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问诊实现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44367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问诊实现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触发与患者的挂号目标匹配问诊模板进行对话问诊;根据对话问诊过程中采集到的诊前病症信息获取患者的患病信息;根据患病信息生成拟诊建议并形成电子病历报告发送给医生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话问诊获取诊前病症信息,避免医患反复沟通交互,简化了问诊流程,帮助医生提高诊断能力,降低误诊、漏诊率,且大大提升患者就诊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问诊实现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技术和数据处理
,尤指一种智能问诊实现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传统的医疗服务过程中,需要患者预约挂号,挂号成功后,由医生与患者之间进行多番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并以此逐步分析排除疑似病例,给出疾病诊断结果,进一步根据诊断结果手动开具拟诊建议。而目前社会医疗资源紧缺,传统的由医生与患者进行问诊沟通的过程中,需要医生与患者进行多次沟通交互,以获取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个人基本信息,以及患者感受最为明显的疾病表现的病症描述后给予相应的拟诊建议,但是这种方式除了效率低下,将消耗医生大量询问的时间以外,在医生有效精力范围内,可能出现开具错误或者重复的建议,导致问诊效果不佳,耽误患者治疗甚至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因此,如何有效提高问诊效率的同时协助医生开具拟诊建议,提升医生问诊质量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问诊实现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实现通过对话问诊获取诊前病症信息,避免医患反复沟通交互,简化了问诊流程,帮助医生提高诊断能力,降低误诊、漏诊率,且大大提升患者就诊效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问诊实现方法,包括步骤:触发与患者的挂号目标匹配问诊模板进行对话问诊;根据对话问诊过程中采集到的诊前病症信息获取患者的患病信息;根据所述患病信息生成拟诊建议并形成电子病历报告发送给医生端。进一步的,所述触发与患者的挂号目标匹配问诊模板进行对话问诊包括步骤:接收患者的问诊请求,根据所述问诊请求获取患者的挂号目标;根据所述挂号目标筛选出对应的问诊模板,根据所述问诊模板发起对话问诊以获取所述诊前病症信息。进一步的,所述根据对话问诊过程中采集到的诊前病症信息获取患者的患病信息包括步骤:将所述诊前病症信息与预问诊知识库中的疾病-症状相关矩阵进行匹配,计算得到每个病症类型的匹配相关度;按照所述匹配相关度的从大至小的顺序,选取匹配相关度排列靠前的预设数量个病症类型得到所述患病信息。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患病信息生成拟诊建议并形成电子病历报告发送给医生端包括步骤:将所述患病信息与预问诊知识库中的疾病检查关联矩阵和疾病药品关联矩阵分别进行匹配,得到关于推荐检查项目和推荐用药列表对应的拟诊建议;根据所述拟诊建议、患病信息和诊前病症信息生成电子病历报告,发送所述电子病历报告至所述医生端。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拟诊建议、患病信息和诊前病症信息生成电子病历报告,发送所述电子病历报告至所述医生端包括步骤:根据所述拟诊建议、患病信息和诊前病症信息生成电子病历报告;生成询问是否同意发送电子病历报告的提示信息后获取患者的输入信息,根据输入信息获得允许发送信息或拒绝发送信息;在获得允许发送信息时,发送所述电子病历报告至所述医生端。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人机交互模块,用于触发与患者的挂号目标匹配问诊模板进行对话问诊;病症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对话问诊过程中采集到的诊前病症信息获取患者的患病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患病信息生成拟诊建议并形成电子病历报告发送给医生端。进一步的,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包括:输入单元,用于接收患者的问诊请求,根据所述问诊请求获取患者的挂号目标;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挂号目标筛选出对应的问诊模板;交互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问诊模板发起对话问诊以获取所述诊前病症信息。进一步的,所述病症获取模块包括:计算单元,用于将所述诊前病症信息与预问诊知识库中的疾病-症状相关矩阵进行匹配,计算得到每个病症类型的匹配相关度;获取单元,用于按照所述匹配相关度的从大至小的顺序,选取匹配相关度排列靠前的预设数量个病症类型得到所述患病信息。进一步的,所述处理模块包括:推荐单元,用于将所述患病信息与预问诊知识库中的疾病检查关联矩阵和疾病药品关联矩阵分别进行匹配,得到关于推荐检查项目和推荐用药列表对应的拟诊建议;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拟诊建议、患病信息和诊前病症信息生成电子病历报告,发送所述电子病历报告至所述医生端。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所述的智能问诊实现方法所执行的操作。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问诊实现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能够通过对话问诊获取诊前病症信息,避免医患反复沟通交互,简化了预问诊流程,帮助医生提高诊断能力,降低误诊、漏诊率,且大大提升患者就诊效率。。附图说明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智能问诊实现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问诊实现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问诊实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构建生成预问诊知识库的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问诊实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获取诊前病症信息的对话问诊流程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终端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问诊实现方法,包括:S100触发与患者的挂号目标匹配问诊模板进行对话问诊;具体的,事先建立有多个问诊模板,即每个医院的各科室对应有专门的问诊模板,每个专家医生对应有专门的问诊模板。终端设备获取患者的挂号目标信息,由于挂号目标包括患者所挂号医院科室和所挂号医生,因此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挂号目标筛选出与之匹配的问诊模板,然后根据筛选出来的问诊模板开始对话问诊,以便引导患者输入实现诊前病症信息的采集。S200根据对话问诊过程中采集到的获取患者的患病信息;具体的,诊前病症信息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症状信息。患者通过终端设备的显示界面所显示的对话问诊框输入自身的基本信息和主诉内容,对主诉内容进行关键词提取获得患者的症状信息。基本信息包括但是不限于患者的年龄,性别,地域,体质特点,过敏源和既往病史等。主诉内容包括但是不限于疾病部位,病症表现等描述性内容。由于每一种疾病可能对应症状,且每一个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问诊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n触发与患者的挂号目标匹配问诊模板进行对话问诊;/n根据对话问诊过程中采集到的诊前病症信息获取患者的患病信息;/n根据所述患病信息生成拟诊建议并形成电子病历报告发送给医生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问诊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触发与患者的挂号目标匹配问诊模板进行对话问诊;
根据对话问诊过程中采集到的诊前病症信息获取患者的患病信息;
根据所述患病信息生成拟诊建议并形成电子病历报告发送给医生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问诊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与患者的挂号目标匹配问诊模板进行对话问诊包括步骤:
接收患者的问诊请求,根据所述问诊请求获取患者的挂号目标;
根据所述挂号目标筛选出对应的问诊模板,根据所述问诊模板发起对话问诊以获取所述诊前病症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问诊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对话问诊过程中采集到的诊前病症信息获取患者的患病信息包括步骤:
将所述诊前病症信息与预问诊知识库中的疾病-症状相关矩阵进行匹配,计算得到每个病症类型的匹配相关度;
按照所述匹配相关度的从大至小的顺序,选取匹配相关度排列靠前的预设数量个病症类型得到所述患病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问诊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患病信息生成拟诊建议并形成电子病历报告发送给医生端包括步骤:
将所述患病信息与预问诊知识库中的疾病检查关联矩阵和疾病药品关联矩阵分别进行匹配,得到关于推荐检查项目和推荐用药列表对应的拟诊建议;
根据所述拟诊建议、患病信息和诊前病症信息生成电子病历报告,发送所述电子病历报告至所述医生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问诊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拟诊建议、患病信息和诊前病症信息生成电子病历报告,发送所述电子病历报告至所述医生端包括步骤:
根据所述拟诊建议、患病信息和诊前病症信息生成电子病历报告;
生成询问是否同意发送电子病历报告的提示信息后获取患者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晶杨秋芬张丽王卫新朱艳雯徐奎东沈欢潘宁
申请(专利权)人: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