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拌站再生混凝土骨料上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4231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9
一种搅拌站再生混凝土骨料上料机构,包括筛选机构和提升机构,所述筛选机构包括槽体和动力机构,槽体的底部通过滑块设于滑轨上;槽体的顶部开口,内部设有筛板,筛板四边连接槽体内壁,筛板倾斜设置,左端高度大于右端高度,筛板的右端顶部设有挡料块,挡料块的左侧面为凹陷的弧面;动力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传动箱,传动箱内设有传动轴、偏心轮、传动架和摇杆;提升机构设于筛板的右端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骨料上料前对骨料进行筛选,去除细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振动筛选与提升机构良好的进行结合,减少加工工序,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搅拌站再生混凝土骨料上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再生混凝土领域,尤其是一种搅拌站再生混凝土骨料上料机构。
技术介绍
再生混凝土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一方面可以解决大量废弃混凝土处理困难以及由此造成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另一方面,用建筑废物循环再生集料代替天然集料,可以减少建筑业对天然集料的消耗,从而缓解天然集料日趋匮乏的压力并降低大量开采砂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因此,再生混凝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混凝土,是今后混凝土的一个发展方向。随着再生混凝土技术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再生混凝土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混凝土,将成为未来混凝土的一个发展方向。随着研究的深入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再生混凝土的各项技术必将得到大幅度提高,将给再生混凝土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再生混凝土一般采用混凝土搅拌站对骨料和粉料进行搅拌混合而成。传统上的混凝土搅拌站主要包括搅拌系统、骨料供给系统、粉料供给系统、称量系统和控制系统,其中,骨料供给系统将不同规格的石料、砂料经过称量后通过提升机输送至搅拌系统,由于再生骨料是由废旧混凝土破碎加工,因此大骨料中会掺杂一定的细料,这部分细料的加入将会对再生混凝土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筛除细料的搅拌站再生混凝土骨料上料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搅拌站再生混凝土骨料上料机构,包括筛选机构和提升机构,所述筛选机构包括槽体和动力机构,槽体的底部通过滑块设于滑轨上;槽体的顶部开口,内部设有筛板,筛板四边连接槽体内壁,筛板倾斜设置,左端高度大于右端高度,筛板的右端顶部设有挡料块,挡料块的左侧面为凹陷的弧面。通过滑轨对槽体进行滑动支撑,槽体被动力机构带动晃动时会带动内部筛板左右晃动,对筛板上的骨料进行筛选,骨料从筛板左端上方进行上料,振动筛选的过程中逐渐由于重力作用向右移动,移动到筛板右端。动力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传动箱,传动箱内设有传动轴、偏心轮、传动架和摇杆,传动轴通过轴承设置于传动箱内,传动箱内的传动轴上固定设有偏心轮,传动箱外侧的传动轴上固定设有传动轮,该传动轮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的主动轮;传动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三支架分别设于偏心轮的左右两侧,第一支架和第三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支架,第一支架的右侧设有与偏心轮配合的弧形凹槽;传动箱内设有一根导杆,该导杆贯穿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上设有与导杆间隙配合的通孔;第三支架与摇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摇杆的右端延伸到传动箱的右侧,并固定连接槽体,摇杆上套有弹簧,该弹簧设于槽体与传动箱之间。第一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带动传动轮转动,从而带动偏心轮转动,偏心轮与第一支架的接触使其左右往复运动,进而带动传动架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摇杆往复运动,进而带动槽体往复运动。提升机构设于筛板的右端上方,提升机构包括链条机构和提升斗,两个链条机构分别设于槽体的前后两侧,链条机构包括两个提升链轮和提升链条,两个提升链轮上下对称设置,提升链轮上饶有封闭的提升链条,两个提升机构的提升链条之间设有若干个提升斗,提升斗的两侧与提升链条的链节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提升链轮通过链轮轴连接槽体两侧的支架,两个链条机构的顶部的提升链轮共用同一根链轮轴,两个链条机构的底部的提升链轮共用同一根链轮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链轮轴连接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蜗杆和蜗轮,第二电机通过电机座设于机架上,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带传动机构连接蜗杆,蜗杆与蜗轮啮合,蜗轮固定设于链轮轴上。第二电机通过带传动和蜗轮蜗杆传动带动链轮轴转动,进而驱动提升机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筛板上设有筛孔或筛网。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槽体底部一侧设有排料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槽体的左侧高度大于右侧高度。使筛板左端与槽体上沿的间距不至于过小,避免上料时物料漏出,右侧高度较低是为了不影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提升斗与提升链条的一个链节的两个销轴连接,提升斗上设有与销轴间隙配合的孔,销轴插入该孔内。销轴与提升斗连接,并且两个销轴能够限制提升斗相对于链节的转动自由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提升机构顶部右侧的机架上设有出料斗。用于接收并排出提升机构提升上来的骨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能够在骨料上料前对骨料进行筛选,去除细料,避免对再生混凝土产生不利影响。本技术将振动筛选与提升机构良好的进行结合,减少加工工序,值得大力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中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中本技术的动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中本技术的链条机构和提升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一中本技术的提升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搅拌站再生混凝土骨料上料机构,包括筛选机构和提升机构,所述筛选机构包括槽体1和动力机构,槽体1的底部通过滑块设于滑轨上;槽体1的顶部开口,内部设有筛板2,筛板2四边连接槽体1内壁,筛板2倾斜设置,左端高度大于右端高度,筛板2的右端顶部设有挡料块3,挡料块3的左侧面为凹陷的弧面。通过滑轨对槽体1进行滑动支撑,槽体1被动力机构带动晃动时会带动内部筛板2左右晃动,对筛板2上的骨料进行筛选,骨料从筛板2左端上方进行上料,振动筛选的过程中逐渐由于重力作用向右移动,移动到筛板2右端。动力机构包括第一电机4和传动箱5,传动箱5内设有传动轴6、偏心轮7、传动架8和摇杆9,传动轴6通过轴承设置于传动箱5内,传动箱5内的传动轴6上固定设有偏心轮7,传动箱5外侧的传动轴6上固定设有传动轮13,该传动轮13连接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上的主动轮;传动架8包括第一支架10、第二支架11和第三支架12,第一支架10和第三支架12分别设于偏心轮7的左右两侧,第一支架10和第三支架12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支架11,第一支架10的右侧设有与偏心轮7配合的弧形凹槽;传动箱5内设有一根导杆,该导杆贯穿第二支架11,第二支架11上设有与导杆间隙配合的通孔;第三支架12与摇杆9的左端固定连接,摇杆9的右端延伸到传动箱5的右侧,并固定连接槽体1,摇杆9上套有弹簧,该弹簧设于槽体1与传动箱5之间。第一电机4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带动传动轮13转动,从而带动偏心轮7转动,偏心轮7与第一支架10的接触使其左右往复运动,进而带动传动架8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摇杆9往复运动,进而带动槽体1往复运动。提升机构设于筛板2的右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搅拌站再生混凝土骨料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筛选机构和提升机构,所述筛选机构包括槽体和动力机构,槽体的底部通过滑块设于滑轨上;槽体的顶部开口,内部设有筛板,筛板四边连接槽体内壁,筛板倾斜设置,左端高度大于右端高度,筛板的右端顶部设有挡料块,挡料块的左侧面为凹陷的弧面;/n动力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传动箱,传动箱内设有传动轴、偏心轮、传动架和摇杆,传动轴通过轴承设置于传动箱内,传动箱内的传动轴上固定设有偏心轮,传动箱外侧的传动轴上固定设有传动轮,该传动轮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的主动轮;传动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三支架分别设于偏心轮的左右两侧,第一支架和第三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支架,第一支架的右侧设有与偏心轮配合的弧形凹槽;传动箱内设有一根导杆,该导杆贯穿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上设有与导杆间隙配合的通孔;第三支架与摇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摇杆的右端延伸到传动箱的右侧,并固定连接槽体,摇杆上套有弹簧,该弹簧设于槽体与传动箱之间;/n提升机构设于筛板的右端上方,提升机构包括链条机构和提升斗,两个链条机构分别设于槽体的前后两侧,链条机构包括两个提升链轮和提升链条,两个提升链轮上下对称设置,提升链轮上饶有封闭的提升链条,两个提升机构的提升链条之间设有若干个提升斗,提升斗的两侧与提升链条的链节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搅拌站再生混凝土骨料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筛选机构和提升机构,所述筛选机构包括槽体和动力机构,槽体的底部通过滑块设于滑轨上;槽体的顶部开口,内部设有筛板,筛板四边连接槽体内壁,筛板倾斜设置,左端高度大于右端高度,筛板的右端顶部设有挡料块,挡料块的左侧面为凹陷的弧面;
动力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传动箱,传动箱内设有传动轴、偏心轮、传动架和摇杆,传动轴通过轴承设置于传动箱内,传动箱内的传动轴上固定设有偏心轮,传动箱外侧的传动轴上固定设有传动轮,该传动轮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的主动轮;传动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三支架分别设于偏心轮的左右两侧,第一支架和第三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支架,第一支架的右侧设有与偏心轮配合的弧形凹槽;传动箱内设有一根导杆,该导杆贯穿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上设有与导杆间隙配合的通孔;第三支架与摇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摇杆的右端延伸到传动箱的右侧,并固定连接槽体,摇杆上套有弹簧,该弹簧设于槽体与传动箱之间;
提升机构设于筛板的右端上方,提升机构包括链条机构和提升斗,两个链条机构分别设于槽体的前后两侧,链条机构包括两个提升链轮和提升链条,两个提升链轮上下对称设置,提升链轮上饶有封闭的提升链条,两个提升机构的提升链条之间设有若干个提升斗,提升斗的两侧与提升链条的链节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平张启禄许鸿飞刘婷婷余菱菱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景盛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