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启动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068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急启动电源,包括壳体以及贴片,壳体包括内壳体及包覆部分内壳体的外壳体,外壳体为软胶体,内壳体为硬胶体,且具有裸露出内壳体的第一表面;贴片设置于第一表面,且覆盖第一表面;硬胶体支撑软胶体使得结构紧凑并且稳定性较好,软胶体使得用户在手持该应急启动电源时的手感度较好,使用时更加舒适,进而使得用户体验较好,而且外壳体包覆部分内壳体并在内壳体裸露出外壳体的第一表面设置贴片,能够使得外观更加美观,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摩擦性能,进而能够减少应急启动电源滑落的风险,并且在滑落时软胶体能够减小应力冲击,以保护内部结构,而且此时,贴片能够密封壳体,防止水汽等进入到壳体内,以保护壳体内的结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急启动电源
本技术涉及汽车电源
,特别是涉及一种应急启动电源。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汽车已经进入普通的家庭,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很大的便利,而应急启动电源作为一种能够在汽车亏电或者其他原因无法启动汽车时应急启动汽车的多功能便携式、易操作的移动电源应运而生,能够应对各种紧急情况。目前市面上的绝大多数应急启动电源产品的设计外形简单,视觉效果较差,消费者使用起来手感不好,人机交换感差,制造粗糙,并且市面上的绝大多数应急启动电源产品没有防水功能,以此给消费者在比较极端的恶劣环境下使用时造成困挠,严重时会危害到消费的生命安全。当消费者在下雨天使用此产品时,雨水倒灌进机壳内时,容易造成内部短路,影响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应急启动电源美观性及防水性能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应急启动电源。一种应急启动电源,包括壳体及贴片,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内壳体及包覆部分所述内壳体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为软胶体,所述内壳体为硬胶体,且具有裸露出所述外壳体的第一表面;所述贴片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且覆盖所述第一表面。上述应急启动电源,通过将壳体设置成内壳体和外壳体的结构形式,并且限定外壳体为软胶体、内壳体为硬胶体,硬胶体支撑软胶体使得结构紧凑并且稳定性较好,软胶体直接与用户接触以使得用户在手持该应急启动电源时的手感度较好,使用时更加舒适,进而使得用户体验较好,而且外壳体包覆部分内壳体并在内壳体裸露出外壳体的第一表面设置贴片,一方面能够使得外观更加美观,提高可观赏性,另一方面能够在用户手持时提高摩擦性能,进而能够减少应急启动电源从用户手中滑落的风险,并且在应急启动电源滑落时软胶体能够减小应力冲击,以保护内部结构,而且此时,贴片覆盖内壳体裸露出外壳体的第一表面,能够密封壳体,防止水汽等进入到壳体内,从而保护壳体内的结构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应急启动电源还包括电池、按键及指南针,其中:所述电池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具有开口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通孔和第一盲孔,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所述贴片覆盖所述按键,且覆盖所述按键的部分贴片为软胶体,所述贴片具有开口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按键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固定并电连接于所述电池,且所述按键突出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指南针贯穿所述第二通孔且嵌设于所述第一盲孔。上述应急启动电源,通过贴片覆盖按键并限定覆盖按键的部分贴片为软胶体,一方面能够密封按键,防止水汽从按键和第一通孔的间隙内进入到壳体内部,另一方面用户按压时软胶体的弹性形变驱动按键上下运动,实现开关功能并且使得用户在按压时具有触控感受,提高用户体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所述外壳体包括第一软胶体和第二软胶体,所述内壳体包括第一硬胶体和第二硬胶体,其中:所述第一软胶体对称包覆所述第一硬胶体的两侧,且所述第一硬胶体的中间区域裸露以构成所述上壳体,所述第一表面为所述第一硬胶体的中间区域的裸露表面;所述第二软胶体对称包覆所述第二硬胶体的两侧,且所述第二硬胶体的中间区域裸露以构成所述下壳体;所述第一硬胶体与所述第二硬胶体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且在所述第一硬胶体和所述第二硬胶体相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上述应急启动电源,通过将第一软胶体设置成对称包覆第一硬胶体的两侧,以使得外观更加美观,提高可观赏性,而通过在第一硬胶体和所述第二硬胶体相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以使得防水密封效果较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贴片为聚碳酸酯片,且通过胶层固定于所述第一表面。上述应急启动电源,通过将贴片设置为聚碳酸酯片,并限定通过胶层固定于第一表面,以将贴片快速固定于壳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贴片靠近所述第一软胶体的两侧边缘分别具有朝向所述第一硬胶体的方向延伸的弯折部。上述应急启动电源,通过将贴片靠近第一软胶体的两侧边缘分别设置成朝向第一硬胶体的方向延伸的弯折部,以使得外观更加美观,提高可观赏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应急启动电源还包括电控装置、第一密封板以及第二密封板,其中:所述下壳体的侧壁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二硬胶体和所述第二软胶体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电控装置包括第一PCB板及固定并电连接于所述第一PCB板的汽车启动输出接口及USB接口,所述第一PCB板固定于所述下壳体,且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汽车启动输出接口与所述第三通孔相对设置,所述USB接口与所述第四通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密封板和所述第二密封板均可翻转地固定于所述下壳体,所述第一密封板与所述汽车启动输出接口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密封板与所述USB接口对应设置。上述应急启动电源,通过设置对应设置第一密封板和汽车启动输出接口、第二密封板和USB接口,以在汽车启动输出接口及USB接口不使用时提高防水防尘效果,而通过将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均可翻转地固定于下壳体,以避免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拔出后可能出现的丢失情况。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硬胶体的侧壁设有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所述第一密封板及所述第二密封板均为软胶塞,其中:所述第一密封板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密封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拉伸地嵌设于所述第五通孔,所述第一密封部与所述汽车启动输出接口相匹配;所述第二密封板具有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拉伸地嵌设于所述第六通孔,所述第二密封部与所述USB接口相匹配。上述应急启动电源,通过将第一密封板及第二密封板均为软胶塞,并限定第一密封板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密封部、第二密封板具有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密封部,以实现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均可翻转地固定于下壳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软胶塞的材料为硅胶。上述应急启动电源,通过将软胶塞的材料设置为硅胶,以便于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的密封和翻转,当然,软胶塞的材料并不局限于硅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应急启动电源还包括照明组件和第二PCB板,所述下壳体上开设有照明窗口,所述照明组件包括灯珠、灯罩及玻璃板,其中:所述灯珠固定并电连接于所述第二PCB板;所述灯罩固定于所述电池,且罩设于所述灯珠;所述第二PCB板固定并电连接于所述电池;所述玻璃板固定于所述下壳体,且嵌设于所述照明窗口,包括与所述灯罩正对的透光区域以及围绕所述透光区域的雾面区域。上述应急启动电源,通过将玻璃板设置成具有透光区域和雾面区域,以提高透光效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显示屏和第三PCB板,所述下壳体上开设有显示窗口,所述显示屏固定于所述下壳体,且嵌设于所述显示窗口,所述显示屏与所述第三PCB板电连接,所述第三PCB板与所述电池电连接,且固定于所述下壳体。上述应急启动电源,通过设置显示屏以实时显示应急启动电源的各向数据,如电压、电量、时间等,提高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应急启动电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急启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贴片,其中:/n所述壳体包括内壳体及包覆部分所述内壳体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为软胶体,所述内壳体为硬胶体,且具有裸露出所述外壳体的第一表面;/n所述贴片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且覆盖所述第一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急启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贴片,其中:
所述壳体包括内壳体及包覆部分所述内壳体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为软胶体,所述内壳体为硬胶体,且具有裸露出所述外壳体的第一表面;
所述贴片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且覆盖所述第一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启动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按键及指南针,其中:
所述电池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具有开口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通孔和第一盲孔,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
所述贴片覆盖所述按键,且覆盖所述按键的部分贴片为软胶体,所述贴片具有开口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通孔;
所述按键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固定并电连接于所述电池,且所述按键突出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指南针贯穿所述第二通孔且嵌设于所述第一盲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急启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所述外壳体包括第一软胶体和第二软胶体,所述内壳体包括第一硬胶体和第二硬胶体,其中:
所述第一软胶体对称包覆所述第一硬胶体的两侧,且所述第一硬胶体的中间区域裸露以构成所述上壳体,所述第一表面为所述第一硬胶体的中间区域的裸露表面;
所述第二软胶体对称包覆所述第二硬胶体的两侧,且所述第二硬胶体的中间区域裸露以构成所述下壳体;
所述第一硬胶体与所述第二硬胶体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且在所述第一硬胶体和所述第二硬胶体相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急启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为聚碳酸酯片,且通过胶层固定于所述第一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急启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靠近所述第一软胶体的两侧边缘分别具有朝向所述第一硬胶体的方向延伸的弯折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急启动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控装置、第一密封板以及第二密封板,其中:
所述下壳体的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其杰袁通甫刘行杜波迮会越
申请(专利权)人:傲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