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修复剂和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2994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成本低廉、生态环保、对土壤具有很好修复效果的一种土壤修复剂,包括下列重量百分比组份:碳酸钾:5‑10%;磷酸钾:1‑5%;氢氧化钾:5‑10%;羟基磷酸钙:5‑10%;钠基膨润土:10‑20%;秸秆:50‑60%;生物碳:5‑10%;生物菌:0.1‑1%;螯合锌肥: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修复剂和修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土壤修复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土壤修复剂和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土壤的污染日益严重。而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有巨大的危害性,土壤中重金属污染不但会导致农作物减产和品质下降,还会通过土壤-植物系统,经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土壤重金属污染有隐蔽性、危害的滞后性、长期性以及生物链对重金属的生物富集等特点,这些决定着若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认识和治理滞后将带来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如20世纪在日本发生的因农田Cd污染引起“痛痛病”环境公害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我国农田土壤污染日趋严重,土壤、稻米、蔬菜等重金属超标的报道频频见于报端。有关资料显示,1998年我国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2000万hm2,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5,导致每年粮食减产1000多万吨,受污染粮食多达1200多万吨,合计经济损失达200亿元。由重金属污染引发的生态负效应、农产品安全、人体健康和绿色贸易壁垒等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农田土壤重金属修复和治理是农业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重金属污染治理的主要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将污染物清除,即去污染;另一种是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使其固定,将污染物的活性降低,减少在土壤中的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即稳定化。围绕这两种途径产生了不同的治理措施和方法:即工程治理措施(改土法、电化法、冲洗络合法)和农艺调控措施(提高pH值、调节Eh、增施有机肥、离子拮抗)。用工程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对于污染重、面积小的土壤具有治理效果明显、迅速的优点,但对于污染面积较大、程度较轻而范围较广的农田污染土壤,则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与财力,并容易导致土壤结构的破坏和土壤肥力的下降。土壤重金属污染传统的修复方法如填埋法、淋洗法、电化学法等工程量大,成本高,难以大规模使用,而且常常导致土壤结构破坏和某些营养元素的淋失。利用植物忍耐和超积累某种重金属或某些化学元素特性的植物修复技术以其有效、非破坏、经济等优点,正成为当前围内外的热点和前沿课题,然而我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现阶段采用绿色、环保的植物修复来进行大规模的重金属污染耕地生态重建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开发一种低成本、简便、高效、环境友好的新型农田土壤重金属修复技术,在我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迫切性。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成本低廉、生态环保、对土壤具有很好修复效果的一种土壤修复剂和修复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解决方案为:一种土壤修复剂,包括下列重量百分比组份:碳酸钾:5-10%;磷酸钾:1-5%;氢氧化钾:5-10%;羟基磷酸钙:5-10%;钠基膨润土:10-20%;秸秆:50-60%;生物碳:5-10%;生物菌:0.1-1%;螯合锌肥:1-5%。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生物碳包括动物骨头;植物根茎;枯叶子;木屑;麦秸秆;稻秸秆的一种或者多种以任意混合比组成。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生物菌包括光合菌群;地衣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泾阳链霉菌;硅酸盐细菌;黑曲霉;米曲霉;哈茨木霉;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的一种或者多种以任意混合比组成。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生物菌包括下列重量比组成:光合菌群:5-10%;地衣芽孢杆菌:5-10%;侧孢芽孢杆菌:15-30%;泾阳链霉菌:10-20%;硅酸盐细菌:1-5%;黑曲霉:1-5%;米曲霉:5-10%;哈茨木霉:1-5%;枯草芽孢杆菌:1-5%;酵母菌:10-20%。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土壤修复剂修复土壤的方法,1):先把粉碎的动物骨头、植物根茎、枯叶子、木屑、麦秸秆、稻秸秆按照任意比例放入高温炉内烘焙得到生物碳;2):将光合菌群、地衣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泾阳链霉菌、硅酸盐细菌、黑曲霉、米曲霉、哈茨木霉、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按照比例混合得到生物菌。3):将秸秆破碎成粉末,将生物碳、生物菌和螯合锌肥加入到秸秆粉末中,然后加入水,得到秸秆混合溶液,并且将混合溶液搅拌,然后静置且厌氧发酵5-8天;秸秆与水的比例为1.5:1;4):将碳酸钾、磷酸钾、羟基磷酸钙、钠基膨润、土氢氧化钾按权利要求1中的比例混合在一起,然后溶解在水中,得到水溶液;碳酸钾、磷酸钾、氢氧化钾、羟基磷酸钙、钠基膨润和水的比例为1:0.2:1:1:2:5;5):将水溶液倒入到秸秆混合溶液中,然后搅拌得到土壤修复剂;6):将含有重金属的土壤挖出,并把土壤中的结块粉碎,然后将土壤修复剂喷洒入土壤中,并且搅拌土壤使土壤修复剂与土壤混合,然后再喷洒水使土壤保持湿润,并且静置15天;7):取样,检测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是否达到合格指标。如若未合格,继续重复步骤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土壤修复试剂中的碳酸钾、磷酸钾和氢氧化钾在制成水溶液时候,钾离子、碳酸根离子、磷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游离在水溶液中,当与土壤混合后,碳酸根离子、磷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游离在土壤中,与土壤中的重金属,铅离子、铬离子或者镍离子或者其它离子反应,生成难容于水的沉淀化合物。使土壤的重金属浓度得到降解。2、钠基膨润土是以蒙脱石为主的黏土矿物,钠基膨润土晶胞形成的层状结构主要存在钠离子,易被其他阳离子置换,具有较好的离子交换性,可与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离子交换,能够进一步的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而羟基磷酸钙具有的羟基性质更接近于有机物中的羟基,它更容易解离出氢离子,具有与重金属离子结合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减少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能力。3、游离出来的钾离子在土壤中,还能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无机元素,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而且碳酸根和氢氧根在偏酸性的土壤中还能够与酸反应,生产水和二氧化碳,改变土壤酸性品质。4、发酵后的秸秆能够与土壤结合,提高土壤的肥力,有利于修复后的土地进行种植。而且能够降低耕作后化肥的使用频率,减少对土壤的破坏,防止土壤失去肥力。5、生物菌能够提高土壤的活性。其中,侧孢芽孢杆菌还具有降低重金属的功能,能够帮助逐渐的降解土壤中的重金属,逐渐改变土壤的品质。其它的生物菌还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分解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还能够杀死土壤中对植物有害的病菌、害虫和杂草种子。有利于植物的生长。6、生物碳能够恢复贫瘠土壤的肥力,使受污染的土壤能够重新具有耕作的能力,能够减少化肥的使用,而且能够有利于生物菌的生存。7、土壤中的螯合锌肥能够在植物种植下去提高作物体内生产素和赤霉素的含量,刺激作用的生长,补充作物的锌元素,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和多种生理病害的抵御能力。防止作物出现缺锌耳出现叶片褪绿黄白化,叶片失绿,出现“小叶病”等症状。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百分比组份:/n碳酸钾:5-10%;/n磷酸钾:1-5%;/n氢氧化钾:5-10%;/n羟基磷酸钙:5-10%;/n钠基膨润土:10-20%;/n秸秆:50-60%;/n生物碳:5-10%;/n生物菌:0.1-1%;/n螯合锌肥: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百分比组份:
碳酸钾:5-10%;
磷酸钾:1-5%;
氢氧化钾:5-10%;
羟基磷酸钙:5-10%;
钠基膨润土:10-20%;
秸秆:50-60%;
生物碳:5-10%;
生物菌:0.1-1%;
螯合锌肥: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碳包括动物骨头;植物根茎;枯叶子;木屑;麦秸秆;稻秸秆的一种或者多种以任意混合比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菌包括光合菌群;地衣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泾阳链霉菌;硅酸盐细菌;黑曲霉;米曲霉;哈茨木霉;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的一种或者多种以任意混合比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菌包括下列重量比组成:
光合菌群:5-10%;
地衣芽孢杆菌:5-10%;
侧孢芽孢杆菌:15-30%;
泾阳链霉菌:10-20%;
硅酸盐细菌:1-5%;
黑曲霉:1-5%;
米曲霉:5-10%;
哈茨木霉:1-5%;
枯草芽孢杆菌: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鹏涂德贵宁星王珏冯喆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