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中心网络设备智能巡检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4103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据中心网络设备智能巡检机器人,包括底盘和四个四驱驱动轮,底盘底端的四个边角均固定设有四驱驱动轮,底盘带动的中部设置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分别连接有可见光摄像机和红外线热像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底盘、四驱驱动轮、调节组件、可见光摄像机、SICK激光雷达、声光报警器、通讯天线、大灯、超声波避障、传感监测模块、防撞感应保险杠、电池组件和红外线热像仪,可以完成巡检,并且摆脱了人工巡检,能够实现高频次、大范围、无遗漏的24小时连续巡检,提高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中心网络设备智能巡检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器人,具体为一种数据中心网络设备智能巡检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信息通信系统数量与日俱增,其配套的环境设备也日益增多,数据中心机房已成为公司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房基础设施(配电柜、UPS、空调、服务器、网络设备等)一旦出现故障,就会影响到信息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从而影响公司业务的正常开展,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目前,机房巡检具有巡检对象繁多、巡检频次高、巡检工作重复枯燥等特点,人工巡检时效性受巡检员的体力、精力和责任心等生理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数据中心网络设备智能巡检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数据中心网络设备智能巡检机器人,包括底盘和四个四驱驱动轮,所述底盘底端的四个边角均固定设有四驱驱动轮,所述底盘带动的中部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分别连接有可见光摄像机和红外线热像仪,所述底盘顶端的一侧固定设有SICK激光雷达,所述底盘顶端的另一侧分别设置有声光报警器和通讯天线,所述底盘一侧的两端均嵌设有设有大灯,所述底盘一侧且靠近大灯的部位固定设有超声波避障,所述底盘的另一侧嵌设有传感监测模块,所述底盘底端且靠近超声波避障的部位固定设有防撞感应保险杠,所述底盘底端的另一侧设置有电池组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三节电动升降平台,所述三节电动升降平台的底端与底盘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三节电动升降平台的顶端固定设有多角度旋转云台,所述可见光摄像机和红外线热像仪分别固定安装在多角度旋转云台的两侧,所述底盘的顶端且位于声光报警器和通讯天线固定设有急停按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声光报警器和通讯天线分别位于底盘顶端的两边侧,且声光报警器和通讯天线均与底盘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电池箱,所述电池箱与底盘的固定连接,所述电池箱内设有电池组,所述电池箱一侧的底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两个激光制导自动充电口。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感监测模块包括声音传感器、光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和尘传感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数据中心网络设备智能巡检机器人,通过四驱驱动轮、调节组件、可见光摄像机、SICK激光雷达、声光报警器、通讯天线、大灯、超声波避障、传感监测模块、防撞感应保险杠、电池组件和红外线热像仪,可以完成巡检,并且摆脱了人工巡检,能够实现高频次、大范围、无遗漏的24小时连续巡检,提高了实用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数据中心网络设备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正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数据中心网络设备智能巡检机器人的侧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数据中心网络设备智能巡检机器人的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盘;2、四驱驱动轮;3、调节组件;301、三节电动升降平台;302、多角度旋转云台;4、可见光摄像机;5、SICK激光雷达;6、声光报警器;7、通讯天线;8、大灯;9、超声波避障;10、传感监测模块;11、防撞感应保险杠;12、电池组件;1201、电池箱;1202、电池组;1203、激光制导自动充电口;13、红外线热像仪;14、急停按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数据中心网络设备智能巡检机器人,包括底盘1和四个四驱驱动轮2,底盘1底端的四个边角均固定设有四驱驱动轮2,底盘1带动的中部设置有调节组件3,调节组件3分别连接有可见光摄像机4和红外线热像仪13,底盘1顶端的一侧固定设有SICK激光雷达5,底盘1顶端的另一侧分别设置有声光报警器6和通讯天线7,底盘1一侧的两端均嵌设有设有大灯8,底盘1一侧且靠近大灯8的部位固定设有超声波避障9,底盘1的另一侧嵌设有传感监测模块10,底盘1底端且靠近超声波避障9的部位固定设有防撞感应保险杠11,底盘1底端的另一侧设置有电池组件12。其中,调节组件3包括三节电动升降平台301,三节电动升降平台301的底端与底盘1固定连接;三节电动升降平台301的顶端固定设有多角度旋转云台302,可见光摄像机4和红外线热像仪13分别固定安装在多角度旋转云台302的两侧。其中,声光报警器6和通讯天线7分别位于底盘1顶端的两边侧,且声光报警器6和通讯天线7均与底盘1固定连接,所述底盘1的顶端且位于声光报警器6和通讯天线7固定设有急停按钮14。其中,电池组件12包括电池箱1201,电池箱1201与底盘1的固定连接,电池箱1201内设有电池组1202,电池箱1201一侧的底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两个激光制导自动充电口1203。其中,传感监测模块10包括声音传感器、光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和尘传感器。工作时,通过四驱驱动轮2,四驱驱动轮2比双轮差速技术复杂度高,前进或后退双向行驶,自由出入各类狭窄空间,其动力更强劲,运行更稳定,灵活性更高,通过三节电动升降平台301,三节电动升降平台301,闭合长度600mm,行程800mm,高低视野自动升降调节,全面覆盖整个机柜,贴近监测更精准,通过多角度旋转云台302,多角度旋转云台302可多角度自由旋转,活动范围为水平360°,俯仰-45°-+45°,配合三节电动升降平台301,充分实现立体式监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中心网络设备智能巡检机器人,包括底盘(1)和四个四驱驱动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底端的四个边角均固定设有四驱驱动轮(2),所述底盘(1)带动的中部设置有调节组件(3),所述调节组件(3)分别连接有可见光摄像机(4)和红外线热像仪(13),所述底盘(1)顶端的一侧固定设有SICK激光雷达(5),所述底盘(1)顶端的另一侧分别设置有声光报警器(6)和通讯天线(7),所述底盘(1)一侧的两端均嵌设有设有大灯(8),所述底盘(1)一侧且靠近大灯(8)的部位固定设有超声波避障(9),所述底盘(1)的另一侧嵌设有传感监测模块(10),所述底盘(1)底端且靠近超声波避障(9)的部位固定设有防撞感应保险杠(11),所述底盘(1)底端的另一侧设置有电池组件(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中心网络设备智能巡检机器人,包括底盘(1)和四个四驱驱动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底端的四个边角均固定设有四驱驱动轮(2),所述底盘(1)带动的中部设置有调节组件(3),所述调节组件(3)分别连接有可见光摄像机(4)和红外线热像仪(13),所述底盘(1)顶端的一侧固定设有SICK激光雷达(5),所述底盘(1)顶端的另一侧分别设置有声光报警器(6)和通讯天线(7),所述底盘(1)一侧的两端均嵌设有设有大灯(8),所述底盘(1)一侧且靠近大灯(8)的部位固定设有超声波避障(9),所述底盘(1)的另一侧嵌设有传感监测模块(10),所述底盘(1)底端且靠近超声波避障(9)的部位固定设有防撞感应保险杠(11),所述底盘(1)底端的另一侧设置有电池组件(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中心网络设备智能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3)包括三节电动升降平台(301),所述三节电动升降平台(301)的底端与底盘(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据中心网络设备智能巡检机器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赵大为孙宇宸魏合民张坤强邓宇肖功科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宇光智德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