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呆支架组及服务器机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3808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呆支架组及服务器机箱,防呆支架组包含固定于机壳的止挡件及装设于机壳两侧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的防呆件固定于其侧板且遮挡其底板的其中一穿槽。第一支架在装设于机壳的第一装设位置时,止挡件穿设于底板的另一穿槽,并与第一支架的另一侧板间形成供组装架其中一固定侧板穿设的让位空间。第二支架的防呆件固定于其侧板且遮挡其底板的其中一穿槽。当第二支架装设于第一装设位置时,其防呆件所占空间与止挡件所占空间重叠。当第一和第二支架分别装设于机壳的第一装设位置和第二装设位置时,其防呆件阻挡组装架的两固定侧板,使其中一固定侧板穿设于让位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呆支架组及服务器机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呆支架组及服务器机箱,尤其涉及一种设计有可实现双重防呆作用的防呆件以及具有低成本设计结构的防呆支架组和包含防呆支架组的服务器机箱。
技术介绍
现今电子装置的配置日趋复杂,其组装工序亦日趋繁复。若于组装电子装置时,电子元件有任何装设方向或装设种类错误的情形,则可能导致电子装置无法作用。举例来说,若风扇模块的装设方向错误,将无法有效进行电子装置的散热,进而可能导致电子装置元件的损坏。因此为了避免组装错误,需要在电子装置的设计时制作防呆的结构设计。防呆的结构设计通常是在电子装置与零组件上分别设计具有方向性的互补性结构,让组装者仅在电子装置与零组件正确组装时,能够使电子装置与零组件相互结合,用于避免组装错误而导致成本的增加。而对于电子装置多道的组装工序,在每个环节都应避免组件错误的安装,以确保电子装置能正常作用。然而,若为了达到每道工序的正确组装而各别增设组件之间对应的防呆结构,或是新设计多个包含防呆结构的组件,则将增加电子装置整体的生产成本。以风扇模块为例,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风扇模块组装方向错误,需要在电子装置机壳两侧的风扇支架上设计相异的防呆结构,而需使用不同的模具来制造两侧的风扇支架,进而增加了电子装置整体的生产成本。因此,如何能满足每道组装工序都能正确组装的要求下,在电子装置的防呆结构设计及生产成本之间取得平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呆支架组及服务器机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为了达到每道工序的正确组装而各别增设组件之间对应的防呆结构,或是新设计多个包含防呆结构的组件,而增加电子装置整体生产成本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的防呆支架组用于装设于一服务器机箱的一机壳并用于供一组装架设置。组装架包含一架本体及分别从架本体相对两侧凸出的两个固定侧板。防呆支架组包含一第一止挡件、一第一支架以及一第二支架。第一止挡件用于固定于机壳。第一支架用于装设于机壳的一侧的一第一装设位置,且第一支架包含一第一底板、两个第一侧板以及一第一防呆件。其中,第一底板具有两个第一穿槽,两个第一侧板分别连接于第一底板的相对两侧且均与第一底板不平行,且第一防呆件固定于其中一个第一侧板且遮挡第一底板的其中一个第一穿槽。第一支架在装设于第一装设位置时,第一止挡件穿设于第一底板的另一个第一穿槽并与另一个第一侧板间形成用于供组装架的其中一个固定侧板穿设的一第一让位空间。第二支架用于装设于机壳的相对一侧的一第二装设位置,且第二支架包含一第二底板、两个第二侧板以及一第二防呆件。其中,第二底板具有两个第二穿槽,两个第二侧板分别连接于第二底板的相对两侧且均与第二底板不平行,且第二防呆件固定于其中一个第二侧板且遮挡第二底板的其中一个第二穿槽。当第二支架装设于第一装设位置时,第二防呆件所占空间与第一止挡件所占空间重叠。当第一支架装设于第一装设位置且第二支架装设于第二装设位置时,第一防呆件与第二防呆件用于阻挡组装架的两个固定侧板,使其中一个固定侧板穿设于第一让位空间,进而使组装架维持于一预设组装位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机箱包含一机壳、一组装架及一防呆支架组。组装架包含一架本体以分别从架本体相对两侧凸出的两个固定侧板。防呆支架组包含一第一止挡件、一第一支架以及一第二支架。第一止挡件固定于机壳。第一支架用于装设于机壳的一侧的一第一装设位置,且第一支架包含一第一底板、两个第一侧板以及一第一防呆件。其中,第一底板具有两个第一穿槽,两个第一侧板分别连接于第一底板的相对两侧且均与第一底板不平行,且第一防呆件固定于其中一个第一侧板且遮挡第一底板的其中一个第一穿槽。第一支架在装设于第一装设位置时,第一止挡件穿设于第一底板的另一个第一穿槽并与另一个第一侧板间形成以供组装架的其中一个固定侧板穿设的一第一让位空间。第二支架用于装设于机壳的相对一侧的一第二装设位置,且第二支架包含一第二底板、两个第二侧板以及一第二防呆件。其中,第二底板具有两个第二穿槽,两个第二侧板分别连接于第二底板的相对两侧且均与第二底板不平行,且第二防呆件固定于其中一个第二侧板且遮挡第二底板的其中一个第二穿槽。当第二支架装设于第一装设位置时,第二防呆件所占空间与第一止挡件所占空间重叠。当第一支架装设于第一装设位置且第二支架装设于第二装设位置时,第一防呆件与第二防呆件阻挡组装架的两个固定侧板,使其中一个固定侧板穿设于第一让位空间,进而使组装架维持于一预设组装位置。根据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防呆支架组及服务器机箱,通过在机壳上对应第一支架预设的装设位置处设置第一止挡件,并配合第二支架的第二防呆件的阻挡,可避免第二支架误装于第一装设位置,进而避免第一支架误装于第二装设位置。并且,通过第一防呆件与第二防呆件阻挡组装架的固定侧板,使其中一个固定侧板穿设于第一止挡件与第一侧板间形成的第一让位空间,进而使组装架维持于预设组装位置,以实现防呆的作用,防止组装架内散热风扇装设的方向错误,可确保服务器能正常散热。此外,由于第一支架的第一底板、第一侧板与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架的第二底板、第二侧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具有相同的结构,故仅需使用同一模具即可制造生产,之后再将第一防呆件铆接在第一侧板,并将第二防呆件铆接在第二侧板,以制成彼此镜像对称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如此,无需使用不同的模具来制造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而可节省服务器机箱整体的制造成本。以上关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说明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是用于示范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并且提供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机箱及散热风扇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2的另一侧视图;图4为图1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5为图4的上视图;图6为图2的第二支架试图装设于第一装设位置的局部示意图;图7为图1的上视图;图8为图4中容置有散热风扇的组装架转置后试图插入防呆支架组的上视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9-服务器机箱;8-散热风扇;7-螺丝;1-机壳;11-第一侧壁;110-卡勾;12-第二侧壁;120-卡勾;2-组装架;20-架本体;21-固定侧板;22-固定侧板;3-防呆支架组;31-第一止挡件;32-第二止挡件;33-第一支架;330-第一钣金件;331-第一底板;3310-第一穿槽;3311-第一穿槽;3312-固定孔;333-第一侧板;334-第一侧板;335-第一防呆件;337-第一支撑板;34-第二支架;340-第二钣金件;341-第二底板;3410-第二穿槽;3411-第二穿槽;3412-固定孔;343-第二侧板;344-第二侧板;345-第二防呆件;347-第二支撑板;P1-第一装设位置;P2-第二装设位置;S1-第一让位空间;S2-第二让位空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
技术实现思路
并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提供的内容、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呆支架组,用于装设于一服务器机箱的一机壳并用于供一组装架设置,所述组装架包含一架本体及分别从所述架本体相对两侧凸出的两个固定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呆支架组包含:/n一第一止挡件,用于固定于所述机壳;/n一第一支架,用于装设于所述机壳的一侧的一第一装设位置,所述第一支架包含一第一底板、两个第一侧板及一第一防呆件,所述第一底板具有两个第一穿槽,两个所述第一侧板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板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所述第一底板不平行,所述第一防呆件固定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侧板且遮挡所述第一底板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穿槽,且所述第一支架在装设于所述第一装设位置时,所述第一止挡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底板的另一个所述第一穿槽并与另一个所述第一侧板间形成用于供所述组装架的其中一个所述固定侧板穿设的一第一让位空间;以及/n一第二支架,用于装设于所述机壳的相对一侧的一第二装设位置,所述第二支架包含一第二底板、两个第二侧板以及一第二防呆件,所述第二底板具有两个第二穿槽,两个所述第二侧板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底板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所述第二底板不平行,所述第二防呆件固定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侧板且遮挡所述第二底板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穿槽,当所述第二支架装设于所述第一装设位置时,所述第二防呆件所占空间与所述第一止挡件所占空间重叠;/n其中,当所述第一支架装设于所述第一装设位置且所述第二支架装设于所述第二装设位置时,所述第一防呆件与所述第二防呆件用于阻挡所述组装架的两个所述固定侧板,使其中一个所述固定侧板穿设于所述第一让位空间,进而使所述组装架维持于一预设组装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呆支架组,用于装设于一服务器机箱的一机壳并用于供一组装架设置,所述组装架包含一架本体及分别从所述架本体相对两侧凸出的两个固定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呆支架组包含:
一第一止挡件,用于固定于所述机壳;
一第一支架,用于装设于所述机壳的一侧的一第一装设位置,所述第一支架包含一第一底板、两个第一侧板及一第一防呆件,所述第一底板具有两个第一穿槽,两个所述第一侧板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板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所述第一底板不平行,所述第一防呆件固定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侧板且遮挡所述第一底板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穿槽,且所述第一支架在装设于所述第一装设位置时,所述第一止挡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底板的另一个所述第一穿槽并与另一个所述第一侧板间形成用于供所述组装架的其中一个所述固定侧板穿设的一第一让位空间;以及
一第二支架,用于装设于所述机壳的相对一侧的一第二装设位置,所述第二支架包含一第二底板、两个第二侧板以及一第二防呆件,所述第二底板具有两个第二穿槽,两个所述第二侧板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底板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所述第二底板不平行,所述第二防呆件固定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侧板且遮挡所述第二底板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穿槽,当所述第二支架装设于所述第一装设位置时,所述第二防呆件所占空间与所述第一止挡件所占空间重叠;
其中,当所述第一支架装设于所述第一装设位置且所述第二支架装设于所述第二装设位置时,所述第一防呆件与所述第二防呆件用于阻挡所述组装架的两个所述固定侧板,使其中一个所述固定侧板穿设于所述第一让位空间,进而使所述组装架维持于一预设组装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呆支架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用于固定于所述机壳的一第二止挡件,其中所述第二支架在装设于所述第二装设位置时,所述第二止挡件穿设于所述第二底板的另一个所述第二穿槽并与另一个所述第二侧板间形成用于供所述组装架的另一个所述固定侧板穿设的一第二让位空间;当所述第一支架装设于所述第二装设位置时,所述第一防呆件所占空间与所述第二止挡件所占空间重叠;当所述第一支架装设于所述第一装设位置且所述第二支架装设于所述第二装设位置时,所述第一防呆件与所述第二防呆件用于阻挡所述组装架的两个所述固定侧板,使两个所述固定侧板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让位空间与所述第二让位空间,进而使所述组装架维持于所述预设组装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呆支架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二底板各自还具有多个锁固孔,各所述锁固孔用于供一锁固件穿设,使所述第一底板及所述第二底板通过多个所述锁固件固定于所述机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呆支架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一侧板为一体成型而共同构成一第一钣金件,所述第二底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为一体成型而共同构成一第二钣金件,且所述第一钣金件的结构与所述第二钣金件的结构完全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呆支架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彼此镜像对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呆支架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还包含二第一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且分别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朝远离彼此的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二振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