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建设带有补给地下水功能的雨水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5202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市政设施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建设带有补给地下水功能的雨水井。它由泥沙沉淀槽、雨水井、透水井盖、渗透井和排水管道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雨水的初步沉淀和过滤,提高市政道路雨水快速排泄要求,又能通过渗透井实现对雨水短暂滞留和地下水的补给,降低城市管网排洪的压力,提高城市应对短时强降雨的防洪能力。另外,也可对具有透水地质条件的现有雨水井进行升级改造,降低海绵城市建设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带有补给地下水功能的雨水井
本技术涉及市政设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绵城市建设带有补给地下水功能的雨水井。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我国吸收国外先进雨水管理经验,结合本国国情提出的一种先进的城市雨水管理模式。目前,海绵城市建设主要是通过透水路面铺装、下沉式绿地、湿塘、渗井和生态湿地等技术实现对雨水的消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降低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而现有城市排水系统是通过雨水井口将城市地表径流汇集后沿排水管道直接或间接排至排洪河道(沟渠)内,一方面不具备滞留、就地消纳和利用雨水资源的功能,另一方面也无法缓解城市排水官网和排洪河道的防洪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既能满足市政道路雨水快速排泄要求,又能通过渗透井实现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降低城市管网排洪压力的海绵城市建设带有补给地下水功能的雨水井。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海绵城市建设带有补给地下水功能的雨水井,位于路缘石内侧的雨水井,雨水井口上端安装井口箅子,所述雨水井内通过排水管道与市政排水管网连通,所述雨水井下端设有基础底板,其特征是:所述雨水井周围包围有泥沙沉淀槽,所述泥沙沉淀槽底部设有通入雨水井的滤水管,所述滤水管的进水端高于泥沙沉淀槽的底面;所述雨水井下端设有渗水井管,所述基础底板包围在渗水井管周围,所述基础底板下方为基础碎石垫层,所述渗水井管上方设有透水井盖,所述透水井盖为凸字形,所述透水井盖的上部与雨水井内壁之间形成泥槽;所述渗水井管内设有若干段三维立体多孔塑料填充材料,所述三维立体多孔塑料填充材料配套有过滤配重砾石,所述渗水井管外为反滤砂填料。所述透水井盖上设有若干凸起。滤水管的进水端和渗水井管外都包裹有土工布。所述渗水井管为PVC或UPVC塑料井管,渗水井管上开若干长条形透水孔。所述井口箅子下方设有井口过滤网。所述雨水井壁为砖砌壁。排水管道的进水口设有排水滤网。所述透水井盖采用镀锌板方形盒,盒内填充多孔隙聚氨酯碎石混合材料。泥沙沉淀槽上设有栅栏式井篦子。所述渗水井管底部嵌入砂或砾石层内,所述渗水井管底部的三维立体多孔塑料填充材料内填充硅质砂砾石反滤料,所述硅质砂砾石反滤料中,砂与砾石的重量比为8: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既不影响雨水井排泄地面雨水的原有功能,又能实现部分雨水的暂时滞留、渗透补给地下水,达到就地消纳雨水、减少市政管网排洪压力的目的。另外,可对具有透水地质条件的现有雨水井进行改造,降低海绵城市建设成本,一定程度上降低城市排水系统压力,减少城市内涝,提高城市防洪排涝的能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井口箅子和栅栏式井篦子的位置关系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0路缘石,1井口箅子,2井口过滤网,3雨水井,31凸台,4排水滤网,5透水井盖,51凸起,6泥槽,7基础底板,8基础碎石垫层,9反滤砂填料,10渗水井管,11三维立体多孔塑料填充材料,12、过滤配重砾石,13排水管道,14泥砂沉淀槽,15滤水管,16栅栏式井篦子,17砂或砾石等强透水层,18降雨,19地表径流,20地下水位。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2所示,该种海绵城市建设带有补给地下水功能的雨水井,包括位于路缘石0内侧路边的雨水井3,路缘石0比路面要高,雨水井3周边为泥沙沉淀槽14,泥沙沉淀槽14与路缘石0共同把雨水井3围到中间,雨水井3口上配套安装井口箅子1,井口箅子1下方安装井口过滤网2,井口过滤网2与井口箅子1固定安装到一起,但可以拆卸,井口过滤网2能够阻止汇集雨水携带的固体杂物、漂浮物等进入雨水井3内,防止雨水井3堵塞,便于维护管理人员清理;泥沙沉淀槽14上端配套安装栅栏式井箅子16,实际上井口箅子1也是栅栏式的,泥沙沉淀槽14的底部安装一根滤水管15,滤水管15的进水端包裹土工布,滤水管15的进水端高于泥沙沉淀槽14的底面,滤水管15的下端伸入雨水井3内,泥沙沉淀槽14将雨水中的大颗粒泥砂进行沉淀,沉淀后的雨水可沿槽内滤水管15进入雨水井3内;雨水井3的颈部用砖砌,其尺寸、结构型式与市政雨水井施工图集基本一致,雨水井3连接排水管道13,排水管道13与市政排水管网连通,在排水管道13的进口端安装排水滤网4,排水滤网4的网格比井口过滤网2的网格更密,起到二次过滤作用;地表径流的雨水一部分(地表径流小时基本上是全部)经过泥沙沉淀槽14时进入泥沙沉淀槽14内,经过沉淀后经过滤水管15进入雨水井3内,地表径流太大时,另一部分雨水跨过泥沙沉淀槽14经井口箅子1和井口过滤网2进入雨水井3;雨水井3下部为透水井盖5,透水井盖5搭载在雨水井3内壁的凸台31上,透水井盖5的纵剖面(包括横向纵剖和纵向纵剖)为凸字形,因而透水井盖5的上部就与雨水井3内壁形成了一个泥槽6,透水井盖5采用定制薄壁镀锌板方形盒,盒内填多孔隙聚氨酯碎石混合材料,透水井盖顶面设置成锯齿状并向一侧倾斜,具体说就是一些圆形或锥形凸起51,防止细颗粒泥砂积累在表面堵塞孔隙,降低透水性能,盒顶部和底部都设置2cm的筛眼,聚氨酯碎石混合料空隙率要求不小于30%,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能,雨水井3的下端为基础底板7,基础底板7与透水井盖5之间还有一段空间。基础底板7下方为基础碎石垫层8,基础底板7和基础碎石垫层8中间都有孔,一根用PVC或UPVC塑料做成的渗水井管10穿过上述孔,渗水井管10的上端与基础底板7上表面持平,也就是说,渗水井管10上端与透水井盖5下表面之间不接触,还有一段距离;在渗水井管10管壁上交错开宽3cm、长5-10cm左右的长条形的透水孔,相对于普通圆孔来说,长条形的透水孔不易堵塞,渗水井管10外裹土工布,土工布选择无纺长丝土工织物,单位面积质量200~300g/m2,土工布与土层之间采用反滤砂填料9也就是粗砂填充,防止土工布淤堵,提高渗透井管10的透水能力;渗水井管10内分段填充三维立体多孔塑料填充材料11,每段长1-2m,底部填过滤配重砾石12,主要解决三维立体多孔塑料填充材料11因比重小而产生的上浮问题,三维立体多孔塑料填充材料11相比传统的砂砾填料有更大的储水空间,可就地消纳更多的雨水;渗水井管10底部的三维立体多孔塑料填充材料11内填充硅质砂砾石反滤料,砂:砾石的质量比为7.5~8.5:1.5~2.5,最好是8:2;另外,渗透井管10底部一定要嵌入砂或砾石等强透水层17内,这也是影响渗透井管10渗透性能的关键因素。工作过程如下:降雨18后,雨水经路面汇流后,形成地表径流19,部分雨水先经过雨水井10周边的泥砂沉淀槽14,将雨水裹挟的泥砂在泥沙沉淀槽14内完成初步沉淀,沉淀后的雨水沿滤水管15进入雨水井3内,剩余大部分雨水从井口箅子1汇入雨水井3内。汇入雨水井3内的雨水经透水井盖5进入渗透井管10内,在补给提高地下水位20的同时也滞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城市建设带有补给地下水功能的雨水井,位于路缘石(0)内侧的雨水井(3),雨水井(3)口上端安装井口箅子(1),所述雨水井(3)内通过排水管道(13)与市政排水管网连通,所述雨水井(3)下端设有基础底板(7),其特征是:所述雨水井(3)周围设有泥沙沉淀槽(14),所述泥沙沉淀槽(14)底部设有通入雨水井(3)的滤水管(15),所述滤水管(15)的进水端高于泥沙沉淀槽(14)的底面;所述雨水井(3)下端设有渗水井管(10),所述基础底板(7)包围在渗水井管(10)周围,所述基础底板(7)下方为基础碎石垫层(8),所述渗水井管(10)上方设有透水井盖(5),所述透水井盖(5)为凸字形,所述透水井盖(5)的上部与雨水井(3)内壁之间形成泥槽(6);所述渗水井管(10)内设有若干段三维立体多孔塑料填充材料(11),所述三维立体多孔塑料填充材料(11)配套有过滤配重砾石(12),所述渗水井管(10)外为反滤砂填料(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建设带有补给地下水功能的雨水井,位于路缘石(0)内侧的雨水井(3),雨水井(3)口上端安装井口箅子(1),所述雨水井(3)内通过排水管道(13)与市政排水管网连通,所述雨水井(3)下端设有基础底板(7),其特征是:所述雨水井(3)周围设有泥沙沉淀槽(14),所述泥沙沉淀槽(14)底部设有通入雨水井(3)的滤水管(15),所述滤水管(15)的进水端高于泥沙沉淀槽(14)的底面;所述雨水井(3)下端设有渗水井管(10),所述基础底板(7)包围在渗水井管(10)周围,所述基础底板(7)下方为基础碎石垫层(8),所述渗水井管(10)上方设有透水井盖(5),所述透水井盖(5)为凸字形,所述透水井盖(5)的上部与雨水井(3)内壁之间形成泥槽(6);所述渗水井管(10)内设有若干段三维立体多孔塑料填充材料(11),所述三维立体多孔塑料填充材料(11)配套有过滤配重砾石(12),所述渗水井管(10)外为反滤砂填料(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建设带有补给地下水功能的雨水井,其特征是,所述透水井盖(5)上设有若干凸起(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建设带有补给地下水功能的雨水井,其特征是,所述滤水管(15)的进水端和渗水井管(10)外都包裹有土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凯军孙雪琦安学军车进福杨大伟王光辉张联洲朱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