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报警发生器的IC集成芯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5879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报警发生器的IC集成芯片,包括IC集成芯片,IC集成芯片内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第一电阻一端同时与第一电容一端和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五电阻另一端同时与第三电容一端和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六电阻另一端同时与第三电容另一端、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和输出端连接,第一电阻另一端同时与第二电阻另一端、第三电阻另一端、第四电阻另一端和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报警发生器内,能够发出两种频率的蜂鸣声,且能够大大降低PCB整体面积,有利于报警发生器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报警发生器的IC集成芯片
本技术属于报警发生器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报警发生器的IC集成芯片。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报警发生器经常应用于系统故障、安全防范、交通运输、医疗救护、应急救灾、感应检测等领域,其重要性不可言喻,大多数报警发生器只能发生单一频率的蜂鸣声,鸣叫方式单一。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应用于报警发生器的IC集成芯片,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及的技术问题,应用于报警发生器内,能够发出两种频率的蜂鸣声。本技术的一种应用于报警发生器的IC集成芯片,包括IC集成芯片,IC集成芯片内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第一电阻一端同时与第一电容一端和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电阻一端同时与第一电容另一端和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三电阻一端同时与第二电容一端和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四电阻一端同时与第二电容另一端、第五电阻一端、第六电阻一端和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五电阻另一端同时与第三电容一端和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六电阻另一端同时与第三电容另一端、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和输出端连接,第一电阻另一端同时与第二电阻另一端、第三电阻另一端、第四电阻另一端和输入端连接。优选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均接地。本技术的应用于报警发生器的IC集成芯片,应用于报警发生器内时,基于IC集成芯片内的电子元器件构成了第一振荡电路和第二振荡电路,因此能够发出两种不同频率的蜂鸣声,且两种振荡电路集成为芯片形式,大大缩小报警发生器内PCB的尺寸,有利于实现报警发生器小型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应用于报警发生器的IC集成芯片内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应用于报警发生器的IC集成芯片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注意的是,相关术语如“第一”、“第二”等可以用于描述各种组件,但是这些术语并不限制该组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组件和另一组件。例如,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第一组件可以被称为第二组件,并且第二组件类似地也可以被称为第一组件。术语“和/或”是指相关项和描述项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的组合。如图1、图2所示,图1为本技术的应用于报警发生器的IC集成芯片内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应用于报警发生器的IC集成芯片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一种应用于报警发生器的IC集成芯片,包括IC集成芯片1,IC集成芯片1内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和第三三极管Q3,第一电阻一端同时与第一电容一端和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电阻一端同时与第一电容另一端和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三电阻一端同时与第二电容一端和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四电阻一端同时与第二电容另一端、第五电阻一端、第六电阻一端和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五电阻另一端同时与第三电容一端和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六电阻另一端同时与第三电容另一端、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和输出端OUT连接,第一电阻另一端同时与第二电阻另一端、第三电阻另一端、第四电阻另一端和输入端VDD连接。本技术的应用于报警发生器的IC集成芯片,应用于报警发生器内时,基于IC集成芯片内的电子元器件构成了第一振荡电路10和第二振荡电路20,因此能够发出两种不同频率的蜂鸣声,且两种振荡电路集成为芯片形式,大大缩小报警发生器内PCB的尺寸,有利于实现报警发生器小型化。具体地,图1中,第一振荡电路10为低频振荡电路;第二振荡电路20为高频振荡电路;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均接地;本技术的应用于报警发生器的IC集成芯片具有三个插脚,第一插脚与输入端VDD连接,第二插脚与输出端OUT连接,第三插脚GND与地连接,形成一个结构简单、插脚数量少,即插即用的芯片结构。其中,各电子元器件参数如下:第一电阻为100k欧姆、第二电阻为10k欧姆、第三电阻为10k欧姆、第四电阻为100k欧姆、第五电阻为10k欧姆、第六电阻为1k欧姆;第一电容为2.2μF、第二电容为2.2μF、第三电容为2.2μF;第一三极管的型号为5551;第二三极管的型号为5551;第三三极管的型号为9014。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报警发生器的IC集成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IC集成芯片,IC集成芯片内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第一电阻一端同时与第一电容一端和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电阻一端同时与第一电容另一端和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三电阻一端同时与第二电容一端和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四电阻一端同时与第二电容另一端、第五电阻一端、第六电阻一端和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五电阻另一端同时与第三电容一端和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六电阻另一端同时与第三电容另一端、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和输出端连接,第一电阻另一端同时与第二电阻另一端、第三电阻另一端、第四电阻另一端和输入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报警发生器的IC集成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IC集成芯片,IC集成芯片内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第一电阻一端同时与第一电容一端和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电阻一端同时与第一电容另一端和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三电阻一端同时与第二电容一端和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四电阻一端同时与第二电容另一端、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合科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