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面防水组合式光伏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52356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屋面防水组合式光伏支架,属于光伏支架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横梁,所述横梁上并排设置有若干通过横梁扣件相互拼接的光伏组件,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对应相邻两个所述光伏组件之间下方的导水槽,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光伏组件之间设置有沿导水槽长度方向延伸的挡件,所述挡件覆盖相邻所述光伏组件之间形成的间隔,所述挡件上设置有供横梁扣件穿过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稳定,横梁可作为屋面副梁使用,且可防止落叶或粉尘掉入导水槽内,保证导水槽能够正常排水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屋面防水组合式光伏支架
本技术属于光伏支架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屋面防水组合式光伏支架。
技术介绍
在屋顶上安装光伏组件进行发电,具有节约土地资源、就近供电、减少电能损耗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很多缺点,如将光伏组件安装在水泥屋顶上,水泥屋顶定期需要做屋顶防水处理,对安装光伏后的水泥屋顶做防水处理工作时将会增加施工难度和成本,因此若光伏组件在安装时能够实现防水的功能将会较大程度上降低电站后期运维成本及屋顶业主对屋顶的维护成本。目前,公开号为CN10937902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光伏支架及导水槽壳,包括基板、第一挡水板、第二挡水板与分隔板。第一挡水板、第二挡水板与分隔板间隔地设置在基板上,第一挡水板、第二挡水板分别位于基板的两侧,第一挡水板、第二挡水板及基板围成导水槽。导水槽用于对应设置在第一方向上相邻两个太阳能电池板的间隔的下方,导水槽的一端用于对应设置在第一方向上相邻两个防水檩条中的其中一个防水檩条的上方,导水槽的另一端用于对应设置在第一方向上相邻两个防水檩条中的另一个防水檩条的上方。在下雨时,雨水通过第一方向上相邻两个太阳能电池板的间隔流入到导水槽内,并经过导水槽向外导流到防水檩条中,能避免室内出现漏水现象,防水性能得以提高。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一种光伏支架及导水槽壳,其相邻两个太阳能电池板存在间隔,容易使落叶或粉尘掉入导水槽内,导致导水槽出现堵塞,影响导水槽内雨水的正常流通,因此还有待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屋面防水组合式光伏支架,其具有防止落叶或粉尘掉入导水槽内,保证导水槽能够正常排水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屋面防水组合式光伏支架,包括横梁,所述横梁上并排设置有若干通过横梁扣件相互拼接的光伏组件,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对应相邻两个所述光伏组件之间下方的导水槽,相邻所述光伏组件之间设置有沿导水槽长度方向延伸的挡件,所述挡件覆盖相邻所述光伏组件之间形成的间隔,所述挡件上设置有供横梁扣件穿过的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组装光伏支架时,将挡件覆盖在相邻光伏组件之间形成的间隔上方,并使横梁扣件穿过挡件上的通孔,可实现对导水槽的遮挡,从而防止落叶或粉尘掉入导水槽内,保证导水槽能够正常排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件包括若干首尾相连的挡料板,所述挡料板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孔,另一端弯折设置有与连接孔相扣接的连接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连接孔和连接扣的配合方式来实现多个挡料板的连接,可方便将挡件安装在相邻光伏组件之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最外侧所述挡料板的一端弯折设置且与光伏组件侧壁相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风大的情况下,可避免挡料板出现翘起的情况,确保挡料板能够遮挡住两个光伏组件之间形成的间隔。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料板的内侧表面涂覆有与光伏组件侧壁相粘合的固定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胶的设置,可使连接扣紧贴在光伏组件的侧壁上,有效防止挡料板出现翘起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若干垂直于所述横梁长度方向且对应相邻两个所述光伏组件之间下方的接水板,所述接水板上开设有延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接水槽,所述横梁上设置有供所述接水板穿过的缺口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两个光伏组件之间的雨水可进入接水槽内,并汇集到导水槽内,进一步达到防水的效果。另外,通过缺口槽可使接水槽内的雨水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导水槽内,从而避免接水槽内的雨水溢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缺口槽的上端开口与导水槽的上端开口处于同一水平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接水板放置在缺口槽内时,接水板的上端与横梁的上端相持平,从而可使光伏组件平稳地安装在横梁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水板与最外侧所述横梁连接的一端弯折设置有与导水槽内侧壁相贴合的倒扣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扣部的设置,可提高接水板安装后的稳定性,有效避免接水板产生纵向偏移而影响接水槽的使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倒扣部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导水槽的侧壁上设置有穿过所述定位孔的定位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孔和定位柱的配合,可使接水板与横梁的连接更加稳定,防止接水板在风大的情况下产生晃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梁包括呈匚形的底板、位于所述底板开口两侧的侧板以及用于连接所述侧板和底板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底板之间呈夹角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底板、侧板以及加强板组成的横梁,结构强度大,可作为屋面副梁使用,方便光伏支架的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侧板之间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供横梁扣件的螺丝穿过的固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块的设置,不仅能够进一步加强横梁的结构强度,且可方便横梁扣件的安装。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将挡件覆盖在相邻光伏组件之间形成的间隔上方,并使横梁扣件穿过挡件上的通孔,可实现对导水槽的遮挡,从而防止落叶或粉尘掉入导水槽内,保证导水槽能够正常排水;2、通过缺口槽的设置,可使接水槽内的雨水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导水槽内,从而避免接水槽内的雨水溢出;3、通过采用底板、侧板以及加强板组成的横梁,结构强度大,可作为屋面副梁使用,方便光伏支架的安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隐藏了部分光伏组件);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横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B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中凸显挡料板与光伏组件配合结构的局部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横梁;11、横梁扣件;12、连接块;13、底板;14、侧板;141、固定块;1411、固定孔;15、加强板;16、导水槽;161、定位柱;17、缺口槽;2、光伏组件;21、侧压块;3、接水板;31、接水槽;32、倒扣部;321、定位孔;4、导流板;5、挡件;51、挡料板;52、连接孔;53、连接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屋面防水组合式光伏支架,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横梁1,横梁1上并排设置有若干通过横梁扣件11相互拼接的光伏组件2,最外侧的横梁1铆接有朝光伏组件2方向延伸的连接块12,光伏组件2的边缘通过侧压块21与连接块12固定。结合图3所示,横梁扣件11包括中压块和螺丝,中压块与侧压块21的表面均设置有凸筋,通过凸筋可增加中压块与侧压块21的结构强度。其中,侧压块21的截面呈L形,其夹角大于90度。横梁1由匚形的底板13、位于底板13开口两侧的侧板14以及连接侧板14和底板13的加强板15组成,底板13、侧板14以及加强板15一体成型,加强板15与底板13之间呈夹角设置。其中,两个侧板14之间连接有固定块141,固定块141上开设有供横梁扣件11的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屋面防水组合式光伏支架,包括横梁(1),所述横梁(1)上并排设置有若干通过横梁扣件(11)相互拼接的光伏组件(2),所述横梁(1)上设置有对应相邻两个所述光伏组件(2)之间下方的导水槽(16),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光伏组件(2)之间设置有沿导水槽(16)长度方向延伸的挡件(5),所述挡件(5)覆盖相邻所述光伏组件(2)之间形成的间隔,所述挡件(5)上设置有供横梁扣件(11)穿过的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面防水组合式光伏支架,包括横梁(1),所述横梁(1)上并排设置有若干通过横梁扣件(11)相互拼接的光伏组件(2),所述横梁(1)上设置有对应相邻两个所述光伏组件(2)之间下方的导水槽(16),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光伏组件(2)之间设置有沿导水槽(16)长度方向延伸的挡件(5),所述挡件(5)覆盖相邻所述光伏组件(2)之间形成的间隔,所述挡件(5)上设置有供横梁扣件(11)穿过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防水组合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件(5)包括若干首尾相连的挡料板(51),所述挡料板(5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孔(52),另一端弯折设置有与连接孔(52)相扣接的连接扣(5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屋面防水组合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最外侧所述挡料板(51)的一端弯折设置且与光伏组件(2)侧壁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屋面防水组合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板(51)的内侧表面涂覆有与光伏组件(2)侧壁相粘合的固定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防水组合式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垂直于所述横梁(1)长度方向且对应相邻两个所述光伏组件(2)之间下方的接水板(3),所述接水板(3)上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佳盛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盛佳福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