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流连铸出坯和热送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42901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冶金连铸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流连铸出坯和热送系统及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连铸机出坯辊道、钩钢机轨道、钩钢机、液压拉钢机、事故液压拉钢机、信号辊、热送辊道、取坯装置、上下料台架、基座和PLC控制器有机组合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紧凑的结构设计,保证了整个工序节奏的紧凑;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包括六个设置在不同部位的铸坯检测装置,铸坯检测装置、PLC控制器及各个设备的协调配合,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自动化程度较高,为炼轧一体化生产体系提供支撑,且有效降低人工成本的投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流连铸出坯和热送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连铸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多流连铸出坯和热送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钢铁生产的全流程,需要将连铸生产的多流铸坯经过出坯辊道,热送辊道等设备送至轧钢车间。在出坯辊道以及热送辊道还需增设多处上、下料区域,用于线上铸坯下线或线下铸坯上线。通过设备集成,合理布局后,使得钢铁生产的全流程耗时缩短,提高了生产的效率。避免因设备过于分散,占地面积增大,在各个区域转换过程中,还需要动用较多员工,耗费体力,增加了人工成本的投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流连铸出坯和热送系统及方法,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奏紧凑、自动化程度较高、为炼轧一体化生产体系提供支撑且有效降低人工成本的投入的多流连铸出坯和热送系统及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流连铸出坯和热送系统,包括连铸机出坯辊道、钩钢机轨道、钩钢机、液压拉钢机、事故液压拉钢机、热送辊道、取坯装置、上下料台架、基座和PLC控制器;所述连铸机出坯辊道、钩钢机轨道、钩钢机、液压拉钢机、事故液压拉钢机、热送辊道、取坯装置和上下料台架分别设置在基座上,其中连铸机出坯辊道、液压拉钢机、事故液压拉钢机、热送辊道、取坯装置和上下料台架的上表面平齐;所述事故液压拉钢机、连铸机出坯辊道和液压拉钢机呈一字形设置,连铸机出坯辊道置于事故液压拉钢机和液压拉钢机之间;所述钩钢机轨道设置在事故液压拉钢机、连铸机出坯辊道和液压拉钢机的正上方,所述钩钢机滚动连接在钩钢机轨道上,钩钢机轨道的中心轴线与连铸机出坯辊道的中心轴线垂直;在连铸机出坯辊道与液压拉钢机之间设置有与连铸机出坯辊道平行的热送辊道,且热送辊道与连铸机出坯辊道呈T形设置;在连铸机出坯辊道外侧的热送辊道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上下料台架和取坯装置;所述的PLC控制器分别与连铸机出坯辊道、钩钢机轨道、钩钢机、液压拉钢机、事故液压拉钢机、热送辊道和取坯装置电信号连接。还包括打号机和信号辊;所述的打号机设置在钩钢机轨道外侧且位于连铸机出坯辊道上的来料方向的相对侧;所述信号辊设置在连铸机出坯辊道上;打号机和信号辊均与PLC控制器电信号连接。还包括升降挡板;所述的升降挡板垂直连接在连铸机出坯辊道的上表面且位于来料方向的相对端;升降挡板与PLC控制器电信号连接。还包括固定挡板;所述的固定挡板垂直连接在热送辊道出料方向的端头。所述的热送辊道包括第一组热送辊道、第二组热送辊道和第三组热送辊道;所述第一组热送辊道、第二组热送辊道和第三组热送辊道长度相等且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组热送辊道设置在钩钢机轨道下方;第二组热送辊道中部两侧设置上下料台架和取坯机;第三组热送辊道远离第二组热送辊道端连接有固定挡板。所述第一组热送辊道的两外侧分别设置有一组第三铸坯检测装置;所述的第二组热送辊道与取坯机的衔接处设置有第四铸坯检测装置;所述第三组热送辊道中部对称的设置有第五铸坯检测装置;所述第三铸坯检测装置、第四铸坯检测装置和第五铸坯检测装置分别与PLC控制器电信号连接。还包括第一铸坯检测装置、第二铸坯检测装置和第六铸坯检测装置;所述的第一铸坯检测装置、第二铸坯检测装置和第六铸坯检测装置均设置有两组且分别与PLC控制器电信号连接;两组第一铸坯检测装置分别设置在靠近液压拉钢机进料端的钩钢机轨道两外侧;所述两组第二铸坯检测装置分别设置在靠近事故液压拉钢机进料端的钩钢机轨道两外侧;所述两组第六铸坯检测装置分别设置在上下料台架的进料端两侧。所述的第一铸坯检测装置、第二铸坯检测装置、第三铸坯检测装置、第四铸坯检测装置、第五铸坯检测装置和第六铸坯检测装置均采用的是对射式光电开关检测铸坯位置。所述的取坯装置是取坯机;取坯机四台为一组,四台取坯机左右并排、间隔均匀的设置在热送辊道送料方向的右侧。一种多流连铸出坯和热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铸坯经前序工序送至出坯辊道上,此时出坯辊道上的升降挡板处于高位;当铸坯经过出坯辊道上的信号辊时,信号辊发出信号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发出指令,铸坯在升降挡板前端停止且升降挡板降至低位,打号机开始在铸坯末端打号,打号机工作完成后,发出信号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捞钢机移动至打号完成的铸坯上方,并将完成打号的铸坯捞起,若铸坯需要正常下线进入步骤二,若液压拉钢机故障或单根铸坯出现质量问题进入步骤三,若铸坯需要热送进入步骤四;步骤二:经捞钢机将铸坯放置于液压拉钢机的放坯位,放坯完成后,液压拉钢机的第一铸坯检测装置发出信号,液压拉钢机的液压缸开始动作,将铸坯向远离出坯辊道的方向拉动,捞钢机不断放置铸坯,液压拉钢机将多根铸坯在液压拉钢机的末端汇集,随后将铸坯下线;步骤三:捞钢机将铸坯放置于事故液压拉钢机上;铸坯检测装置检测到信号并向PLC控制器发出信号,PLC控制器控制液压拉钢机的液压缸开始动作,将铸坯向远离出坯辊道的方向拉动,并在液压拉钢机的末端将铸坯汇集,随后将铸坯下线;步骤四:经捞钢机将铸坯放置于热送辊道的第一组热送辊道上,此时铸坯检测装置发出有铸坯信号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则发出不允许捞钢机再次放坯的指令;铸坯检测装置显示无铸坯信号时,第一组热送辊道和第二组热送辊道同时正向运转,将出坯送至第二组热送辊道,此时第四铸坯检测装置给PLC控制器发出有铸坯信号;当第二组热送辊道上的铸坯需要继续向第三组热送辊道运输进入步骤五,第二组热送辊道上的铸坯需要下料到上下料台架上时,则进入步骤六;步骤五:第五铸坯检测装置显示无铸坯信号时第二组热送辊道和第三组热送辊道同时正向运转,将出坯送至第三组热送辊道,第五铸坯检测装置显示有铸坯信号时,第二组热送辊道停止送坯,等待后续轧机工序将第三组热送辊道上的铸坯取走后方可再次送坯;步骤六:取坯机在原始位置,即靠近第二组热送辊道处且低于热送辊道的辊面,待铸坯到位且要下料时,第一步,取坯机的升降油缸伸出,将铸坯抬起;第二步,取坯机的平移油缸缩回,将铸坯运至上下料台架的放坯位上方;第三步,取坯机的升降油缸缩回,将铸坯放置在上下料台架的放坯位;第四步,取坯机的平移油缸伸出,取坯机回到原始位,等待下次取坯;步骤七:步骤六完成后,铸坯检测装置发出有铸坯信号,上下料台架的油缸启动,将铸坯从上下料台架的前端拉向末端,使铸坯在上下料台架末端汇集,等待铸坯下线;步骤八:当需要将上下料台架上的冷坯上线时,取坯机的原始位置为上下料台架的放坯处且低于上下料台架的轨面;待铸坯到位后,第一步,取坯机的升降油缸伸出,将铸坯抬起;第二步,取坯机的平移油缸伸出,将铸坯运至第二组热送辊道放坯位上方;第三步,取坯机的升降油缸缩回,将铸坯放置到第二组热送辊道上;第四步,取坯机的平移油缸缩回,取坯机回到原始位,等待下次取坯。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连铸机出坯辊道、钩钢机轨道、钩钢机、液压拉钢机、事故液压拉钢机、信号辊、热送辊道、取坯装置、上下料台架、基座和PLC控制器有机组合,使得本专利技术的紧凑的,保证了整个工序节奏的紧凑。(2)本专利技术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流连铸出坯和热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铸机出坯辊道(1)、钩钢机轨道(2)、钩钢机(3)、液压拉钢机(4)、事故液压拉钢机(5)、热送辊道(9)、取坯装置、上下料台架(11)、基座和PLC控制器;所述连铸机出坯辊道(1)、钩钢机轨道(2)、钩钢机(3)、液压拉钢机(4)、事故液压拉钢机(5)、热送辊道(9)、取坯装置和上下料台架(11)分别设置在基座上,其中连铸机出坯辊道(1)、液压拉钢机(4)、事故液压拉钢机(5)、热送辊道(9)、取坯装置和上下料台架(11)的上表面平齐;所述事故液压拉钢机(5)、连铸机出坯辊道(1)和液压拉钢机(4)呈一字形设置,连铸机出坯辊道(1)置于事故液压拉钢机(5)和液压拉钢机(4)之间;所述钩钢机轨道(2)设置在事故液压拉钢机(5)、连铸机出坯辊道(1)和液压拉钢机(4)的正上方,所述钩钢机(3)滚动连接在钩钢机轨道(2)上,钩钢机轨道(2)的中心轴线与连铸机出坯辊道(1)的中心轴线垂直;在连铸机出坯辊道(1)与液压拉钢机(4)之间设置有与连铸机出坯辊道(1)平行的热送辊道(9),且热送辊道(9)与连铸机出坯辊道(1)呈T形设置;在连铸机出坯辊道(1)外侧的热送辊道(9)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上下料台架(11)和取坯装置;所述的PLC控制器分别与连铸机出坯辊道(1)、钩钢机轨道(2)、钩钢机(3)、液压拉钢机(4)、事故液压拉钢机(5)、热送辊道(9)和取坯装置电信号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流连铸出坯和热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铸机出坯辊道(1)、钩钢机轨道(2)、钩钢机(3)、液压拉钢机(4)、事故液压拉钢机(5)、热送辊道(9)、取坯装置、上下料台架(11)、基座和PLC控制器;所述连铸机出坯辊道(1)、钩钢机轨道(2)、钩钢机(3)、液压拉钢机(4)、事故液压拉钢机(5)、热送辊道(9)、取坯装置和上下料台架(11)分别设置在基座上,其中连铸机出坯辊道(1)、液压拉钢机(4)、事故液压拉钢机(5)、热送辊道(9)、取坯装置和上下料台架(11)的上表面平齐;所述事故液压拉钢机(5)、连铸机出坯辊道(1)和液压拉钢机(4)呈一字形设置,连铸机出坯辊道(1)置于事故液压拉钢机(5)和液压拉钢机(4)之间;所述钩钢机轨道(2)设置在事故液压拉钢机(5)、连铸机出坯辊道(1)和液压拉钢机(4)的正上方,所述钩钢机(3)滚动连接在钩钢机轨道(2)上,钩钢机轨道(2)的中心轴线与连铸机出坯辊道(1)的中心轴线垂直;在连铸机出坯辊道(1)与液压拉钢机(4)之间设置有与连铸机出坯辊道(1)平行的热送辊道(9),且热送辊道(9)与连铸机出坯辊道(1)呈T形设置;在连铸机出坯辊道(1)外侧的热送辊道(9)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上下料台架(11)和取坯装置;所述的PLC控制器分别与连铸机出坯辊道(1)、钩钢机轨道(2)、钩钢机(3)、液压拉钢机(4)、事故液压拉钢机(5)、热送辊道(9)和取坯装置电信号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流连铸出坯和热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打号机(8)和信号辊(6);所述的打号机(8)设置在钩钢机轨道(2)外侧且位于连铸机出坯辊道(1)上的来料方向的相对侧;所述信号辊(6)设置在连铸机出坯辊道(1)上;打号机(8)和信号辊(6)均与PLC控制器电信号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流连铸出坯和热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挡板(7);所述的升降挡板(7)垂直连接在连铸机出坯辊道(1)的上表面且位于来料方向的相对端;升降挡板(7)与PLC控制器电信号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流连铸出坯和热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挡板(12);所述的固定挡板(12)垂直连接在热送辊道(9)出料方向的端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流连铸出坯和热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送辊道(9)包括第一组热送辊道(91)、第二组热送辊道(92)和第三组热送辊道(93);所述第一组热送辊道(91)、第二组热送辊道(92)和第三组热送辊道(93)长度相等且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组热送辊道(91)设置在钩钢机轨道(2)下方;第二组热送辊道(92)中部两侧设置上下料台架(11)和取坯机(10);第三组热送辊道(93)远离第二组热送辊道(92)端连接有固定挡板(1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流连铸出坯和热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热送辊道(91)的两外侧分别设置有一组第三铸坯检测装置(94);所述的第二组热送辊道(92)与取坯机(10)的衔接处设置有第四铸坯检测装置(95);所述第三组热送辊道(93)中部对称的设置有第五铸坯检测装置(96);所述第三铸坯检测装置(94)、第四铸坯检测装置(95)和第五铸坯检测装置(96)分别与PLC控制器电信号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流连铸出坯和热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铸坯检测装置(41)、第二铸坯检测装置(51)和第六铸坯检测装置(111);所述的第一铸坯检测装置(41)、第二铸坯检测装置(51)和第六铸坯检测装置(111)均设置有两组且分别与PLC控制器电信号连接;两组第一铸坯检测装置(41)分别设置在靠近液压拉钢机(4)进料端的钩钢机轨道(2)两外侧;所述两组第二铸坯检测装置(51)分别设置在靠近事故液压拉钢机(5)进料端的钩钢机轨道(2)两外侧;所述两组第六铸坯检测装置(111)分别设置在上下料台架(11)的进料端两侧。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多流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博梁龙焦悦李积文路海波张忍德吴龙王倩马玉堂章裕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