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防锈、防闪锈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31251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性防锈、防闪锈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产品是由苯甲酸钠、苯并三氮唑、磷酸三钠、六偏磷酸钠、四硼酸钠、氢氧化钠和水组成的复合型水性防锈、防闪锈剂。该防锈、防闪锈剂的制备方法为称取各配方组分后分步混合,搅拌均匀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产品防锈、防闪锈效果好,生产工艺简单,原料易购且使用量小,价格优势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性防锈、防闪锈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合成、防腐涂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性防锈、防闪锈剂及其制备方法,主要用于有色金属的防锈、防闪锈。
技术介绍
金属材料的锈蚀不仅会造成资源和能源的浪费,有时还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为了防止金属材料的腐蚀,可对金属材料的基体的表面进行处理,加强材料表面的防腐能力。通常会在金属材料的表面涂一层防锈剂,使金属与腐蚀介质隔绝,避免其与金属表面直接接触,对金属进行防护。常用防锈剂主要有防锈油和水性防锈剂两种,水性防锈剂可以省去除油工序,降低实际操作成本。但早期的水性防诱剂多含铬、亚硝酸盐、磷酸盐等有毒物质,这类防锈剂虽成本低,抗腐蚀性也较好,可是对环境污染较大。目前国内市场所用的防锈剂主要有:亚硝酸钠类、乙醇胺类、炔二醇等。亚硝酸钠是一种致癌物质,只对铁金属有防锈效果,在潮湿和pH值低于7.0时,防锈作用差。乙醇胺类,如:二甲基乙醇胺,具有刺激性气味,制备过程中会产生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虽有一定的防锈效果,但涂料的耐水性较差。炔二醇的价格昂贵,添加量大,只对铁金属有防锈效果,而且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解决目前市场所用防锈剂单一性、效果差、价格昂贵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铜、铁、铸铁、铝、焊锡等有色金属具有防锈、防闪锈作用的复合型助剂,其生产工艺简单,原料易购且使用量小,价格优势明显,并提供其制备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性防锈、防闪锈剂,是由苯甲酸钠、苯并三氮唑、磷酸三钠、六偏磷酸钠、四硼酸钠、氢氧化钠组成的复合型助剂。该防锈剂在使用时刷涂到金属表面,能够迅速形成一层钝化层,使金属与氧气及其他氧化性、腐蚀性物质隔绝开,起到防锈、防闪锈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的水性防锈、防闪锈剂,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苯甲酸钠3-6份、苯并三氮唑1-2份、磷酸三钠2-4份、六偏磷酸钠2-4份、四硼酸钠2-4份、氢氧化钠2-4份,水加至500份。进一步的,所述的水性防锈、防闪锈剂,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苯甲酸钠4-5份、苯并三氮唑1-2份、磷酸三钠3-4份、六偏磷酸钠2-3份、四硼酸钠2-3份、氢氧化钠2-3份,水加至500份。进一步的,所述的水性防锈、防闪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份数称取苯并三氮唑,分散到同等质量的甲醇或乙醇中,溶解备用;(2)按份数称取苯甲酸钠、磷酸三钠、六偏磷酸钠、四硼酸钠、氢氧化钠,依次加入水中分散均匀;搅拌速度为1000r/min,搅拌时间为1h;(3)将步骤(1)得到的备用液与步骤(2)得到的液体在常温下混合搅拌,得到一种水性防锈、防闪锈剂产品。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水性防锈、防闪锈剂具有以下优势:防锈、防闪锈效果好,生产工艺简单,原料易购且使用量小,价格优势明显。(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水性防锈、防闪锈剂防锈、防闪锈效果好。对最易生锈的铸铁在90℃、湿度85%的试验条件下,可240小时不闪锈、不返锈,而市场上其他防锈产品,在相同条件下出现锈蚀的时间则都不超过24小时。(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水性防锈、防闪锈剂所使用的原料易得,使用量小,价格优势明显。本专利技术对金属的保护成本合计大约140元/吨。市场上常见的其他防锈剂,如:进口179,对金属的保护成本合计大约800元/吨;二甲基乙醇胺类防锈剂,对金属的保护成本合计大约360元/吨;市场上的复合型防锈剂,对金属的保护成本合计大约800元/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其他证明文件附图做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图1为使用亚硝酸钠类防锈剂进行保护的铸铁片在经过盐雾实验300小时的效果;图2为使用胺类防锈剂进行保护的铸铁片在经过盐雾实验300小时的效果;图3为使用复合型防闪锈剂防锈剂进行保护的铸铁片在经过盐雾实验300小时的效果;图4为使用实施例1.1的防锈剂进行保护的铝片在经过盐雾实验300小时的效果;图5为使用实施例1.2的防锈剂进行保护的铜片在经过盐雾实验300小时的效果;图6为使用实施例1.3的防锈剂进行保护的铸铁片经过在盐雾实验300小时的效果;图7为使用实施例1.4的防锈剂进行保护的铸铁片经过在盐雾实验300小时的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附图中的任何元素均用于示例而非限制,以及任何命名都仅用于区分,而不具有任何限制意义。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通过该整体设计思想的设置,得到的一种水性防锈、防闪锈剂的生产工艺简单,原料易购且使用量小,价格优势明显,最终达到对铜、铁、铸铁、铝、焊锡等有色金属具有防锈、防闪锈作用的目的。实施例1.1本实施例的原料配比为:苯甲酸钠3kg、苯并三氮唑1kg、磷酸三钠2kg、六偏磷酸钠3kg、四硼酸钠3kg、氢氧化钠2kg,水加至500kg。(1)称取1kg苯并三氮唑,分散到1kg的甲醇中,溶解备用;(2)按份数称取苯甲酸钠、磷酸三钠、六偏磷酸钠、四硼酸钠、氢氧化钠,依次加入水中分散均匀;搅拌速度为1000r/min,搅拌时间为1h;(3)将步骤(1)得到的备用液与步骤(2)得到的液体在常温下混合搅拌,得到一种水性防锈、防闪锈剂产品。将制得的防锈剂涂覆在铝片上,其保护的铝片在盐雾箱的实验效果如图4所示,经过300小时的盐雾实验,铝片依旧光亮无锈蚀。由此说明按照上述方法和配比制得的水性防锈、防闪绣剂具有较好的防锈、防闪锈作用。实施例1.2本实施例的原料配比为:苯甲酸钠6kg、苯并三氮唑2kg、磷酸三钠4kg、六偏磷酸钠4kg、四硼酸钠3kg、氢氧化钠3kg,水加至500kg。(1)称取2kg苯并三氮唑,分散到2kg的甲醇中,溶解备用;(2)按份数称取苯甲酸钠、磷酸三钠、六偏磷酸钠、四硼酸钠、氢氧化钠,依次加入水中分散均匀;搅拌速度为1000r/min,搅拌时间为1h;(3)将步骤(1)得到的备用液与步骤(2)得到的液体在常温下混合搅拌,得到一种水性防锈、防闪锈剂产品。将制得的防锈剂涂覆在铜片上,其保护的铜片在盐雾箱的实验效果如图5所示,经过300小时的盐雾实验,铜片依旧光亮无锈蚀。由此说明按照上述方法和配比制得的水性防锈、防闪绣剂具有较好的防锈、防闪锈作用。实施例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性防锈、防闪锈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苯甲酸钠、苯并三氮唑、磷酸三钠、六偏磷酸钠、四硼酸钠、氢氧化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防锈、防闪锈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苯甲酸钠、苯并三氮唑、磷酸三钠、六偏磷酸钠、四硼酸钠、氢氧化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防锈、防闪锈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苯甲酸钠3-6份、苯并三氮唑1-2份、磷酸三钠2-4份、六偏磷酸钠2-4份、四硼酸钠2-4份、氢氧化钠2-4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防锈、防闪锈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苯甲酸钠4-5份、苯并三氮唑1-2份、磷酸三钠3-4份、六偏磷酸钠2-3份、四硼酸钠2-3份、氢氧化钠2-3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保忠李鹏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铂润工贸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