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化投料方式的水针制剂配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43409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3
一种优化投料方式的水针制剂配液系统,涉及药品生产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水针制剂在原料药液投入浓配罐过程中,存在的药液过重、药液损失进而无法计算出投进浓配罐中的药液量以及将浓配罐罐盖打开进行投料增加药液被污染、染菌的风险的问题。一种优化投料方式的水针制剂配液系统,改变现有依靠人力的投料方式,在现有水针制剂配液系统的基础上,增设真空系统,在管路c上设置进料口,并且在进料口上连接有硅胶管,通过真空系统将原料药液吸取进浓配罐中完成投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获得一种优化投料方式的水针制剂配液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优化投料方式的水针制剂配液系统
本技术涉及药品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优化投料方式的水针制剂配液系统。
技术介绍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按物态分类,将剂型分为固体、半固体、液体和气体等类,液体剂型包括汤剂、合剂(含口服液剂)、糖浆剂、酒剂、酊剂、露剂和注射剂等,其中,注射剂又包括水针制剂、冻干制剂和粉针制剂等。水针制剂,顾名思义,就是以注射用水为溶媒的注射液,一般加工流程为:将原料药液依次经过浓配、稀配、灌封、灭菌、灯检和包装等工序,最终制成水针制剂。在浓配工序,将前一工序转来的原料药液经称量后投入浓配罐中,然后进行下一具体工序处理。现有的将原料药液投入浓配罐中的方式为:如图5所示,操作人员手持装有原料药液的药液桶,将药液桶口对准浓配罐的灌口,将药液桶中的原料药液倒入浓配罐中。这样的投料方式存在一些问题:装有原料药液的药液桶的重量达25kg左右(分批投料容易造成药液被污染),对于一些女性操作人员来说,药液太重独立很难完成投料;对于男性操作人员来说,可以承担这个重量,但由于药液过重以及投料过程中药液桶接近倒置药液桶中存在空气,药液容易洒出到浓配罐上以及地面上,造成药液损失进而无法计算出投进浓配罐中的药液量,不符合该水针制剂工艺规程规定的批投料量;另外,将浓配罐罐盖打开进行投料,增加药液被污染、染菌的风险。因此,现有的药液投料方式存在诸多缺陷,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水针制剂在原料药液投入浓配罐过程中,存在的药液过重、药液损失进而无法计算出投进浓配罐中的药液量以及将浓配罐罐盖打开进行投料增加药液被污染、染菌的风险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优化投料方式的水针制剂配液系统。一种优化投料方式的水针制剂配液系统,包括浓配罐、真空系统、空气过滤器a、注射用水系统、空气过滤器b、泵、钛棒过滤器、滤芯过滤器和药液储罐;所述浓配罐外壁的顶部的一侧设置有罐口,所述罐口上设有罐盖,罐盖与罐口通过卡扣连接;在浓配罐外壁的底部中心线处设置有管路f,所述管路f的一端与浓配罐的内部连通,管路f的另一端与药液储罐连通,在管路f上从浓配罐至药液储罐之间依次设置有泵、钛棒过滤器和滤芯过滤器,泵通过管路f与钛棒过滤器的进水口连通,钛棒过滤器的出水口通过管路f与滤芯过滤器的进水口连通,滤芯过滤器的出水口通过管路f与药液储罐连通;所述钛棒过滤器的内部安装有至少一个钛棒,所述滤芯过滤器的内部安装有一个亲水性除菌过滤器,所述浓配罐与泵之间设有阀门g,所述泵与钛棒过滤器的进水口之间设有阀门k;所述管路f上泵和阀门k之间设置有管路g,管路g的一端与管路f连通,管路g的另一端通向地漏,管路g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依次设有阀门h、清洗口和阀门i;所述管路g上清洗口和阀门i之间设置有管路h,管路h的一端与管路g连通,管路h的另一端通向地漏,管路h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依次设有阀门j和疏水阀;浓配罐外壁顶部的中心线处设置有管路b,管路b的一端与浓配罐的内部连通,管路b的另一端与注射用水系统连通,所述管路b上从浓配罐至注射用水系统之间依次设有阀门b和阀门c,在阀门b和阀门c之间设置有管路c,管路c的一端与管路b连通,管路c的另一端与浓配罐的内部连通,从管路c的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有进料口和阀门d,进料口通过连接件密封;所述管路b的左侧设置有管路a,管路a的一端与浓配罐的内部连通,管路a的另一端与真空系统连通,在管路a上从浓配罐至真空系统之间依次设有阀门a和空气过滤器a;所述管路c的右侧设置有管路e,管路e的一端与浓配罐的内部连通,管路e的另一端与空气过滤器b连通,所述管路e上设有阀门f;所述水针制剂配液系统进行原料药液投料时,通过连接件将硅胶管的一端与进料口连接,硅胶管的另一端伸入至药液桶中;对所述硅胶管进行在线清洗或在线灭菌时,通过连接件将硅胶管的一端与进料口连接,硅胶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清洗口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一种优化投料方式的水针制剂配液系统,在现有水针制剂配液系统的基础上,增设真空系统,在管路c上设置进料口,并且在进料口上连接有硅胶管,通过真空系统将原料药液吸取进浓配罐中完成投料;在真空系统的管路上设置空气过滤器a,防止真空系统端以及管路内的脏物掉落进浓配罐内污染药液;在管路g上设置清洗口,可以分别利用注射用水系统和纯蒸汽系统实现对硅胶管的在线清洗和在线灭菌。2、本技术一种优化投料方式的水针制剂配液系统,改变现有依靠人力的投料方式,在减轻操作人员负担的情况下,不仅可以避免因药液损失造成无法计算出投进浓配罐中的药液量,进而导致药液投料量不符合该水针制剂工艺规程规定的批投料量的问题,而且整个投料过程避免了浓配罐罐盖打开进行投料的情况,投料操作更加合规化,更加符合现代制药企业风控管理的理念。本技术可获得一种优化投料方式的水针制剂配液系统。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一种优化投料方式的水针制剂配液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一种优化投料方式的水针制剂配液系统吸取药液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中对硅胶管进行在线清洗或在线灭菌的示意图;图4为现有水针制剂配液系统的示意图;图5为现有水针制剂配液系统进行投料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一中吸取药液用硅胶管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一中管路c上进料口与硅胶垫、硅胶管和卡箍连接的示意图。其中,1为浓配罐,2为罐口,3为罐盖,4为卡扣,5为视镜,6为管路a,7为真空系统,8为阀门a,9为空气过滤器a,10为温度表,11为管路b,12为阀门b,13为阀门c,14为注射用水系统,15为管路c,16为阀门d,17为进料口,18为管路d,19为纯蒸汽系统,20为阀门e,21为压力表,22为管路e,23为阀门f,24为空气过滤器b,25为搅拌器,26为管路f,27为阀门g,28为泵,29为管路g,30为阀门h,31为清洗口,32为阀门i,33为地漏,34为管路h,35为阀门j,36为疏水阀,37为阀门k,38为钛棒过滤器,39为滤芯过滤器,40为药液储罐,41为硅胶管,42为药液桶。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一种优化投料方式的水针制剂配液系统,包括浓配罐1、真空系统7、空气过滤器a9、注射用水系统14、空气过滤器b24、泵28、钛棒过滤器38、滤芯过滤器39和药液储罐40;所述浓配罐1外壁的顶部的一侧设置有罐口2,所述罐口2上设有罐盖3,罐盖3与罐口2通过卡扣4连接;在浓配罐1外壁的底部中心线处设置有管路f26,所述管路f26的一端与浓配罐1的内部连通,管路f26的另一端与药液储罐40连通,在管路f26上从浓配罐1至药液储罐40之间依次设置有泵28、钛棒过滤器38和滤芯过滤器39,泵28通过管路f26与钛棒过滤器3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优化投料方式的水针制剂配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针制剂配液系统包括浓配罐(1)、真空系统(7)、空气过滤器a(9)、注射用水系统(14)、空气过滤器b(24)、泵(28)、钛棒过滤器(38)、滤芯过滤器(39)和药液储罐(40);所述浓配罐(1)外壁的顶部的一侧设置有罐口(2),所述罐口(2)上设有罐盖(3),罐盖(3)与罐口(2)通过卡扣(4)连接;/n在浓配罐(1)外壁的底部中心线处设置有管路f(26),所述管路f(26)的一端与浓配罐(1)的内部连通,管路f(26)的另一端与药液储罐(40)连通,在管路f(26)上从浓配罐(1)至药液储罐(40)之间依次设置有泵(28)、钛棒过滤器(38)和滤芯过滤器(39),泵(28)通过管路f(26)与钛棒过滤器(38)的进水口连通,钛棒过滤器(38)的出水口通过管路f(26)与滤芯过滤器(39)的进水口连通,滤芯过滤器(39)的出水口通过管路f(26)与药液储罐(40)连通;所述钛棒过滤器(38)的内部安装有至少一个钛棒,所述滤芯过滤器(39)的内部安装有一个亲水性除菌过滤器,所述浓配罐(1)与泵(28)之间设有阀门g(27),所述泵(28)与钛棒过滤器(38)的进水口之间设有阀门k(37);所述管路f(26)上泵(28)和阀门k(37)之间设置有管路g(29),管路g(29)的一端与管路f(26)连通,管路g(29)的另一端通向地漏(33),管路g(29)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依次设有阀门h(30)、清洗口(31)和阀门i(32);所述管路g(29)上清洗口(31)和阀门i(32)之间设置有管路h(34),管路h(34)的一端与管路g(29)连通,管路h(34)的另一端通向地漏(33),管路h(34)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依次设有阀门j(35)和疏水阀(36);/n浓配罐(1)外壁顶部的中心线处设置有管路b(11),管路b(11)的一端与浓配罐(1)的内部连通,管路b(11)的另一端与注射用水系统(14)连通,所述管路b(11)上从浓配罐(1)至注射用水系统(14)之间依次设有阀门b(12)和阀门c(13),在阀门b(12)和阀门c(13)之间设置有管路c(15),管路c(15)的一端与管路b(11)连通,管路c(15)的另一端与浓配罐(1)的内部连通,从管路c(15)的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有进料口(17)和阀门d(16),进料口(17)通过连接件密封;所述管路b(11)的左侧设置有管路a(6),管路a(6)的一端与浓配罐(1)的内部连通,管路a(6)的另一端与真空系统(7)连通,在管路a(6)上从浓配罐(1)至真空系统(7)之间依次设有阀门a(8)和空气过滤器a(9);所述管路c(15)的右侧设置有管路e(22),管路e(22)的一端与浓配罐(1)的内部连通,管路e(22)的另一端与空气过滤器b(24)连通,所述管路e(22)上设有阀门f(23);/n所述水针制剂配液系统进行原料药液投料时,通过连接件将硅胶管(41)的一端与进料口(17)连接,硅胶管(41)的另一端伸入至药液桶(42)中;/n对所述硅胶管(41)进行在线清洗或在线灭菌时,通过连接件将硅胶管(41)的一端与进料口(17)连接,硅胶管(41)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清洗口(3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优化投料方式的水针制剂配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针制剂配液系统包括浓配罐(1)、真空系统(7)、空气过滤器a(9)、注射用水系统(14)、空气过滤器b(24)、泵(28)、钛棒过滤器(38)、滤芯过滤器(39)和药液储罐(40);所述浓配罐(1)外壁的顶部的一侧设置有罐口(2),所述罐口(2)上设有罐盖(3),罐盖(3)与罐口(2)通过卡扣(4)连接;
在浓配罐(1)外壁的底部中心线处设置有管路f(26),所述管路f(26)的一端与浓配罐(1)的内部连通,管路f(26)的另一端与药液储罐(40)连通,在管路f(26)上从浓配罐(1)至药液储罐(40)之间依次设置有泵(28)、钛棒过滤器(38)和滤芯过滤器(39),泵(28)通过管路f(26)与钛棒过滤器(38)的进水口连通,钛棒过滤器(38)的出水口通过管路f(26)与滤芯过滤器(39)的进水口连通,滤芯过滤器(39)的出水口通过管路f(26)与药液储罐(40)连通;所述钛棒过滤器(38)的内部安装有至少一个钛棒,所述滤芯过滤器(39)的内部安装有一个亲水性除菌过滤器,所述浓配罐(1)与泵(28)之间设有阀门g(27),所述泵(28)与钛棒过滤器(38)的进水口之间设有阀门k(37);所述管路f(26)上泵(28)和阀门k(37)之间设置有管路g(29),管路g(29)的一端与管路f(26)连通,管路g(29)的另一端通向地漏(33),管路g(29)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依次设有阀门h(30)、清洗口(31)和阀门i(32);所述管路g(29)上清洗口(31)和阀门i(32)之间设置有管路h(34),管路h(34)的一端与管路g(29)连通,管路h(34)的另一端通向地漏(33),管路h(34)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依次设有阀门j(35)和疏水阀(36);
浓配罐(1)外壁顶部的中心线处设置有管路b(11),管路b(11)的一端与浓配罐(1)的内部连通,管路b(11)的另一端与注射用水系统(14)连通,所述管路b(11)上从浓配罐(1)至注射用水系统(14)之间依次设有阀门b(12)和阀门c(13),在阀门b(12)和阀门c(13)之间设置有管路c(15),管路c(15)的一端与管路b(11)连通,管路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成刚刘万成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松鹤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