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文成专利>正文

平衡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4613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平衡车,包括车身、两个车轮,还包括: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车身两侧,并用于向下摆动的第一脚踏以及第二脚踏;与所述第一脚踏以及所述第二脚踏连接,并用于将所述第一脚踏以及所述第二脚踏向下摆动产生的驱动力转变成旋转运动并传递给各所述车轮以驱动各所述车轮旋转的不完全传动轮组件;以及,与所述第一脚踏以及所述第二脚踏连接,并用于实现所述第一脚踏以及所述第二脚踏的反向摆动的复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平衡车,通过交替踏动,使得平衡车持续向前行进或者向后退,不仅可有利于保持平衡,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由于采用电动平衡车导致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衡车
本技术属于代步车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平衡车。
技术介绍
代步车,是指以代步为目的的交通工具或辅助工具,例如,代步的汽车、自行车、平衡车等。平衡车,是近些年较为流行的一种代步工具,尤其受年轻人的欢迎,然而目前市场上的平衡车多为电动平衡车,其主要是通过伺服控制系统来控制前进或者后退,其结构极其复杂,且成本较高,不利于节约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衡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动平衡车存在的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平衡车,包括车身、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车身两侧的两个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车还包括: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车身两侧,并用于向下摆动的第一脚踏以及第二脚踏;与所述第一脚踏以及所述第二脚踏连接,并用于将所述第一脚踏以及所述第二脚踏向下摆动产生的驱动力转变成旋转运动并传递给各所述车轮以驱动各所述车轮旋转的不完全传动轮组件;以及,与所述第一脚踏以及所述第二脚踏连接,并用于实现所述第一脚踏以及所述第二脚踏的反向摆动的复位机构。本技术提供的平衡车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平衡车,通过设置第一脚踏、第二脚踏、不完全传动轮组件以及复位机构,利用不完全传动轮组件的设置,将第一脚踏与第二脚踏的上下往复运动,转变成车轮的正向旋转或者反向旋转,通过交替踏动,使得平衡车持续向前行进或者向后退,不仅可有利于保持平衡,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由于采用电动平衡车导致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且结构十分简单,传动无死点,蹬车省时省力,有效提高了平衡车的速度以及舒适感;另外,通过第一脚踏以及第二脚踏的交替踏动,可适当降低第一脚踏以及第二脚踏的摆动幅度,使双脚在遇到突发情况能更早着地支撑,并提供安全直立驱动条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平衡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脚踏、第二脚踏以及不完全传动轮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不完全传动轮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不完全传动轮组件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传动轮组与差速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平衡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脚踏、第二脚踏以及不完全传动轮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不完全传动轮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脚踏、第二脚踏以及不完全传动轮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不完全传动轮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3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平衡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脚踏、第二脚踏以及不完全传动轮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不完全传动轮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技术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平衡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9为图18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技术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座或者第二滑块与第二滑轨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1为本技术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脚踏、第二脚踏以及不完全传动轮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2为本技术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刹车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3为本技术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摩擦块、第二摩擦块、推块、弹性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4为本技术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第七不完全传动轮或者第八不完全传动轮与第一摩擦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5为本技术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摩擦块与推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现对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平衡车进行说明。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衡车,包括车身10、分别转动安装于车身10两侧的两个车轮20。平衡车还包括:第一脚踏30、第二脚踏40、不完全传动轮组件50以及复位机构60。第一脚踏30以及第二脚踏40分别转动安装于车身10两侧,并用于向下摆动以提供各车轮20旋转所需要的驱动力。不完全传动轮组件50分别与第一脚踏30以及第二脚踏40连接,并用于将第一脚踏30以及第二脚踏40向下摆动产生的驱动力转变成旋转运动并传递给各所述车轮20以驱动各所述车轮20旋转。通过不完全传动轮组件50的设置,可将第一脚踏30与第二脚踏40的上下往复运动,转变成车轮20的正向旋转或者反向旋转,进而实现车轮20的前进或者后退,且有利于保持平衡。其中,车轮20的正向旋转指的是驱动车轮20前进的旋转方向,车轮20的反向旋转指的是与正向旋转相反的旋转方向。复位机构60分别与第一脚踏30以及第二脚踏40连接,并用于实现第一脚踏30以及第二脚踏40的反向摆动,从而使得当第一脚踏30处于行程最低点时,该第二脚踏40处于行程的最高点,当第一脚踏30处于行程的最高点时,该第二脚踏40处于行程的最低点。通过交替踏动,使得平衡车持续向前行进或者向后退,不仅可有利于保持平衡,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由于采用电动平衡车导致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平衡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平衡车,通过设置第一脚踏30、第二脚踏40、不完全传动轮组件50以及复位机构60,利用不完全传动轮组件50的设置,将第一脚踏30与第二脚踏40的上下往复运动,转变成车轮20的正向旋转或者反向旋转,通过交替踏动,使得平衡车持续向前行进或者向后退,不仅可有利于保持平衡,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由于采用电动平衡车导致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且结构十分简单,传动无死点,蹬车省时省力,有效提高了平衡车的速度以及舒适感;另外,通过第一脚踏30以及第二脚踏40的交替踏动,可适当降低第一脚踏30以及第二脚踏40的摆动幅度,使双脚在遇到突发情况能更早着地支撑,并提供安全直立驱动条件。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5,作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平衡车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不完全传动轮组件50包括第一传动轮511、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平衡车,包括车身、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车身两侧的两个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车还包括:/n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车身两侧,并用于向下摆动的第一脚踏以及第二脚踏;/n与所述第一脚踏以及所述第二脚踏连接,并用于将所述第一脚踏以及所述第二脚踏向下摆动产生的驱动力转变成旋转运动并传递给各所述车轮以驱动各所述车轮旋转的不完全传动轮组件;以及,/n与所述第一脚踏以及所述第二脚踏连接,并用于实现所述第一脚踏以及所述第二脚踏的反向摆动的复位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平衡车,包括车身、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车身两侧的两个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车还包括:
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车身两侧,并用于向下摆动的第一脚踏以及第二脚踏;
与所述第一脚踏以及所述第二脚踏连接,并用于将所述第一脚踏以及所述第二脚踏向下摆动产生的驱动力转变成旋转运动并传递给各所述车轮以驱动各所述车轮旋转的不完全传动轮组件;以及,
与所述第一脚踏以及所述第二脚踏连接,并用于实现所述第一脚踏以及所述第二脚踏的反向摆动的复位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完全传动轮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脚踏连接的第一传动轮、与所述第二脚踏连接的第二传动轮、可转动安装于所述车身上的第一不完全传动轮,所述第一不完全传动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轮或者所述第二传动轮啮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传动轮同轴连接固定的第三传动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轮同轴连接固定的第四传动轮、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轮与所述第四传动轮的第一传动带以及用于支撑所述第一传动带的第一换向轮,所述第一传动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脚踏连接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脚踏连接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完全传动轮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脚踏连接的第一传动条、与所述第二脚踏连接的第二传动条、可转动安装于所述车身上的第二不完全传动轮以及与所述第二不完全传动轮同轴连接固定并呈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三不完全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条与所述第二不完全传动轮啮合,所述第二传动条与所述第三不完全传动轮啮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包括第二传动带以及设置于所述车身上并用于支撑所述第二传动带的第二换向轮,所述第二传动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脚踏连接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脚踏连接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成
申请(专利权)人:张文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