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豇豆秋季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6193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豇豆秋季栽培方法:(1)品种选择;(2)种子处理;(3)整地、施基肥;(4)播种;(5)水分;(6)追肥;(7)搭架、整蔓:当植株长至40cm~60cm时,单行搭“1”字架;(8)病虫害防治:根据不同的病虫害采取不同的措施防治;(9)采收:采收豇豆,开花后7d~10d豇豆籽粒未明显凸起时为合适采收期。本发明专利技术豇豆秋季栽培方法通过合理施基肥和追肥、栽培密度调控等技术措施来实现秋季豇豆栽培,能够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提高病虫害防治的效率,延长豇豆采收时间,凸显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了产量,提高了生产效益;进一步的,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可操作性强,能够实现稳产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豇豆秋季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豇豆栽培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豇豆秋季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豇豆(Vignaunguiculata),俗称豆角、豆等,食用嫩荚。广西豇豆年种植面积超过3万hm2,是广西“西菜东运”、“南菜北运”豇豆生产外运基地。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精准扶贫的开展,豇豆生产面积也在不断的扩大。北海地处北部湾,日照强,温度高,无霜期长,属亚热带季风型海洋性气候带,年平均气温约23℃,降雨量超1600mm,非常适合豇豆的生长。2018年,北海市种植豇豆面积达1.45万hm2,产量超40万吨,产值20多亿元,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据不完全统计,北海市的三区一县,27个乡镇中有20多万人在从事豇豆生产及相关行业;带动了当地劳动人口及返乡人员就业问题。传统习惯秋季生产豇豆,一是生产中大量使用复合肥,二是为追求经济效益一味加大豇豆的种植密度;从而导致肥料利用率不高并加剧了土地的污染,种植密度的增大不利于大田通风透光,导致病虫害的发生的频率加大而增加了防治的难度;不利于延长豇豆的采收时间,豇豆的产量得不到保障。因此,探索一种豇豆秋季栽培方法应用于生产尤为必要。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豇豆秋季栽培方法,旨在解决目前豇豆栽培过程中栽培密度高、病虫危害频繁、肥料使用不当等问题。一种豇豆秋季栽培的方法是北海豇豆秋季生产中通过使用当地原材料生产的海洋生物有机肥作基肥、采用1字型搭架方式、实行根际追肥和根外追肥相结合等措施进行豇豆秋季栽培,延长了豇豆采收时间,增加了栽培产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豇豆秋季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品种选择:选用商品性好、产量高、无鼠尾、耐贮运、抗病抗逆性强的豇豆品种;(2)种子处理:播种前先晒种1h~3h,并用0.2%~0.3%的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消毒;(3)整地、施基肥:于定植前10d足施基肥、细耙精耕,每667m2使用海洋生物有机肥750kg~1000kg、复合肥5kg~10kg,将海洋生物有机肥和复合肥均匀撒于待耕种土壤表面,深翻土壤30cm~40cm,翻耙肥、土混合均匀,土壤如有结块需打碎混匀后土地平整起垄;畦宽120cm~140cm、沟宽30cm~40cm,畦高15cm~20cm;(4)播种:8月上旬至9月上旬播种,种子直播,株距20cm~30cm,畦面开穴,每穴播种2~4粒,播种深度为0.5cm~1.0cm,播种后覆盖壤土,然后淋足水,以畦面湿透为宜,每667m2用种量1.25kg~1.75kg;(5)水分:播种后3d~5d后淋缓苗水1次,苗期要保持土地干爽,少供水,若土地干旱的确需要补水,可淋少水使畦面微湿便可;开花结荚期逐渐加大水份供应,使土壤相对湿度维持在60%~70%,遇雨天及时排水,畦面不能积水;(6)追肥:播种后40d,中耕培土,在畦面距离植株根部20cm~25cm开沟,每667㎡施复合肥5kg;播种后50d,每667㎡施复合肥15kg、硫酸钾5kg;播种后60d:每667㎡施复合肥20kg、硫酸钾5kg;之后每隔5d~10d施肥1次,每667㎡每次施复合肥10kg、硫酸钾7.5kg,并在植株叶面混合喷施含萘乙酸10mg·kg-1和0.2%的硼砂水溶液,共计施肥4~7次;(7)搭架、整蔓:当植株长至40cm~60cm时,单行搭“1”字架,每隔200cm~300cm与地面垂直插直径10cm~15cm的粗竹签1根,竹签之间拉细网固定,并将植株引蔓上架,主蔓第一花序出现后,去除花序以下侧芽;主蔓第一花序以上各节位上的侧枝,保留花芽;主蔓出现第一花序后约20d,叶腋间的侧枝留2~3节摘心;当主蔓长至220cm~250cm高时,摘芯封顶,植株底部若出现枝叶过于密闭,导致透光通风降低,应疏减植物下部老叶,保持通风透光性;(8)病虫害防治:根据不同的病虫害采取不同的措施防治;(9)采收:采收应已过农药安全间期且经快速检测检验合格的豇豆,一般开花后7d~10d豇豆籽粒未明显凸起时为合适采收期,采摘注意保护好花序中的花芽,不能连花柄一起采下。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的品种为农丰3号豆角。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的福美双可湿性粉剂为50%的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即有效成分占50%的福美双可湿性粉剂。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的复合肥为(N:P2O5:K2O=12:11:18),海洋生物有机肥为虾肽肥(有机质含量≥45%,N+P2O5+K2O≥5%)。作为优选,步骤(8)中,根据不同的病虫害采取不同的措施防治为物理防治方法诱杀蚜虫和蓟马:用黄板诱杀蚜虫,用蓝板诱杀蓟马;每667m2悬挂规格为25cm×30cm黄板20块诱杀蚜虫和粉虱等虫害;每667m2悬挂规格为25cm×30cm蓝板20块诱杀各种蝇类和蓟马等虫害;猝倒病:苗期易感染,交替使用72.2%霜霉威水剂600~800倍液,30%噁霉灵3000倍液,50%敌克松可溶性粉剂1000~1500倍液防治;煤霉病:高温和雨后暖湿闷热易发病,特别是排水不畅的地块发病严重;发病初期交替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防治,每隔3d~5d喷1次,连续使用3次;锈病:75%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10%的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剂1000~1200倍液防治;枯萎病:30%的噁霉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化学方法灭杀蓟马:25%乙基多杀霉素水分散剂1000~2000倍液、1.5%甲维盐乳油1500~3000倍液或10%虫螨腈悬浮剂1200~1500倍液交替喷雾使用;潜叶蝇:交替使用1.8%阿维菌素2500~3000倍液、10%灭蝇胺1500~2000倍液或1.8%爱福丁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豇豆荚螟:用20%溴氰菊酯500倍液、1.8%阿维菌素1000倍液交替防治,从初花期至花期基本结束,每6d~7d喷1次;蚜虫: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0.9%虫螨克乳油1500~2000倍液,3%啶虫脒乳油1500倍液交替喷雾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豇豆秋季栽培方法通过合理施基肥和追肥、栽培密度调控等技术措施来实现秋季豇豆栽培,能够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提高病虫害防治的效率,延长豇豆采收时间,凸显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了产量,提高了生产效益;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方法可操作性强,能够实现稳产增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下列实施例中采用的豇豆品种为农丰3号豆角,复合肥为(N:P2O5:K2O=1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豇豆秋季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品种选择:选用商品性好、产量高、无鼠尾、耐贮运、抗病抗逆性强的豇豆品种;/n(2)种子处理:播种前先晒种1h~3h,并用0.2%~0.3%的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消毒;/n(3)整地、施基肥:于定植前10d足施基肥、细耙精耕,每667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豇豆秋季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品种选择:选用商品性好、产量高、无鼠尾、耐贮运、抗病抗逆性强的豇豆品种;
(2)种子处理:播种前先晒种1h~3h,并用0.2%~0.3%的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消毒;
(3)整地、施基肥:于定植前10d足施基肥、细耙精耕,每667m2使用海洋生物有机肥750kg~1000kg、复合肥5kg~10kg,将海洋生物有机肥和复合肥撒于待耕种土壤表面,深翻土壤30cm~40cm,翻耙肥、土混合,起垄;畦宽120cm~140cm、沟宽30cm~40cm,畦高15cm~20cm;
(4)播种:8月上旬至9月上旬播种,种子直播,株距20cm~30cm,畦面开穴,每穴播种2~4粒,播种深度为0.5cm~1.0cm,播种后覆盖壤土,然后淋足水,以畦面湿透为宜,每667m2用种量1.25kg~1.75kg;
(5)水分:播种后3d~5d后淋缓苗水1次,苗期要保持土地干爽,开花结荚期逐渐加大水份供应,使土壤相对湿度维持在60%~70%,遇雨天及时排水,畦面不能积水;
(6)追肥:播种后40d,中耕培土,在畦面距离植株根部20cm~25cm开沟,每667㎡施复合肥5kg;播种后50d,每667㎡施复合肥15kg、硫酸钾5kg;播种后60d:每667㎡施复合肥20kg、硫酸钾5kg;之后每隔5d~10d施肥1次,每667㎡每次施复合肥10kg、硫酸钾7.5kg,并在植株叶面混合喷施含萘乙酸10mg·kg-1和0.2%的硼砂水溶液,共计施肥4~7次;
(7)搭架、整蔓:当植株长至40cm~60cm时,单行搭“1”字架,每隔200cm~300cm与地面垂直插直径10cm~15cm的粗竹签1根,竹签之间拉细网固定,并将植株引蔓上架,主蔓第一花序出现后,去除花序以下侧芽;主蔓第一花序以上各节位上的侧枝,保留花芽;主蔓出现第一花序后约20d,叶腋间的侧枝留2~3节摘心;当主蔓长至220cm~250cm高时,摘芯封顶,植株底部若出现枝叶过于密闭,导致透光通风降低,应疏减植物下部老叶,保持通风透光性;
(8)病虫害防治:根据不同的病虫害采取不同的措施防治;
(9)采收:采收应已过农药安全间期且经快速检测检验合格的豇豆,开花后7d~10d豇豆籽粒未明显凸起时为合适采收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朝明赵坤唐胜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