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备液体化合物的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3426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液体化合物的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设置于反应釜上方的滴料装置及冷凝组件、收料装置,冷凝组件包括第一冷凝管及与第一冷凝连接的第二冷凝管,第一冷凝管的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反应釜上的蒸发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反应釜的回流口通过回流管连接;回流管上通过成品冷凝器与收料装置连接;成品冷凝器与回流管之间设置有开关阀;滴料装置与收料装置的一端通过调节管连接,滴料装置与反应釜之间设置有滴料阀。本装置中的滴料装置,可根据需要及时对反应釜内滴反应物料,无需开盖。通过调节管可以很好的调节反应时的平衡压强,实用性强。该装置结合了双冷凝,集回流、蒸发循环结构于一体,使得原料反应更充分、彻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制备液体化合物的反应装置
本技术属于化学反应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备液体化合物的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反应釜是根据不同的工艺条件需求进行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并设计条件、过程、检验等相关技术标准,以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反应功能的容器。反应釜也成为了化学反应设备中最常用的反应容器,大多数反应釜设计结构比较简单,功能比较单一,加料和后处理过程中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液体化合物的反应装置,所述化合物可以为吡喃酮,环丁酮等。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制备液体化合物的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设置于反应釜上方的滴料装置及冷凝组件、设置于反应釜一侧的收料装置,所述冷凝组件包括第一冷凝管及与所述第一冷凝连接的第二冷凝管,所述第一冷凝管的一端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反应釜上的蒸发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反应釜的回流口通过回流管连接;所述回流管上通过成品冷凝器与收料装置连接;所述成品冷凝器与所述回流管之间设置有开关阀;所述滴料装置与所述收料装置的一端通过调节管连接,所述滴料装置与所述反应釜之间设置有滴料阀。优选地,所述二级冷凝管与所述第一冷凝管的连接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凝管与所述回流管连接端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二冷凝管的另一端与尾气罐连接,所述尾气罐的另一端与调节管连接。优选地,所述回流管与所述反应釜的回流口之间设置有控制阀;所述调节管与所述收料装置之间设置有调节阀。优选地,所述反应釜上方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端连接有伸入反应釜内的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设置有搅拌叶。优选地,所述反应釜的顶端设置有加料口,反应釜的底端设置有卸料口,所述回流口与所述蒸发口分别设置于所述加料口的一侧。优选地,所述反应釜内设置有温度计。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机。优选地,所述滴料装置为滴料罐,所述滴料罐的上方通过调节管与所述收料机构连接,所述滴料罐的上方还设置有两个放料管。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及成品冷凝管为蛇形冷凝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装置中的滴料装置,可以根据需要及时对反应釜内滴反应物料,无需开盖。通过和收料装置之间的调节管可以很好的调节反应时的平衡压强,实用性强。且,该装置结合了双冷凝,集回流、蒸发循环结构于一体,提高了反应的精度及反应效率,从而使产品的纯度和收率增加。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1中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此时,反应了收料装置的连接结构。图3:图1中F的结构示意图。图4:图3中B向的结构示意图。图5:图3中C向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具体阐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制备液体化合物的反应装置,所述化合物可以为吡喃酮,环丁酮等。结合图1-图5所示,包括反应釜1,所述反应釜1上方设置有驱动机构2,所述驱动机构2的一端连接有伸入反应釜1内的搅拌杆21,所述搅拌杆21上设置有搅拌叶。所述反应釜的容量为50L,为了反应时物料混合的更均匀,所述搅拌叶至少设置有一组,分别上、下间隔设置在搅拌杆21上。当然,若容量大,还可以根据需求对搅拌叶的数量进行调整。所述驱动机构2为电机。所述反应釜1上方还设置有滴料装置、冷凝组件、及设置于反应釜1一侧的收料装置7。所述滴料装置与所述反应釜1之间设置有滴料阀33。所述收料装置7上通过调节管34与所述滴料装置连接。所述滴料装置为滴料罐3,所述滴料罐3与反应釜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滴料阀33,当需要滴料时,开启滴料阀33,对反应釜内进行滴料。所述滴料罐3的上方通过调节管34与所述收料装置7连接,所述滴料罐3的上方还设置有两个放料管31。所述调节管34上设置有一调节阀35,所述调节管上还连接有压力调节组件,所述压力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收料装置与滴料罐之间,包括压力表及抽真空口37,所述抽真空口37的一侧还设置有一放空口,通过压力表实时监测反应压力。同时,通过调节阀35及抽真空口37和放空口之间的调节,保持滴料罐3与反应釜1内压强的一致性。该滴料装置避免了中途加料过程中对反应装置的拆卸,从而提高反应效率。所述冷凝组件包括第一冷凝管4及与所述第一冷凝4连接的第二冷凝管5,所述第一冷凝管4的一端通过连接管13与所述反应釜1上的蒸发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反应釜1的回流口通过回流管连接;所述连接管13的一端与设置在反应釜1顶端的蒸发口连接,所述蒸发口的一侧开设有一回流口,所述回流口通过回流管与所述第一冷凝管4的回流端连接,所述第一冷凝器4与所述第二冷凝器5的连接端与所述回流端设置于同端。所述第二冷凝管5的另一端与尾气罐6连接,所述尾气罐6的另一端与调节管34连接。所述反应釜的顶端开设有用于加料的加料口12,为了提高回流效率,所述回流口及蒸馏口分别设置于所述加料口12同一侧。反应釜1的底端开设有用于卸料的卸料口。同时,为了更好的测定反应釜内的温度,所述反应釜内设置有温度计14。所述收料装置7通过成品冷凝器与所述回流管连接,所述成品冷凝器与所述回流管之间设置有开关阀71。本技术中,所述收料装置并列设置有两个,且与所述成品冷凝器之间分别设置有各自的开关控制阀36,通过开闭各自的开关控制阀36控制成品的收集。本技术通过选择性的开启和关闭成品冷凝器与回流管之间的开关阀71来控制反应在回流和接收产品状态下的转换。通过合理的安排和组合,使得制备更加合理,且制备效率高。以下为更好的表明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其产率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一般通用装置能有更好的提升,以制备2,2-二氟丙酸乙酯进行了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通常,2,2-二氟丙酸乙酯的合成是以丙酮酸乙酯为原料,三乙胺三氢氟酸盐为氟化试剂,三乙胺为添加剂,二氯甲烷为溶剂,低温下反应得到。产品2,2-二氟丙酸乙酯的沸点比较低(92℃-95℃),三乙胺的沸点约为100℃,在分离纯化产品时,需要将后处理过的反应液转移至精馏釜中进行精馏。三乙胺三氢氟酸盐为液体试剂,腐蚀性强,易挥发。但当此反应在本技术中的反应釜中进行时,可以依次完成加料,反应,后处理,精馏,从而得到纯度合格的产品。由于减少了反应液的转移次数,从而工作量大大降低,而反应产率有很大提高。此反应分别在50L传统的反应釜和本技术中的反应釜中操作时,总收率分别为70%和85%,产率有明显的提高。当然本技术尚有多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此就不一一列举。凡采用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制备液体化合物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1)、设置于反应釜(1)上方的滴料装置及冷凝组件、设置于反应釜(1)一侧的收料装置,所述冷凝组件包括第一冷凝管(4)及与所述第一冷凝管(4)连接的第二冷凝管(5),所述第一冷凝管(4)的一端通过连接管(13)与所述反应釜(1)上的蒸发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反应釜(1)的回流口通过回流管连接;所述回流管上通过成品冷凝器与收料装置(7)连接;所述成品冷凝器与所述回流管之间设置有开关阀(71);所述滴料装置与所述收料装置(7)的一端通过调节管(34)连接,所述滴料装置与所述反应釜之间设置有滴料阀(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备液体化合物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1)、设置于反应釜(1)上方的滴料装置及冷凝组件、设置于反应釜(1)一侧的收料装置,所述冷凝组件包括第一冷凝管(4)及与所述第一冷凝管(4)连接的第二冷凝管(5),所述第一冷凝管(4)的一端通过连接管(13)与所述反应釜(1)上的蒸发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反应釜(1)的回流口通过回流管连接;所述回流管上通过成品冷凝器与收料装置(7)连接;所述成品冷凝器与所述回流管之间设置有开关阀(71);所述滴料装置与所述收料装置(7)的一端通过调节管(34)连接,所述滴料装置与所述反应釜之间设置有滴料阀(3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液体化合物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凝管(5)与所述第一冷凝管(4)的连接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凝管(4)与所述回流管连接端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二冷凝管(5)的另一端与尾气罐(6)连接,所述尾气罐(6)的另一端与调节管(34)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液体化合物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与所述反应釜的回流口之间设置有控制阀;所述调节管(34)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飞曹众陈国庆唐传家黄威威周广徐本全
申请(专利权)人:海门华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