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轮装制动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3365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体式轮装制动盘,包括多个沿圆周方向排列的盘体,盘体相互对接的端部设置有对拼的连接柱,连接柱分别开设有开口相对的销槽和开口相对的定位槽,销槽轴线与盘体拼接处的直径平行且述销槽开口处的口径小于销槽内部的最大内径,定位槽的轴线与制动盘面垂直且定位槽位于销槽远离制动盘面的一侧,销沿径向插入连接柱的销槽内实现盘体之间的连接并限制两者之间的周向和轴向移动,销的开设有与制动盘面垂直的限位槽,定位块具有与之对应的限位柱,定位块沿轴向插入定位槽的同时限位柱嵌入限位槽内,限制盘体之间的径向移动并防止形销沿径向滑出,从而实现了盘体间的位移全约束可靠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轮装制动盘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用轮装制动盘盘体连接方法,适用于采用轮装制动盘的各型号轨道列车。技术背景对于速度80km/h以上的轨道交通列车目前普遍采用盘形制动,包括轮装制动盘和轴装制动盘两种。轮装制动盘位于车轮的两侧,通过定位柱与螺栓紧固件与车轮辐板紧密贴合。制动盘在制动过程中受到多种载荷的共同作用,以及来自闸片的磨损,制动盘失效通常表现为磨耗到限失效和摩擦面疲劳裂纹长度超限失效。在列车运营维护过程中,经常出现由于制动盘失效而需要更换制动盘的情况。目前关于轨道车辆分体制动盘的设计主要是针对轴装制动盘,轮装制动盘的分体式设计鲜见报道。对于现有轮装制动盘的结构,更换制动盘时需要首先退轮然后才能进行更换,操作不便,周期长,尤其是退轮过程中会造成轮毂孔以及轴箱轴承的损伤,增加维护维修过程中人力物力成本。采用分体式轮装制动盘结构可以实现在不退轮的前提下进行更换,但分体式轮装制动盘体之间的连接便捷性和可靠性对于更换制动盘的过程以及制动盘更换后的服役安全性至关重要。经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08468731A,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用分体式轮装制动盘,其制动盘体相互对接的端部设置有凸块3,定位块5具有与凸块3凸部4适应的凹部6,相邻制动盘体对拼后通过定位块定位并螺栓把固,实现制动盘的拼接。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10307276A,公开了一种分体轮装制动盘连接方法,在盘体的端部分别设置凹槽5和凸缘6,盘体对拼后通过螺栓穿过凹槽5和凸缘6并紧固实现盘体的拼接。上述两种分体式轮装制动盘的盘体端部采用对称式结构,并通过螺栓进行把固。其缺陷在于应力集中在螺栓上,且拆装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出一种分体式轮装制动盘,。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分体式轮装制动盘,包括多个沿圆周方向排列的盘体,其特征在于:存在至少一对相邻的盘体,其相互对接的端部设置有对拼的连接柱,连接柱分别开设有开口相对的销槽和开口相对的定位槽,所述销槽轴线与盘体拼接处的直径平行且销槽开口处的口径小于销槽内部的最大内径,定位槽的轴线与制动盘面垂直且定位槽位于销槽远离制动盘面的一侧,销沿径向插入连接柱的销槽内实现盘体之间的连接并限制两者之间的周向和轴向移动,销开设有与制动盘面垂直的限位槽,定位块具有与之对应的限位柱,定位块沿轴向插入定位槽的同时限位柱嵌入限位槽内,限制盘体之间的径向移动并防止形销沿径向滑出。盘体具有完全相同的结构,其上布置有两个连接柱,销与盘体的连接柱之间的配合为过渡配合,定位块和定位槽的宽度方向采用过盈配合;限位柱的直径小于限位槽宽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盘体具有完全相同的结构,组装互换性好;盘体通过异形销连接,限制了两者之间的周向和轴向移动,定位块插入定位槽中,限制盘体之间的径向移动,限位柱插入限位槽中,避免异形销沿径向分离,从而实现了盘体间的位移全约束可靠连接。此外,定位块上具有螺纹通孔便于在拆解制动盘时取出定位块。附图说明图1为轨道车辆用分体轮装制动盘的爆炸图。图2为盘体散热筋侧示意图。图3为盘体摩擦面侧示意图。图4为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A盘体,2-连接柱,3-异形销,4-定位块,5-B盘体,6-销槽,7-定位槽,8-安装孔,9-过渡槽,10-螺纹通孔,11-限位柱,12-限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分体式轮装制动盘,包括两个半圆环形的A盘体1和B盘体5,A盘体1和B盘体5相互对接的端部均布置有连接柱2,连接柱2上开设开口相对的销槽6和开口相对的定位槽7。销槽6的轴线与盘体拼接处的直径平行,销槽6呈C型,即销槽6开口处的口径小于销槽6内部的最大内径。定位槽7的轴线与制动盘面垂直且定位槽7位于销槽6远离制动盘面的一侧。销3沿径向插入连接柱2的销槽6内实现A盘体1和B盘体5的连接并限制两者之间的周向和轴向移动。定位块4沿轴向插入定位槽7中,限制A盘体1与B盘体5之间的径向移动。定位块4上具有螺纹通孔10和限位柱11,销3上开设限位槽12,限位柱11插入限位槽12中,防止形销3沿径向滑出。本实施例中,A盘体1、B盘体5、连接柱2、定位块4和销3采用相同材料。A盘体1和B盘体5具有完全相同的结构,其上布置有两个连接柱2。盘体上布置6个阶梯型安装孔8,散热筋采用板状散热筋,同时设置了三个径向槽,在分体轮盘与车轮装配过程中实现与车轮的周向和径向定位。定位块4的结构如图4所示。定位块4的中心制出螺纹通孔10,用于分体盘拆解时取出定位块4,在一侧设置一个限位柱11。定位块4插入定位槽7中,限制A盘体1和B盘体5的径向移动,如图1所示。销3的结构形状为“凹”字形,如图5所示,凸出部分用于限制A盘体1和B盘体5之间的周向和轴向移动,其上开设限位槽,限位柱11插入限位槽12中,防止异形销3沿径向分离。销3与A盘体1和B盘体5之间的配合为过渡配合,定位块4和定位槽7的宽度方向采用过盈配合;限位柱11的直径小于限位槽12宽度。除上述实施例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轮装制动盘,包括多个沿圆周方向排列的盘体(1、5),其特征在于:存在至少一对相邻的盘体(1、5),其相互对接的端部设置有对拼的连接柱(2),连接柱(2)分别开设有开口相对的销槽(6)和开口相对的定位槽(7),所述销槽(6)的轴线与盘体拼接处的直径平行且销槽(6)开口处的口径小于销槽(6)内部的最大内径,定位槽(7)的轴线与制动盘面垂直且定位槽(7)位于销槽(6)远离制动盘面的一侧,销(3)沿径向插入连接柱(2)的销槽(6)内实现盘体(1、5)之间的连接并限制两者之间的周向和轴向移动,销(3)开设有与制动盘面垂直的限位槽(12),定位块(4)具有与之对应的限位柱(11),定位块(4)沿轴向插入定位槽(7)的同时限位柱(11)嵌入限位槽(12)内,限制盘体(1、5)之间的径向移动并防止形销(3)沿径向滑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轮装制动盘,包括多个沿圆周方向排列的盘体(1、5),其特征在于:存在至少一对相邻的盘体(1、5),其相互对接的端部设置有对拼的连接柱(2),连接柱(2)分别开设有开口相对的销槽(6)和开口相对的定位槽(7),所述销槽(6)的轴线与盘体拼接处的直径平行且销槽(6)开口处的口径小于销槽(6)内部的最大内径,定位槽(7)的轴线与制动盘面垂直且定位槽(7)位于销槽(6)远离制动盘面的一侧,销(3)沿径向插入连接柱(2)的销槽(6)内实现盘体(1、5)之间的连接并限制两者之间的周向和轴向移动,销(3)开设有与制动盘面垂直的限位槽(12),定位块(4)具有与之对应的限位柱(11),定位块(4)沿轴向插入定位槽(7)的同时限位柱(11)嵌入限位槽(12)内,限制盘体(1、5)之间的径向移动并防止形销(3)沿径向滑出。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轮装制动盘,其特征为:所述定位块(4)上具有用于拆卸的螺纹通孔(10),所述螺纹通孔(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震杨智勇张东升韩建民杨俊牛瑞李志强朱新宇葛继兵胡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车浦镇海泰制动设备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