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文物勘探施工用文物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4743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文物勘探施工用文物运输装置,涉及运输技术领域,包括运输箱,运输箱底面固定有支撑装置,运输箱顶面固定有两个固定块,固定块表面固定有把手,运输箱侧壁设有监控装置,运输箱侧面固定有锁紧装置,运输箱内壁固定有缓冲层,运输箱侧壁嵌有缓冲装置,运输箱底面嵌有电池组和GPS定位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支撑装置和缓冲层,在运输途中实现对箱体中文物的保护,防止运输途中因路途颠簸而造成文物的损坏,采用缓冲装置,实现在文物运输过程受到强烈震动时,可以即时打开安全气囊,避免文物受到更大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文物勘探施工用文物运输装置
本技术涉及运输
,尤其涉及一种文物勘探施工用文物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文物保护,指的是对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的历史遗留物采取的一系列防止其受到损害的措施,这个过程叫做文物保护,而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它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或者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二,必须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再重新创造的,因此文物的价值无法估量,运输文物也必须提供完好的条件。目前市面上的文物运输装置运输并不安全,容易在运输过程中造成文物的损坏,造成极大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文物勘探施工用文物运输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文物勘探施工用文物运输装置,包括运输箱,所述运输箱底面固定有支撑装置,所述运输箱顶面固定有两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表面固定有把手,所述运输箱侧壁设有监控装置,所述运输箱侧面固定有锁紧装置,所述运输箱内壁固定有缓冲层,所述运输箱侧壁嵌有缓冲装置,所述运输箱底面嵌有电池组和GPS定位仪。优选的,所述运输箱包括与把手固定连接的盒盖,所述盒盖的底面设有箱体,所述盒盖和箱体接合处设有拉伸带,且拉伸带的两端分别与箱体和盒盖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与箱体底面固定连接的外杆,且外杆的底端内径比顶端内径小,所述外杆内设有内杆,且内杆与外杆滑动连接,所述内杆顶端固定有限位块,且外杆的底端内径比限位块的直径小,所述限位块的顶端固定有压缩弹簧,且压缩弹簧的顶端与箱体底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监控装置包括嵌于箱体侧壁的红外线感应器,所述运输箱顶面固定有显示屏,且红外线感应器与显示屏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锁紧装置包括与箱体侧面固定连接的密码锁,所述密码锁表面嵌有密码盘,所述盒盖侧面固定有锁紧板。优选的,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嵌于箱体内壁的挡板,且挡板与箱体内壁卡合,所述挡板后侧面设有安全气囊,且安全气囊嵌于箱体侧壁。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采用支撑装置和缓冲层,在运输途中实现对箱体中文物的保护,防止运输途中因路途颠簸而造成文物的损坏,首先支撑装置中的压缩弹簧对箱体形成缓冲,在运输中的颠簸会使得内杆和外杆之间相互滑动,而压缩弹簧可以减轻震动,使得不会因颠簸而发生文物碰撞箱体内壁而损坏的情况,其次缓冲层采用弹性较好的材料,使得文物处于缓冲层的包覆中,对文物进行第二重保护,最大程度上减轻文物受到的震动。2、本技术中,采用缓冲装置,实现在文物运输过程受到强烈震动时,可以即时打开安全气囊,避免文物受到更大的损坏,在运输箱受到强烈碰撞或震动后,安全气囊中的叠氮化钠与硝酸铵受到震动分解产生大量气体填充安全气囊,安全气囊膨胀包覆住文物,防止文物受到更大的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文物勘探施工用文物运输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文物勘探施工用文物运输装置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文物勘探施工用文物运输装置中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文物勘探施工用文物运输装置的俯视图。图例说明:1、运输箱;11、箱体;12、盒盖;13、拉伸带;2、支撑装置;21、外杆;22、内杆;23、限位块;24、压缩弹簧;3、固定块;4、把手;5、监控装置;51、红外线感应器;52、显示屏;6、锁紧装置;61、密码锁;62、密码盘;63、锁紧板;7、缓冲层;8、缓冲装置;81、挡板;82、安全气囊;9、电池组;10、GPS定位仪。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具体实施例一:参照图1-4,一种文物勘探施工用文物运输装置,包括运输箱1,运输箱1包括与把手4固定连接的盒盖12,盒盖12的底面设有箱体11,盒盖12和箱体11接合处设有拉伸带13,且拉伸带13的两端分别与箱体11和盒盖12固定连接,运输箱1底面固定有支撑装置2,支撑装置2包括与箱体11底面固定连接的外杆21,且外杆21的底端内径比顶端内径小,外杆21内设有内杆22,且内杆22与外杆21滑动连接,内杆22顶端固定有限位块23,且外杆21的底端内径比限位块23的直径小,限位块23的顶端固定有压缩弹簧24,且压缩弹簧24的顶端与箱体11底面固定连接,运输箱1顶面固定有两个固定块3,固定块3表面固定有把手4。运输箱1侧壁设有监控装置5,监控装置5包括嵌于箱体11侧壁的红外线感应器51,运输箱1顶面固定有显示屏52,且红外线感应器51与显示屏52电性连接,运输箱1侧面固定有锁紧装置6,锁紧装置6包括与箱体11侧面固定连接的密码锁61,密码锁61表面嵌有密码盘62,盒盖12侧面固定有锁紧板63,运输箱1内壁固定有缓冲层7,运输箱1侧壁嵌有缓冲装置8,缓冲装置8包括嵌于箱体11内壁的挡板81,且挡板81与箱体11内壁卡合,挡板81后侧面设有安全气囊82,且安全气囊82嵌于箱体11侧壁,运输箱1底面嵌有电池组9和GPS定位仪1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首先支撑装置2中的压缩弹簧24对箱体11形成缓冲,在运输中的颠簸会使得内杆22和外杆21之间相互滑动,而压缩弹簧24可以减轻震动,使得不会因颠簸而发生文物碰撞箱体11内壁而损坏的情况,其次缓冲层7采用弹性较好的材料,使得文物处于缓冲层7的包覆中,对文物进行第二重保护,最大程度上减轻文物受到的震动,而在运输箱1受到强烈碰撞或震动后,安全气囊82中的叠氮化钠与硝酸铵受到震动分解产生大量气体填充安全气囊82,安全气囊82膨胀包覆住文物,防止文物受到更大的损坏,而运输箱1底部的电池组9为红外线感应器51、显示屏52和GPS定位仪10供电,则GPS定位仪10可以实时为运输箱1定位,确保文物不会丢失,保证文物的安全。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文物勘探施工用文物运输装置,包括运输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箱(1)底面固定有支撑装置(2),所述运输箱(1)顶面固定有两个固定块(3),所述固定块(3)表面固定有把手(4),所述运输箱(1)侧壁设有监控装置(5),所述运输箱(1)侧面固定有锁紧装置(6),所述运输箱(1)内壁固定有缓冲层(7),所述运输箱(1)侧壁嵌有缓冲装置(8),所述运输箱(1)底面嵌有电池组(9)和GPS定位仪(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文物勘探施工用文物运输装置,包括运输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箱(1)底面固定有支撑装置(2),所述运输箱(1)顶面固定有两个固定块(3),所述固定块(3)表面固定有把手(4),所述运输箱(1)侧壁设有监控装置(5),所述运输箱(1)侧面固定有锁紧装置(6),所述运输箱(1)内壁固定有缓冲层(7),所述运输箱(1)侧壁嵌有缓冲装置(8),所述运输箱(1)底面嵌有电池组(9)和GPS定位仪(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文物勘探施工用文物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箱(1)包括与把手(4)固定连接的盒盖(12),所述盒盖(12)的底面设有箱体(11),所述盒盖(12)和箱体(11)接合处设有拉伸带(13),且拉伸带(13)的两端分别与箱体(11)和盒盖(1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文物勘探施工用文物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2)包括与箱体(11)底面固定连接的外杆(21),且外杆(21)的底端内径比顶端内径小,所述外杆(21)内设有内杆(22),且内杆(22)与外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燕王喜峰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无为文化遗产保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