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毫米波雷达自动门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45305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毫米波雷达自动门控制系统,包括:毫米波雷达1、控制器2、自动门3、门控电机5,所述毫米波雷达1连接控制器2,所述控制器2控制门控电机5带动自动门3打开或关闭;所述毫米波雷达1包括:射频前端11、信号处理模块12、中央处理单元13,通过中央处理单元13连接控制器2内设置的通信模块21,通信模块21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上位机6,控制器2内设置的控制模块22也连接至中央处理单元13接受其控制,所述控制模块22控制门控电机5,所述门控电机5控制自动门3的开启和关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毫米波雷达自动门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雷达自动门控制
,具体为一种毫米波雷达自动门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门禁控制策略均为红外感应,红外感应是通过热释电元件接收人体发射出的红外线,来触发后续电路的工作,其感应距离短,角度较小,环境、温度、灰尘可导致红外误触发或不工作,红外感应控制只能检测人员在不在范围内,并不能判断人员的意图,在范围内进行开启,不在范围不进行指令动作,而且检测红外感应头需要露出,不方便安装。相比于传统红外控制,毫米波雷达控制具有如下优点:不受环境和温度影响;检测距离远、穿透性强;可识别物体运动轨迹,自主判断人员进出意图。然而,关于具体如何识别物体运动轨迹,自主判断人员进出意图,需要专门的技术来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毫米波雷达自动门控制系统,毫米波雷达根据设定进行相关指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毫米波雷达自动门控制系统,包括:毫米波雷达、控制器、自动门、门控电机,所述毫米波雷达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门控电机带动自动门打开或关闭;所述毫米波雷达包括:射频前端、信号处理模块、中央处理单元,通过中央处理单元连接控制器内设置的通信模块,通信模块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上位机,控制器内设置的控制模块也连接至中央处理单元接受其控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门控电机,所述门控电机控制自动门的开启和关闭。进一步地,所述一种毫米波雷达自动门控制系统,还包括:手动开关按钮,所述手动开关按钮连接控制器。进一步地,所述一种毫米波雷达自动门控制系统,所述射频前端包括2组发射天线、4组接收天线、合成器和混频器,输出一个中频IF信号,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为DSP处理器,负责消除干扰杂波,所述中央处理单元采用ARM处理器,负责雷达探测信息的分析和目标输出。进一步地,所述一种毫米波雷达自动门控制系统,所述自动门是推拉门、平开门、折式门、滑动门之一,单开门、双开门之一。进一步地,所述一种毫米波雷达自动门控制系统,所述毫米波雷达安装在自动门侧面或门顶,安装在自动门框里面。进一步地,所述一种毫米波雷达自动门控制系统,所述控制器安装在自动门侧面或门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本专利技术毫米波雷达具有触发距离远,角度广,不受限于温度、灰环境、尘等影响的优点,能根据设定进行相关指令;本专利技术针对自动门的使用场所不同,控制策略的设置参数最好现场安装测试后确定,该雷达体积小安装在自动门框里面,将参数设置通过控制器内的通信模块来实现,系统结构比较合理;本专利技术增强了产品的环境抗干扰性和目标识别的准确性;本专利技术多方位实时监测,增加了自动门开启的选择性。附图说明图1一种轨迹触发的毫米波雷达门禁控制系统示意图;图2一种轨迹触发的毫米波雷达门禁控制系统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毫米波雷达;2-控制器;3-自动门;4-手动开关按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附图1和2所示,一种轨迹触发的毫米波雷达自动门控制系统,包括:毫米波雷达1、控制器2、自动门3、手动开关按钮4、门控电机5,所述毫米波雷达1安装在自动门3侧面或门顶,所述毫米波雷达1连接控制器2,所述控制器2控制门控电机5带动自动门3打开或关闭,所述手动开关按钮4连接控制器2,作为自动控制的补充;该系统对应的一种轨迹触发的毫米波雷达自动门控制策略为:S1)以自动门3为中心设定半径为R的探测区域;S2)对进入探测区域的目标A进行跟踪;S3)分析进入探测区域的目标的运动轨迹AB,计算该运动轨迹AB朝向自动门3的夹角θ;S4)若θ1﹤θ﹤θ2(-90º﹤θ1﹤0º,0º﹤θ2﹤90º),则继续分析目标位置B与自动门3的距离d,若d小于等于设定阈值d1,则开启自动门3;S5)雷达探测到目标通过自动门3或离开探测区域,则输出自动门3关闭信号;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探测区域也可以设置为方形,或者也可以只在自动门3的一侧设置探测区域;针对自动门3的使用场所不同,以上策略的设置参数最好现场安装测试后确定,该雷达体积小安装在自动门框里面,将参数设置通过控制器2内的通信模块21来实现,系统结构比较合理,为此,如附图2所示,进一步优化所述一种轨迹触发的毫米波雷达自动门控制系统,所述毫米波雷达1包括:射频前端11、信号处理模块12、中央处理单元13,所述射频前端11包括2组发射天线、4组接收天线、合成器和混频器,输出一个中频IF信号,所述信号处理模块12为DSP处理器,负责消除干扰杂波,所述中央处理单元13采用ARM处理器,负责雷达探测信息的分析和目标输出,中央处理单元13内设置的控制策略及参数R、θ1、θ2、d1接受上位机6的修改,通过中央处理单元13连接控制器2内设置的通信模块21,通信模块21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上位机6,接收上位机6的参数修改指令发送给中央处理单元13,通过特定的指令校验则允许修改对应的参数,控制器2内设置的控制模块22也连接至中央处理单元13接受其控制,所述控制模块22控制门控电机5,所述门控电机5控制自动门3的开启和关闭。本专利技术作为一种毫米波雷达自动门控制,在雷达检测视场范围内,有运动目标出现,雷达会立即捕捉到目标位置,根据目标移动的方位信息反馈,在算法上描绘出目标运动的方向和轨迹,根据目标的运动轨迹,计算目标的运动倾向期望值,当目标运动到信号输出区域时,雷达可输出开门信号,自动门开门;如果目标没有向门口运动的轨迹倾向,则目标就算在雷达检测的视场区域内活动,雷达不会输出任何信号。实施例2:毫米波雷达1体积小且安装在自动门框里面,将参数设置通过控制器2内的通信模块21来实现,控制器2体积可以设置在门框旁边且体积较大,对于传统雷达的参数设置也可以这样来实现,该系统的结构不仅限于设定实施例1的控制策略及参数R、θ1、θ2、d1,而是系统结构比较合理,方便安装雷达后根据现场使用需求改变雷达探测控制的参数。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不是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毫米波雷达自动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毫米波雷达(1)、控制器(2)、自动门(3)、门控电机(5),所述毫米波雷达(1)连接控制器(2),所述控制器(2)控制门控电机(5)带动自动门(3)打开或关闭;所述毫米波雷达(1)包括:射频前端(11)、信号处理模块(12)、中央处理单元(13),通过中央处理单元(13)连接控制器(2)内设置的通信模块(21),通信模块(21)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上位机(6),控制器(2)内设置的控制模块(22)也连接至中央处理单元(13)接受其控制,所述控制模块(22)控制门控电机(5),所述门控电机(5)控制自动门(3)的开启和关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毫米波雷达自动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毫米波雷达(1)、控制器(2)、自动门(3)、门控电机(5),所述毫米波雷达(1)连接控制器(2),所述控制器(2)控制门控电机(5)带动自动门(3)打开或关闭;所述毫米波雷达(1)包括:射频前端(11)、信号处理模块(12)、中央处理单元(13),通过中央处理单元(13)连接控制器(2)内设置的通信模块(21),通信模块(21)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上位机(6),控制器(2)内设置的控制模块(22)也连接至中央处理单元(13)接受其控制,所述控制模块(22)控制门控电机(5),所述门控电机(5)控制自动门(3)的开启和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毫米波雷达自动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动开关按钮(4),所述手动开关按钮(4)连接控制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浩文邓志远刘军辉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莫之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