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岔尖轨伤损无损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45765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道岔尖轨伤损无损监测系统,包括远程监测主机和尖轨状态监测结构,所述尖轨状态监测结构与所述远程监测主机之间设置有传输通道;所述尖轨状态监测结构包括环境监测装置、监测终端和测量组件,其中,所述环境监测装置与所述监测终端之间、所述测量组件与所述监测终端之间均为双向通讯连接;所述环境监测装置和所述监测终端均通过传输通道与所述远程监测主机双向通讯连接。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传感检测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尖轨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和分析,可帮助技术人员及时发现尖轨的损伤,从而预防事故危害的发生,进而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岔尖轨伤损无损监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道岔尖轨状态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道岔尖轨伤损无损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道岔是列车转入或越过轨道时必要的设备,是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尖轨位于道岔的弯轨部位。列车在通过尖轨时需要进行转弯,此过程中列车会给钢轨带来巨大的横向冲击力,此过程造成了道岔尖轨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损伤,如变形、磨损、裂纹、腐蚀甚至断裂并造成多起列车脱轨事故,严重影响了列车的安全运行。因此需要不断对道岔尖轨的状态进行检测、养护和维修,以保证道岔尖轨的安全性能。目前钢轨中基本轨的检测方法有人工法、超声波探伤法和钢轨探伤车,虽然能够在解决尖轨的检测问题,但是上述方法均无法对尖轨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测量。基于上述原因,申请人设计出一种适用于尖轨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和分析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道岔尖轨伤损无损监测系统,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通过将传感检测和网络通信相结合,构成尖轨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和分析系统,可及时发现尖轨损伤,以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道岔尖轨伤损无损监测系统,包括远程监测主机和尖轨状态监测结构,所述尖轨状态监测结构与所述远程监测主机之间设置有传输通道;所述尖轨状态监测结构包括环境监测装置、监测终端和测量组件,其中,所述环境监测装置与所述监测终端之间、所述测量组件与所述监测终端之间均为双向通讯连接;所述环境监测装置和所述监测终端均通过传输通道与所述远程监测主机双向通讯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远程监测主机包括状态显示模块、功能操作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其中,所述状态显示模块用于系统状态的显示,显示内容包括监测终端的状态、监测对象的状态、环境信息和报警状态;所述功能操作模块用于系统管理,包括历史数据的查询与统计、设备管理和报警管理;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监测终端的监测数据进行轮询、储存与处理分析、发现异常数据并生成报警信号。作为优选,所述传输通道用于远程监测主机与环境监测装置和监测终端的通信互联。作为优选,所述传输通道为独立设置的数据接口或转辙机缺口监测系统的数据接口。作为优选,所述监测终端用于对尖轨进行电学特性的监测,并计算得到稳定数据,而后上传至所述远程监测主机;单个所述监测终端的检测距离不小于6m。作为优选,所述环境监测装置为监测尖轨所处位置的温度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所述环境监测装置的监测数据上传至监测终端。作为优选,所述测量组件设置于尖轨的螺栓上,用于所述监测终端信号激励的输出和信号反馈的采集。综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传感检测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尖轨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和分析,可帮助技术人员及时发现尖轨的损伤,从而预防事故危害的发生,进而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远程监测主机;2、传输通道;3、环境监测装置;4、监测终端;5、测量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道岔尖轨伤损无损监测系统,包括远程监测主机1和尖轨状态监测结构,所述尖轨状态监测结构与所述远程监测主机1之间设置有传输通道2,所述远程监测主机1包括状态显示模块、功能操作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其中,所述状态显示模块用于系统状态的显示,显示内容包括监测终端4的状态、监测对象的状态、环境信息和报警状态;所述功能操作模块用于系统管理,包括历史数据的查询与统计、设备管理和报警管理;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监测终端4的监测数据进行轮询、储存与处理分析、发现异常数据并生成报警信号;所述传输通道2用于远程监测主机1与环境监测装置3和监测终端4的通信互联;所述传输通道2为独立设置的数据接口或转辙机缺口监测系统的数据接口,传输通道2可单独搭建也可采用原有的转辙机缺口监测系统的数据接口;所述监测终端4用于对尖轨进行电学特性的监测,并计算得到稳定数据,而后上传至所述远程监测主机1;单个所述监测终端4的检测距离不小于6m,监测终端4采用微纳电学信号测量方法,在尖轨发生损伤后,其内部会产生裂纹,或者由于其表面的损伤会引起尖轨体积和质量的变化,而不管是内部的裂纹还是外部体积的缺失,在电学上都会对应产生阻抗、容抗和感抗之间的变化;通过直流电流发生器输出电流并连接尖轨后,根据尖轨电阻的变化即可直观的发现尖轨质量伤损的变化,通过对比伤损前后阻抗的变化量,即可得出尖轨的损伤程度;所述尖轨状态监测结构包括环境监测装置3、监测终端4和测量组件5,其中,所述环境监测装置3与所述监测终端4之间、所述测量组件5与所述监测终端4之间均为双向通讯连接;所述环境监测装置3和所述监测终端4均通过传输通道2与所述远程监测主机1双向通讯连接;所述环境监测装置3为监测尖轨所处位置的温度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所述环境监测装置3的监测数据上传至监测终端4,环境监测装置3用于侧梁尖轨所在位置的温度和震动信息,用于上传至监测终端4后传输至远程监测主机1,而后对尖轨所处环境对其损伤的影响进行分析;所述测量组件5设置于尖轨的螺栓上,用于所述监测终端4信号激励的输出和信号反馈的采集,测量组件5均设置于尖轨上本身的螺栓上,不破坏尖轨本身的结构,避免尖轨损伤。该系统可对尖轨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并且数据传输稳定,可在短时间内反应出尖轨的伤损变化,同时系统内的设备可与现有铁路系统内的设备共存且互不干扰,满足长期在线运行的条件,可对尖轨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岔尖轨伤损无损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远程监测主机(1)和尖轨状态监测结构,所述尖轨状态监测结构与所述远程监测主机(1)之间设置有传输通道(2);/n所述尖轨状态监测结构包括环境监测装置(3)、监测终端(4)和测量组件(5),其中,所述环境监测装置(3)与所述监测终端(4)之间、所述测量组件(5)与所述监测终端(4)之间均为双向通讯连接;所述环境监测装置(3)和所述监测终端(4)均通过传输通道(2)与所述远程监测主机(1)双向通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岔尖轨伤损无损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远程监测主机(1)和尖轨状态监测结构,所述尖轨状态监测结构与所述远程监测主机(1)之间设置有传输通道(2);
所述尖轨状态监测结构包括环境监测装置(3)、监测终端(4)和测量组件(5),其中,所述环境监测装置(3)与所述监测终端(4)之间、所述测量组件(5)与所述监测终端(4)之间均为双向通讯连接;所述环境监测装置(3)和所述监测终端(4)均通过传输通道(2)与所述远程监测主机(1)双向通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道岔尖轨伤损无损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监测主机(1)包括状态显示模块、功能操作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其中,所述状态显示模块用于系统状态的显示,显示内容包括监测终端(4)的状态、监测对象的状态、环境信息和报警状态;所述功能操作模块用于系统管理,包括历史数据的查询与统计、设备管理和报警管理;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监测终端(4)的监测数据进行轮询、储存与处理分析、发现异常数据并生成报警信号。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然陈晓光王肃渤万良元韩义曲泽洲王曼营吴阳石川郭兵张明杰刘征宇曾祥东谭大为高宏运马千惠荣治明闫树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铁道科学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