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地下安全隐患雷达检测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3736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城市道路地下安全隐患雷达检测车,涉及城市地下病害检测技术领域,主要结构包括汽车、探地雷达系统、视频采集系统、定位系统、天线箱车和控制系统;采集方面主要解决了传统的依靠人工采集作业效率低、单通道采集方式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城市道路地下安全隐患雷达检测车采用多通道设计,工作效率大幅提高,一次作业即可采集不同频率的雷达数据,极大减少人力成本;视频采集系统的实时视频数据采集可以为雷达数据的处理和解释提供现场回放,减少对异常区域的误判漏判;定位系统采用了两个GPS基站和一个测距轮编码器,可以获取准确的里程信息,结合雷达解释结果可为现场修复提供准确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城市道路地下安全隐患雷达检测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地下病害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城市道路地下安全隐患雷达检测车。
技术介绍
探地雷达主要由主机控制单元、天线、传输线和显示模块等模块组成,利用天线发射和接收高频电磁波来探测介质内部物质特性和分布规律的地球物理方法。发射天线将激励信号转换为一个可预知时空分布的电磁场,电磁波信号在介质中传播时遇到电性不同的介质时,会在两不同介质的界面发生反射、折射和透射现象。反射的电磁波在被同步于发射天线的接收天线接收后就可测出矢量电磁场随时间的变化并转化为一个可记录的电信号,通过雷达主机精确记录反射回的电磁波的运动特征,包括接收到波的旅行时间(亦称双程走时)、振幅信息与波形资料等,获得目标体介质的断面扫描图像,通过对扫描图像的进一步处理和解译,可推断电性界面的形态,埋深和构造等。探地雷达技术具有无损、高精度、速度快等优势,是目前城市道路地下病害探测的主要手段。但在数据采集处理效率、检测成本、资料解释的准确性等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严重制约探地雷达技术的推广。目前外业数据采集以单通道为主,数据采集处理效率低,内业数据处理数据量大,周期长,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工作效率低,在大范围普查过程中,数据定位及干扰异常解释方面也存在这个各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城市道路地下安全隐患雷达检测车,以解决传统的依靠人工采集作业效率低、单通道采集方式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城市道路地下安全隐患雷达检测车,包括汽车、探地雷达系统、视频采集系统、定位系统、天线箱车和控制系统;所述探地雷达系统包括主机、多个天线和显示模块,所述多个天线设置于所述天线箱车内,所述天线箱车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汽车的后方,所述控制系统设置于所述汽车内,所述探地雷达系统、所述视频采集系统、所述定位系统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可选的,所述汽车内部包括由前向后依次设置的驾驶室、操作室和存放室,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多通道主机,所述多通道主机设置于所述操作室内。可选的,所述视频采集系统包括多个视频采集摄像头,所述多个视频采集摄像头设置于所述汽车后侧上部,所述多个视频采集摄像头与所述多通道主机电连接。可选的,所述定位系统包括GPS基站和测距轮编码器,所述测距轮编码器设置于所述汽车后轮处,所述GPS基站设置于所述天线箱车上,所述GPS基站和所述测距轮编码器均与所述多通道主机电连接,所述测距轮编码器用于统计汽车后轮的转数。可选的,所述天线箱车与所述汽车之间设置有可收缩托架,所述可收缩托架一端通过碰锁拖钩与所述汽车相连接,所述可收缩托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天线箱车相连接。可选的,所述可收缩托架包括连接板和主杆,所述主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的中部相连接,所述主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碰锁拖钩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折叠杆,所述折叠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的端部可转动连接,所述折叠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一连接件,所述折叠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容纳孔,所述连接件可折叠收纳于所述容纳孔内,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折叠杆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用于与所述连接杆相连接。可选的,所述存放室内设置有双层支架,所述双层支架的底层可沿所述汽车的前后方向滑动,所述双层支架的顶层可沿竖直方向升降,所述天线箱车收纳于所述双层支架上。可选的,所述天线箱车前端设置有防撞板。可选的,所述天线箱车周围设置有四个减震轮,所述减震轮的主轴与一螺杆相连接,所述螺杆与所述天线箱车的箱体相连接,所述螺杆用于调整所述天线箱车与所述主轴之间的距离。可选的,相邻的天线箱车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中的城市道路地下安全隐患雷达检测车主要结构包括汽车、探地雷达系统、视频采集系统、定位系统、天线箱车和控制系统;采集方面主要解决了传统的依靠人工采集作业效率低、单通道采集方式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城市道路地下安全隐患雷达检测车采用多通道设计,工作效率大幅提高,一次作业即可采集不同频率的雷达数据,极大减少人力成本;视频采集系统的实时视频数据采集可以为雷达数据的处理和解释提供现场回放,减少对异常区域的误判漏判;定位系统采用了两个GPS基站和一个测距轮编码器,可以获取准确的里程信息,结合雷达解释结果可为现场修复提供准确依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城市道路地下安全隐患雷达检测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城市道路地下安全隐患雷达检测车中可收缩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城市道路地下安全隐患雷达检测车中天线箱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城市道路地下安全隐患雷达检测车的控制原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汽车;2、视频采集摄像头;3、警示导向灯;4、GPS基站;5、有可收缩托架;6、天线箱车;7、防撞板;8、测距轮编码器;5-1、第一连接部;5-2、主杆;5-3、折叠杆;5-4、连接件;5-5、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城市道路地下安全隐患雷达检测车,包括汽车1、探地雷达系统、视频采集系统、定位系统、天线箱车6和控制系统;所述探地雷达系统包括主机、多个天线和显示模块,所述多个天线设置于所述天线箱车6内,所述天线箱车6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汽车1的后方,所述控制系统设置于所述汽车1内,所述探地雷达系统、所述视频采集系统、所述定位系统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于本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汽车1内部包括由前向后依次设置的驾驶室、操作室和存放室,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多通道主机,所述多通道主机设置于所述操作室内。操作室内还设置有两个单人椅子、一个长条座椅、一个桌子、显示模块中的五个屏幕、主机和多通道主机,五个屏幕中两个用于显示雷达数据,两个用于显示视频数据,一个用于显示GPS导航地图数据。所述视频采集系统包括三个视频采集摄像头2,所述三个视频采集摄像头2设置于所述汽车1后侧上部,所述三个视频采集摄像头2与所述多通道主机电连接。三个视频采集摄像头2用于采集行车过程中汽车1后方的视频信息,已知晓探地雷达检测车所经过周边的环境信息。所述定位系统包括GPS基站4和测距轮编码器8,所述测距轮编码器8设置于所述汽车1后轮处,所述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道路地下安全隐患雷达检测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车、探地雷达系统、视频采集系统、定位系统、天线箱车和控制系统;所述探地雷达系统包括主机、多个天线和显示模块,所述多个天线设置于所述天线箱车内,所述天线箱车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汽车的后方,所述控制系统设置于所述汽车内,所述探地雷达系统、所述视频采集系统、所述定位系统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道路地下安全隐患雷达检测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车、探地雷达系统、视频采集系统、定位系统、天线箱车和控制系统;所述探地雷达系统包括主机、多个天线和显示模块,所述多个天线设置于所述天线箱车内,所述天线箱车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汽车的后方,所述控制系统设置于所述汽车内,所述探地雷达系统、所述视频采集系统、所述定位系统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道路地下安全隐患雷达检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内部包括由前向后依次设置的驾驶室、操作室和存放室,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多通道主机,所述多通道主机设置于所述操作室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道路地下安全隐患雷达检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采集系统包括多个视频采集摄像头,所述多个视频采集摄像头设置于所述汽车后侧上部,所述多个视频采集摄像头与所述多通道主机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道路地下安全隐患雷达检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系统包括GPS基站和测距轮编码器,所述测距轮编码器设置于所述汽车后轮处,所述GPS基站设置于所述天线箱车上,所述GPS基站和所述测距轮编码器均与所述多通道主机电连接,所述测距轮编码器用于统计汽车后轮的转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道路地下安全隐患雷达检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箱车与所述汽车之间设置有可收缩托架,所述可收缩托架一端通过碰锁拖钩与所述汽车相连接,所述可收缩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苏萍杨峰许献磊马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