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导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5195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超薄导水器,包括导水器本体、承接口、密封圈、平垫、固定座、环形垫环和滤网,所述导水器本体侧端口配合插接有承接口,所述导水器本体上端口底端外侧套接有密封圈,所述平垫和固定座均套接在导水器本体上端口顶端外侧,所述固定座与导水器本体螺纹连接,所述平垫贴合在固定座底部,所述导水器本体腔体内分为中心轴内腔和中心轴外腔,所述滤网底端环形圆柱沿导水器本体中心轴线插入中心轴内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极限程度上减少了对安装空间的要求,有效的规避了因粘结或超声波焊接带来的漏水风险,彻底规避了左右方向之分,有效的规避因人的因素产生的问题,整体结构,减少了零件的数量,减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薄导水器
本技术涉及导水器设备领域,具体为超薄导水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流通的横排本体高度为75-90mm之间,占用了整个空间,无法满足同层排水或更小的安装高度的需求,无法有效的规避了因粘结或超声波焊接带来的漏水风险,无法规避了左右方向之分,所以不能有效的规避因人的因素产生的问题,整体结构,零件的数量多,成本高,针对这些缺陷,所以我们设计超薄导水器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超薄导水器,极限程度上减少了对安装空间的要求,有效的规避了因粘结或超声波焊接带来的漏水风险,彻底规避了左右方向之分,有效的规避因人的因素产生的问题,整体结构,减少了零件的数量,减低成本。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超薄导水器,包括导水器本体、承接口、密封圈、平垫、固定座、环形垫环和滤网,所述导水器本体侧端口配合插接有承接口,所述导水器本体上端口底端外侧套接有密封圈,所述平垫和固定座均套接在导水器本体上端口顶端外侧,所述固定座与导水器本体螺纹连接,所述平垫贴合在固定座底部,所述导水器本体腔体内分为中心轴内腔和中心轴外腔,所述滤网底端环形圆柱沿导水器本体中心轴线插入中心轴内腔,且所述滤网外圆底端面通过环形垫环压合在固定座顶部上,且所述环形垫环套接在导水器本体上端口顶端外侧;其中,所述导水器本体高度为26㎜,所述导水器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滤网底端环形圆柱内腔体与导水器本体中心轴内腔之间形成环形内腔,所述滤网外圆底端与导水器本体中心轴外腔之间形成环形外腔,且所述环形外腔与承接口联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导水器本体高度为26㎜,极限程度上减少了对安装空间的要求,按照现有底盘的结构,只需要130mm即可实现同层排水,之前实现同层最少是需要250㎜以上,导水器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有效的规避了因粘结或超声波焊接带来的漏水风险,设置的承接口,彻底规避了左右方向之分,有效的规避因人的因素产生的问题,过程是,水通过滤网,沿着滤网的结构,流入底部,水受压沿着环形内腔向上流动,流入至最外侧环形外腔,经过承接口2,排至排水管道中,实现排水,该结构,减少了零件的数量,减低成本。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水器本体;2、承接口;3、密封圈;4、平垫;5、固定座;6、环形垫环;7、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超薄导水器,包括导水器本体1、承接口2、密封圈3、平垫4、固定座5、环形垫环6和滤网7,导水器本体1侧端口配合插接有承接口2,导水器本体1上端口底端外侧套接有密封圈3,平垫4和固定座5均套接在导水器本体1上端口顶端外侧,固定座5与导水器本体1螺纹连接,平垫4贴合在固定座5底部,导水器本体1腔体内分为中心轴内腔和中心轴外腔,滤网7底端环形圆柱沿导水器本体1中心轴线插入中心轴内腔,且滤网7外圆底端面通过环形垫环6压合在固定座5顶部上,且环形垫环6套接在导水器本体1上端口顶端外侧;其中,导水器本体1高度为26㎜,导水器本体1为一体成型结构,滤网7底端环形圆柱内腔体与导水器本体1中心轴内腔之间形成环形内腔,滤网7外圆底端与导水器本体1中心轴外腔之间形成环形外腔,且环形外腔与承接口2联通。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导水器本体1高度为26㎜,极限程度上减少了对安装空间的要求,按照现有底盘的结构,只需要130mm即可实现同层排水,之前实现同层最少是需要250㎜以上,导水器本体1为一体成型结构,有效的规避了因粘结或超声波焊接带来的漏水风险,设置的承接口2,彻底规避了左右方向之分,有效的规避因人的因素产生的问题,过程是,水通过滤网7,沿着滤网7的结构,流入底部,水受压沿着环形内腔向上流动,流入至最外侧环形外腔,经过承接口2,排至排水管道中,实现排水,该结构,减少了零件的数量,减低成本。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超薄导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水器本体(1)、承接口(2)、密封圈(3)、平垫(4)、固定座(5)、环形垫环(6)和滤网(7),所述导水器本体(1)侧端口配合插接有承接口(2),所述导水器本体(1)上端口底端外侧套接有密封圈(3),所述平垫(4)和固定座(5)均套接在导水器本体(1)上端口顶端外侧,所述固定座(5)与导水器本体(1)螺纹连接,所述平垫(4)贴合在固定座(5)底部,所述导水器本体(1)腔体内分为中心轴内腔和中心轴外腔,所述滤网(7)底端环形圆柱沿导水器本体(1)中心轴线插入中心轴内腔,且所述滤网(7)外圆底端面通过环形垫环(6)压合在固定座(5)顶部上,且所述环形垫环(6)套接在导水器本体(1)上端口顶端外侧;/n其中,所述导水器本体(1)高度为26㎜,所述导水器本体(1)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滤网(7)底端环形圆柱内腔体与导水器本体(1)中心轴内腔之间形成环形内腔,所述滤网(7)外圆底端与导水器本体(1)中心轴外腔之间形成环形外腔,且所述环形外腔与承接口(2)联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超薄导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水器本体(1)、承接口(2)、密封圈(3)、平垫(4)、固定座(5)、环形垫环(6)和滤网(7),所述导水器本体(1)侧端口配合插接有承接口(2),所述导水器本体(1)上端口底端外侧套接有密封圈(3),所述平垫(4)和固定座(5)均套接在导水器本体(1)上端口顶端外侧,所述固定座(5)与导水器本体(1)螺纹连接,所述平垫(4)贴合在固定座(5)底部,所述导水器本体(1)腔体内分为中心轴内腔和中心轴外腔,所述滤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台英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鸥福润达家居集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