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复合保温管的复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4351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复合保温管的复合装置,包括风机、热风管、包覆引导器、闭口器及保温管牵引机构,风机结合热风管对保温管进行热风加热,还设有弯扁头电烙铁使压花棉带边缘高温熔化,闭口器实现了保温管和压花棉带的复合和压花棉带边缘粘合,保温管牵引机构由输送带传动机构驱动,保温管牵引机构带动空调复合保温管向右移动进给,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运行速度更稳定,有利于使保温管和压花棉带的加温稳定,从而有利于提高空调复合保温管的复合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复合保温管的复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保温管复合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复合保温管的复合装置。
技术介绍
空调保温管用于包裹空调铜管,减少空调铜管在空调在运转时与外界的热交换,空调保温管的材料是PE,空调保温管通过发泡挤出工艺制作,现时有一类空调保温管产品是在原有保温管的外壁包覆了一层压花棉,压花棉具有耐候和防水功能,现时这类空调复合保温管的保温管与压花棉的复合方式是:利用热风加热保温管的表面至160摄氏度,再将保温管和压花棉一起穿过一条管子,管子的内径设为刚好能让压花棉在卷曲成圆筒状且包覆着保温管的状态下通过,由于保温管表面因高温熔化而具有粘性,故保温管和压花棉一起通过上述管子的时候,它们就复合在一起了,通过人手在管子的另一端缓慢地拉着已经复合好的空调复合保温管,于是保温管和压花棉就能持续地复合。但是现时技术通过人手拉着空调复合保温管进给的方式难以保证速度稳定,速度变化会直接影响到保温管表面受热时间,结果容易导致保温管的表面温度不稳定而对复合质量带来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空调复合保温管的复合装置,它有利于提高空调复合保温管的复合质量。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公开的空调保温管的复合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安装有风机、热风管、包覆引导器、闭口器及保温管牵引机构,所述风机通过风管与所述热风管连接,还包括用于加热压花棉带边缘的弯扁头电烙铁,所述包覆引导器、所述热风管、所述弯扁头电烙铁的烙铁头、所述闭口器及所述保温管牵引机构从左到右依次对应排列布置;所述包覆引导器包括第一外管,所述第一外管内设有用于保温管和压花棉带通过的第一芯管,所述第一芯管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外管的内径,所述第一外管螺接安装有锁紧螺钉,所述第一芯管通过所述锁紧螺钉与所述第一外管固定;所述热风管包括加热部,所述加热部内设有电热丝,所述加热部的下端形成有扁口部,所述热风管还包括用于引导气流进入保温管与压花棉带之间空隙的导风弧片,所述导风弧片的凹面向下设置,所述扁口部与所述导风弧片的中部连接,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导风弧片的中部连通;所述闭口器包括第二外管,所述第二外管内设有用于空调复合保温管适配地通过的第二芯管,所述第二芯管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外管的内径,所述第二外管螺接安装有所述锁紧螺钉,所述第二芯管通过所述锁紧螺钉与所述第二外管固定;所述保温管牵引机构包括两条下辊轴及两条上辊轴,两条下辊轴安装有用于带动空调复合保温管向右移动的下输送带,两条上辊轴安装有用于带动空调复合保温管向右移动的上输送带,所述保温管牵引机构设有输送带传动机构,所述输送带传动机构包括蜗轮蜗杆减速电机、减速机链轮、张紧链轮、下辊链轮、上辊链轮及滚子链,所述减速机链轮固定安装在所述蜗轮蜗杆减速电机的输出转轴上,所述下辊链轮固定安装在位于左侧的一条所述下辊轴的端部,所述上辊链轮固定安装在位于左侧的一条所述上辊轴的端部,所述滚子链连接所述减速机链轮、所述张紧链轮、所述下辊链轮及所述上辊链轮,所述上辊链轮设置在所述滚子链的内侧,所述下辊链轮设置在所述滚子链的外侧。优选地,所述包覆引导器左方设有用于保温管和压花棉带通过的引导筒,所述引导筒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外管的外径。优选地,所述引导筒的左方设有放卷机构,所述放卷机构上部设有保温管挂框,所述保温管挂框的下部设有滚筒,所述放卷机构的下部设有压花棉带放卷轴。优选地,所述保温管牵引机构设有上输送带升降机构,所述上输送带升降机构包括连接螺杆、被动斜齿轮、主动斜齿轮、轴承座、传动轴及传动轴支座,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有座板,所述座板通过UCT带滑块座外球面球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上辊轴,所述UCT带滑块座外球面球轴承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座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部板,所述轴承座固定安装在所述顶部板的上侧面,所述轴承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被动斜齿轮,所述被动斜齿轮同轴地螺接所述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的下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支座固定安装在所述顶部板的上侧面,所述传动轴支座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同轴地固定连接所述主动斜齿轮,所述主动斜齿轮与所述被动斜齿轮相互垂直地啮合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保温管牵引机构结合输送带传动机构带动空调复合保温管向右移动进给,故本技术的运行速度更稳定,有利于使保温管和压花棉带的加温稳定,从而有利于提高空调复合保温管的复合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局部剖视示意图。图3为图1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热风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热风管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的D-D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的E向局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后视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保温管与压花棉带进行复合加工的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F处局部放大图。图12为本技术的弯扁头电烙铁的烙铁头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1的G向局部示意图。标号说明:1-机架;2-放卷机构;201-保温管挂框;2011-滚筒;202-压花棉带放卷轴;3-引导筒;4-风机;5-风管;6-热风管;601-加热部;602-扁口部;603-导风弧片;6031-斜面;6032-凹面;7-电热丝;8-包覆引导器;801-第一芯管;802-第一外管;803-锁紧螺钉;9-弯扁头电烙铁;901-烙铁头;10-闭口器;1001-第二芯管;1002-第二外管;11-保温管牵引机构;1101-座板;1102-下辊轴;1103-上辊轴;1104-下输送带;1105-上输送带;1106-UCT带滑块座外球面球轴承;1107-连接板;1108-顶部板;12-上输送带升降机构;1201-连接螺杆;1202-被动斜齿轮,1203-主动斜齿轮;1204-轴承座;1205-传动轴;1206-传动轴支座;13-输送带传动机构;1301-蜗轮蜗杆减速电机;1302-减速机链轮;1303-张紧链轮;1304-下辊链轮;1305-上辊链轮;1306-滚子链;99-空调复合保温管;9901-保温管;9902-压花棉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的空调保温管的复合装置,如图1至图9所示,包括机架1,机架1安装有风机4、热风管6、包覆引导器8、闭口器10及保温管牵引机构11,风机4通过风管5与热风管6连接;还包括用于加热压花棉带9902边缘的弯扁头电烙铁9,弯扁头电烙铁9是市面上有售的一种电烙铁,如图3所示,它的烙铁头901是弯曲的且呈图12所示的扁尖形,弯扁头电烙铁9的功率为200瓦;如图1所示,包覆引导器8、热风管6、弯扁头电烙铁9的烙铁头901、闭口器10及保温管牵引机构11从左到右依次对应排列布置。如图3所示,包覆引导器8包括第一外管802,第一外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复合保温管的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安装有风机(4)、热风管(6)、包覆引导器(8)、闭口器(10)及保温管牵引机构(11),所述风机(4)通过风管(5)与所述热风管(6)连接,还包括用于加热压花棉带(9902)边缘的弯扁头电烙铁(9),所述包覆引导器(8)、所述热风管(6)、所述弯扁头电烙铁(9)的烙铁头(901)、所述闭口器(10)及所述保温管牵引机构(11)从左到右依次对应排列布置;/n所述包覆引导器(8)包括第一外管(802),所述第一外管(802)内设有用于保温管(9901)和压花棉带(9902)通过的第一芯管(801),所述第一芯管(801)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外管(802)的内径,所述第一外管(802)螺接安装有锁紧螺钉(803),所述第一芯管(801)通过所述锁紧螺钉(803)与所述第一外管(802)固定;/n所述热风管(6)包括加热部(601),所述加热部(601)内设有电热丝(7),所述加热部(601)的下端形成有扁口部(602),所述热风管(6)还包括用于引导气流进入保温管(9901)与压花棉带(9902)之间空隙的导风弧片(603),所述导风弧片(603)的凹面(6032)向下设置,所述扁口部(602)与所述导风弧片(603)的中部连接,所述风机(4)的出风口与所述导风弧片(603)的中部连通;/n所述闭口器(10)包括第二外管(1002),所述第二外管(1002)内设有用于空调复合保温管(99)适配地通过的第二芯管(1001),所述第二芯管(1001)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外管(1002)的内径,所述第二外管(1002)螺接安装有所述锁紧螺钉(803),所述第二芯管(1001)通过所述锁紧螺钉(803)与所述第二外管(1002)固定;/n所述保温管牵引机构(11)包括两条下辊轴(1102)及两条上辊轴(1103),两条下辊轴(1102)安装有用于带动空调复合保温管(99)向右移动的下输送带(1104),两条上辊轴(1103)安装有用于带动空调复合保温管(99)向右移动的上输送带(1105),所述保温管牵引机构(11)设有输送带传动机构(13),所述输送带传动机构(13)包括蜗轮蜗杆减速电机(1301)、减速机链轮(1302)、张紧链轮(1303)、下辊链轮(1304)、上辊链轮(1305)及滚子链(1306),所述减速机链轮(1302)固定安装在所述蜗轮蜗杆减速电机(1301)的输出转轴上,所述下辊链轮(1304)固定安装在位于左侧的一条所述下辊轴(1102)的端部,所述上辊链轮(1305)固定安装在位于左侧的一条所述上辊轴(1103)的端部,所述滚子链(1306)连接所述减速机链轮(1302)、所述张紧链轮(1303)、所述下辊链轮(1304)及所述上辊链轮(1305),所述上辊链轮(1305)设置在所述滚子链(1306)的内侧,所述下辊链轮(1304)设置在所述滚子链(1306)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复合保温管的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安装有风机(4)、热风管(6)、包覆引导器(8)、闭口器(10)及保温管牵引机构(11),所述风机(4)通过风管(5)与所述热风管(6)连接,还包括用于加热压花棉带(9902)边缘的弯扁头电烙铁(9),所述包覆引导器(8)、所述热风管(6)、所述弯扁头电烙铁(9)的烙铁头(901)、所述闭口器(10)及所述保温管牵引机构(11)从左到右依次对应排列布置;
所述包覆引导器(8)包括第一外管(802),所述第一外管(802)内设有用于保温管(9901)和压花棉带(9902)通过的第一芯管(801),所述第一芯管(801)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外管(802)的内径,所述第一外管(802)螺接安装有锁紧螺钉(803),所述第一芯管(801)通过所述锁紧螺钉(803)与所述第一外管(802)固定;
所述热风管(6)包括加热部(601),所述加热部(601)内设有电热丝(7),所述加热部(601)的下端形成有扁口部(602),所述热风管(6)还包括用于引导气流进入保温管(9901)与压花棉带(9902)之间空隙的导风弧片(603),所述导风弧片(603)的凹面(6032)向下设置,所述扁口部(602)与所述导风弧片(603)的中部连接,所述风机(4)的出风口与所述导风弧片(603)的中部连通;
所述闭口器(10)包括第二外管(1002),所述第二外管(1002)内设有用于空调复合保温管(99)适配地通过的第二芯管(1001),所述第二芯管(1001)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外管(1002)的内径,所述第二外管(1002)螺接安装有所述锁紧螺钉(803),所述第二芯管(1001)通过所述锁紧螺钉(803)与所述第二外管(1002)固定;
所述保温管牵引机构(11)包括两条下辊轴(1102)及两条上辊轴(1103),两条下辊轴(1102)安装有用于带动空调复合保温管(99)向右移动的下输送带(1104),两条上辊轴(1103)安装有用于带动空调复合保温管(99)向右移动的上输送带(1105),所述保温管牵引机构(11)设有输送带传动机构(13),所述输送带传动机构(13)包括蜗轮蜗杆减速电机(1301)、减速机链轮(1302)、张紧链轮(1303)、下辊链轮(1304)、上辊链轮(1305)及滚子链(1306),所述减速机链轮(1302)固定安装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聪张小鹏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朋胜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