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注射腹部规范轮换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3086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0
胰岛素注射腹部规范轮换工具,包括工具底盘,所述的工具底盘上规划设置有用于代表周一至周日的七个禁止注射区,所述的工具底盘的外侧配合设置有可旋转的活动部件,所述的活动部件的底部贴合工具底盘的圆周外侧,所述的活动部件上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一周到周五周的五个打针区域,打针区域内排布有空心的圆孔,圆孔从第一周的打针区域到第五周的打针区域依次变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护士使用过程中无需记忆复杂的轮换规律,仅需要根据一月中的周次、礼拜几、找到定位相应的注射点,达到在一个月内避免重复注射同一点及相邻两点间隔1cm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胰岛素注射腹部规范轮换工具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胰岛素注射腹部规范轮换工具。
技术介绍
糖尿病、心脑血管、肿瘤等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流行病。国际糖尿病联盟统计2015年世界糖尿病人口已达到4.15亿。我国最新流行病学统计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0.4%,其中61.53%的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正确注射胰岛素包括规范地进行注射部位轮换,注射部位不规范轮换甚至不轮换导致组织频繁受胰岛素刺激,出现细胞水肿和代谢紊乱,对组织局部产生化学性刺激,由于频繁注射导致的机械性损伤,使肌纤维受损、变性、萎缩,胶原纤维形成导致皮下脂肪增生。由于脂肪增生部位胰岛素吸收率下降,若要达到等效的血糖控制水平,患者往往需要注射更多剂量的胰岛素;同时由于增生部位胰岛素吸收速率的不稳定性,胰岛素疗效的变异性加大,患者血糖的波动增大,导致血糖不稳定。若患者胰岛素注射至正常的皮下组织,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将大大增加。研究证实在脂肪增生的患者中有49.1%的患者会出现血糖波动,39.1%的患者会发生不明原因的低血糖;而在未发生脂肪增生的患者中,该比例仅为6.5%和5.9%。国内外研究证实注射部位的规范轮换可以有效预防相关脂肪增生的发生发展。胰岛素注射规范轮换要求连续两次注射应间隔至少1cm的方式进行系统性轮换,同时在一个月内避免在同一注射点重复注射胰岛素。住院糖尿病患者一日胰岛素皮下注射次数≥1次,甚至因为血糖控制不佳一日注射次数达6次,住院期间患者的胰岛素注射由护士完成,一位护士负责多个患者的治疗,且护士工作的轮班制,极大的增加了护士进行规范轮换的工作难度。腹部是胰岛素皮下注射最常用的部位,现有的轮换工具暴露的可注射点少,不能满足临床一日1-4次甚至更多的注射需求,同时为了在一个月内重复注射同一注射点及相邻两个注射点至少间隔1cm以上,这需要各个班次的护士清楚患者住院期间腹部已注射区域,在每次注射时与相邻的注射点距离1cm以上且准备注射的点在一个月之内是没有注射过的,这极大的增加地护士的工作量,降低护士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胰岛素注射腹部规范轮换工具,目的是护士借助该工具能够清晰地知道当次的腹部胰岛素注射点,而无需借助人力的记忆及交接工作来达到规范轮换的要求(连续两次注射应间隔至少1cm的方式进行系统性轮换,同时在一个月内避免在同一注射点重复注射胰岛素)而预防脂肪增生的发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胰岛素注射腹部规范轮换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工具底盘,所述的工具底盘上规划设置有用于代表周一至周日的七个禁止注射区,所述的工具底盘的外侧配合设置有可旋转的活动部件,所述的活动部件的底部贴合工具底盘的圆周外侧,所述的活动部件上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一周到第五周的五个打针区域,打针区域内排布有空心的圆孔,圆孔从第一周的打针区域到第五周的打针区域依次变多。护士使用过程中无需记忆复杂的轮换规律,仅需要根据一月中的周次、礼拜几、找到定位相应的注射点,达到在一个月内避免重复注射同一点及相邻两点间隔1cm以上。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周的打针区域内设置有三个孔,所述的第二周的打针区域内设置有三个孔,所述的第三周的打针区域内设置有四个孔,所述的第四周的打针区域内设置有五个孔,所述的第五周的打针区域内设置有六个孔。该排布方式简单,而且遵循了扇形的活动部件的形状的客观规律,且都是保持在3个孔以上。作为优选,所述的活动部件的外侧设置有环形轮盘,所述的活动部件卡设在工具底盘和环形轮盘之间。作为优选,所述的环形轮盘内侧开设有第一环形插入槽,所述的工具底盘外圈设置有第二环形插入槽,所述的活动部件的一端插入至第一环形插入槽,另一端插入至第二环形插入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护士使用过程中无需记忆复杂的轮换规律,仅需要根据一月中的周次、礼拜几、找到定位相应的注射点,达到在一个月内避免重复注射同一点及相邻两点间隔1cm以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周注射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一周和第二周注射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胰岛素注射腹部规范轮换工具,包括工具底盘1,所述的工具底盘1上规划设置有用于代表周一至周日的七个禁止注射区,所述的工具底盘1的外侧配合设置有可旋转的活动部件3,所述的活动部件3的底部贴合工具底盘1的圆周外侧,所述的活动部件3上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一周到第五周的五个打针区域,打针区域内排布有空心的圆孔,圆孔从第一周的打针区域到第五周的打针区域依次变多,所述的第一周的打针区域内设置有三个孔,所述的第二周的打针区域内设置有三个孔,所述的第三周的打针区域内设置有四个孔,所述的第四周的打针区域内设置有五个孔,所述的第五周的打针区域内设置有六个孔,所述的活动部件3的外侧设置有环形轮盘2,所述的活动部件3卡设在工具底盘1和环形轮盘2之间,所述的环形轮盘2内侧开设有第一环形插入槽,所述的工具底盘1外圈设置有第二环形插入槽,所述的活动部件3的一端插入至第一环形插入槽,另一端插入至第二环形插入槽。在使用过程中,如图2、如图3所示,根据周一至周日将活动部件3与工具底盘1连接,先选择周一至周日的七个禁止注射区中的一个,使得活动部件3位于工具底盘1的外侧,且紧贴,定位完成后。因为一个月有4-5周,然后根据周次选择相应的孔区注射,选择与周次相应的第一周的打针区域到第五周的打针区域中的一个,根据早、中、晚的时间点,轮换注射孔,轮换顺序为由中心向外周扩散,并以顺时针方向依次注射相应的孔。因此本申请的装置,一周7天,旋转一圈,然后按照周次,由内到外注射,每一天都要换一个位置,如图2和如图3就是第一周打完,衔接到第二周打完。图中的小黑点代表打完的针孔,箭头方向代表打针的顺序。实施例1:本申请可以不需要环形轮盘2,只要把活动部件3紧贴在工具底盘1外部,然后更换位置过程中,可以拿取,也可以旋转移动位置。实施例2,需要环形轮盘2,环形轮盘2内侧开设有第一环形插入槽,所述的工具底盘1外圈设置有第二环形插入槽,所述的活动部件3的一端插入至第一环形插入槽,另一端插入至第二环形插入槽,活动部件3被限位在工具底盘1和环形轮盘2之间,只能进行旋转移动位置,不能进行拿取,实施例2的方式,更加的平稳,而且整个装置一体,具有工业美观,使用舒适度高。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胰岛素注射腹部规范轮换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工具底盘(1),所述的工具底盘(1)上规划设置有用于代表周一至周日的七个禁止注射区,所述的工具底盘(1)的外侧配合设置有可旋转的活动部件(3),所述的活动部件(3)的底部贴合工具底盘(1)的圆周外侧,所述的活动部件(3)上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一周到第五周的五个打针区域,打针区域内排布有空心的圆孔,圆孔从第一周的打针区域到第五周的打针区域依次变多。/n

【技术特征摘要】
1.胰岛素注射腹部规范轮换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工具底盘(1),所述的工具底盘(1)上规划设置有用于代表周一至周日的七个禁止注射区,所述的工具底盘(1)的外侧配合设置有可旋转的活动部件(3),所述的活动部件(3)的底部贴合工具底盘(1)的圆周外侧,所述的活动部件(3)上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一周到第五周的五个打针区域,打针区域内排布有空心的圆孔,圆孔从第一周的打针区域到第五周的打针区域依次变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胰岛素注射腹部规范轮换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周的打针区域内设置有三个孔,所述的第二周的打针区域内设置有三个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琼杨瑶琴戴丽丽王春英陆萍崔燕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