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降噪机械泵,种新型降噪机械泵,包括降噪机械泵主体,所述降噪机械泵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泵体,所述降噪机械泵主体的下端设置有减震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降噪机械泵,通过设置的抽风散热装置,电机发动时带动风扇的转动,能加速降噪机的运转,同时,通过设计的散热板能保持机械泵内的温度,通过设计的降噪带能对电机的噪音与震动进行减弱,通过设置的移动降噪轮,在移动降噪机械泵时,能节省人力,推动降噪泵主体,轮子进行转动,且轮子的外表面设计了降噪保护套,在移动时不会跟地面发出噪音,通过设计的定位板板能随时拆卸轮子,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降噪机械泵
本技术涉及泵体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降噪机械泵。
技术介绍
机械泵是指利用机械方法对被抽容器进行抽气而获得真空的设备,也被称为机械真空泵,常用的机械泵有定片式、旋片式、滑阀式,而最普遍采用的为旋片式真空泵,它是一种油封式机械真空泵。现有的机械密封在安装使用时,抽风速度较慢,且不易移动,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降噪机械泵。
技术实现思路
(1)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降噪机械泵,具备抽风速度快,工作效率高,且便于移动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2)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降噪机械泵,包括降噪机械泵主体,所述降噪机械泵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泵体,所述降噪机械泵主体的下端设置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板,所述减震垫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移动降噪轮,所述降噪机械泵主体的一侧开设有出油管,所述减震垫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抽风散热装置,所述降噪机械泵主体的上端开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一侧开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侧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一侧开设有进油管。优选的,所述抽风散热装置包括电机、电机保护壳、降噪带、散热板与风扇,所述电机位于电机保护壳的内部,所述电机保护壳位于降噪带的上端外表面,所述散热板位于电机保护壳的一侧,所述风扇位于散热板的上端。优选的,所述电机保护壳与降噪带之间设置有强力胶,所述电机保护壳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强力胶与降噪带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板与降噪带之间设置有螺钉,所述散热板的下端外表面通过螺钉与降噪带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降噪机械泵主体与减震垫之间设置有固定胶,所述降噪机械泵主体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固定胶与减震垫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移动降噪轮与减震垫之间设置有定位板,所述移动降噪轮的上端外表面通过定位板与减震垫的下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降噪机械泵,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一种新型降噪机械泵,通过设置的抽风散热装置,电机发动时带动风扇的转动,能加速降噪机的运转,同时,通过设计的散热板能保持机械泵内的温度,通过设计的降噪带能对电机的噪音与震动进行减弱。2、该一种新型降噪机械泵,通过设置的移动降噪轮,在移动降噪机械泵时,能节省人力,推动降噪泵主体,轮子进行转动,且轮子的外表面设计了降噪保护套,在移动时不会跟地面发出噪音,通过设计的定位板能随时拆卸轮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降噪机械泵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降噪机械泵的抽风散热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中:1、降噪机械泵主体;2、泵体;3、减震垫;4、连接板;5、出油管;6、抽风散热装置;7、移动降噪轮;8、出气管;9、进气管;10、把手;11、进油管;601、电机;602、电机保护壳;603、降噪带;604、散热板;605、风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降噪机械泵,包括降噪机械泵主体1,降噪机械泵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泵体2,降噪机械泵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减震垫3,减震垫3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板4,减震垫3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移动降噪轮7,降噪机械泵主体1的一侧开设有出油管5,减震垫3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抽风散热装置6,降噪机械泵主体1的上端开设有出气管8,出气管8的一侧开设有进气管9,进气管9的一侧设置有把手10,把手10的一侧开设有进油管11。进一步的,抽风散热装置6包括电机601、电机保护壳602、降噪带603、散热板604与风扇605,电机601位于电机保护壳602的内部,电机保护壳602位于降噪带603的上端外表面,散热板604位于电机保护壳602的一侧,风扇605位于散热板604的上端,加速了机械泵的运转,提升了工作效率。进一步的,电机保护壳602与降噪带603之间设置有强力胶,电机保护壳602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强力胶与降噪带603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散热板604与降噪带603之间设置有螺钉,散热板604的下端外表面通过螺钉与降噪带603可拆卸连接,有利于对噪音的减弱,加强了机器的性能。进一步的,所述降噪机械泵主体1与减震垫3之间设置有固定胶,所述降噪机械泵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固定胶与减震垫3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起到减震的效果,便于更好的使用。进一步的,所述移动降噪轮7与减震垫3之间设置有定位板,所述移动降噪轮7的上端外表面通过定位板与减震垫3的下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有利于移动,让使用更加便捷。工作原理本申请专利由降噪机械泵主体1、泵体2、减震垫3、连接板4、出油管5、抽风散热装置6、移动降噪轮7、出气管8、进气管9、把手10、进油管11、电机601、电机保护壳602、降噪带603、散热板604、风扇605组成,机器在使用时,过设置的抽风散热装置6,电机601发动时带动风扇605的转动,能加速降噪机的运转,同时,通过设计的散热板604能保持机械泵内的温度,通过设计的降噪带603能对电机的噪音与震动进行减弱,然后,通过设置的移动降噪轮7,在移动降噪机械泵主体1时,能节省人力,推动降噪泵主体1,轮子通过活动轴进行转动,且轮子的外表面设计了降噪保护套,在移动时不会跟地面发出噪音,通过设计的定位板能随时拆卸轮子。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一号、二号)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降噪机械泵,包括降噪机械泵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机械泵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泵体(2),所述降噪机械泵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减震垫(3),所述减震垫(3)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板(4),所述减震垫(3)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移动降噪轮(7),所述降噪机械泵主体(1)的一侧开设有出油管(5),所述减震垫(3)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抽风散热装置(6),所述降噪机械泵主体(1)的上端开设有出气管(8),所述出气管(8)的一侧开设有进气管(9),所述进气管(9)的一侧设置有把手(10),所述把手(10)的一侧开设有进油管(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降噪机械泵,包括降噪机械泵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机械泵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泵体(2),所述降噪机械泵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减震垫(3),所述减震垫(3)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板(4),所述减震垫(3)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移动降噪轮(7),所述降噪机械泵主体(1)的一侧开设有出油管(5),所述减震垫(3)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抽风散热装置(6),所述降噪机械泵主体(1)的上端开设有出气管(8),所述出气管(8)的一侧开设有进气管(9),所述进气管(9)的一侧设置有把手(10),所述把手(10)的一侧开设有进油管(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降噪机械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散热装置(6)包括电机(601)、电机保护壳(602)、降噪带(603)、散热板(604)与风扇(605),所述电机(601)位于电机保护壳(602)的内部,所述电机保护壳(602)位于降噪带(603)的上端外表面,所述散热板(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宽,
申请(专利权)人:泰兴市佳兴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