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易拔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013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易拔插头,具体涉及插头技术领域,包括插头本体,所述插头本体外端固定设有手握机构;所述手握机构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前后两端均固定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环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一转动支架,两个第一转动支架上均开设有第一圆孔,两个固定轴分别穿过第一圆孔将第一转动支架套设在固定轴外端,两个第一转动支架之间固定设有第一横杆,所述固定环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二转动支架,两个第一转动支架设在两个第二转动支架之间,两个第二转动支架上均开设有第二圆孔,两个第二转动支架之间固定设有第二横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手握机构在使用者拔插插头的时候,方便握住插头,容易使力,更加方便将插头拔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易拔插头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插头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易拔插头。
技术介绍
一般电子产品的连接头与电气用品插销称为插头,家用交流电源插头与插座,有棒状或铜板状突出的公接头,以物理方式插入有插槽或凹洞的母接头型的电源插座,在生活中较为普遍,很多插头设计结构不完善,在拔插的过程中都难以轻松的拔出,给使用者带来诸多的困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大多数的插头外端光滑平整,没有设置方便使用者手握的结构,不容易使力,难以将插头轻松拔出。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易拔插头,通过手握机构在使用者拔插插头的时候,方便握住插头,容易使力,会更加方便将插头拔出,更加安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大多数的插头外端光滑平整,没有设置方便使用者手握的结构,导致不容易使力,难以将插头轻松拔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易拔插头,包括插头本体,所述插头本体外端固定设有手握机构;所述手握机构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固定套设在插头本体外端,所述固定环前后两端均固定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环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一转动支架,两个第一转动支架上均开设有第一圆孔,两个固定轴分别穿过第一圆孔将第一转动支架套设在固定轴外端,两个第一转动支架之间固定设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设在插头本体顶部,所述固定环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二转动支架,两个第一转动支架设在两个第二转动支架之间,两个第二转动支架上均开设有第二圆孔,两个固定轴分别穿过第二圆孔将第二转动支架套设在固定轴外端,两个第二转动支架之间固定设有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设在插头本体底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杆外端套设有第一防滑橡胶套。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横杆外端套设有第二防滑橡胶套。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设有波纹橡胶防滑块,所述波纹橡胶防滑块外表面设置为波纹状。进一步地,所述插头本体一侧固定设有电源线。进一步地,所述插头本体另一侧固定设有导电金属插片。进一步地,两个固定轴内部均设有螺丝帽,两个螺丝帽和固定轴分别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使用者用手指拨动第一横杆,将两个第一转动支架调整至合适的角度,用手指拨动第二横杆,将两个第二转动支架调整至合适的角度,然后用手同时握住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向插座反方向拉动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则可以将导电金属插片拔出插座,在拉动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的时候,第一防滑橡胶套和第二防滑橡胶套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滑作用,便于使用者使出力气,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使用者拔插插头的时候,方便握住插头,容易使力,会更加方便将插头拔出,更加安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一转动支架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固定环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二转动支架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波纹橡胶防滑块的立体图;图中:1插头本体、2固定环、3波纹橡胶防滑块、4固定轴、5第一转动支架、6第一圆孔、7第一横杆、8第一防滑橡胶套、9第二转动支架、10第二圆孔、11第二横杆、12第二防滑橡胶套、13螺丝帽、14电源线、15导电金属插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说明书附图1-5,该实施例的一种新型易拔插头,包括插头本体1,所述插头本体1外端固定设有手握机构;所述手握机构包括固定环2,所述固定环2固定套设在插头本体1外端,所述固定环2前后两端均固定设有固定轴4,所述固定环2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一转动支架5,两个第一转动支架5上均开设有第一圆孔6,两个固定轴4分别穿过第一圆孔6将第一转动支架5套设在固定轴4外端,两个第一转动支架5之间固定设有第一横杆7,所述第一横杆7设在插头本体1顶部,所述固定环2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二转动支架9,两个第一转动支架5设在两个第二转动支架9之间,两个第二转动支架9上均开设有第二圆孔10,两个固定轴4分别穿过第二圆孔10将第二转动支架9套设在固定轴4外端,两个第二转动支架9之间固定设有第二横杆11,所述第二横杆11设在插头本体1底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杆7外端套设有第一防滑橡胶套8,在使用者手握第一横杆7的时候起到防滑作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横杆11外端套设有第二防滑橡胶套12,在使用者手握第二横杆11的时候起到防滑作用。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2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设有波纹橡胶防滑块3,所述波纹橡胶防滑块3外表面设置为波纹状,在使用者手握波纹橡胶防滑块3的时候起到防滑作用。进一步地,所述插头本体1一侧固定设有电源线14,方便输送电能。进一步地,所述插头本体1另一侧固定设有导电金属插片15,将导电金属插片15插入插座内部可以通电。进一步地,两个固定轴4内部均设有螺丝帽13,两个螺丝帽13和固定轴4分别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方便将两个第一转动支架5和两个第二转动支架9固定,不会轻易掉落。实施场景具体为:首先使用者可以手指放置在两个波纹橡胶防滑块3外端,向着插座的方向推动插头本体1,将导电金属插片15插入插座内部,此时便可以接通电源,电能通过电源线14输送,波纹橡胶防滑块3外表面设置为波纹状,在使用者推动插头本体1的时候具有良好的防滑作用,使得使用者的手不会轻易的滑落下波纹橡胶防滑块3,便于使用者使出力气,在需要拔出插头本体1的时候,此时使用者可以用手指拨动第一横杆7,将两个第一转动支架5调整至合适的角度,然后可以用手指拨动第二横杆11,将两个第二转动支架9调整至合适的角度,然后用手同时握住第一横杆7和第二横杆11,向着插座的反方向拉动第一横杆7和第二横杆11,则可以将导电金属插片15拔出插座,此时便可以断掉电源,在拉动第一横杆7和第二横杆11的时候,第一防滑橡胶套8和第二防滑橡胶套12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滑作用,使得使用者的手不会轻易的滑落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易拔插头,包括插头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本体(1)外端固定设有手握机构;/n所述手握机构包括固定环(2),所述固定环(2)固定套设在插头本体(1)外端,所述固定环(2)前后两端均固定设有固定轴(4),所述固定环(2)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一转动支架(5),两个第一转动支架(5)上均开设有第一圆孔(6),两个固定轴(4)分别穿过第一圆孔(6)将第一转动支架(5)套设在固定轴(4)外端,两个第一转动支架(5)之间固定设有第一横杆(7),所述第一横杆(7)设在插头本体(1)顶部,所述固定环(2)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二转动支架(9),两个第一转动支架(5)设在两个第二转动支架(9)之间,两个第二转动支架(9)上均开设有第二圆孔(10),两个固定轴(4)分别穿过第二圆孔(10)将第二转动支架(9)套设在固定轴(4)外端,两个第二转动支架(9)之间固定设有第二横杆(11),所述第二横杆(11)设在插头本体(1)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易拔插头,包括插头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本体(1)外端固定设有手握机构;
所述手握机构包括固定环(2),所述固定环(2)固定套设在插头本体(1)外端,所述固定环(2)前后两端均固定设有固定轴(4),所述固定环(2)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一转动支架(5),两个第一转动支架(5)上均开设有第一圆孔(6),两个固定轴(4)分别穿过第一圆孔(6)将第一转动支架(5)套设在固定轴(4)外端,两个第一转动支架(5)之间固定设有第一横杆(7),所述第一横杆(7)设在插头本体(1)顶部,所述固定环(2)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二转动支架(9),两个第一转动支架(5)设在两个第二转动支架(9)之间,两个第二转动支架(9)上均开设有第二圆孔(10),两个固定轴(4)分别穿过第二圆孔(10)将第二转动支架(9)套设在固定轴(4)外端,两个第二转动支架(9)之间固定设有第二横杆(11),所述第二横杆(11)设在插头本体(1)底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国亿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