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涨紧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3796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6
一种涨紧夹具,属于夹具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锥套(7)以及涨套(8),锥套(7)一端同轴设置有安装套(5),涨套(8)套设在锥套(7)外,涨套(8)的内孔为沿靠近安装套(5)的方向直径逐渐增大的锥形,或锥套(7)的外壁为沿靠近安装套(5)的方向直径逐渐增大的锥形,涨套(8)连接有推动其向靠近或远离安装套(5)的方向移动的动力装置。本涨紧夹具即既完成了联轴器配件的装夹,又在加工时保证了联轴器配件的外圆、柱销孔中心圆与内孔的同轴度,使联轴器配件的加工精度高,而且夹具在涨紧和松开的过程中均依靠动力装置执行,工人劳动量小,装夹速度快,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涨紧夹具
一种涨紧夹具,属于夹具

技术介绍
联轴器是指联接两轴或轴与回转件,在传递运动和动力过程中一同回转,在正常情况下不脱开的一种装置。有时也作为一种安全装置用来防止被联接机件承受过大的载荷,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联轴器包括可拆卸的两个配件,配件圆筒状,且一端的外径大于另一端的外径,在对配件加工时,现有的夹具在装夹时难以保证配件与机床的机床回转台同轴,必须要找正内孔后才能加工外圆和柱销孔,找正时间长,效率低,加工误差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加工联轴器配件时能够保证外圆、柱销孔中心圆与内孔同轴、装夹操作简单、无需找正的涨紧夹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涨紧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锥套以及涨套,锥套一端同轴设置有安装套,涨套套设在锥套外,涨套的内孔为沿靠近安装套的方向直径逐渐增大的锥形,或锥套的外壁为沿靠近安装套的方向直径逐渐增大的锥形,涨套连接有推动其向靠近或远离安装套的方向移动的动力装置。优选的,所述的涨套的内孔为沿靠近安装套的方向直径逐渐增大的锥形,且锥套的外壁为沿靠近安装套的方向直径逐渐增大的锥形。优选的,所述的涨套远离安装套的一端封闭设置,涨套的封闭端与锥套对应的一端间隔设置。优选的,所述的涨套的两端沿其轴线方向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优选的,还包括拉杆,拉杆一端与涨套相连,另一端依次穿过锥套和安装套后与动力装置相连,拉杆与锥套和安装套均相对运动设置。优选的,所述的涨套远离安装套的一端设置有盖板,拉杆与盖板相连。优选的,所述的拉杆与锥套同轴设置。优选的,所述的动力装置为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涨套相连。优选的,所述的安装套远离锥套的一侧同轴设置有连接座,靠近锥套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环,连接座远离安装套的一端的直径小于另一端,形成对接部,安装套与连接座可拆卸的连接,连接环与安装套可拆卸的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本涨紧夹具的动力装置推动涨套与锥套相对轴向移动,进而实现了涨套对联轴器配件的涨紧和自动定心,即既完成了联轴器配件的装夹,又在加工时保证了联轴器配件的外圆、柱销孔中心圆与内孔的同轴度,使联轴器配件的加工精度高,且加工速度大大提高;夹具在涨紧和松开的过程中均依靠动力装置执行,工人劳动量小,装夹速度快,加工效率,联轴器配件加工完成后,只需将动力装置向反方向略微移动,即可将涨套向右推出,涨套被推出后恢复原形,即可将联轴器配件取下。2、涨套内孔为锥形,锥套外壁为锥形,在涨套与锥套相对轴向移动时,涨套外径增大,从而实现了涨紧,连接方便。3、涨套上设置有轴向的开口,从而对涨套的进行一定的补偿,适用于内孔直径变化范围较小的联轴器配件;通过在安装套上更换不同规格的锥套和涨套,可以扩大夹具的夹紧范围,适用于内孔直径变化范围较大的联轴器配件。4、拉杆一端与涨套相连,另一端依次穿过锥套和安装套后与动力装置相连,避免了动力装置对两轴的对接造成妨碍。附图说明图1为涨紧夹具的主视剖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活塞杆2、机床回转台3、对接杆4、连接座5、安装套6、连接环7、锥套8、涨套9、联轴器配件10、盖板11、挡板12、连杆。具体实施方式图1~2是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一种涨紧夹具,包括锥套7以及涨套8,锥套7一端同轴设置有安装套5,涨套8套设在锥套7外,涨套8的内孔为沿靠近安装套5的方向直径逐渐增大的锥形,或锥套7的外壁为沿靠近安装套5的方向直径逐渐增大的锥形,涨套8连接有推动其向靠近或远离安装套5的方向移动的动力装置。本涨紧夹具的动力装置推动涨套8与锥套7相对轴向移动,进而实现了涨套8对联轴器配件的涨紧和自动定心,即既完成了联轴器配件的装夹,又在加工时保证了联轴器配件的外圆、柱销孔中心圆与内孔的同轴度,使联轴器配件的加工精度高,且加工速度大大提高;夹具在涨紧和松开的过程中均依靠动力装置执行,工人劳动量小,装夹速度快,加工效率,联轴器配件加工完成后,只需将动力装置向反方向略微移动,即可将涨套8向右推出,涨套8被推出后恢复原形,即可将联轴器配件取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人们应当了解,在这里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说明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的结构必然超出了有限的这些实施例,而对于一些等同替换方案或常见手段,本文不再做详细叙述,但仍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具体的:如图1~2所示:锥套7水平设置,锥套7的内孔为圆柱状,锥套7的外壁为由左至右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涨套8外壁为圆柱状,涨套8的内孔为由左至右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涨套8滑动套设在锥套7外。安装套5同轴设置在锥套7的左侧,且安装套5与锥套7一体设置,动力装置设置在安装套5的左侧,动力装置通过拉杆与涨套8相连。拉杆包括对接杆3以及连杆12,连杆12的右端滑动设置在锥套7内,对接杆3设置在连杆12的左侧,对接杆3与连杆12同轴设置,对接杆3的右端设置有螺纹孔,连杆12的左端伸入对接杆3的螺纹孔内,并与对接杆3螺纹连接。涨套8的右端封闭设置,涨套8的右侧同轴设置有圆形的盖板10,涨套8内同轴设置有圆形的挡板11,挡板11与涨套8的封闭端相贴合,盖板10通过螺钉与连杆12的右端可拆卸的连接,挡板11也通过螺钉与盖板10可拆卸的连接,锥套7的右端与涨套8的封闭端间隔设置,为涨套8向左移动留有间隙。优选的,涨套8的两端均设置有轴线方向的开口,开口环绕涨套8的轴线间隔均布有至少两个,从而使涨套8的直径的变化范围更大,增大了本涨紧夹具的使用范围。涨套8的两端还可以均设置一个开口。安装套5的中部的直径大于两端的直径,在安装套5的中部形成连接盘,安装套5的左侧设置有连接座4,右侧设置有连接环6。连接座4的左端的直径小于右端的直径,形成对接部,连接座4为圆筒状,连接座4的右端的内径大于左端的内径,安装套5的左端伸入连接座4右端的内径内,安装套5的连接盘通过沉头螺栓与连接座4可拆卸的连接。连接环6套设在安装套5的右端,并通过沉头螺钉与连接盘可拆卸的连接。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如果连接环6表面磨损或磕碰,可以直接更换连接环6,而不用更换安装套5,降低了维修成本。动力装置间隔设置在连接座4的左侧,在本实施例中,动力装置为液压缸,对接杆3的左端滑动穿过连接座4并向左伸出,液压缸的活塞杆1上设置有螺纹孔,对接杆3与液压缸的活塞杆1同轴设置,对接杆3的左端伸入活塞杆1的螺纹孔内,并与活塞杆螺纹连接,从而实现了涨套8的轴向移动。动力装置还可以通过螺杆和螺母实现,螺母固定在连接座4上,螺杆与对接杆3同轴固定连接,且对接杆3与连杆12一体设置,螺杆与螺母螺纹连接,从而通过手动实现了涨套8的轴向移动。对接杆3作为活塞杆的延伸与拉杆12连接,如果对接杆3与拉杆12的连接螺纹损坏时,可以直接更换对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涨紧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锥套(7)以及涨套(8),锥套(7)一端同轴设置有安装套(5),涨套(8)套设在锥套(7)外,涨套(8)的内孔为沿靠近安装套(5)的方向直径逐渐增大的锥形,或锥套(7)的外壁为沿靠近安装套(5)的方向直径逐渐增大的锥形,涨套(8)连接有推动其向靠近或远离安装套(5)的方向移动的动力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涨紧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锥套(7)以及涨套(8),锥套(7)一端同轴设置有安装套(5),涨套(8)套设在锥套(7)外,涨套(8)的内孔为沿靠近安装套(5)的方向直径逐渐增大的锥形,或锥套(7)的外壁为沿靠近安装套(5)的方向直径逐渐增大的锥形,涨套(8)连接有推动其向靠近或远离安装套(5)的方向移动的动力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涨紧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涨套(8)的内孔为沿靠近安装套(5)的方向直径逐渐增大的锥形,且锥套(7)的外壁为沿靠近安装套(5)的方向直径逐渐增大的锥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涨紧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涨套(8)远离安装套(5)的一端封闭设置,涨套(8)的封闭端与锥套(7)对应的一端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涨紧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涨套(8)的两端沿其轴线方向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维茂历强荆延波孟凡瑞吕东洋墨运飞赵科莹焦守奎仪春梅邵继荣尹强杨松松赵玉哲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水环真空泵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