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堵管专用的新型气管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3111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试堵管专用的新型气管套管,包括具有外挡片的外套管和具有外端口的内套管,外套管可拆卸地套装在内套管外侧,外端口位于外挡片的外侧,外套管的上侧壁上开设有第一侧孔,内套管在与第一侧孔重合的位置处设有第二侧孔,内套管内设有弧形滑轨,弧形滑轨嵌装在内套管的上侧壁上,弧形滑轨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固定在第二侧孔远离外端口的一侧边上,第二端穿过外端口与外界联通,弧形滑轨上可滑动地嵌装有弧形遮挡板,弧形滑轨内穿设有导丝,导丝与弧形遮挡板固定连接,导丝远离弧形遮挡板的一端穿出第二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试堵管专用的新型气管套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试堵管专用的新型气管套管。
技术介绍
气管切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以解除患者由于喉梗阻、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引起的呼吸困难等症。在病情恢复过程中,为减少并发症,需尽早开始试堵管等康复训练为拔管创造条件。在试行堵管过程中,待呼吸平稳,无胸闷、憋气并能自行排痰后方可拔管。即先堵塞一半气管套管,24小时后再全部堵塞气管套管,观察24-48小时无呼吸困难才可拔管。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气管套管占用气管腔,且其侧壁没有开孔;此种套管,一方面在进行气管切开后,仅能采用外部供氧,患者无法利用自主呼吸系统进行吸氧,过度依赖外部供氧资源,使患者的自主呼吸系统得不到训练;另一方面,在堵管后,导致患者通气受限,患者无法耐受。另外,目前临床上多使用软木塞、棉棒缠胶布方法进行堵管,软木塞、棉棒缠胶布多由临床医师根据经验自行制作,大小型号不规范;这两种堵管用物不能进行消毒,无法达到无菌要求,容易造成院内感染;在堵管时,由于嵌顿不严密,病人咳嗽时容易将堵塞物咳出,造成堵管失败;如果制作不合适,患者误吸入气管内造成气管异物,危及患者生命,存在潜在的安全问题;自制软木塞等形状各异,不够美观大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试堵管专用的新型气管套管,包括具有外挡片的外套管和具有外端口的内套管,所述外套管可拆卸地套装在所述内套管外侧,所述外端口位于所述外挡片的外侧,所述外套管的上侧壁上开设有第一侧孔,所述内套管在与所述第一侧孔重合的位置处设有第二侧孔,所述内套管内设有弧形滑轨,所述弧形滑轨嵌装在所述内套管的上侧壁上,所述弧形滑轨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侧孔远离所述外端口的一侧边上,所述第二端穿过所述外端口与外界联通,所述弧形滑轨上可滑动地嵌装有弧形遮挡板,所述弧形滑轨内穿设有导丝,所述导丝与所述弧形遮挡板固定连接,所述导丝远离所述弧形遮挡板的一端穿出所述第二端。优选地,所述弧形滑轨为圆管状,所述弧形滑轨远离所述内套管侧壁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从第一端延伸到外端口处,所述导丝的直外径大于所述开口的口径,所述弧形遮挡板可滑动地嵌装在所述开口内,所述导丝远离所述弧形遮挡板的一端设有堵头,所述堵头的外径大于所述弧形滑轨的内径。优选地,所述弧形滑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侧孔的孔径。优选地,所述外端口外壁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为环形,所述凹槽的侧壁上设有内凹的弧形侧孔,所述弧形侧孔一端贯穿所述凹槽侧壁,所述弧形侧孔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外端口的外表面。优选地,所述弧形侧孔与所述凹槽相交处的口径小于所述弧形侧孔的内径。优选地,所述第二端出口处设有橡胶卡座。优选地,所述外端口内可拆卸地插装有试堵管装置;所述试堵管装置包括底座与垂直于所述底座的通管,所述底座中空且两端贯通,所述底座与所述通管一体连接且与所述通管相连通,所述通管内设有圆形的堵板,所述堵板中部穿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可旋转地穿设在所述通管的内壁上,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穿出所述通管的管壁并固定连接有调节把手,所述连接轴平行于所述堵板并与所述堵板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调节把手为长板状,所述调节把手与所述堵板平行,且所述调节把手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堵板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堵板、所述连接轴以及所述调节把手联动,且旋转时旋转角度相同。优选地,所述底座为圆台形且较小的一端可拆卸地插装在所述外端口内。优选地,所述通管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第一过滤网;所述通管与所述底座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滤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第一侧孔与第二侧孔的设置,能够在进行气管切开术时,一方面利用供氧设备从气管套管内给患者供氧,维系患者生命,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患者自主呼吸系统,进行少量呼吸,维持患者自主呼吸系统性能,且能够节省供氧设备的医疗资源;且在进行试堵管时,保证患者自主呼吸系统与气管套管相连通,保证在先开始进行试堵管时患者通气通常,使患者能够耐受;弧形遮挡板的设置,一方面能够在患者进行试堵管时,逐渐遮挡第二侧孔,调整第二侧孔的大小,逐步锻炼患者的耐受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在吸痰时,遮挡关闭第二侧孔,保护气管壁不受损伤;弧形滑轨与导丝相互配合的设计,能够限定和灵活调节弧形遮挡板的位置,进而灵活调节第二侧孔开口大小;试堵管装置的设置,能够灵活调节气管套管的开口大小,逐步实现试管套管的部分封堵和全部封堵,从而完成气管切开试堵管患者的试堵管训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试堵管专用的新型气管套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试堵管专用的新型气管套管的弧形遮挡板堵住第二侧孔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试堵管专用的新型气管套管的弧形滑轨与弧形遮挡板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试堵管专用的新型气管套管的第二侧孔与弧形滑轨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试堵管专用的新型气管套管的试堵管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请结合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试堵管专用的新型气管套管,包括具有外挡片1的外套管2和具有外端口3的内套管4,外套管2可拆卸地套装在内套管4外侧,外端口3位于外挡片1的外侧,外套管2的上侧壁上开设有第一侧孔5,内套管4插入外套管2后在与第一侧孔5重合的位置处设有第二侧孔6,内套管4内设有弧形滑轨7,弧形滑轨7嵌装在内套管4的上侧壁上且与内套管4一体连接,弧形滑轨7包括相对的第一端71和第二端72,第一端71固定在第二侧孔6远离外端口3的一侧边上,第二端72穿过外端口3与外界联通,弧形滑轨7上可滑动地嵌装有弧形遮挡板8,弧形滑轨7内穿设有导丝9,导丝9与弧形遮挡板8固定连接,导丝9远离弧形遮挡板8的一端穿出第二端72。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弧形滑轨7与弧形遮挡板8都在内套管4内侧,便于内套管4插装在外套管2内时不会产生影响,外端口3的外径大于外套管2的内径,因此利用外套管2的外挡片1能够对内套管4进行限位,防止内套管4滑入外套管2内;弧形遮挡板8可以在弧形滑轨7内滑动,利用导丝9起到牵拉和推动作用,导丝9为金属导丝9,可弯折缠绕在外端口3上,同时具有一定刚性,能够推动弧形遮挡板8移动。在需要将弧形遮挡板8推送到第二侧孔6处对第二侧孔6进行遮挡时,将导丝9向弧形滑轨7内推送,导丝9在弧形滑轨7内无法弯折,因此能够沿弧形滑轨7将弧形遮挡板8向内套管4内部推送,直至送到第二侧孔6下方,弧形遮挡板8的端部抵住弧形滑轨7的第一端71,实现对第二侧孔6的遮挡,从而关闭第二侧孔6,此时一方面便于将内部痰液吸出,不会对气管造成损伤,另一方面能够通过逐步关闭第二侧孔6,在进行试堵管时,逐步减少气管套管与患者气管腔之间的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试堵管专用的新型气管套管,包括具有外挡片的外套管和具有外端口的内套管,所述外套管可拆卸地套装在所述内套管外侧,所述外端口位于所述外挡片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的上侧壁上开设有第一侧孔,所述内套管在与所述第一侧孔重合的位置处设有第二侧孔,所述内套管内设有弧形滑轨,所述弧形滑轨嵌装在所述内套管的上侧壁上,所述弧形滑轨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侧孔远离所述外端口的一侧边上,所述第二端穿过所述外端口与外界联通,所述弧形滑轨上可滑动地嵌装有弧形遮挡板,所述弧形滑轨内穿设有导丝,所述导丝与所述弧形遮挡板固定连接,所述导丝远离所述弧形遮挡板的一端穿出所述第二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堵管专用的新型气管套管,包括具有外挡片的外套管和具有外端口的内套管,所述外套管可拆卸地套装在所述内套管外侧,所述外端口位于所述外挡片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的上侧壁上开设有第一侧孔,所述内套管在与所述第一侧孔重合的位置处设有第二侧孔,所述内套管内设有弧形滑轨,所述弧形滑轨嵌装在所述内套管的上侧壁上,所述弧形滑轨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侧孔远离所述外端口的一侧边上,所述第二端穿过所述外端口与外界联通,所述弧形滑轨上可滑动地嵌装有弧形遮挡板,所述弧形滑轨内穿设有导丝,所述导丝与所述弧形遮挡板固定连接,所述导丝远离所述弧形遮挡板的一端穿出所述第二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堵管专用的新型气管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滑轨为圆管状,所述弧形滑轨远离所述内套管侧壁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从第一端延伸到外端口处,所述导丝的直外径大于所述开口的口径,所述弧形遮挡板可滑动地嵌装在所述开口内,所述导丝远离所述弧形遮挡板的一端设有堵头,所述堵头的外径大于所述弧形滑轨的内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堵管专用的新型气管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滑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侧孔的孔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堵管专用的新型气管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端口外壁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为环形,所述凹槽的侧壁上设有内凹的弧形侧孔,所述弧形侧孔一端贯穿所述凹槽侧壁,所述弧形侧孔的另一端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奕余滨宾纪婕秦建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