,生产工艺简单,价格较其它治疗药物更为低廉,老百姓乐于接受。本品为肺癌、肠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纯中药新制剂,非常适合癌症的预防和治疗,而且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防和治疗癌症的中药药物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药物
,尤其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癌症的中药药物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癌症每年死亡人数达250余万人,约占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癌症超过心血管病,成为人类疾病死亡的第一杀手。伴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不健康生活方式及食品安全问题凸现,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已成为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乃至社会问题,亟须向癌症宣战。癌症死亡率居高不下,一个重要原因是癌症发现较多处于中晚期,早期病人比例较少,治疗效果差。例如肺癌,确诊的80%以上都是中晚期,预后很不理想,而早期肺癌患者约占一半。癌症中心发布的年报显示,癌症第一位的是肺癌,其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食管癌;死亡第一位的是肺癌,其次为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癌症高发,增加的不仅仅是患者的伤痛,还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相关资料估计,每年因癌症造成的门诊和住院花费数百亿元,远高于其他慢性病的医疗费用,是卫生总费用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肺癌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35岁开始人群肺癌发病率上升加速。随着生态环境污染,肺癌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发病率以每年4.45%的速度在上升。尽管作为绝大多数癌症患者首选治疗手段的外科手术,使一部分早期癌症患者获得了良好的疗效,相当一部分晚期患者仍免不了术后复发甚至广泛转移。其原因可能在于某些癌症的非特异性生物学行为,早期即发生了癌症细胞的转移而尚无临床表现,手术虽切除了原发病灶,减轻了癌症负荷,但仍存在肉眼和各种检测手段不能发现的亚临床病灶或微转移灶;或者是外科治疗手段促进了癌症复发和转移过程而使其术后很快出现复发转移征象。另外手术及其他创伤性检查的挤压、出血也易导致癌细胞脱落,进入血管和淋巴管引起癌复发和转移。免疫监视功能低下使残留癌细胞成为复发转移的根源,术后的化疗、放疗、生物治疗虽能一定程度地杀灭残留癌细胞,但仍未能阻止癌的浸润和转移。癌经手术、放化疗后,邪气虽渐消,但仍有癌毒蛰伏体内,成为“余毒”、“伏邪”。化学合成药物机理作用于癌细胞,达到抑制肿瘤的作用,针对性强,见效快,但是会带来明显的毒副作用。大多数患者进行化疗后均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现象,对年老体弱者及晚期癌症效果不明显。中医治疗癌症,以扶正为主,攻补兼施,提高人体免疫力。辨证治疗,可以很好的提高人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控制肿瘤生长。中药具有“天然组合化学库”之称,作用机制可能是“多靶作用”,即多种成分以低于它们某一单体治疗剂量进入人体后,有选择地反复作用于某种疾病的多个直接靶点(治标)和间接靶点(治本),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中医药与手术、放疗、化疗等局部杀灭方法最大的不同是强调整体调节,充分调动机体的防御及免疫监视机制,发挥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的综合调节作用,从整体调节机体脏腑、经络、阴阳、气血功能,做到“正气内守”,通过自身调节,“泻其有余,补其不足”,达到“阴阳平衡”。中药的这种调节作用有可能抑制癌症及术后亢进的促血管生成因子,恢复其与抑制因子之间的平衡,抑制或减少癌症组织局部血供,通过缺血、缺氧等饥饿方式限制癌的增殖并阻断其入血扩散的途径,消除术后残留癌细胞生存及转移的环境,消灭残存的癌细胞,防止癌的复发和转移。此外,中药的不良反应相对小,无骨髓毒性,在用药上可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在抑制癌的生成,防止和控制癌转移方面有较大优势。癌症是多种恶性肿瘤的总称,以脏腑组织发生异常增生为其基本特征。临床表现主要为肿块逐渐增大,时有疼痛,发热,并常伴见纳差,乏力,日渐消瘦等全身症状。中医学认为是由于阴阳失调,七情郁结,脏腑受损等原因,导致气滞血瘀,久则癥瘕积聚,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失常,产生气滞,血瘀,痰凝、湿浊、热毒等病理变化,蕴结于脏腑组织,相互博结,日久渐积而成的一类恶性疾病。癌病的病因与外在的六淫邪,内在的七情怫郁,饮食失调、宿有旧疾或久病伤正,年老体衰等有密切关系。《本草纲目》记载,蒲公英主治妇人乳痈肿,水煮汁饮及封之立消。解食毒,散滞气,清热毒,化食毒,消恶肿、结核、疔肿瘤。近年来,研究发现,蒲公英对癌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它的根能活化巨噬细胞,提高免疫力,辅助治疗肺癌、前列腺癌有效。蒲公英化学成分复杂,其活性成分主要有黄酮类、萜类、酚酸类、蒲公英色素、植物甾醇类、倍半萜内酯类和香豆素类等。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具有良好的广谱抗菌、抗自由基、抗病毒、抗感染、抗肿瘤作用,有养阴凉血、舒筋固齿、通乳益精、利胆保肝、增强免疫力等功效。《本草备要》蒲公英“专治痈肿,疔毒,亦为通淋妙品”。瓜蒌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治胸痹,结胸,肺痈,肠痈、乳痈。两者合用清热毒,软坚散结,用于肺癌等癌症的辅肋治疗。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1)现有技术没有对蒲公英根、瓜蒌预防治疗癌症的作用进行充分利用,而且现有药物治疗效果差、复发率高、价格昂贵、药源不丰富。(2)副作用大、禁忌多。(3)现有药物只能缓解症状,治愈率低,很难从根本上消除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为老百姓提供一种疗效确切、治愈率高、无依赖性、无毒副作用、服用方便、具有治疗与调理两方面作用、且价格较其他药物更为低廉的治疗和预防癌症的纯中药新制剂。本专利技术在临床使用中由于独特的组方、卓著的疗效得到了许多患者的好评,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作用,预防及治疗癌症效果显著。本专利技术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非常适合癌症的预防和治疗。本专利技术的产品药源丰富,价格低廉,工艺简单。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无副作用、老百姓乐于接受。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防和治疗癌症的中药药物及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行气滞、散热结、消痈肿,除痰涎。治痰核瘰疬、疮疔痈肿。用于肺癌、肠癌等癌症的治疗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预防和治疗癌症的中药药物,所述预防和治疗癌症的中药药物按重量份组分由蒲公英根(炒)1-4份和瓜蒌0.5-2份组成。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防和治疗癌症的中药药物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按比例称取相应组分的物料后,蒲公英根与瓜蒌加水煎煮提取;步骤二,合并煎液,滤过,静置,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清膏,加入蔗糖粉(清膏与蔗糖粉的比例为1:1.7),混合,制粒,干燥,制成颗粒,即得。进一步,所述步骤一中,蒲公英根与瓜蒌加水煎煮提取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清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所述预防和治疗癌症的中药药物制备的治疗行气滞、散热结、消痈肿,除痰涎的颗粒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利用所述预防和治疗癌症的中药药物制备的治疗痰核瘰疬、疮疔痈肿的颗粒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所述预防和治疗癌症的中药药物制备的治疗用于肺癌、肠癌的中药制颗粒剂。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防和治疗癌症的中药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防和治疗癌症的中药药物按重量份组分由蒲公英根1-4份和瓜蒌0.5-2份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和治疗癌症的中药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防和治疗癌症的中药药物按重量份组分由蒲公英根1-4份和瓜蒌0.5-2份组成。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和治疗癌症的中药药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防和治疗癌症的中药药物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一,按比例称取相应组分的物料后,蒲公英根与瓜蒌加水煎煮提取;
步骤二,合并煎液,滤过,静置,取上清液,浓缩,获得清膏,加入蔗糖粉,混合,制粒,干燥,制成颗粒,即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防和治疗癌症的中药药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蒲公英根与瓜蒌加水煎煮提取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峰杨克谦王彩兰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岷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