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
本申请涉及服务器散热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适用于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所使用的服务器大都依靠风冷模式进行降温,采用间接接触冷却的方式进行,传热过程复杂,存在接触热阻及对流换热热阻,热阻总和大、换热效率较低,需要较低的室外低温热源引导换热过程进行,对于由多台服务器构成的高热流密度的数据中心,仅靠风冷模式散热,已经不足以满足服务器的散热要求。因此,属于直接接触式的液冷散热模式,由于其高效散热的特性,已逐渐应用于服务器的散热。而现有技术中,液冷散热系统通常是按照服务器工作在最大功率条件下进行设计的,冷媒流量恒定,增加了液冷系统中泵和电能的消耗,且现有液冷散热系统并未考虑冷媒循环过程中的压力变化问题,导致液冷散热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对液冷散热系统进行结构优化,增加压力调节装置以及备用设备,降低液冷散热系统的能耗,并提高液冷散热系统的可靠性。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液冷散热系统包括串联设置的室外侧换热单元、板式换热器和服务器液冷单元,板式换热器和服务器液冷单元之间的连通管道内流经有冷媒,液冷散热系统,还包括:储液单元和旁通回路;储液单元串联于板式换热器和服务器液冷单元之间,位于服务器液冷单元的出液端,储液单元包括储液罐,储液罐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排气阀,储液单元用于存储冷媒;旁通回路并联在服务器液冷单元的两端,旁通回路上设置有旁通阀门,旁通回路和服务器液冷单元之间的连通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散热系统包括串联设置的室外侧换热单元(10)、板式换热器(20)和服务器液冷单元(30),所述板式换热器(20)和所述服务器液冷单元(30)之间的连通管道内流经有冷媒,所述液冷散热系统,还包括:储液单元(50)和旁通回路;/n所述储液单元(50)串联于所述板式换热器(20)和所述服务器液冷单元(30)之间,位于所述服务器液冷单元(30)的出液端,所述储液单元(50)包括储液罐(51),所述储液罐(5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排气阀(52),所述储液单元(50)用于存储所述冷媒;/n所述旁通回路并联在所述服务器液冷单元(30)的两端,所述旁通回路上设置有旁通阀门(71),所述旁通回路和所述服务器液冷单元(30)之间的连通管道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n其中,第一压力传感器(72)设置在所述出液端,用于检测所述出液端的第一压力,第二压力传感器(73)设置在所述服务器液冷单元(30)的供液端,用于检测所述供液端的第二压力,/n所述旁通阀门(71)用于当判定所述第二压力大于所述第一压力时,由关闭状态转换为打开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散热系统包括串联设置的室外侧换热单元(10)、板式换热器(20)和服务器液冷单元(30),所述板式换热器(20)和所述服务器液冷单元(30)之间的连通管道内流经有冷媒,所述液冷散热系统,还包括:储液单元(50)和旁通回路;
所述储液单元(50)串联于所述板式换热器(20)和所述服务器液冷单元(30)之间,位于所述服务器液冷单元(30)的出液端,所述储液单元(50)包括储液罐(51),所述储液罐(5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排气阀(52),所述储液单元(50)用于存储所述冷媒;
所述旁通回路并联在所述服务器液冷单元(30)的两端,所述旁通回路上设置有旁通阀门(71),所述旁通回路和所述服务器液冷单元(30)之间的连通管道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其中,第一压力传感器(72)设置在所述出液端,用于检测所述出液端的第一压力,第二压力传感器(73)设置在所述服务器液冷单元(30)的供液端,用于检测所述供液端的第二压力,
所述旁通阀门(71)用于当判定所述第二压力大于所述第一压力时,由关闭状态转换为打开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51)上还设置有泄压阀(53),所述储液单元(50),还包括:补液罐(54);
所述补液罐(54)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排气阀(55),所述补液罐(54)的顶部进液口连接于所述储液罐(51)的泄压阀(53),所述泄压阀(53)开启时,所述储液罐(51)中的冷媒通过所述泄压阀(53)流入所述补液罐(54);
所述补液罐(54)的底部设置有补液口,所述补液口通过补液泵(56)和补液电磁阀(57)连接于所述储液罐(51),所述补液泵(56)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韩磊,崔新涛,何继盛,
申请(专利权)人:曙光节能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