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体重称,包括底盒、面盖、杠杆架、弹簧、弹簧传感显示装置和支撑架,弹簧传感显示装置将弹簧的位移量转换成显示数值,所述面盖盖住底盒,杠杆架、支撑架和传感显示装置装于面盖和底盒围成的腔体中,支撑架作为杠杆支点支撑杠杆架,该支撑架穿过底盒并与底盒沿垂直方向活动连接,它支撑于地面,底盒接受体重重力与传感显示装置对杠杆架的施力形成杠杆力,弹簧传感显示装置在弹簧受力发生位移后显示称重数值。因面盖只起简单传力和装饰作用,而承重用底盒廉,因而一般体重称中的铁面盖可省略,降低了成本;另外还可以提高精度。(*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体重称。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目前弹簧式体重秤的常用结构是一个用四个秤脚支撑着的秤体,秤体的所有零件都装在一个被称为铁底盒的钢铁做的盒子上,铁底盒上面盖着一个承重用的铁面盖;有的上面再盖着一个装饰用的塑料面盖;四条被称为长短臂的杠杆架将面盖上人的重量按一个固定的缩小比例传递到主测力弹簧上,主测力弹簧受力后被拉长,拉长的行程被弹簧位转移转换装置转换成显示指针或显示转盘的转动或数字显示供人读数。其中铁底盒和铁面盖是秤的主要承力零件。由于铁面盖要将承受的体重力传递至杠杆架,铁面盖与杠杆架通常为点式接触,这样必然要求铁面盖有很好的强度。此时必然要求增加铁面盖的重量及提高对材料的要求以达到强度要求,增加产品的成本。另外,由于现有的体重称测量精度较底,其测量精度通常为2~3%。如图25a所示,常规机械体重秤的两个长臂结构完全一样,通过连接片连为一个刚性体,各与铁底盒分别有第一支撑点1b和第二支撑点2b,在主测力弹簧受负载变形时,使两个长臂分别绕各自的支撑点1b、2b转动,但第一支撑点1b和第二支撑点2b并不共转动轴,即与连接片的转轴3b不共轴,这样会造成两个长臂的转动互相干涉,使测量不准。图26a所示,主测力弹簧的理想安装位置是,其中心轴线与所挂在调节转盘的中轴线重合,但常规机械体重秤的主测力弹簧结构,所述弧形面与挂钩相接触的圆角R和弹簧槽夹角N大,挂钩的夹角M大,不容易挂在中心线上,其中心轴线与所挂在调节转盘的中轴线就不完全重合,就会带来测量的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体重称的称量装置和体重称,它可取消铁面盖,从而降低了成本。本技术实现上述目的的方案是一种体重称,包括底盒、面盖、杠杆架、传感显示装置、支撑架,传感显示装置包括弹簧和弹簧传感显示装置,弹簧传感显示装置将弹簧的位移量转换成显示数值,所述面盖盖住底盒,所述的杠杆架、支撑架和传感显示装置装于面盖和底盒围成的腔体中,支撑架作为杠杆支点支撑杠杆架,该支撑架穿过底盒并与底盒沿垂直方向活动连接,它支撑于地面,弹簧和底盒施力于杠杆架,所述的面盖压于底盒上,所述的底盒压于杠杆架上,所述的体重重力经面盖传递至底盒,再经底盒作用于杠杆架上,与传感显示装置对杠杆架的施力形成杠杆力。本技术进一步提出的方案是所述的传感显示装置包括弹簧、调节转盘、连接片、弹簧位移转换装置和显示装置,所述杠杆架固定于连接片上,连接片压于弹簧位移转换装置上,显示装置接收弹簧位移转换装置的位移量并转换成为显示重量,弹簧的一端有挂钩,调节转盘包括转轴和转盘,在转轴一端有弹簧槽,弹簧槽的端面包括弧形面,所述挂钩挂于弧形面上,所述挂钩的夹角小于120度,所述弹簧槽夹角小于挂钩的夹角。本技术进一步提出的另一方案是所述的杠杆架的支架包括两个长臂和两个短臂,两个短臂的一端分别连接在同侧的长臂中央,两个长臂通过连接片连为一个刚性体,所述两个长臂和两个短臂上有第一刀口和第二刀口,所述第二刀口压于支撑架,所述两个长臂的第二刀口的开口方向位于第一公共的转动轴上,所述第一刀口穿过底盒侧壁上的孔,底盒侧壁压于第一刀口上,所述两个长臂的第一刀口的开口方向位于第二公共的转动轴上,所述第一公共转动轴与第二公共转动轴相平行。采用以上方案的有益效果由于铁面盖可被省略,在称量时体重重量通过塑胶面盖均匀作用在铁底盒上,而承重功能用铁底盒兼,此时只对铁底盒的结构刚性作出较高的要求,从而可以降低成本;其材料成本相对于目前常用的同类弹簧式体重秤可下降15%。由于挂钩的夹角和弹簧槽夹角减小,弹簧偏离转轴的中心线的误差范围减小,即减少弹簧中轴线与调节转盘的中轴线的不重合偏差,从而降低测量偏差,提高弹簧的测量精度。由于两个长臂的第一公共转动轴与第二公共转动轴相平行,这样可以避免两个长臂之间相互干涉,提高测量的准确度。由于采用了从一块整铁板上冲压出许多深槽制成铁底盒的技术,也解决了降低铁底盒材料厚度,满足结构刚性较高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体重称立体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体重称立体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体重称的面盖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体重称的面盖J-J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体重称的面盖K-K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体重称的长臂与支撑架部分立体爆炸图;图7是本技术体重称的杠杆架与支撑架平面分解图;图8是本技术体重称的长臂与支撑架部分平面分解图;图9是本技术体重称的短臂与支撑架立体图;图10是本技术体重称的短臂与支撑架俯视图;图11是本技术体重称的短臂中心面与支撑架的C-C剖视图;图12是本技术体重称的俯视图(内部零件画成虚线);图13是本技术体重称中心面D-D剖视图; 图14是本技术体重称沿长臂中心面的E-E剖视图;图15是本技术体重称沿短臂中心面的F-F剖视图;图16是本技术体重称的基座第一视角立体图;图17是本技术体重称的基座第二视角立体图;图18是本技术体重称的基座俯视图;图19是本技术体重称沿基座中心线的G-G剖视图;图20是本技术体重称的传感显示装置主视图;图20a是本技术体重称的传感显示装置左视图;图21是本技术体重称的传感显示装置仰视图;图22是本技术体重称的传感显示装置沿中心面的H-H剖视图;图23是本技术体重称的传感显示装置立体爆炸图;图24是本技术体重称的底盒横截面I-I剖视图;图25是本技术体重称的长臂转动关系示意图;图25a是现有技术的长臂转动关系示意图;图26是本技术体重称的弹簧挂在调节转盘的转轴上的示意图;图26a是现有技术的体重称的弹簧挂在调节转盘的转轴上的示意图;图27是简支梁受力示意图;图28是工字型截面惯性矩计算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2所示,一种体重称,包括底盒2、面盖1、杠杆架3和传感显示装置、支撑架4,传感显示装置包括弹簧和弹簧传感显示装置,弹簧传感显示装置将弹簧的位移量转换成显示数值,面盖1盖住底盒2,所述的杠杆架3、支撑架4和传感显示装置装于面盖1和底盒2围成的腔体中,其中面盖1和底盒2作为体重支撑件,面盖1压于底盒2上,底盒2压于杠杆架3的一侧,体重重力经面盖1传递至底盒2,再经底盒2作用于杠杆架3上。支撑架4作为杠杆支点支撑杠杆架3,该支撑架4装于体重称上,通常其装于底盒2上支撑于地面,本实施例中支撑架4装于位于铁底盒2的四角的圆孔中,该支撑架4穿过底盒2并与底盒2沿垂直方向活动连接,传感显示装置压于杠杆架3的另一侧,所述的支撑架4位于底盒2和传感显示装置对杠杆架3的施力点之间,靠近底盒2施力点一侧。弹簧和底盒2施力于杠杆架3,所述的体重重力经面盖1传递至底盒2,底盒2接受体重重力与传感显示装置对杠杆架3的施力形成杠杆平衡力。如图3、图4和图5所示,面盖1由塑胶材料制成,面盖1包括外侧壁102和面板101,外侧壁102连于面板101的外围,在面板101的内表面有网格条103,该网格条103起到加强面盖1强度的作用,同时起到减少其内底面深度使其可与底盖相接触的作用。如图2和图24所示,底盒2为铁底盒2,底盒2包括底盘201和侧壁202,侧壁202连于底盘2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体重称,包括底盒(2)、面盖(1)、杠杆架(3)、传感显示装置、支撑架(4),传感显示装置包括弹簧和弹簧传感显示装置,弹簧传感显示装置将弹簧的位移量转换成显示数值,所述面盖(1)盖住底盒(2),所述的杠杆架(3)、支撑架(4)和传感显示装置装于面盖(1)和底盒(2)围成的腔体中,支撑架(4)作为杠杆支点支撑杠杆架(3),该支撑架(4)穿过底盒(2)并与底盒(2)沿垂直方向活动连接,它支撑于地面,弹簧和底盒(2)施力于杠杆架(3),其特征是:所述的面盖(1)压于底盒(2)上,所述的底盒(2)压于杠杆架(3)上,所述的体重重力经面盖(1)传递至底盒(2),再经底盒(2)作用于杠杆架(3)上,与传感显示装置对杠杆架(3)的施力形成杠杆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小勇,
申请(专利权)人:彭小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