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9树脂生产和蒽醌法过氧化氢生产废水预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45030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9树脂生产和蒽醌法过氧化氢生产废水预处理系统,C9树脂碱性含氟废水储液池中的碱性废水出口通过第一动力泵接第一沉淀池中,第一沉淀池出水口通过第二动力泵接第二沉淀池,酸性含磷酸根废水储液池通过第三动力泵接第二沉淀池,第二沉淀池的出水口通过第四动力泵接氧化池,氧化池的出水口通过第五动力泵接SBR生化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极大降低废水后续处理难度,可高效回收资源,处理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9树脂生产和蒽醌法过氧化氢生产废水预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C9树脂生产和蒽醌法过氧化氢生产废水预处理系统,属于工业水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乙稀工业的迅速发展,乙烯装置外的副产物裂解C9馏分的总量在随之升高。由于C9石油树脂与其他聚合物配合使用后,具有改善或增强产品某种性质的功能,在涂料、橡胶粘合剂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C9石油树脂的生产规模在不断扩大,相应的,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处理技术问题成为化工企业环保工作的新的焦点。C9石油树脂的生产工艺比较复杂,其中催化聚合法生产石油树脂具有反应速度快、反应温度低、能耗低、易于操作等优点,而且该工艺生产的石油树脂产品颜色浅、质量好,因此有更广泛的应用。但加入催化剂为BF3、AlCl3等,造成废水生物毒性大,通常B/C在0.18-0.22,特别是显示强碱性,pH值12以上,F-离子浓度在5000mg/L-13000mg/L,废水生化降解性极差。双氧水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化学品,在环保、医药、造纸、化学品合成、纺织、食品、冶金等领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生产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随着国家对三废的治理力度加大,近年来环保排放标准格外严格,双氧水生产也面临着环保、节能、实施循环经济等诸多困境。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采用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常以碳9重芳烃和磷酸三辛酯作为溶剂,将含有2-乙基蒽醌的工作液溶解,在生产系统中循环利用。通常在双氧水生产过程中伴随着各种化学物质排放,产生的污水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种来源于洗涤用水,主要包含的化学物质有2-乙基蒽醌、重芳烃和磷酸三辛酯;第二种来源是在生产中使用氢化塔催化剂再生时,产生的水蒸气冷凝之后的混合污水,主要含的化学物质与第一种来源产生的化学物质基本相同;第三种来源是白土床再生时产生的污水,主要含有的化学物质为重芳烃、2-乙基蒽醌和磷酸三辛酯;最后一种污水来源就是各个排放口所排出的废水,主要含有双氧水。废水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颜色为浅橙色,气味为重芳烃的气味,较浓。废水中PO43-离子浓度在300mg/L-400mg/L、COD浓度8000mg/L-10000mg/L、pH值在1.5-2.5之间,含有2%-7%的过氧化氢,以及部分有机原料所形成的污染物。目前,国内外对于双氧水废水处理主要针对的是芳烃类和脂类等有机污染物,通常采用气浮隔油去除废水中大部分的脂类物质,再通过加入亚铁离子与废水中过氧化氢发生芬顿氧化反应去除废水中的过氧化氢和有机物。例如:“重力隔油-混凝气浮-催化氧化-活性炭吸附工艺”,“三级重力隔油-混凝气浮-过氧化氢催化氧化-絮凝沉淀-接触氧化工艺”,“隔油-混凝气浮-过氧化氢催化氧化-絮凝沉淀-水解酸化-两段接触氧化工艺”,以及“重力隔油-混凝气浮-催化氧化-生物炭塔工艺”等处理工艺。但现有工艺不易使得全部污染物达到最新排放标准,而且处理成本高,达到吸附饱和后的活性炭仍然是危废,难以处置。其次,目前工艺的最大缺陷是对于F-的排放未加关注和控制排放标准。另外,生化处理法是对有机废水处理的最低成本的处理技术,所以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产生的废水,生化处理是首选。但鉴于该工艺生产废水产生含有高浓度难生物降解有机物以及其他多种污染物,且三类废水水质差异大、成分复杂,特别是2-7%过氧化氢对活性污泥生态系统有强烈破坏作用,很难直接用生化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其次。该废水高浓度的PO43-无法仅仅通过生化处理达到排放标准。所以,目前还没有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废水处理最佳工艺路线和技术控制参数。再次,生产C9原料的废水中F-浓度过高,应在处理时考虑对其进行资源回收利用。因此对于同时生产上述两种产品的企业,其废水处理必须对过氧化氢、PO43-和F-进行预处理后,才能进一步进行生化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C9树脂生产和蒽醌法过氧化氢生产废水预处理系统,该装置极大降低废水后续处理难度,可高效回收资源,处理成本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C9树脂生产和蒽醌法过氧化氢生产废水预处理系统,C9树脂碱性含氟废水储液池中的碱性废水出口通过第一动力泵接第一沉淀池中,第一沉淀池出水口通过第二动力泵接第二沉淀池,酸性含磷酸根废水储液池通过第三动力泵接第二沉淀池,第二沉淀池的出水口通过第四动力泵接氧化池,氧化池的出水口通过第五动力泵接SBR生化池。上述中,第一沉淀池上安装有加钙管、第一加絮凝剂或助凝剂管,里面安装有第一搅拌器,底部有通过第一阀门接第一沉淀回收装置。上述中,第二沉淀池上安装有加碱管、第二加絮凝剂或助凝剂管,里面安装有第二搅拌器、第一pH检测器,底部通过第二阀门接第二沉淀回收装置。上述中,氧化池上安装有加催化剂管、加酸管,里面安装有第三搅拌器和第二pH检测器,底部通过第三阀门接铁泥收集池。采用上述预处理手段,本技术取得了如下的积极成效:1、C9石油树脂生产其产生的废水处理技术中,现行工艺的最大缺陷是对于F-的排放未加关注和控制排放标准。本技术工艺针对不同生产过程产生废水水质特点,采用“分流预处理”方式,先利用钙盐与废水高浓度F-生成CaF2沉淀,有效回收了F-离子,实现了使废水中F-最高效资源化目标。2、另外,废水含有300-400mg/L高浓度的PO43-离子,不能仅通过生化处理达到排放标准。本技术工艺利用CaF2沉淀上清液中剩余的钙离子对酸性废液中的磷酸根离子进行沉淀。实现最少量药剂使废水中F-、PO43-最高效资源化处理目标。另一方面,再利用废水本身所含的过氧化氢进行芬顿氧化处理,进一步降低废水中PO43-离子的含量,反应后PO43-浓度可低于排放标准。3、通过对化学沉淀预处理过程中产生沉淀的回收,可得到纯度在85%以上的氟化钙和纯度在30%以上的磷酸钙固体,成为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经济价值的附属产品。4、生化法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最常用和低成本技术。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产生的废水中含有2-7%过氧化氢,对活性污泥生态系统有强烈破坏作用,很难直接用生化方法对其进行处理。而且本技术预处理技术利用废水中过氧化氢降低有机物浓度,提高可生化性,为确保后续生化处理达标排放奠定基础。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在图中,1-C9树脂碱性含氟废水储液池,2-第一动力泵,3-第一沉淀池,4-第一加絮凝剂或助凝剂管,5-加钙管,6-第一阀门,7-第一搅拌器,8-第一沉淀回收装置,9-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废水储液池,10-第二动力泵,11-第三动力泵,12-第二沉淀池,13-第一pH检测器,14-加碱管,15-第二加絮凝剂或助凝剂管,16-第二搅拌器,17-第二沉淀回收装置,18-第二阀门,19-第四动力泵,20-氧化池,21-加酸管,22-加催化剂管,23-铁泥收集池,24-第三阀门,25-第二pH检测器,26-第三搅拌器,27-第五动力泵,28-SBR生化池。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C9树脂碱性含氟废水储液池1中的碱性废水出口通过第一动力泵2接第一沉淀池3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9树脂生产和蒽醌法过氧化氢生产废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C9树脂碱性含氟废水储液池中的碱性废水出口通过第一动力泵接第一沉淀池中,第一沉淀池出水口通过第二动力泵接第二沉淀池,酸性含磷酸根废水储液池通过第三动力泵接第二沉淀池,第二沉淀池的出水口通过第四动力泵接氧化池,氧化池的出水口通过第五动力泵接SBR生化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9树脂生产和蒽醌法过氧化氢生产废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C9树脂碱性含氟废水储液池中的碱性废水出口通过第一动力泵接第一沉淀池中,第一沉淀池出水口通过第二动力泵接第二沉淀池,酸性含磷酸根废水储液池通过第三动力泵接第二沉淀池,第二沉淀池的出水口通过第四动力泵接氧化池,氧化池的出水口通过第五动力泵接SBR生化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9树脂生产和蒽醌法过氧化氢生产废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沉淀池上安装有加钙管、第一加絮凝剂或助凝剂管,里面安装有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晓云梁佩琳邹大法吴永超丘志尊朱铸历钱宝如黄祥龙吕一宏吴晓冰吴岚张冬梅杨春平滕青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