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内燃机的进气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4880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4
该用于内燃机的进气管设置有管体(10),管体具有筒状侧壁(11)。侧壁(11)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支撑部(22),支撑部由允许侧壁(11)的内外透气的透气性材料形成并且支撑侧壁(11)的彼此面对的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内燃机的进气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的进气管。
技术介绍
用于车载内燃机的典型进气管包括配置在车辆发动机罩和布置在发动机罩下方的车辆部件之间的进气端(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中说明的进气管的进气端包括进气上壁和进气下壁。进气上壁和进气下壁均由树脂材料制成。进气下壁包括朝向进气上壁隆起的中空的第一支撑部。进气上壁包括第二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具有朝向第一支撑部突出的板状。第二支撑部包括具有尖端形状的突出端。在这样的进气管中,当进气负压起作用时,第一支撑部的端部和第二支撑部的端部彼此接触以防止进气管被阻塞。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5353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专利文献1说明的进气管中,进气从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壁面分离以产生涡流。产生的涡流可能会增加气流阻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小气流阻力的用于内燃机的进气管。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用于内燃机的进气管包括管体,管体包括筒状侧壁。侧壁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由使侧壁的内外透气的透气性材料制成的支撑部,支撑部支撑侧壁的相对部分。在该结构中,支撑部由使侧壁的内外透气的透气性材料制成。因此,当内燃机运转时,进气负压导致外部空气通过支撑部被吸入管体中。因此,在支撑部的壁面附近形成边界层。因此,与支撑部由诸如树脂材料的非透气性材料制成时相比,产生较小的涡流。这样减少了压力损失并限制了气流阻力。专利技术的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减小了气流阻力。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用于内燃机的进气管的整体的侧视图。图2是实施方式中的进气管的截面图。图3是实施方式中的进气管的移除了上游侧环状构件的平面图。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进气管中的管体的半体的平面图。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管体的侧壁的层叠结构的截面图。图6是示出根据变型例的支撑部的截面图。图7是示出根据另一变型例的支撑部的截面图。图8是示出根据又一变型例的支撑部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图1至图5说明根据实施方式的用于内燃机的进气管。参照图1和图2,进气管构成车载内燃机的进气通道的进气端。在下面的说明中,将车辆的前后方向简称为前后方向L,将进气管中的进气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分别简称为上游侧和下游侧。进气管包括具有筒状侧壁11的管体10,该筒状侧壁由纤维成型体形成。管体10包括在前后方向L上向前开口的导入部20。如图3所示,管体10从导入部20在前后方向L上向后延伸。管体10的后部弯曲成向下延伸并朝向宽度方向W上的一侧延伸,并且包括向宽度方向W上的所述侧开口的导出部40。由硬质树脂材料制成的上游侧环状构件51利用粘接剂附接到导入部20。上游侧环状构件51通过上游侧环状构件51上的附接部(未示出)附接到诸如散热器支架的车辆结构体(未示出)。由硬质树脂材料制成的下游侧环状构件52使用粘接剂附接到导出部40。下游侧环状构件52连接至空气滤清器的入口(未示出)。如图1至图4所示,管体10的侧壁11包括第一半体10a和第二半体10b。第一半体10a具有半管的形式。第二半体10b具有半管的形式并且位于第一半体10a的下方。第一半体10a的周向上的相对端设置有向外突出的接合部12a。第二半体10b的周向上的相对端设置有向外突出的接合部12b。第一半体10a的接合部12a和第二半体10b的接合部12b彼此接合以形成筒状的侧壁11。如图2至图4所示,第一半体10a的弯曲部分包括朝向第二半体10b突出的第一支撑部22a。第二半体10b的弯曲部分包括朝向第一半体10a突出的第二支撑部22b。第一支撑部22a包括突出端23a并且朝向突出端23a逐渐变细。第二支撑部22b包括突出端23b并且朝向突出端23b逐渐变细。第一支撑部22a的突出端23a和第二支撑部22b的突出端23b彼此接合。第一支撑部22a和第二支撑部22b构成支撑第一半体10a和第二半体10b的相对部分的支撑部22。在下面的说明中,将第一支撑部22a和第二支撑部22b的突出方向(即,支撑部22支撑侧壁11的方向)称为支撑方向S。如图3所示,导入部20中的通道的截面具有在宽度方向W上比在上下方向(图1中的上下方向)上长的矩形形状。如图4所示,支撑部22a和22b均具有椭圆截面形状,该椭圆形状在支撑部22a和22b附近的管体10的延伸方向(即,进气流动方向G(参见图2))上比在宽度方向W上长。宽度方向W与支撑方向S和支撑部22附近的进气流动方向G均正交。宽度方向W对应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宽度方向。现在将说明构成管体10的侧壁11的纤维成型体的结构。如图5所示,侧壁11的半体10a和10b包括内层15和外层16。内层15构成管体10的内表面。外层16固定到内层15的外表面并构成管体10的外表面。构成内层15和外层16的纤维成型体由PET纤维的无纺布和已知的芯-鞘复合纤维的无纺布制成,每个芯-鞘复合纤维均包括例如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制成的芯(未示出)和由熔点低于PET纤维的改性PET制成的鞘(未示出)。用作复合纤维的鞘的改性PET起到将纤维彼此粘合的粘合剂的作用。改性PET的混合比优选为30%至70%(含30%和70%)。在本实施方式中,改性PET的混合百分比为50%。这样的复合纤维还可以包括熔点比PET低的聚丙烯(PP)。内层15和外层16的纤维成型体的单位面积重量优选为250g/m2至750g/m2。在本实施方式中,内层15和外层16的纤维成型体的单位面积重量为400g/m2。半体10a和10b分别通过热压缩(热压)具有例如30mm至100mm的预定厚度的上述无纺布片材而形成。现在将详细说明管体10的各部分(半体10a和10b)的结构。管体10的导入部20和导出部40以及半体10a和10b的接合部12a和12b是高压缩部。管体10的除了导入部20、导出部40以及接合部12a和12b之外的部分是以比高压缩部低的压缩率进行了热压缩成型的透气性低压缩部。即,第一支撑部22a和第二支撑部22b是透气性低压缩部。高压缩部的透气度(JISL1096A-方法(Frazier方法))约为0cm3/cm2·s。另外,高压缩部的厚度优选为0.5mm至1.5mm。在本实施方式中,高压缩部的厚度为0.7mm。低压缩部具有大约3cm3/cm2·s的透气度。此外,低压缩部的厚度优选为0.8mm至3.0mm。在本实施方式中,低压缩部的厚度为1.0mm。上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用于内燃机的进气管具有以下优点。(1)管体10的侧壁11包括支撑部22。支撑部22由使侧壁11的内外透气的透气性材料(纤维成型体)制成。支撑部22支撑侧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内燃机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包括筒状侧壁,/n其中,所述侧壁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由使所述侧壁的内外透气的透气性材料制成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支撑所述侧壁的相对部分。/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125 JP 2018-0107201.一种用于内燃机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包括筒状侧壁,
其中,所述侧壁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由使所述侧壁的内外透气的透气性材料制成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支撑所述侧壁的相对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完全由纤维成型体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壁包括第一半体和第二半体,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村龙介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