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注射针头的安全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3071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抽血注射针头的安全保护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包括支撑管,支撑管前端固定连通有针座,针座前端固定连通有针头本体,支撑管后端固定连通有导管,支撑管上侧前部固定有针翼,针头本体外套有针套;针套后端插接在针座前部;支撑管外套有保护套;保护套后端滑动套接在支撑管后部,前端滑动套接在针座后部;保护套上侧前部沿前后方向开有卡槽;针翼与卡槽对应滑动;保护套上设置有定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能够在起到防刺伤效果的同时,还能够将初始位置的保护套定位,并且使保护套的移动过程可逆,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抽血注射针头的安全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各种输液、注射、采血是最基本最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近年来,随着这些基本操作和护理工作量的增加,针刺伤成为最常见的职业风险之一。检索发现申请号为201721235206.8的一种安全保护针头,其通过第一保护套设置在针头外,能够避免使用前的刺伤风险,通过推动第二保护套使其套在针头外,能够避免使用后的刺伤风险,提高安全性。然而该方案中,初始时第二保护套缺乏定位措施,容易被不小心推动,从而将第一保护套误推下,导致针头提前暴露,产生刺伤风险;另外,当第二保护套推动到位后,由于第一卡条对第二卡条的阻挡作用,使得这个过程不可逆,即第二保护套无法回移,针头无法再显露出来,导致一些需要再次使用针头的操作不易进行,例如抽血后有时还需要使用针头将少量血样注射到取样试管内保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抽血注射针头的安全保护装置,其能够在起到防刺伤效果的同时,还能够将初始位置的保护套定位,并且使保护套的移动过程可逆,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抽血注射针头的安全保护装置,包括支撑管,支撑管前端固定连通有针座,针座前端固定连通有针头本体,支撑管后端固定连通有导管,支撑管上侧前部固定有针翼,针头本体外套有针套;针套后端插接在针座前部;支撑管外套有保护套;保护套后端滑动套接在支撑管后部,前端滑动套接在针座后部;保护套上侧前部沿前后方向开有卡槽;针翼与卡槽对应滑动;保护套上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分别固定在保护套后端左右两侧的挡条;挡条内侧均沿竖直方向开有滑槽;两个挡条之间设置有定位板;定位板左右两侧分别与滑槽对应滑动;定位板中部开有通口;支撑管穿过通口;通口下端为弧形结构且与支撑管外壁对应;保护套下侧后端固定有托架;托架上端与定位板下端之间通过压簧连接;通口下端中部开有定位插槽;支撑管下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凸块;凸块均与定位插槽对应配合;保护套后端下侧开有凹口;凹口与凸块对应。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抽血注射针头的安全保护装置的支撑管上侧后端固定有支板;支板与定位板之间通过紧固杆连接;紧固杆为塑料材质。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抽血注射针头的安全保护装置的保护套后端上侧固定有阻挡块;阻挡块从通口伸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针套后端插接在针座前部,保护套前端滑动套接在针座后部,通过保护套的滑动能够将针套推下;通过卡槽与针翼对应滑动,能够限定保护套移动的方向和极限位置;通口下端为弧形结构且与支撑管外壁对应,托架上端与定位板下端之间通过压簧连接,能够通过压簧的弹力作用使通口下端与支撑管外壁配合接触;通口下端中部开有定位插槽,支撑管下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凸块,凸块均与定位插槽对应配合,能够通过凸块插入定位插槽,而将定位板定位,即实现对保护套的定位,防止出现将针套误推下的问题;通过压簧的弹力压缩,还能够使定位插槽与凸块处分离,使保护套的移动过程可逆。2、通过紧固杆与定位板连接,能够保证初始时保护套的固定;阻挡块能够阻挡通口上端,有助于操作者感知定位板压下的程度是否合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状态示意图;图4为定位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管;2、针座;3、针头本体;4、导管;5、针翼;6、针套;7、保护套;8、卡槽;9、挡条;10、滑槽;11、定位板;12、通口;13、托架;14、压簧;15、定位插槽;16、凸块;17、凹口;18、支板;19、紧固杆;20、阻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4所示,抽血注射针头的安全保护装置,包括支撑管1,支撑管1前端固定连通有针座2,针座2前端固定连通有针头本体3,支撑管1后端固定连通有导管4,支撑管1上侧前部固定有针翼5,针头本体3外套有针套6;针套6后端插接在针座2前部;支撑管1外套有保护套7;保护套7后端滑动套接在支撑管1后部,前端滑动套接在针座2后部;保护套7上侧前部沿前后方向开有卡槽8;针翼5与卡槽8对应滑动;保护套7上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分别固定在保护套7后端左右两侧的挡条9;挡条9内侧均沿竖直方向开有滑槽10;两个挡条9之间设置有定位板11;定位板11左右两侧分别与滑槽10对应滑动;定位板11中部开有通口12;支撑管1穿过通口12;通口12下端为弧形结构且与支撑管1外壁对应;保护套7下侧后端固定有托架13;托架13上端与定位板11下端之间通过压簧14连接;通口12下端中部开有定位插槽15;支撑管1下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凸块16;凸块16均与定位插槽15对应配合;保护套7后端下侧开有凹口17;凹口17与凸块16对应。支撑管1上侧后端固定有支板18;支板18与定位板11之间通过紧固杆19连接;紧固杆19为塑料材质;保护套7后端上侧固定有阻挡块20;阻挡块20从通口12伸出。初始时,紧固杆19与定位板11连接,这时的保护套7无法移动,而且通过紧固杆19的状态,以便确定本装置是否为全新未使用过的;使用时,需要先将塑料材质的紧固杆19剪断,当然剪断后由于后侧的凸块16与定位插槽15的插接,这时的保护套7依旧无法移动,避免保护套7将针套6误推下而无察觉,导致针头本体3刺伤人体的问题发生。当医护人员确定需要取下针套6时,按压定位板11,使通口12上端被阻挡块20挡住,这时压簧14被压缩,并且定位插槽15完全脱离凸块16,通口12下端不再与支撑管1外壁接触,随后即可滑动保护套7,使保护套7将针套6推下。该过程中,通过保护套7推下针套6,取代传统用手直接拔除针套6的方式,避免了拔除针套6时针头本体3可能会划伤人体的情况发生。当针套6被推下后,回移保护套7,直至卡槽8前端被针翼5阻挡,松开对定位板11的按压,压簧14的弹力使定位插槽15重新插回凸块16处,保护套7再次被定位,针头本体3此时即可显露,即可实现抽血、注射等操作。当使用完毕,需要将针头本体3拔出时,再次按压定位板11,随后一边拔出针头本体3,一边推动保护套7向前移动,当针头本体3完全脱离人体后,保护套7也完全罩在了针头本体3外,当卡槽8后端被针翼5阻挡后,松开定位板11,这时定位插槽15即可与前侧的凸块16插接,对保护套7再次定位(前侧的凸块16能够从凹口17处顺利通过),从而实现了对针头本体3的保护作用,避免针头本体3暴露导致的刺伤风险。当需要再次使用针头本体3进行相关操作时,可通过解除定位插槽15与前侧凸块16的插接,使保护套7向后回移,针头本体3即可再次显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抽血注射针头的安全保护装置,包括支撑管(1),支撑管(1)前端固定连通有针座(2),针座(2)前端固定连通有针头本体(3),支撑管(1)后端固定连通有导管(4),支撑管(1)上侧前部固定有针翼(5),其特征在于:针头本体(3)外套有针套(6);针套(6)后端插接在针座(2)前部;支撑管(1)外套有保护套(7);保护套(7)后端滑动套接在支撑管(1)后部,前端滑动套接在针座(2)后部;保护套(7)上侧前部沿前后方向开有卡槽(8);针翼(5)与卡槽(8)对应滑动;保护套(7)上设置有定位机构;/n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分别固定在保护套(7)后端左右两侧的挡条(9);挡条(9)内侧均沿竖直方向开有滑槽(10);两个挡条(9)之间设置有定位板(11);定位板(11)左右两侧分别与滑槽(10)对应滑动;定位板(11)中部开有通口(12);支撑管(1)穿过通口(12);通口(12)下端为弧形结构且与支撑管(1)外壁对应;保护套(7)下侧后端固定有托架(13);托架(13)上端与定位板(11)下端之间通过压簧(14)连接;通口(12)下端中部开有定位插槽(15);支撑管(1)下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凸块(16);凸块(16)均与定位插槽(15)对应配合;保护套(7)后端下侧开有凹口(17);凹口(17)与凸块(16)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血注射针头的安全保护装置,包括支撑管(1),支撑管(1)前端固定连通有针座(2),针座(2)前端固定连通有针头本体(3),支撑管(1)后端固定连通有导管(4),支撑管(1)上侧前部固定有针翼(5),其特征在于:针头本体(3)外套有针套(6);针套(6)后端插接在针座(2)前部;支撑管(1)外套有保护套(7);保护套(7)后端滑动套接在支撑管(1)后部,前端滑动套接在针座(2)后部;保护套(7)上侧前部沿前后方向开有卡槽(8);针翼(5)与卡槽(8)对应滑动;保护套(7)上设置有定位机构;
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分别固定在保护套(7)后端左右两侧的挡条(9);挡条(9)内侧均沿竖直方向开有滑槽(10);两个挡条(9)之间设置有定位板(11);定位板(11)左右两侧分别与滑槽(10)对应滑动;定位板(11)中部开有通口(12);支撑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嵇会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太湖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