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及其制备的混凝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2974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及其制备的混凝土,涉及混凝土制备的技术领域;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骨料粉碎:取混凝土建渣,粉碎,制得建渣粉;S2骨料预处理:取建渣粉,加入硅溶胶,混合均匀,静止陈化,干燥,制得再生骨料干粉;S3混料:称取一定量的粉煤灰、粗骨料、细骨料和沸石粉,混合均匀,制得混凝土粉料;S4混凝土制备:向再生骨料干粉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加入水泥和减水剂,加入混凝土粉料,继续搅拌,制得再生骨料混凝土产品;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具有便于改善产品抗裂性能的优点;再生骨料混凝土具有抗裂性能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及其制备的混凝土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生产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及其制备的混凝土。
技术介绍
混凝土是以沙、石子、水泥等材料为原料生产出的具有高强度的建筑材料,因具有高强度、良好的可塑性和耐久性等优点,在道路施工、高层建筑等领域被广泛使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废旧建筑物需要进行拆除和改造,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给环保治理带来一定的挑战,将建筑垃圾再生处理用于制备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研究越来越多。授权公告号为CN106431106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再生骨料生产的再生混凝土,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再生粗骨料37-55%、再生细骨料17-37%、P.O.42.5水泥15-22%和水8-12%;该技术方案再生粗骨料、细骨料的制备方法为:将建筑垃圾进行分拣,分别收集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废料和砖块废料,然后将混凝土废料和砖块废料分别进行破碎、筛分,再将同一粒径范围的混凝土废料和砖块废料混合(再生粗骨料继续将不同粒径范围的粗骨料进行混合),混凝土废料的质量百分比不超过30%。该技术方案通过将混凝土废料和砖块废料分别进行破碎、筛分制备成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再将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制备成再生混凝土,实现了对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然而,该技术方案对混凝土废料和砖块废料分别进行破碎处理,由于混凝土废料上含有一定量的硬化的水泥砂浆,混凝土废料在破碎过程中这些硬化的水泥砂浆内容易产生微裂纹,导致孔隙率提高,导致混凝土容易出现开裂现象,导致混凝土抗裂性能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改善抗裂性能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制备工艺,其具有便于改善产品抗裂性能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裂性能好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其具有抗裂性能好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骨料粉碎:取混凝土建渣,粉碎,制得建渣粉;S2骨料预处理:取建渣粉,加入二氧化硅质量浓度为20-50%(其余为水)的硅溶胶,混合均匀,静止陈化不少于60min,制得建渣湿粉,将建渣湿粉于60℃-90℃干燥不少于150min,制得再生骨料干粉;S3混料:称取一定量的粉煤灰、粗骨料、细骨料和沸石粉,混合均匀,制得混凝土粉料;S4混凝土制备:向再生骨料干粉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以300转/分钟-7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加入水泥和减水剂,继续搅拌2min-5min,加入混凝土粉料,继续搅拌3min-6min,制得再生骨料混凝土产品;物料按如下重量份配比投料:建渣粉900-1100份,硅溶胶100-150份,粉煤灰100-150份,粗骨料650-750份,细骨料400-500份,沸石粉80-120份,水泥420-480份,减水剂10-15份,水250-300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混凝土建渣粉碎成建渣粉的过程中,混凝土建渣上的已经硬化失效的水泥砂浆内会产生一定量的微裂纹,通过在建渣粉中加入含有大量纳米胶体粒子的硅溶胶,硅溶胶中的胶体粒子填充在微裂纹中,再通过干燥使建渣湿粉中的水分蒸发并从建渣粉中脱除,使纳米胶体粒子发生团聚,团聚后的胶体粒子具有较强的硬度并会产生一定的粘性和柔韧性,对微裂纹完成修复,降低孔隙率,降低混凝土发生开裂现象的几率,改善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优选的,物料按如下重量份配比投料:建渣粉950-1050份,硅溶胶110-140份,粉煤灰100-150份,粗骨料650-750份,细骨料400-500份,沸石粉90-110份,水泥440-460份,减水剂8-10份,水260-290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更优的原料配比,提高了再生骨料混凝土抗裂性能,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产品市场价值。优选的,所述硅溶胶为中性硅溶胶,所述硅溶胶粒径为20nm-50n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粒径大小合适的硅溶胶,硅溶胶中含有粒径大小合适的胶体粒子,使步骤S2骨料预处理时硅溶胶在干燥过程中生成强度、柔韧度和粘性均适宜的胶体共聚体,提高了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优选的,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再生骨料混凝土制备过程中使用高效的聚羧酸减水剂,有助于调节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粘稠度和流变性能,改善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产品市场价值。优选的,所述步骤S1包括如下步骤:S1A建渣细化:取混凝土建渣,粉碎,制得建渣颗粒;S1B酸处理:向建渣颗粒中加入2-5倍建渣颗粒重量的氯化氢质量浓度为1-5%(其余为水)的盐酸溶液,浸泡3h-10h,过滤,水洗至pH为5-7为止,于不低于70℃干燥不少于120min,制得建渣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稀盐酸溶液对建渣颗粒进行酸化处理,使建渣颗粒上硬化失效的水泥砂浆表面变得粗糙,有助于提高建渣粉与再生骨料混凝土中其它原料之间的粘合强度,改善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优选的,所述步骤S4包括如下步骤:S4A骨料球磨:向再生骨料干粉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均匀,转入球磨机,球磨机以10转/分钟-20转/分钟的转速球磨10min-20min,制得再生浆料;S4B混凝土搅拌:将再生浆料转入搅拌机,以300转/分钟-7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加入水泥和减水剂,继续搅拌2min-5min,加入混凝土粉料,继续搅拌3min-6min,制得再生骨料混凝土产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建渣在粉碎过程中容易产生棱角,通过骨料球磨使再生骨料干粉中的部分棱角的形状被改变,使再生骨料混凝土中其它小颗粒组分更容易分布在再生骨料干粉的颗粒之间,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中其它原料与再生骨料干粉的颗粒之间的粘合强度,改善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优选的,所述球磨机中含有2-5倍再生骨料干粉重量的锆球,所述锆球的中位粒径为40mm-50mm,所述建渣粉的粒径为2mm-15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大粒径的锆球和较小粒径的建渣粉,便于将锆球从再生浆料中分离出来,降低工艺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产品市场价值。优选的,所述粗骨料的粒径为5mm-25mm,所述细骨料的粒径为0.1mm-5mm,所述粉煤灰的粒径为50μm-150μm,所述沸石粉的粒径为120μm-250μ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不同粒径大小的再生混凝土原料,不同粒径大小的再生混凝土原料进行复配,小粒径颗粒更容易均匀分布在大粒径颗粒之间,提高再生混凝土不同原料之间的粘结强度,提高产品抗压强度和抗裂性能,提高产品竞争力,提高产品市场价值。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再生混凝土,由上述的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制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制得的再生骨料混凝土产品,有助于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延长混凝土使用寿命,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骨料粉碎:取混凝土建渣,粉碎,制得建渣粉;/nS2骨料预处理:取建渣粉,加入二氧化硅质量浓度为20-50%(其余为水)的硅溶胶,混合均匀,静止陈化不少于60min,制得建渣湿粉,将建渣湿粉于60℃-90℃干燥不少于150min,制得再生骨料干粉;/nS3混料:称取一定量的粉煤灰、粗骨料、细骨料和沸石粉,混合均匀,制得混凝土粉料;/nS4混凝土制备:向再生骨料干粉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以300转/分钟-7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加入水泥和减水剂,继续搅拌2min-5min,加入混凝土粉料,继续搅拌3min-6min,制得再生骨料混凝土产品;/n物料按如下重量份配比投料:建渣粉900-1100份,硅溶胶100-150份,粉煤灰100-150份,粗骨料650-750份,细骨料400-500份,沸石粉80-120份,水泥420-480份,减水剂10-15份,水250-30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骨料粉碎:取混凝土建渣,粉碎,制得建渣粉;
S2骨料预处理:取建渣粉,加入二氧化硅质量浓度为20-50%(其余为水)的硅溶胶,混合均匀,静止陈化不少于60min,制得建渣湿粉,将建渣湿粉于60℃-90℃干燥不少于150min,制得再生骨料干粉;
S3混料:称取一定量的粉煤灰、粗骨料、细骨料和沸石粉,混合均匀,制得混凝土粉料;
S4混凝土制备:向再生骨料干粉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以300转/分钟-7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加入水泥和减水剂,继续搅拌2min-5min,加入混凝土粉料,继续搅拌3min-6min,制得再生骨料混凝土产品;
物料按如下重量份配比投料:建渣粉900-1100份,硅溶胶100-150份,粉煤灰100-150份,粗骨料650-750份,细骨料400-500份,沸石粉80-120份,水泥420-480份,减水剂10-15份,水250-3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物料按如下重量份配比投料:建渣粉950-1050份,硅溶胶110-140份,粉煤灰100-150份,粗骨料650-750份,细骨料400-500份,沸石粉90-110份,水泥440-460份,减水剂8-10份,水260-29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溶胶为中性硅溶胶,所述硅溶胶粒径为20nm-50n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岱李长红杨宏伟曹宇杨陶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仁寿晟兴商砼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