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粘接设备和粘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2646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粘接设备,并公开了一种粘接方法,其中粘接设备包括:固定装置,其设有定位槽,定位槽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一开口;搬运装置,其设有固定端和运动端,搬运装置的运动端上设有第一夹持装置,搬运装置带动所述第一夹持装置沿第一开口的轴向和上下方向运动。母配件放置在定位槽中固定,母配件的粘接孔正对于第一开口,公配件的粘接头可横向地插接到粘接孔中;在粘接头插入至粘接孔的过程中,公配件与母配件沿上下方向相对运动,粘接头与粘接孔之间的位于上侧的缝隙和位于下侧的缝隙的大小发生变化,利用胶液与粘接孔的侧壁的张力,胶液可更均匀地渗透在粘接头与粘接孔之间的缝隙中,可取得较好的粘接效果和良好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粘接设备和粘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感器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粘接设备和粘接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一类压力传感器由主体和一些管路组成,其中主体主要由三件配件串联插接粘合组成:三通阀、传感器底座和清洗阀,相邻两个配件之间通过公头-母头插接结构连接,公头结构设有粘接头,母头结构设有粘接孔,粘接头插入粘接孔内,粘接头与粘接孔之间的缝隙中使用胶水固化,实现粘接和密封。现需要一种粘接设备对该类型的压力传感器的配件进行粘接。现有采用机器点胶的方式来粘接物品,机器点胶的方式是一个粘接物的粘接孔朝上,把另一个粘接物的粘接头插在粘接孔内,然后在缝隙上注入胶水;这种方法必须要求粘接孔朝上,且另一个粘接物较轻,这样才能在插接后重心不偏,保持稳定的位置;另外需要把粘接头插入粘接孔之后才能注胶水,但粘接头已经部分接触到粘接孔,这样注入胶水后胶水在缝隙中容易渗透不更均匀地,降低配件与配件之间的密封性;另外粘接孔的插入口的四周空间要多,才能伸进点胶头来进行点胶。以上要求对于压力传感器的配件而言,配件都较大,压力传感器对密封性要求较高,粘接位四周空间不足,所以现有的机器点胶不适用压力传感器的粘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粘接设备。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粘接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粘接设备,包括:固定装置,其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一开口;搬运装置,其设有固定端和运动端,所述搬运装置的固定端与所述固定装置相对固定,所述搬运装置的运动端上设有第一夹持装置,所述搬运装置带动所述第一夹持装置沿所述第一开口的轴向和上下方向运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粘接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母配件放置在定位槽中固定,母配件的粘接孔正对于第一开口,公配件的粘接头可横向地插接到粘接孔中;搬运装置移动沾有胶液的粘接头正对于粘接孔,沿第一开口的轴向方向插入到粘接孔中;在粘接头插入至粘接孔的过程中,搬运装置带动公配件与母配件沿上下方向相对运动,粘接头与粘接孔之间的位于上侧的缝隙和位于下侧的缝隙的大小发生变化,利用胶液与粘接孔的侧壁的张力,胶液可更均匀地渗透在粘接头与粘接孔之间的缝隙中,可取得较好的粘接效果和良好的密封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粘接设备还包括出胶装置和基座,所述出胶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和所述搬运装置的固定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出胶装置设有出胶口,所述搬运装置带动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向所述出胶口和所述第一开口运动。第一夹持装置夹持公配件,搬运装置带动第一夹持装置在出胶口和第一开口间移动;搬运装置移动公配件至出胶口,出胶装置排出胶液到粘接头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定位槽设于所述固定座的上侧,所述定位槽上设有向上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二夹持装置,所述第二夹持装置设有可从所述第二开口的上方向所述第二开口运动的运动端,所述第二夹持装置的运动端设有压块。定位槽设置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母配件从上至下放置在定位槽中,方便取放。放置母配件在定位槽后,第二夹持装置带动压块向下压住母配件,使母配件固定在定位槽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夹持装置为回转夹紧气缸。回转夹紧气缸的活塞杆可上下运动和旋转运动,在压紧母配件时,回转夹紧气缸的活塞杆转动至母配件的正上方并向下压紧;在取放母配件时,回转夹紧气缸的活塞杆处于上升位置并转动至远离母配件的正上方,可方便取放母配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搬运装置为机械手。机械手具有多个活动自由度,方便控制运动轨迹,设计灵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本粘接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凝胶灯,所述凝胶灯的发光端朝向所述第一开口。在粘接头插入粘接孔后,为了加快胶液的凝固,设置凝胶灯发出可加快胶液的凝固速度的光线,胶液吸收光线后可加快凝固速度,待胶液不再流动后,第一夹持装置可松开公配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粘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配置母配件的粘接孔横向设置;B、在公配件的粘接头上涂上胶液;C、配置公配件上沾有胶液的粘接头横向设置;D、移动粘接头对准粘接孔,并插入至粘接孔内,并且在粘接头插入粘接孔的底部的过程中,粘接头和粘接孔发生至少一次上下往复相对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粘接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粘接头在插入粘接孔之前先沾上适量的胶液在粘接头的外周,粘接头在插入粘接孔的同时,粘接头在粘接孔内上下运动,粘接头的上侧和粘接孔的上侧之间设有上缝隙,粘接头的下侧和粘接孔的下侧之间设有下缝隙,改变上缝隙和下缝隙的大小;利用胶液与粘接孔的侧壁的张力,当上缝隙较小时下缝隙较大,胶液向上缝隙渗透,当下缝隙较小时上缝隙较大,胶液向下缝隙渗透,促进胶水的流动,可使胶液更均匀地渗透在粘接头和粘接孔之间的缝隙内,取得较好的粘接效果和良好的密封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在步骤D中,粘接头的首端从粘接孔的上部插入粘接孔内。粘接头上的胶液在重力的作用下会向下形成液滴,粘接头的首端从偏上的位置插入粘接孔内,上缝隙较小,位于上部的胶液触碰到粘接孔的位于上侧的侧壁时,胶液沿上缝隙渗透,先减小液滴的大小,有利于更多的胶液能进入到粘接孔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在步骤D中,粘接头和粘接孔发生两次上下往复相对移动,最后粘接头移动至粘接孔的中心位置,可使胶液更均匀地的渗透缝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在步骤D以后还设有步骤E:对粘接头和粘接孔的连接位置进行凝胶处理。这样可加快胶液的凝固,待胶液不再流动后可放开公配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凝胶处理为用紫外线灯照射。对于UV胶水,可用紫外线灯照射凝固。本专利技术用于传感器的生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粘接设备的粘接部在上胶时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粘接设备的粘接部在插入粘接孔时的示意图;图3为母配件放在定位槽中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粘接部在上胶后胶液的示意图;图5为粘接部从偏上位置插入粘胶孔时的示意图;图6为粘接部从偏上位置移动至偏下位置时的示意图;图7为粘接部从偏下位置移动至偏上位置时的示意图;图8为粘接部再从偏上位置移动至偏下位置时的示意图;图9为粘接部插入到插接孔的底部时的示意图。附图中:101-出胶装置、102-凝胶灯、201-固定装置、203-固定座、204-第二夹持装置、205-压块、206-定位槽、207-第一开口、208-第二开口、301-搬运装置、302-第一夹持装置、401-公配件、402-粘接头、403-母配件、4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粘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固定装置,其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一开口;/n搬运装置,其设有固定端和运动端,所述搬运装置的固定端与所述固定装置相对固定,所述搬运装置的运动端上设有第一夹持装置,所述搬运装置带动所述第一夹持装置沿所述第一开口的轴向和上下方向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粘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装置,其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一开口;
搬运装置,其设有固定端和运动端,所述搬运装置的固定端与所述固定装置相对固定,所述搬运装置的运动端上设有第一夹持装置,所述搬运装置带动所述第一夹持装置沿所述第一开口的轴向和上下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设备还包括出胶装置和基座,所述出胶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和所述搬运装置的固定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出胶装置设有出胶口,所述搬运装置带动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向所述出胶口和所述第一开口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定位槽设于所述固定座的上侧,所述定位槽上设有向上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二夹持装置,所述第二夹持装置设有可从所述第二开口的上方向所述第二开口运动的运动端,所述第二夹持装置的运动端设有压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粘接设备,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子豪黎萌陈巧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百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