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兆弟专利>正文

一种多边形桩成型模具及多边形桩成型模具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4201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边形桩成型模具及多边形桩成型模具组合,多边形桩成型模具组合包含至少两条多边形桩成型模具,多边形桩成型模具包括敞口式模具本体和两个以上组合式造型板。其中,所述敞口式模具本体于至少一侧模板上沿纵向间隔开设两个以上豁口,且侧模板于每一豁口处对应设置有一组合式造型板;所述组合式造型板的至少部分板体能够相对于侧模板调整在横向上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多边形桩成型模具通过调节组合式造型板相对于侧模板的相对位置,使得该多边形桩成型模具能够选择性提供多边形直身桩或多边形异型桩的成型模腔,解决了现有多边形桩成型模具对桩型通用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边形桩成型模具及多边形桩成型模具组合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边形桩成型模具,具体涉及一种通用于多边形直身桩和多边形桩异型桩的多边形桩成型模具,以及一种包含前述多边形桩成型模具的多边形桩成型模具组合。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桩基工程不断发展,多边形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多边形桩施工快捷,质量可靠,能适用于粘土、粉土和砂土等多种土层,并不受地下水位影响,承载能力较大,因此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中。多边形桩分为多边形直身桩和多边形桩异型桩:多边形直身桩多为直身桩,其截面沿桩长不变,其加工方便,制造质量容易保证;多边形桩异型桩通过在多边形直身桩桩身侧壁上间隔设置凹陷部或突出部使得桩身表面呈现凹凸状。多边形桩以直身方桩与异型方桩最为常用,直身方桩与异型方桩的制备需要通过专门的模具,如中国专利201820664603.5公开了一种预制混凝土方桩模具(直身方桩模具)包括水平设置的底部模板、设于底部模板两侧且与底部模板垂直的两块侧模板,底部模板与两块侧模板围成的腔体的横截面为方形,其内腔适配于直身方桩(呈长方体状);而现有异型方桩模具绝大部分是通过在原有直身方桩模具的基础上焊接衬板,该衬板与异型方桩凹面相适配,并且该衬板朝向成型桩的表面与异型方桩的凹面重合。综上所述,现有直身方桩与异型方桩的制作必须使用两种不同的模具,在不同桩型上不具备通用性,多边形直身桩和多边形桩异型桩也同样是不能使用统一模具制备。因此,如何制作一种通用于多边形直身桩和多边形桩异型桩的方桩成型模具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多边形桩模具通用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通用于多边形直身桩及多边形异型桩的多边形桩成型模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边形桩成型模具,包括敞口式模具本体和两个以上组合式造型板;其中,所述敞口式模具本体于至少一侧模板上沿纵向间隔开设两个以上豁口,且侧模板于每一豁口处对应设置有一组合式造型板;并且,所述组合式造型板的至少部分板体能够相对于侧模板调整在横向上的位置。进一步的,多边形桩成型模具的组合式造型板包括两块以上在纵向上依次铰接的造型板,且在纵向上,位于组合式造型板两端的造型板分别衔接各自对应的豁口边沿;所述敞口式模具本体于模腔的外侧设置定位止挡件,用以固定位置调整后的组合式造型板。进一步的,在相邻两个造型板中,造型板的纵向一端面开设有竖向贯通的凹槽,且凹槽靠近成型模腔的槽壁呈以铰接点为原心的第一圆弧面,另一造型板的纵向一端面具有竖向连续的凸起,凸起具有与第一圆弧面吻合的第二圆弧面,且凸起能够收纳于凹槽内。进一步的,所述组合式造型板还包括弹性元件;在相邻两个造型板中,弹性元件的一端连接一造型板,弹性元件的另一端连接另一造型板。进一步的,所述敞口式模具本体于成型模腔的外侧设置有可固定定位止挡件的支撑件,且支撑件设置有位置调节装置用以调节组合式造型板在横向上的位置。进一步的,所述组合式造型板包括:中间造型板和位于中间造型板两端的过渡造型板,过渡造型板在纵向上的长度值L1为模腔中轴线到中间造型板最短直线长度值L2的0.05倍到0.5倍;优选的,两个过渡造型板的规格相同。进一步的,所述位置调节装置包括往复式推拉机构,往复式推拉机构安装在支撑件上且一端部连接中间造型板的;所述定位止挡件包括安装固定在支撑件上且与过渡造型板一一对应的横向挡杆,当过渡造型板与横向挡杆相抵接时,侧模板的成型面与中间造型板的成型面齐平,或者,侧模板的成型面外凸于中间造型板的成型面。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包括平行于侧模板的主支撑板,主支撑板的纵向两端分别由边板连接至侧模板,且所述主支撑板的纵向长度大于豁口的纵向长度;所述往复式推拉机构和所述横向挡杆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主支撑板。进一步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多边形桩成型模具,其中,所述支撑件包括平行于侧模板的主支撑板,主支撑板的纵向两端分别由边板连接至侧模板,且所述主支撑板的纵向长度等于豁口的纵向长度;所述组合式造型板包括:中间造型板和位于中间造型板两端的过渡造型板,所述主支撑板上安装有一端部连接中间造型板的往复式推拉机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多边形桩成型模具通过调节组合式造型板相对于侧模板的相对位置,从而在原有敞口式模具主体内腔形状一定的基础上增加其可变性,解决了现有多边形桩成型模具使用的单一性,即该多边形桩成型模具能够提供多边形直身桩和多边形异型桩的成型模腔,从而在同一条模具中生产至少两种桩型,提高了模具的通用性。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多边形桩成型模具组合,包括至少两条上述的多边形桩模具,其中,所述多边形桩模具沿横向并排布置并共用于一个底模板;相邻两个多边形桩模具在横向上对齐的组合式造型板共用同一位置调节装置。本技术提供的多边形桩成型模具组合包含上述多边形桩成型模具,所以包含该多边形桩成型模具的多边形桩成型模具组合也具有上述多边形桩成型模具提到的功能;并且,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两个多边形桩模具在横向上对齐的组合式造型板共用同一位置调节装置来达到双侧驱动,使得场地面积使用率有效提高,多边形桩生产空间布局紧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中多边形桩成型模具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中敞口式模具本体;图3是图1中字母K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中组合式造型板的俯视图;图5是图4中字母M部分的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中组合式造型板的成型面内凹于侧模板成型面的俯视图;图7是图6中字母N部分的放大图;图8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中组合式造型板的成型面共面于侧模板成型面的俯视图;图9是图8中字母O部分的放大图;图10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中另一种组合式造型板的成型面外凸于侧模板成型面的俯视图;图11是图10中字母P部分的放大图;图1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中另一种组合式造型板的成型面共面于侧模板成型面的俯视图;图13是图12中字母Q部分的放大图;图1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中另一种多边形桩成型模具的立体图;图1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中整体式造型板的成型面内凹于侧模板成型面的俯视图;图16是图15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17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中整体式造型板的成型面共面于侧模板成型面的俯视图;图18是本技术的实施例3中的多边形桩模具组合主视图。图中各标号清单为:100、多边形桩成型模具;1、组合式造型板;11、过渡造型板;110、凸起;111、第二圆弧面;112、第一侧面;12、中间造型板;120、凹槽;121、第一圆弧面;13、圆柱拉伸弹簧;14旋转插销;1a、另一种组合式造型板;113、衔接凹槽;114、第三圆弧面;2、支撑件;21、边板;22、主支撑板;3、敞口式模具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边形桩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边形桩成型模具包括敞口式模具本体和两个以上组合式造型板;/n其中,所述敞口式模具本体于至少一侧模板上沿纵向间隔开设两个以上豁口,且侧模板于每一豁口处对应设置有一组合式造型板;/n所述组合式造型板的至少部分板体能够相对于侧模板调整在横向上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边形桩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边形桩成型模具包括敞口式模具本体和两个以上组合式造型板;
其中,所述敞口式模具本体于至少一侧模板上沿纵向间隔开设两个以上豁口,且侧模板于每一豁口处对应设置有一组合式造型板;
所述组合式造型板的至少部分板体能够相对于侧模板调整在横向上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边形桩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造型板包括两块以上在纵向上依次铰接的造型板,且在纵向上,位于组合式造型板两端的造型板分别衔接各自对应的豁口边沿;
所述敞口式模具本体于模腔的外侧设置定位止挡件,用以固定位置调整后的组合式造型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边形桩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在相邻两个造型板中,造型板的纵向一端面开设有竖向贯通的凹槽,且凹槽靠近成型模腔的槽壁呈以铰接点为原心的第一圆弧面,另一造型板的纵向一端面具有竖向连续的凸起,凸起具有与第一圆弧面吻合的第二圆弧面,且凸起能够收纳于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边形桩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造型板还包括弹性元件;
在相邻两个造型板中,弹性元件的一端连接一造型板,弹性元件的另一端连接另一造型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多边形桩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敞口式模具本体于成型模腔的外侧设置有可固定定位止挡件的支撑件,且支撑件设置有位置调节装置用以调节组合式造型板在横向上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边形桩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造型板包括:中间造型板和位于中间造型板两端的过渡造型板,过渡造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月华周兆弟
申请(专利权)人:周兆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