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绕组的智能测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5690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绕组的智能测温装置,涉及测温装置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变压器绕组在工作时需要对其工作温度进行检测,传统的非接触式红外检测容易受变压器内部环境温度的影响,会出现误差的问题。所述感温检测盒的外侧设置有绝缘固定边框,且绝缘固定边框与感温检测盒组合连接,所述绝缘固定边框的外表面设置有密封组合槽,所述感温检测盒一侧的外表面设置有圆形镜框,且圆形镜框与感温检测盒组合连接,所述感温检测盒另一侧的外表面设置有空气风窗,且空气风窗有两个,所述圆形镜框的两侧均设置有导温铜片,且导温铜片与感温检测盒通过卡槽连接,所述感温检测盒的内部设置有环境隔断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绕组的智能测温装置
本技术涉及测温装置
,具体为一种变压器绕组的智能测温装置。
技术介绍
变压器的电路部分就是绕组,由电导率较高的铜导线或铝导线绕制而成。绕组应具有足够的绝缘强度、机械强度和耐热能力,绕组通常分为层式和饼式两种。绕组的线匝沿其轴向依次排列连续绕制的,称为层式绕组。一般层式绕组每层如筒状,所以由两层组成的绕组称双层圆筒式;由多层组成的称多层圆筒式,绕组的线匝沿其辐向连续绕制而成一饼(段),再由许多饼沿轴向排列组成的绕组,称为饼式绕组。它包括连续式、插入电容式和纠结式等。但是,现有的变压器绕组在工作时需要对其工作温度进行检测,传统的非接触式红外检测容易受变压器内部环境温度的影响,会出现误差;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变压器绕组的智能测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绕组的智能测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变压器绕组在工作时需要对其工作温度进行检测,传统的非接触式红外检测容易受变压器内部环境温度的影响,会出现误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压器绕组的智能测温装置,包括感温检测盒,所述感温检测盒的外侧设置有绝缘固定边框,且绝缘固定边框与感温检测盒组合连接,所述绝缘固定边框的外表面设置有密封组合槽,所述感温检测盒一侧的外表面设置有圆形镜框,且圆形镜框与感温检测盒组合连接,所述感温检测盒另一侧的外表面设置有空气风窗,且空气风窗有两个,所述圆形镜框的两侧均设置有导温铜片,且导温铜片与感温检测盒通过卡槽连接,所述感温检测盒的内部设置有环境隔断室,所述环境隔断室的一侧设置有电子元件室,所述环境隔断室与电子元件室之间设置有隔板,且隔板与感温检测盒组合连接。优选的,所述环境隔断室的内部设置有光学电子探头,所述光学电子探头的两侧设置有感温元件,所述环境隔断室的内部设置有红外探测器,所述红外探测器的两侧设置有信号放大处理元件,所述红外探测器的一端设置有数据电路板。优选的,所述光学电子探头与红外探测器电性连接,所述感温元件与导温铜片贴合连接,且感温元件与信号放大处理元件电性连接,所述信号放大处理元件和数据电路板与红外探测器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光学电子探头延伸至感温检测盒的表面与圆形镜框连接,且圆形镜框的表面设置有镜片。优选的,所述数据电路板的另一端设置有数据接线端口,所述数据接线端口的两侧设置有微型风机。优选的,所述微型风机与空气风窗组合连接,所述数据接线端口和微型风机与数据电路板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在盒体外部还设置有两组导温铜片,其材质与绕组的铜线相同,通过铜片可以感应变压器内部环境的温度,因为采用的非接触式检测,内部的环境温度可能会影响到热成像的效果,所以通过铜片感应到环境温度,最后将光学探头的检测数据与铜片的检测数据进行相互计算,从而得到较为精准的绕组温度;2、本技术将感温检测盒上带有镜头的一面安装在变压器的内部,而盒体的另一面则安装于变压器的外侧,位于变压器外侧的一面设置有两个空气风窗用于实现盒体内部空气的流通,同时盒体的内部设置有环境隔断室和电子元件室,两者之间由隔板隔断,在降温冷却时只针对元件室内部进行降温,这样避免在进行降温时对隔断室内的铜片造成影响,从而造成检测结果存在误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感温检测盒;2、绝缘固定边框;3、密封组合槽;4、圆形镜框;5、光学电子探头;6、导温铜片;7、空气风窗;8、数据接线端口;9、微型风机;10、数据电路板;11、信号放大处理元件;12、电子元件室;13、隔板;14、环境隔断室;15、红外探测器;16、感温元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变压器绕组的智能测温装置,包括感温检测盒1,采用耐高温绝缘材料制成,可以安装在变压器的内部,感温检测盒1的外侧设置有绝缘固定边框2,且绝缘固定边框2与感温检测盒1组合连接,绝缘固定边框2的外表面设置有密封组合槽3,检测盒在安装时需要使盒的另一侧安装于变压器的外侧,从而实现盒体内部的空气流通,通过绝缘边框保障盒体与变压器连接处的安全性,感温检测盒1一侧的外表面设置有圆形镜框4,且圆形镜框4与感温检测盒1组合连接,感温检测盒1另一侧的外表面设置有空气风窗7,且空气风窗7有两个,用于内外的空气交换,圆形镜框4的两侧均设置有导温铜片6,与绕组的铜线材质相同,通过铜片来感应变压器内部环境的温度,模拟绕组受环境温度的影响,且导温铜片6与感温检测盒1通过卡槽连接,便于进行组合安装,感温检测盒1的内部设置有环境隔断室14,避免在进行降温时对铜片造成影响,环境隔断室14的一侧设置有电子元件室12,用于安装相应的工作元件,环境隔断室14与电子元件室12之间设置有隔板13,且隔板13与感温检测盒1组合连接,起到隔断的作用,同时隔板13本身具有很好的保温性能。进一步,环境隔断室14的内部设置有光学电子探头5,可以检测到绕组所发出的热量,光学电子探头5的两侧设置有感温元件16,用于感应铜片上的温度,环境隔断室14的内部设置有红外探测器15,红外探测器15的两侧设置有信号放大处理元件11,红外探测器15的一端设置有数据电路板10。进一步,光学电子探头5与红外探测器15电性连接,感温元件16与导温铜片6贴合连接,且感温元件16与信号放大处理元件11电性连接,信号放大处理元件11和数据电路板10与红外探测器15电性连接,实现检测数据的传递。进一步,光学电子探头5延伸至感温检测盒1的表面与圆形镜框4连接,且圆形镜框4的表面设置有镜片,起到保护作用。进一步,数据电路板10的另一端设置有数据接线端口8,数据接线端口8的两侧设置有微型风机9,实现盒体内部的降温操作,避免内部元件因温度过高而出现损坏。进一步,微型风机9与空气风窗7组合连接,数据接线端口8和微型风机9与数据电路板10电性连接,通过风机将元件室内的热空气排出实现降温。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感温检测盒1上带有镜头的一面安装在变压器的内部,而盒体的另一面则安装于变压器的外侧,位于变压器外侧的一面设置有两个空气风窗7用于实现盒体内部空气的流通,而在盒体与变压器的连接卡槽处设置有一个绝缘固定边框2,通过绝缘边框可以保障盒体与变压器连接处的安全性以及密封性,当变压器运行时,内部的绕组温度就会逐渐升高,这时光学电子探头5就会将绕组所产生的辐射进行接收,随后通过红外探测器15将物体辐射的功率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信号经过放大处理后传输到相应的电脑终端上,经电子系统处理并传至显示屏上,得到与物体表面热分布相应的热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绕组的智能测温装置,包括感温检测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检测盒(1)的外侧设置有绝缘固定边框(2),且绝缘固定边框(2)与感温检测盒(1)组合连接,所述绝缘固定边框(2)的外表面设置有密封组合槽(3),所述感温检测盒(1)一侧的外表面设置有圆形镜框(4),且圆形镜框(4)与感温检测盒(1)组合连接,所述感温检测盒(1)另一侧的外表面设置有空气风窗(7),且空气风窗(7)有两个,所述圆形镜框(4)的两侧均设置有导温铜片(6),且导温铜片(6)与感温检测盒(1)通过卡槽连接,所述感温检测盒(1)的内部设置有环境隔断室(14),所述环境隔断室(14)的一侧设置有电子元件室(12),所述环境隔断室(14)与电子元件室(12)之间设置有隔板(13),且隔板(13)与感温检测盒(1)组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绕组的智能测温装置,包括感温检测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检测盒(1)的外侧设置有绝缘固定边框(2),且绝缘固定边框(2)与感温检测盒(1)组合连接,所述绝缘固定边框(2)的外表面设置有密封组合槽(3),所述感温检测盒(1)一侧的外表面设置有圆形镜框(4),且圆形镜框(4)与感温检测盒(1)组合连接,所述感温检测盒(1)另一侧的外表面设置有空气风窗(7),且空气风窗(7)有两个,所述圆形镜框(4)的两侧均设置有导温铜片(6),且导温铜片(6)与感温检测盒(1)通过卡槽连接,所述感温检测盒(1)的内部设置有环境隔断室(14),所述环境隔断室(14)的一侧设置有电子元件室(12),所述环境隔断室(14)与电子元件室(12)之间设置有隔板(13),且隔板(13)与感温检测盒(1)组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绕组的智能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隔断室(14)的内部设置有光学电子探头(5),所述光学电子探头(5)的两侧设置有感温元件(16),所述环境隔断室(14)的内部设置有红外探测器(15),所述红外探测器(15)的两侧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海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中远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