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热水器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燃气热水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3459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4
本申请涉及一种燃气热水器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燃气热水器,在燃气热水器中设置多个不同类型的换热系统,且各个换热系统均设置有独立的燃烧室以及燃烧器。在燃气热水器开启运行时,控制器首先获取燃气热水器的工作负荷,然后将工作负荷与各个换热系统的最大负荷进行比较分析,得到当前燃气热水器运行所需的换热系统类型及数量,最终控制燃气热水器运行对应类型及数量的换热系统。通过上述方案,使得燃气热水器能够在与工作负荷相匹配类型及数量的换热系统运行,避免出现小负荷运行时风量过剩的情况,保证换热器受热均匀以及燃烧产生的烟气温度,能够避免冷凝水的产生,提高燃气热水器的工作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气热水器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燃气热水器
本申请涉及家电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气热水器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燃气热水器。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号召,家电设备在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适用性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就热水器而言,因燃气热水器节能性好、出水温度稳定等优点的存在,近几年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市场地位逐年上升。燃气热水器的额定负荷区间跨度较大,为了满足最大负荷燃烧,燃气热水器的燃烧室空间必须也相应较大,同时,为了实现较小负荷燃烧,一般通过分气杆控制燃烧器的火排以较少的排数燃烧。然而,在小负荷燃烧时,燃烧室空间是不变的,且风机风量是对整个燃烧器均匀分布的,此时的二次进风面积对于额定负荷下工作时是合适的,但是在小负荷时二次进风面积是过大的。也就是说在负荷变化时燃烧所需的二次进风量是不一样的,但当前燃气热水器的二次进风面积均是与最大负荷匹配的,所以小负荷时会造成风量过剩,且热交换器受热不均,部分区域换热面积过大,使燃烧产生的烟气温度较低,会造成排烟温度过低,使热效率下降,还会形成冷凝水。因此,传统的燃气热水器具有工作可靠性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燃气热水器工作可靠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燃气热水器。一种燃气热水器控制方法,包括:当燃气热水器开启时,获取燃气热水器的工作负荷;根据所述工作负荷和各换热系统的最大负荷进行分析,得到当前所需运行的换热系统类型及数量;各所述换热系统均设置有独立的燃烧室以及燃烧器;控制当前所需类型及数量的换热系统开启运行。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燃气热水器的工作负荷,包括:获取燃气热水器的进水温度和进水流量,所述进水温度通过设置于燃气热水器的冷水管道的温度传感器采集并发送,所述进水流量通过设置于所述冷水管道的流量传感器采集并发送;根据所述进水温度、所述进水流量和用户设定的出水温度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燃气热水器的工作负荷。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进水温度、所述进水流量和用户设定的出水温度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燃气热水器的工作负荷,包括:P=c*(T2-T1)*Q*60/3.6,其中,P为工作负荷,T2为用户设定的出水温度,T1为进水温度,Q为进水流量,c为水的比热,*表示相乘,/表示相除。在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换热系统的最大负荷不完全相同。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系统包括第一换热系统和第二换热系统,且所述第一换热系统的最大负荷和所述第二换热系统的最大负荷均为第一负荷,所述根据所述工作负荷和各换热系统的最大负荷进行分析,得到当前所需运行的换热系统类型及数量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工作负荷与所述第一负荷进行比较分析;当所述工作负荷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负荷时,得到当前所需运行的换热系统为第一换热系统或者第二换热系统;当所述工作负荷大于所述第一负荷时,得到当前所需运行的换热系统为第一换热系统和第二换热系统。一种燃气热水器控制装置,包括:工作负荷获取模块,用于当燃气热水器开启时,获取燃气热水器的工作负荷;换热系统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工作负荷和各换热系统的最大负荷进行分析,得到当前所需运行的换热系统类型及数量;各所述换热系统均设置有独立的燃烧室以及燃烧器;运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当前所需类型及数量的换热系统开启运行。一种燃气热水器控制系统,包括多个换热系统和控制器,各所述换热系统的进水管道均连接燃气热水器的冷水管道,且各所述进水管道分别设置有水阀;各所述换热系统的进气管道均连接所述燃气热水器的燃气管道,且各所述进气管道分别设置有燃气阀;各所述换热系统的出水管道均连接所述燃气热水器的热水管道,所述水阀、所述燃气阀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上述的方法进行燃烧控制。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流量传感器均设置于所述冷水管道,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流量传感器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系统的数量为两个。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上述的燃气热水器控制系统。上述燃气热水器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燃气热水器,在燃气热水器中设置多个不同类型的换热系统,且各个换热系统均设置有独立的燃烧室以及燃烧器。在燃气热水器开启运行时,控制器首先获取燃气热水器的工作负荷,然后将工作负荷与各个换热系统的最大负荷进行比较分析,得到当前燃气热水器运行所需的换热系统类型及数量,最终控制燃气热水器运行对应类型及数量的换热系统。通过上述方案,使得燃气热水器能够在与工作负荷相匹配类型及数量的换热系统运行,避免出现小负荷运行时风量过剩的情况,保证换热器受热均匀以及燃烧产生的烟气温度,能够避免冷凝水的产生,提高燃气热水器的工作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实施例中燃气热水器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为一实施例中工作负荷分析方法流程示意图;图3为一实施例中换热系统分析方法流程示意图;图4为一实施例中双换热系统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实施例中燃气热水器控制方法流程图;图6为一实施例中燃气热水器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图7为一实施例中换热系统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01为温度传感器;02为流量传感器;03为水比例阀;04为燃气比例阀;05为水阀Ⅰ;05a为水阀Ⅱ;06为燃烧器Ⅰ;06a为燃烧器Ⅱ;07为点火针感应针Ⅰ;07a为点火针感应针Ⅱ;08为热交换器Ⅰ;08a为热交换器Ⅱ;09为风机Ⅰ;09a为风机Ⅱ;10为排烟止回阀Ⅰ;10a为排烟止回阀Ⅱ;11为排烟系统组件;12为燃气阀Ⅰ;12a为燃气阀Ⅱ;13为控制器;14为出水温度传感器;40为冷水管道;41为进水管道;42为水阀;50为燃气管道;52为进气管道;52为燃气阀;60为热水管道;61为出水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请参阅图1,一种燃气热水器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00、步骤S200和步骤S300。步骤S100,当燃气热水器开启时,获取燃气热水器的工作负荷。具体地,燃气热水器开启即表示用户有通过燃气热水器使用热水的需求,此时为了使燃气热水器能够及时为用户提供对应温度的热水,同时保证燃气热水器在燃烧对水进行加热时,不会出现空气量过剩,热效率地低以及产生冷凝水的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首先获取燃气热水器所需的工作负荷。步骤S200,根据工作负荷和各换热系统的最大负荷进行分析,得到当前所需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气热水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当燃气热水器开启时,获取燃气热水器的工作负荷;/n根据所述工作负荷和各换热系统的最大负荷进行分析,得到当前所需运行的换热系统类型及数量;各所述换热系统均设置有独立的燃烧室以及燃烧器;/n控制当前所需类型及数量的换热系统开启运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热水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燃气热水器开启时,获取燃气热水器的工作负荷;
根据所述工作负荷和各换热系统的最大负荷进行分析,得到当前所需运行的换热系统类型及数量;各所述换热系统均设置有独立的燃烧室以及燃烧器;
控制当前所需类型及数量的换热系统开启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热水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燃气热水器的工作负荷,包括:
获取燃气热水器的进水温度和进水流量,所述进水温度通过设置于燃气热水器的冷水管道的温度传感器采集并发送,所述进水流量通过设置于所述冷水管道的流量传感器采集并发送;
根据所述进水温度、所述进水流量和用户设定的出水温度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燃气热水器的工作负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热水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进水温度、所述进水流量和用户设定的出水温度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燃气热水器的工作负荷,包括:
P=c*(T2-T1)*Q*60/3.6
其中,P为工作负荷,T2为用户设定的出水温度,T1为进水温度,Q为进水流量,c为水的比热,*表示相乘,/表示相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热水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换热系统的最大负荷不完全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热水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系统包括第一换热系统和第二换热系统,且所述第一换热系统的最大负荷和所述第二换热系统的最大负荷均为第一负荷,所述根据所述工作负荷和各换热系统的最大负荷进行分析,得到当前所需运行的换热系统类型及数量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工作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增林瞿福元苏开阮李凯高德伟薛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