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刚度好的床身铸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3767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刚度好的床身铸件,包括铸件主体,所述铸件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可旋转导热机构与可升降漏斗机构,且可升降漏斗机构位于可旋转导热机构的一端,所述铸件主体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铸件主体的一侧开设有预留口,所述铸件主体的下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可旋转导热机构与铸件主体之间设有三号焊接块,所述铸件主体的上端外表面通过三号焊接块与可旋转导热机构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刚度好的床身铸件,设有可旋转导热机构与可升降漏斗机构,在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可以加快散热,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可以通过漏斗来控制倒入的速度,增加了安全系数,实用性强,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刚度好的床身铸件
本技术涉及铸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刚度好的床身铸件。
技术介绍
床身铸件是一种进行铸件床身的支撑设备,在生活中,由于现实社会中,床身必须要尺寸形状精确,表面光洁度好,才能让人们正常使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床身铸件的制造工艺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床身铸件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铸件时,散热性差,降低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不利于人们的使用,还有,在导入铸件时,容易溅出,降低安全性能,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刚度好的床身铸件。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刚度好的床身铸件,具备操作简单、实用性强与便于使用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铸件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可旋转导热机构与可升降漏斗机构,且可升降漏斗机构位于可旋转导热机构的一端,所述铸件主体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铸件主体的一侧开设有预留口,所述铸件主体的下端设置有底座。优选的,所述可旋转导热机构包括导热板、一号转轴、一号固定片与二号固定片,所述导热板位于可旋转导热机构的一侧,所述二号固定片位于导热板的前端,所述一号转轴位于二号固定片的一端,所述一号固定片位于一号转轴的外壁。优选的,所述二号固定片与导热板之间设有内三角螺丝,所述导热板的前端外表面通过内三角螺丝与二号固定片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可升降漏斗机构包括一号斜板、二号斜板、二号转轴、伸缩杆、固定螺丝、三号转轴与侧板,所述一号斜板位于可升降漏斗机构的一侧,所述侧板位于一号斜板的一侧外表面,所述二号斜板位于侧板的一侧外表面,所述三号转轴位于一号斜板的下端外表面,所述二号转轴位于一号斜板的一侧外表面,所述伸缩杆位于二号转轴的一侧,所述固定螺丝位于伸缩杆的外表面。优选的,所述一号斜板与侧板之间设有一号焊接块,所述一号斜板的一侧外表面通过一号焊接块与侧板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二号斜板与侧板之间设有二号焊接块,所述二号斜板的一侧外表面通过二号焊接块与侧板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可旋转导热机构与铸件主体之间设有三号焊接块,所述铸件主体的上端外表面通过三号焊接块与可旋转导热机构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可升降漏斗机构与铸件主体之间设有四号焊接块,所述铸件主体的上端外表面通过四号焊接块与可升降漏斗机构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刚度好的床身铸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一种刚度好的床身铸件,通过设置可旋转导热机构,在正常使用的前提下,由于铸件床身的时候,需要倒入熔液,进行铸件,现有的熔液,倒入后温度都比较高,人们只要等熔液的温度降低后,才能操作,不方便人们操作,散热性比较差,降低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可旋转导热机构,上面的导热板可以将熔液的温度快速的带到外面,从而来达到散热的效果,有利于人们操作,便于人们使用,实用性强。2、该一种刚度好的床身铸件,通过设置可升降漏斗机构,在正常使用的前提下,由于,进料口比较小,不利于人们倒入,且易溅出,可升降漏斗机构,防止了倒入时,出现意外,发生安全事故,且可以根据人们自身的要求,通过控制伸缩杆的高度,从而来便于人们的操作使用,操作简单,整个床身铸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刚度好的床身铸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刚度好的床身铸件中可旋转导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刚度好的床身铸件中可升降漏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刚度好的床身铸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铸件主体;2、可旋转导热机构;201、导热板;202、一号转轴;203、一号固定片;204、二号固定片;3、可升降漏斗机构;301、一号斜板;302、二号斜板;303、二号转轴;304、伸缩杆;305、固定螺丝;306、三号转轴;307、侧板;4、进料口;5、底座;6、预留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刚度好的床身铸件,铸件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可旋转导热机构2与可升降漏斗机构3,且可升降漏斗机构3位于可旋转导热机构2的一端,铸件主体1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口4,铸件主体1的一侧开设有预留口6,铸件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底座5。进一步的,可旋转导热机构2包括导热板201、一号转轴202、一号固定片203与二号固定片204,导热板201位于可旋转导热机构2的一侧,二号固定片204位于导热板201的前端,一号转轴202位于二号固定片204的一端,一号固定片203位于一号转轴202的外壁,便于人们操作。进一步的,二号固定片204与导热板201之间设有内三角螺丝,导热板201的前端外表面通过内三角螺丝与二号固定片204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提高了固定性能。进一步的,可升降漏斗机构3包括一号斜板301、二号斜板302、二号转轴303、伸缩杆304、固定螺丝305、三号转轴306与侧板307,一号斜板301位于可升降漏斗机构3的一侧,侧板307位于一号斜板301的一侧外表面,二号斜板302位于侧板307的一侧外表面,三号转轴306位于一号斜板301的下端外表面,二号转轴303位于一号斜板301的一侧外表面,伸缩杆304位于二号转轴303的一侧,固定螺丝305位于伸缩杆304的外表面,便于人们使用。进一步的,一号斜板301与侧板307之间设有一号焊接块,一号斜板301的一侧外表面通过一号焊接块与侧板307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二号斜板302与侧板307之间设有二号焊接块,二号斜板302的一侧外表面通过二号焊接块与侧板307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实用性强。进一步的,可旋转导热机构2与铸件主体1之间设有三号焊接块,铸件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通过三号焊接块与可旋转导热机构2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可升降漏斗机构3与铸件主体1之间设有四号焊接块,铸件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通过四号焊接块与可升降漏斗机构3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原理本申请专利由铸件主体1、可旋转导热机构2、导热板201、一号转轴202、一号固定片203、二号固定片204、可升降漏斗机构3、一号斜板301、二号斜板302、二号转轴303、伸缩杆304、固定螺丝305、三号转轴306、侧板307、进料口4、底座5与预留口6等结构组成,首先,通过设置可旋转导热机构2,在正常使用的前提下,由于铸件床身的时候,需要倒入熔液,进行铸件,现有的熔液,倒入后温度都比较高,人们只要等熔液的温度降低后,才能操作,不方便人们操作,散热性比较差,降低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可旋转导热机构2,上面的导热板201可以将熔液的温度快速的带到外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刚度好的床身铸件,包括铸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铸件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可旋转导热机构(2)与可升降漏斗机构(3),且可升降漏斗机构(3)位于可旋转导热机构(2)的一端,所述铸件主体(1)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口(4),所述铸件主体(1)的一侧开设有预留口(6),所述铸件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底座(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刚度好的床身铸件,包括铸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铸件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可旋转导热机构(2)与可升降漏斗机构(3),且可升降漏斗机构(3)位于可旋转导热机构(2)的一端,所述铸件主体(1)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口(4),所述铸件主体(1)的一侧开设有预留口(6),所述铸件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底座(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刚度好的床身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转导热机构(2)包括导热板(201)、一号转轴(202)、一号固定片(203)与二号固定片(204),所述导热板(201)位于可旋转导热机构(2)的一侧,所述二号固定片(204)位于导热板(201)的前端,所述一号转轴(202)位于二号固定片(204)的一端,所述一号固定片(203)位于一号转轴(202)的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刚度好的床身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固定片(204)与导热板(201)之间设有内三角螺丝,所述导热板(201)的前端外表面通过内三角螺丝与二号固定片(204)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刚度好的床身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升降漏斗机构(3)包括一号斜板(301)、二号斜板(302)、二号转轴(303)、伸缩杆(304)、固定螺丝(3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宽
申请(专利权)人:泰兴市佳兴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