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安装的汽车保险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4541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更换安装的汽车保险杠,涉及汽车保障技术领域。该便于更换安装的汽车保险杠,包括汽车保险杠外壳,所述汽车保险杠外壳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撞杆,所述防撞杆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防震盒,所述连接杆贯穿防震盒的底部并延伸到防震盒内部,所述防震盒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防震弹簧,所示防震弹簧远离防震盒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力板,所述压力板底部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防震盒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箱,所述连接箱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转盘。本装置结构简单,方便轻巧,而且本装置拆卸容易,便于安装,能够满足不同汽车的使用要求,应用范围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更换安装的汽车保险杠
本技术涉及汽车保障
,具体为一种便于更换安装的汽车保险杠。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从二十世纪至今,汽车行业也在不断的完善并迅速崛起,汽车俨然成了我们生活习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自古以来一个好的代步工具不但能缩短路程所需的时间,同时也是地位和品位的象征,随着汽车行业取得喷发式的发展,生活中的车辆也在不断的增加者,方便出行的同时也存在着各种交通隐患。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着,由此而因运而生的交通事故也同样不在少数,而一旦出行交通事故车辆的前后保险杠总是受损最为严重,也是最需要更新的部件,但是一般的汽车保险杠结构复杂、操作繁琐,不能快捷的拆卸实现更换与维修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更换安装的汽车保险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更换安装的汽车保险杠,包括汽车保险杠外壳,所述汽车保险杠外壳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撞杆,所述防撞杆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防震盒,所述连接杆贯穿防震盒的底部并延伸到防震盒内部,所述防震盒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防震弹簧,所示防震弹簧远离防震盒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力板,所述压力板底部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防震盒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箱,所述连接箱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转盘,所述旋转转盘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所述旋转转盘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远离旋转转盘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连接箱内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与连接箱内侧顶部转动连接,所述转轴远离连接箱内侧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与主动轮相啮合,所述转轴关于从动轮中心对称安装,所述从动轮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竖杆且固定竖杆对称安装在从动轮上下两侧,所述固定竖杆一侧固定连接有皮带杆,所述皮带杆远离固定竖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竖杆,所述连接竖杆远离皮带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横杆且连接横杆有两组并对称安装,所述连接横杆远离连接竖杆的一端设置有汽车本体固定杆,所述汽车本体固定杆上设置有滑槽且与连接横杆滑动连接,所述汽车保险杠外壳前侧外表面上设置有有防护网与固定螺栓。优选的,所述压力板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橡胶防滑圈,所述橡胶防滑圈与防震盒内侧两壁滑动连接,能够保证装置的稳定性,确保本装置安全稳定顺利的运行。优选的,所述汽车本体固定杆、连接横杆、连接竖杆、皮带杆、固定竖杆、从动轮、转轴均以固定轴中心为对称轴对称安装,提高本装置的对称性,增加减震抗压能力,同时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和均衡性,全面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优选的,所述防护网与汽车保险杠外壳前侧外表面固定连接,能够防止灰尘、昆虫等不利因素解除到本装置,避免了外界因素带来的损失,提高了安全性。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栓与汽车保险杠外壳前侧外表面螺纹连接且均匀分布在汽车保险杠外壳前侧外表面的四角,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保证装置在运行或者车载行驶过程中出现脱落等不利影响,增加本装置安全性和可靠性。优选的,所述汽车保险杠外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灯槽且灯槽关于汽车保险杠外壳中心对称安装,增加本装置的美观性,同时确保了汽车车灯的正常使用,避免在阴雨或夜晚等光照不足的环境中出现意外,保障了驾驶员及其乘客的安全健康。优选的,所述防护网顶部固定连接有牌照放置板且牌照放置板中心与防护网中心在一条对称轴上,位于中心的牌照既醒目又有警示作用,能够很好的保障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降低了损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更换安装的汽车保险杠,通过主从动轮、连接杆、转轴转盘的配合使用实现了本装置快捷、简单、迅速的完成拆卸过程,缩短了维修周期,大大降低了成本,减轻了人们的生活压力,降低了车辆在购买后的保养维修成本,提高车辆的性价比,同时还能通过防撞杆、防震弹簧、压力板的配合使用,提高了车辆的减压抗震能力,对车辆起到保护作用,保障了使用者的身体安全,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积极乐观的响应国家的号召,同时保护了车辆本身,降低了车辆损伤的可能性,减少经济损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汽车保险杠外壳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B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A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主动轮和从动轮结构示意图。图中:1汽车保险杠外壳、2固定螺栓、3灯槽、4牌照放置板、5防护网、6连接竖杆、7连接横杆、8汽车本体固定杆、9旋转把手、10固定轴、11旋转转盘、12连接箱、13防撞杆、14主动轮、15连接杆、16压力板、17防震弹簧、18转轴、19固定竖杆、20从动轮、21橡胶防滑圈、22防震盒、23皮带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更换安装的汽车保险杠,包括汽车保险杠外壳1,汽车保险杠外壳1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撞杆13,防撞杆13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5,连接杆15上设置有防震盒22,连接杆15贯穿防震盒22的底部并延伸到防震盒22内部,防震盒22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防震弹簧17,防震弹簧17远离防震盒22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力板16,压力板16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橡胶防滑圈21,橡胶防滑圈21与防震盒22内侧两壁滑动连接,压力板16底部与连接杆15固定连接,防震盒22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箱12,连接箱12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转盘11,旋转转盘11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9,旋转转盘11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轴10,固定轴10远离旋转转盘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14,连接箱12内设置有转轴18,转轴18与连接箱12内侧顶部转动连接,转轴18远离连接箱12内侧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20,从动轮20与主动轮14相啮合,转轴18关于从动轮20中心对称安装,从动轮20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竖杆19且固定竖杆19对称安装在从动轮20上下两侧,固定竖杆19一侧固定连接有皮带杆23,皮带杆23远离固定竖杆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竖杆6,连接竖杆6远离皮带杆2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横杆7且连接横杆7有两组并对称安装,连接横杆7远离连接竖杆6的一端设置有汽车本体固定杆8,汽车本体固定杆8上设置有滑槽且与连接横杆7滑动连接,汽车本体固定杆8、连接横杆7、连接竖杆6、皮带杆23、固定竖杆19、从动轮20、转轴18均以固定轴10中心为对称轴对称安装,汽车保险杠外壳1前侧外表面上设置有有防护网5与固定螺栓2,防护网5与汽车保险杠外壳1前侧外表面固定连接,固定螺栓2与汽车保险杠外壳1前侧外表面螺纹连接且均匀分布在汽车保险杠外壳1前侧外表面的四角,汽车保险杠外壳1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灯槽3且灯槽3关于汽车保险杠外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更换安装的汽车保险杠,包括汽车保险杠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保险杠外壳(1)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撞杆(13),所述防撞杆(13)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5),所述连接杆(15)上设置有防震盒(22),所述连接杆(15)贯穿防震盒(22)的底部并延伸到防震盒(22)内部,所述防震盒(22)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防震弹簧(17),所示防震弹簧(17)远离防震盒(22)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力板(16),所述压力板(16)底部与连接杆(15)固定连接,所述防震盒(22)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箱(12),所述连接箱(12)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转盘(11),所述旋转转盘(11)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9),所述旋转转盘(11)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轴(10),所述固定轴(10)远离旋转转盘(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14),所述连接箱(12)内设置有转轴(18),所述转轴(18)与连接箱(12)内侧顶部转动连接,所述转轴(18)远离连接箱(12)内侧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20),所述从动轮(20)与主动轮(14)相啮合,所述转轴(18)关于从动轮(20)中心对称安装,所述从动轮(20)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竖杆(19)且固定竖杆(19)对称安装在从动轮(20)上下两侧,所述固定竖杆(19)一侧固定连接有皮带杆(23),所述皮带杆(23)远离固定竖杆(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竖杆(6),所述连接竖杆(6)远离皮带杆(2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横杆(7)且连接横杆(7)有两组并对称安装,所述连接横杆(7)远离连接竖杆(6)的一端设置有汽车本体固定杆(8),所述汽车本体固定杆(8)上设置有滑槽且与连接横杆(7)滑动连接,所述汽车保险杠外壳(1)前侧外表面上设置有有防护网(5)与固定螺栓(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更换安装的汽车保险杠,包括汽车保险杠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保险杠外壳(1)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撞杆(13),所述防撞杆(13)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5),所述连接杆(15)上设置有防震盒(22),所述连接杆(15)贯穿防震盒(22)的底部并延伸到防震盒(22)内部,所述防震盒(22)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防震弹簧(17),所示防震弹簧(17)远离防震盒(22)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力板(16),所述压力板(16)底部与连接杆(15)固定连接,所述防震盒(22)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箱(12),所述连接箱(12)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转盘(11),所述旋转转盘(11)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9),所述旋转转盘(11)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轴(10),所述固定轴(10)远离旋转转盘(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14),所述连接箱(12)内设置有转轴(18),所述转轴(18)与连接箱(12)内侧顶部转动连接,所述转轴(18)远离连接箱(12)内侧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20),所述从动轮(20)与主动轮(14)相啮合,所述转轴(18)关于从动轮(20)中心对称安装,所述从动轮(20)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竖杆(19)且固定竖杆(19)对称安装在从动轮(20)上下两侧,所述固定竖杆(19)一侧固定连接有皮带杆(23),所述皮带杆(23)远离固定竖杆(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竖杆(6),所述连接竖杆(6)远离皮带杆(2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横杆(7)且连接横杆(7)有两组并对称安装,所述连接横杆(7)远离连接竖杆(6)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豆琼森翟永喜刘朋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