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瓦斯集气盒以及变压器,该瓦斯集气盒设置在变压器上与瓦斯继电器的排气口连接,瓦斯集气盒的进油管设置在集气盒的一侧;传感器与进油管设置在集气盒同一侧,通过传感器检测集气盒内的气体成分,并将气体成分的信息发送给运维人员;排油组件设置在集气盒另一侧与进油管相对,排气组件设置在集气盒分别与进油管、排油组件所在侧面连接的一侧,排油组件和排气组件分别设置有排油阀和排气阀,通过排油阀、排气阀分别排出集气盒内的油和气体。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时检测气体成分,无需携带专业设备,能够快速获取变压器内部的状况,在变压器出现问题前及时发现问题,实现了对变压器运行的安全预判和快速检修排除故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瓦斯集气盒以及变压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保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瓦斯集气盒以及变压器。
技术介绍
变压器在供电网络中用于电压、电流的转换,是重要的枢纽设备,且价格不菲。当变压器发生故障/异常时,快速、正确判断异常情况,才能够做出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理,以减少设备、电网损失,保护人身安全。变电站中,变压器内部使用大量的绝缘油实现绝缘、冷却。故障时,变压器内部不可避免地伴随着绝缘油、气体的物理或化学变化。当发生上述变化时,变压器内部的变化难以观测,但瓦斯继电器内聚集气体是最常见的外在表现之一。然而,瓦斯继电器不具备检测的功能,不能对变压器内形成的气体成分进行分析,运维人员往往需要携带专业设备去检测变压器内的气体,携带不方便,而且操作复杂,拖延了故障处理的时间,容易因此错过最佳的故障处理时间。而且,运维人员不能时刻监测检测变压器内部的状况,难以变压器出现故障前及时发现问题,不能实现对变压器运行的安全预判和快速检修排除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瓦斯集气盒以及变压器,通过集气盒收集瓦斯继电器内部的油气混合物,利用排气组件和排油组件确保集气盒内部的液位和空气空间,从而使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气体成分,无需携带专业设备,能够快速获取变压器内部的状况,在变压器出现问题前及时发现问题,实现了对变压器运行的安全预判和快速检修排除故障。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为:一种瓦斯集气盒,所述瓦斯集气盒设置在变压器上与瓦斯继电器的排气口连接,所述瓦斯集气盒包括:进油管、集气盒、传感器、排气组件、排油组件;所述进油管设置在所述集气盒的一侧,通过所述进油管将所述瓦斯继电器的排气口输出的油气混合物输入所述集气盒;所述传感器与所述进油管设置在所述集气盒同一侧,通过所述传感器检测所述集气盒内的气体成分,并将所述气体成分的信息发送给运维人员;所述排油组件设置在所述集气盒另一侧与所述进油管相对,所述排气组件设置在所述集气盒分别与所述进油管、排油组件所在侧面连接的一侧,所述排油组件和排气组件分别设置有排油阀和排气阀,通过所述排油阀、排气阀分别排出所述集气盒内的油和气体。进一步地,所述集气盒上还设置有窥视窗,所述窥视窗嵌入所述集气盒的侧面,通过所述窥视窗查看所述集气盒内部的液位。进一步地,所述瓦斯集气盒还包括液位计,所述液位计与所述进油管设置在所述集气盒的同一侧,通过所述液位计检测所述集气盒内部的液位。进一步地,所述瓦斯集气盒还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设置在所述集气盒侧面,与所述排气组件相对,并分别与所述液位计、排气组件、排油组件连接,所述控制板通过所述液位计获取所述集气盒内部的液位,并根据所述液位控制所述排气组件、排油组件排出所述集气盒内的气体、液体。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包括乙炔气体传感器、氧气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排气阀包括电磁排气阀、手动排气阀,所述排油阀包括电磁排油阀、手动排油阀。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组件还包括手动排油接口、电磁排油接口以及手动排气接口、电磁排气接口,所述手动排油接口、电磁排油接口分别与所述手动排油阀、电磁排油阀连接,所述手动排气接口、电磁排气接口分别与所述手动排气阀、电磁排气阀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瓦斯集气盒还包括压力表接头,所述压力表接头一侧与所述进油管连接、另一侧与所述集气盒连接,所述进油管通过所述压力表接头向所述集气盒输入油气混合物。进一步地,所述集气盒设置有进油管一侧与所述集气盒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基于相同的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变压器,所述变压器包括主体、瓦斯继电器、瓦斯集气盒,所述瓦斯继电器分别与所述主体、瓦斯集气盒连接;所述主体用于转换交流电压,所述瓦斯继电器用于保护所述主体,所述瓦斯集气盒包括如上所述的瓦斯集气盒。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集气盒收集瓦斯继电器内部的油气混合物,利用排气组件和排油组件确保集气盒内部的液位和空气空间,从而使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气体成分,无需携带专业设备,能够快速获取变压器内部的状况,在变压器出现问题前及时发现问题,实现了对变压器运行的安全预判和快速检修排除故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瓦斯集气盒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图1中瓦斯集气盒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变压器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中:11、集气盒;12、进油管;13、传感器;14、排气组件;15、排油组件;16、液位计;17、窥视窗;18、控制板;141、电磁排气阀;142、手动排气阀;151、电磁排油阀;152、手动排油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2,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瓦斯集气盒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图1中瓦斯集气盒一实施例的主视图。结合附图1-2对本专利技术瓦斯集气盒作详细说明。在本实施例中,瓦斯集气盒设置在变压器上与瓦斯继电器的排气口连接,瓦斯集气盒包括:进油管12、集气盒11、传感器13、排气组件14、排油组件15;进油管12设置在集气盒11的一侧,通过进油管12将瓦斯继电器的排气口输出的油气混合物输入集气盒11;传感器13与进油管12设置在集气盒11同一侧,通过传感器13检测集气盒11内的气体成分,并将气体成分的信息发送给运维人员;排油组件15设置在集气盒11另一侧与进油管12相对,排气组件14设置在集气盒11分别与进油管12、排油组件15所在侧面连接的一侧,排油组件15和排气组件14分别设置有排油阀和排气阀,通过排油阀、排气阀分别排出集气盒11内的油和气体。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集气盒11的形状为长方体,在其他实施例中,集气盒11的形状还可以为立方体、柱形、棱柱形以及其他规则或不规则形状,只需能够通过该集气盒11存储瓦斯继电器输出的油气混合物,且能够实现油气分离即可,在此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集气盒11采用密封盒的方式,上部集气,下部积油,进油管12、传感器13设置在集气盒11的上部。在本实施例中,进油管12为铜管,一端与瓦斯继电器的排气口连接,另一端向集气盒11输入油气混合物。瓦斯继电器排气过程中会出现油气混合物一起排出,进入集气盒11内,油气分离,瓦斯集气盒收集气体便于分析气体成分。在本实施例中,集气盒11上还设置有窥视窗17,窥视窗17嵌入集气盒11的侧面,通过窥视窗17查看集气盒11内部的液位。其中,窥视窗17的中部透明,实现集气盒11内部液位的可视化,外侧与集气盒11通过螺接、焊接、卡接以及其他方式连接,只需能够使窥视窗17与集气盒11的连接处密封即可,在此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瓦斯集气盒还包括液位计16,液位计16与进油管12设置在集气盒11的同一侧,通过液位计16检测集气盒11内部的液位。在本实施例中,瓦斯集气盒还包括控制板18,控制板18设置在集气盒11侧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瓦斯集气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瓦斯集气盒设置在变压器上与瓦斯继电器的排气口连接,所述瓦斯集气盒包括:进油管、集气盒、传感器、排气组件、排油组件;/n所述进油管设置在所述集气盒的一侧,通过所述进油管将所述瓦斯继电器的排气口输出的油气混合物输入所述集气盒;/n所述传感器与所述进油管设置在所述集气盒同一侧,通过所述传感器检测所述集气盒内的气体成分,并将所述气体成分的信息发送给运维人员;/n所述排油组件设置在所述集气盒另一侧与所述进油管相对,所述排气组件设置在所述集气盒分别与所述进油管、排油组件所在侧面连接的一侧,所述排油组件和排气组件分别设置有排油阀和排气阀,通过所述排油阀、排气阀分别排出所述集气盒内的油和气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瓦斯集气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瓦斯集气盒设置在变压器上与瓦斯继电器的排气口连接,所述瓦斯集气盒包括:进油管、集气盒、传感器、排气组件、排油组件;
所述进油管设置在所述集气盒的一侧,通过所述进油管将所述瓦斯继电器的排气口输出的油气混合物输入所述集气盒;
所述传感器与所述进油管设置在所述集气盒同一侧,通过所述传感器检测所述集气盒内的气体成分,并将所述气体成分的信息发送给运维人员;
所述排油组件设置在所述集气盒另一侧与所述进油管相对,所述排气组件设置在所述集气盒分别与所述进油管、排油组件所在侧面连接的一侧,所述排油组件和排气组件分别设置有排油阀和排气阀,通过所述排油阀、排气阀分别排出所述集气盒内的油和气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斯集气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盒上还设置有窥视窗,所述窥视窗嵌入所述集气盒的侧面,通过所述窥视窗查看所述集气盒内部的液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斯集气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瓦斯集气盒还包括液位计,所述液位计与所述进油管设置在所述集气盒的同一侧,通过所述液位计检测所述集气盒内部的液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瓦斯集气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瓦斯集气盒还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设置在所述集气盒侧面,与所述排气组件相对,并分别与所述液位计、排气组件、排油组件连接,所述控制板通过所述液位计获取所述集气盒内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福星,麻国宁,聂明军,沈晶,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柯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